湛江農墾
中國大型國有企業集團
湛江農墾創建於1951年,從新中國的橡膠事業起步,歷經六十餘年,現已發展成為一個以開發、種植加工熱帶和亞熱帶作物為主,集生產、科研、經營、服務於一體,一二三產業均具規模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隸屬於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現有總人口17萬人,在職職工5萬人,土地12萬公頃,資產總量70多億,年實現社會總產值50億元,國內生產總值20餘億元,利稅超2億元。
2張
湛江農墾
湛江農墾地處祖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主要從事糖蔗、劍麻、水果、橡膠、林木、生豬、奶牛、肉牛等產業的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總部設在湛江市,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湛江是中國南方重要的海陸空交通樞紐和美麗的海濱城市,擁有完善、良好的基礎設施。湛江港是中國南方大港,建有30萬噸油碼頭,已與世界上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深水良港;黎湛複線、粵海鐵路和廣湛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將湛江與中國大西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區連接起來;湛江民航機場為4D級機場,已開通航線20多條,每周航班上百次。墾區位於亞熱帶區域,光、熱、水資源豐富,土地集中連片,適合大面積開發。得天獨厚的戰略位置,優良的開發條件,為湛江農墾經濟的迅速發良好的保證良好保證。
湛江農墾衝破計劃經濟的束縛,遨遊市場,在雷州半島廣袤遼闊的紅土地上,逐步建立了蔗糖、劍麻、畜牧、水果、橡膠、林業、茶葉七大生產基地,充滿生機和活力,把一個個夢想變成了奇迹,從一個以種植橡膠為主的純農業國有企業,發展成為一、二、三產業均具規模的中央駐湛特大型企業集團。
“改革開放30年,湛江農墾的事業走進了萬象更新的春天,為今後的持續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新的歷史時期,湛江農墾要繼往開來,以新一輪的大發展,創造新的業績——與時俱進,走進科學發展的春天。為此,湛江農墾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結合實際,明確將自身定位為湛江蔗糖產業的航空母艦、湛江引領劍麻行業的主力軍、湛江招商引資的重要板塊、湛江解決三農問題的試驗田、湛江新農村建設的排頭兵等五個角色,努力推動墾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廣東省農墾總局副局長、湛江農墾局局長陳劍峰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2張
湛江農墾
蔗糖產業是湛江農墾最大、最重要的支柱產業,經濟總量約佔墾區的60%。墾區擁有全國一流的甘蔗健康種苗基地,一流的甘蔗精準滴灌設施,一流的現代生物運用技術,建立了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甘蔗)和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甘蔗機械化試驗示範基地。現有獨資或控股的大型現代化機製糖廠11家,日榨蔗規模5萬噸。所屬廣墾糖業集團是目前廣東省內規模最大的貿工農一體化蔗糖生產企業。2007跨2008年榨季,共產白砂糖、綿白糖53萬噸。
事實上,以自身擁有的實力,湛江農墾的蔗糖產業在湛江乃至廣東早已奠定了航空母艦的地位。對此,陳劍峰表示,湛江農墾今後要繼續努力,做強做大蔗糖產業,鞏固航空母艦的地位。具體要採取以下四條措施:
一是以“噸糖田”為目標,建設高產高糖基地。要堅持推廣健康種苗技術、生物防治技術、有機肥技術、節水灌溉技術,機械化技術以及“雙聯動”運作機制,帶動農墾和地方甘蔗種植基地100萬畝,爭取年產甘蔗600萬噸以上,築牢產業基礎。
二是擴大農墾蔗糖加工規模。要以廣墾糖業集團為重點,“立足農墾、走出農墾、發展農墾”,根據現有製糖企業的發展地位和經營狀況,通過市場經濟的運作方式,採取控股、參股形式進一步整合雷州半島乃至鄰近地區蔗糖產業資源,使墾區的蔗糖產業進一步轉換經營機制,加快市場化和開放度,持續增強發展活力和發展動力,爭取年蔗糖產量達60萬噸以上。
三是發展循環經濟,擴大蔗糖產業鏈條。墾區蔗糖產業鏈包括蔗糖、菠蘿罐頭、濃縮果汁、生物肥、食用酒精、蔗渣粹粒板以及發電等,初步呈現“產業集群”的特徵。我們目前正在著手建設一批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包括擴建三和酒精廠項目,計劃從現在的年產酒精3萬噸擴大到6萬噸;利用糖廠的蔗渣、蔗葉等原料,投資2.8億元建設3萬千瓦的生物質發電廠;投資3000萬元,按照“養豬-沼氣-甘蔗”循環模式,建設5萬頭生豬養殖場。這批項目完成後,將進一步實現產業鏈條式延伸、項目集群式組合、資源循環式利用。
四是加快糖業資產運營。廣墾糖業集團公司屬墾區最優質資產的整合,銷售收入近30億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良好。我們準備再經過兩年左右時間的培育,進一步提高其競爭力、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爭取完成上市。
據了解,劍麻用途廣泛,是典型的熱帶作物,在雷州半島更有獨特的地域優勢,發展前景廣闊。經過多年的開拓,湛江農墾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劍麻種植、加工、出口基地,常年種植面積10萬畝,年產劍麻直纖維近2萬噸,佔國內市場份額的6成,劍麻栽培技術和單位產量均居世界領先水平,被譽為亞洲的“劍麻王國”。其中劍麻地毯榮獲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並被確定為中國原產地標記註冊產品和原產地保護產品;劍麻纖維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陳劍峰說,下一步湛江農墾將以“打造全國最大最強的劍麻集團、引領湛江劍麻行業的主力軍”為目標,進一步發展壯大劍麻產業。主要措施是:
農業方面,在湛江農墾科學研究所(南亞熱帶作物良種繁育中心)率先創建年產1000萬株劍麻組培苗良種繁育基地,目標是引導湛江劍麻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其中農墾12萬畝,帶動地方鄉鎮8萬畝;年產劍麻纖維3萬噸。墾區近期的發展重點,是從雷州半島南部農場向廉江片水庫移民農場轉移,爭取未來3年內扶持廉江東升、黎明、長山和紅江農場發展劍麻種植3萬畝以上。
工業方面,力促東方劍麻集團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建立劍麻產業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為做強做大湛江劍麻產業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同時加快建設麻章劍麻工業園,將其作為提升劍麻產業水準、展示湛江劍麻大市形象的一個“窗口”。該項目位於麻章經濟開發區內,佔地100畝,廠房等基礎設施正在施工之中。第一期已經接近完工,總投資3800萬元,年產劍麻細紗5000噸,年產值6000萬元。第二期擬於2009年動工,總投資3000萬元,年產劍麻產品1萬噸,產值8000萬元。
“湛江農墾國有資產存量大、區域環境獨特、產業資源豐富。近幾年我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動各級以資金引資金、以股權引資金、以土地引資金、以作物引資金、以項目引資金,在墾區積極構造優勢互補、利益共享、共同發展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陳劍峰說。
2002年以來,湛江農墾成功引入了美國百事食品、台灣金都農業、美國銀河園藝等知名客商、企業投入巨資,在墾區連片種植名優花卉、水果和馬玲薯等高效作物,總面積達3萬多畝;引進上市公司投入資金,對純國有的糖業公司進行了股份制改造;以控股(或相對控股)的形式,與地方多家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合作,共同投入3.8億元,收購了3家大型糖廠;還發動職工個人投入4600多萬元資金,將純國有性質的劍麻實現了“民有民營”。此外,還通過引資的形式,新建成一批股份制項目,主要有與美國合作建成華南最大的沃爾多原種豬場,年出欄2000頭的肉牛出口註冊場、年產1萬噸的橡膠集中加工廠、年產1萬噸的菠蘿濃縮汁廠、年產5萬噸的有機生物肥廠、年產3萬噸的酒精廠和年產3萬噸的湛江燕塘乳製品廠等,極大地增強了經濟發展的後勁。
陳劍峰表示,下一步,湛江農墾將主要通過“一個平台、三種方式”,加快招商引資步伐。一個平台即“廣東省湛江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2006年,經國務院台辦、商務部和廣東省政府批准,“廣東省湛江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在墾區湖光農場正式掛牌。我們要抓住這一大好機遇,爭取省、市有關部門和省農墾總局的大力支持,把湛江農墾建成湛江招商引資的重要板塊和增長極。目前,試驗區北核心區在湖光農場規劃總面積達3.2萬畝。三種引資方式:一是以資金引資金。我們準備進一步集中墾區財力,在恰當的時候,通過增量募集和存量轉讓等方式,在保持農墾產業控制力的前提條件下,繼續吸引民營及社會各類資本,在做大的同時也做強農墾優勢特色產業。二是以土地引資金。湛江農墾土地面積佔全市陸地總面積的近十分之一,是農墾資產總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繼續通過租賃、股份、轉讓等多種方式,建立城郊型的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基地,最大限度地發揮農墾土地效益。三是以產權引資金。湛江農墾目前還有不少純國有建制的工廠,這些工廠資產總量較大,資產質量較好,發展前景看好,引資條件也十分優越。我們要繼續創造條件,引入有實力、有信譽的上市公司、民營企業、外商以及企業內部職工等,共同出資參股經營。
2張
湛江農墾
2002年以來,湛江農墾進行以“產業化、集團化、股份化”為核心的多方面的改革創新探索,使農墾這個老國企煥發出了新的光彩。湛江農墾的成功實踐,說明像農墾這類人員多土地廣、但社會負擔重的國有老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並不是包袱,而是有條件、有能力成為雷州半島發展現代農業、解決“三農”問題的主力軍。
陳劍峰告訴記者,湛江農墾解決農業增效、農工增收的思路主要有兩條:一是集團內部“以工補農”,即工業向下游產業要效益、向上游農業補利潤。工廠為農場提供肥料、基礎設施建設和機械設備,共同分擔成本,一句話,將農產品粗加工的利潤大部分反哺給農場,工業主要依託粗加工后產業鏈條的衍生和循環經濟帶來的市場空間開掘利潤。二是發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目前除農墾內部外,還通過訂單形式,帶動農村農戶種植甘蔗30萬畝、劍麻5萬畝、菠蘿4萬畝以上。
有關專家曾對湛江農墾這種緊密結合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湛江農墾這種做法從根本上有利於解決我市乃至我國各地較普遍出現的農村鄉鎮經營“一分就散、一統就死”的老弊病。湛江農墾的成功實踐,實際上探索出了一條變千千萬萬的農民為農工的有效途徑。湛江農墾的成功實踐,也為雷州半島廣大農村土地流轉闖出了一條新路。農村普遍經營分散、農戶規模小,是造成農民應對市場風險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湛江農墾每個農場就像一個鎮,但又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市場主體,具有較強的抗市場風險能力。
陳劍峰表示,從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保證農民可持續增收和加快農墾企業發展的角度,農墾單位樂意作為雷州半島土地流轉改革的“試驗田”,由政府來引導農民,由企業來落實市場,共同探索一條解決湛江“三農”問題的新路。
談到如何當好湛江新農村建設的排頭兵時,陳劍峰說,湛江農墾是中央在湛江創辦時間最早、經營規模最大、從業職工最多、跨地域最廣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湛江農業的“國家隊”,長期以來對地方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示範帶動作用,是雷州半島農業和農村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有責任、也有義務、更有能力和條件在湛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道路上爭當排頭兵。
陳劍峰表示,湛江農墾下一步將繼續按照“經濟發展、生活富裕、場風文明、場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要求,在發展經濟,增加職工收入的同時,以安居工程為切入點,新建、改建職工住房,今年底至明年初,將投資1.87億元,建設5363戶,面積26.82萬平方米的職工住房;加強農場文化站(室)、圖書館(室)、廣播電視網路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構建農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職工思想道德建設,引導職工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形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向上的精神風貌。此外,要從生態、生產、生活三個方面著手,全面實施“農墾綠化清潔工程”,建設農場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將因地制宜,積極推廣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技術。以人為本抓好綠化,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建成一批生態林、環場林、環隊林等,將農墾人的居住地建成一個個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綠色家園”。
科學發展,就是要求又好又快發展。陳劍峰所談的湛江農墾在五個方面的角色定位,為我們描繪了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藍圖。我們相信,有光榮傳統和輝煌歷史的湛江農墾,在新時期新一輪的大發展中,一定能如他們所願,走進科學發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