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回想錄

1970年周作人所著的圖書

《知堂回想錄》是1997年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出版的圖書,周作人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畢生篇幅最大的著作。一九六四年八九月間,《知堂回想錄》曾在香港《新晚報》上刊登了一小部分,旋告中止。一九七○年五月,《知堂回想錄》由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出版,其時已在作者去世將近三年之後了。

簡介


概況

一九六○年十二月九日周作人日記云:“擬寫《葯堂談往》寄與聚仁,應《新晚報》之招,粗有綱目,擬寫至五四為止。”十二月十日云:“下午努力寫小文,成第二節,備寄香港,有千餘字,晚燈下修改了。”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云:“上午抄《談往》本文了,只須再寫一節後記,便全文告竣,總計五百五十餘紙,約計三十八萬字,擬分四卷,或易名為《知堂回想錄》。”十一月三十日云:“晚寫《談往》後記了,計五五四紙也。”

作者

周作人

寫作背景


背景一

最初曹聚仁代《新晚報》向周氏約稿,曾要求道:“寫得愈通俗越好,因為我們是無法適合讀者要求,寫得很下流的。不必掉文,儘可能趣味化。”(一九六○年十二月九日信,載《魯迅研究資料》一九八二年第十期)這在一定程度上或許對本書寫作有所影響,然而周氏亦未完全按照要求去做,如一九六○年十二月十三日給曹氏寫信說:“兄前信囑務為淺近,如對中學生講話才好,奈此事頗所不能。”一九六一年三月十五日信中更說:“文中多有跑野馬處,或者還跑的不很夠,亦未可知。但野馬也須在圈子裡跑,才有意思,這卻極不容易耳。”大致仍舊遵循一己慣常路數,行文風格亦是典型的“知堂體”,即系“寫話”而非“作文”,平淡而親切,態度始終相當克制從容。如前引日記所示,《知堂回想錄》本擬寫至五四為止,末了卻將一生經歷寫出,其中多有過去未介紹者,敘述往事間或移用此前有關作品,又抄引自己多篇文章,從這個意義上講,謂之“集大成”亦無不可。 《知堂回想錄》無論敘述,還是議論,都明確體現了作者的“自我視點”,即在他看來什麼才是重要的,什麼又是不重要的,或許與世人的看法有所不同;實際上這早已在過去一系列序跋和《過去的工作》之類文章中表明了,對周氏來說,也是“吾道一以貫之”。

背景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始終守定的敘述原則。用《後序》的話說就是:“我寫的事實,雖然不用詩化,即改造和修飾,但也有一種選擇,並不是凡事實即一律都寫的。”這包括兩層意思,一是“詩”與“真實”的辨別,一是“說”與“不說”的取捨。二者都涉及對“真實”的理解,在周氏看來,真實是無限而又有限的。敘述者無可造作,但是可以在此範圍之內有所選擇。如果說前者是他的義務,後者就是他的權利。這樣選擇的標準就與前述自我視點有關,而關鍵是一切由己而不由人。在只說真話的前提下,作者只說自己想說的話,不說別人想聽的話,他的自由主義精神就這樣地貫徹於《知堂回想錄》之中,而《後序》差不多是他最後寫的文章,這也就是他始終堅持的立場了。這讓人聯想到《知堂文集·知堂說》所引孔子荀子的話。終周氏一生,他都是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出發,而歸結於“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的。這是他的“智”。因為說與不說取決於自己,所以也就不存在迴避什麼的問題,而另一方面,作者確實覺得有些東西無須向外人(無論是讀者還是研究者)報告,譬如所說“凡我的私人關係的事情都沒有記”(《後記》),“關於家庭眷屬的,也悉不錄”(《後序》),等等,都涉及到公眾人物之公眾性的限定問題。周氏顯然認為是應該加以限定的。而他在這一界限之外,已經通過《知堂回想錄》對其一生行事作出了屬於自己的解釋。

三育版


錯漏之處甚多,此次據周氏家屬提供的作者手稿複印件整理出版。原稿目錄題為“葯堂談往目次”,共八頁,前列“序文”一項(按此或即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三十日日記記載之《葯堂談往序》,已佚);中缺“六○北京的戲”,而以“魚雷堂”列為“六○”,以下順序排列,故共二○六節;分為四卷。正文共五百五十四頁,未分卷,前題“葯堂談往”,署名“豈明”;“六一”重出,即“魚雷堂”與“吳一齋”,以下依次排列,故亦為二○六節;“二四”作“幾乎成了小流氓”,“二五”作“風暴前後”,“四一”作“老師”,“四三”作“風潮”,“五八”作“在北京”,“一六四”作“北大感舊錄十之上”,“一六五”作“北大感舊錄十之下”,“一六六”作“北大感舊錄十一”。原稿之錯漏衍字,特作校記予以說明,附於全書之末。原稿無《後序》,此文取自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一九七○年五月初版本《知堂回想錄》。

知堂回想錄


基本信息

頁碼:500 版次:1 裝幀:平裝 印刷時間:2008-6-1 字 數:450000

內容簡介

本書是周作人自編文集中的《知堂回想錄》套裝,上下2冊,該書是周作人先生生前最後也是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一部較為全面的回憶錄,詳細記錄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本書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文筆生動流暢,具有較強的可讀性,讀者從中可對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解。本書 是周作人晚年的一部自述傳,是作者最後,也是篇幅最長的作品。全書共分四卷,文筆平和沖淡,親切而不失幽默,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連載的方式,首發於《南洋商報》,1970年在香港出版單行本。書中保留了許多現代文學,社會的重要史料,又在追述往事中節引了大量作者以前有關作品,堪稱反映周作人一生著述旨趣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簡介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紹興人,原名魁壽,字星杓,現代用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散文集《雨天的書》、《看雲集》、《苦茶隨筆》等,另有詩集、小說集、論文集、論著、文學史料集、譯作多種。

目錄

第一卷 一 緣起 二 老人轉世 三 風暴的前後(上)四 風暴的前後(中)五 風暴的前後(下)六 避難 七 關於娛園 八 書房 九 三味書屋 一○ 父親的病(上)一一 父親的病(中)一二 父親的病(下)一三 鍊度 一四 杭州 一五 花牌樓(上)一六 花牌樓(中)一七 花牒樓(下)一八 四弟 一九 縣考 二○ 再是縣考 二一 縣考的雜碎 二二 縣考的雜碎續 二三 義和拳 二四 幾乎成為小流氓 二五 風暴的餘波 二六 脫逃 二七 夜航船 二八 西興渡江 二九 拱辰橋 三○ 青蓮閣 三一 長江輪船 三二 路(上)的吃食 三三 南京(下)關 三三 南京下關 三四 入學考試 三五 學堂大概情形 三六 管輪堂 三七 上飯廳 三八 講堂功課 三九 打靶與出操 四○ 點名以後 四一 老師(一)四二 老師(二)四三 風潮(一)四四 風潮(二)四五 考先生 四六 生病前 四七 生病後 四八 祖父之喪 四九 東湖學堂 五○ 東湖逸話 五一 我的新書(一)五二 我的新書(二)五三 我的筆名 五四 秋謹 五五 大通學堂的號手 五六 武人的總辦 五七 京漢道上 五八 在北京(一)五九 在北京(二)六○ 北京的戲 六一 魚雷堂 六二 吳一齋 六三 五年間的回顧 六四 家裡的改變第二卷 六五 往日本去 六六 最初的印象 六七 日本的衣食住(上)六八 日本的衣食住(中)六九 日本的衣食住(下)七○ 結論 七一 下宿的情形 七二 學日本語 七三 籌備雜誌 七四 徐錫麟事件 七五 法豪事件 七六 中越館 七七 翻譯小說(上)七八 翻譯小說(下)七九 學俄文 八○ 民報社聽講 八一 河南——新生甲編 八二 學希臘文 八三 鄔波尼沙陀 八四 域外小說集——新生乙編 八五 蔣抑卮 八六 弱小民族文學 八七 學日本語續 八八 炭畫與黃薔薇 八九 俳諧 九○ 大逆事件 九一 赤羽橋邊 九二 辛亥革命(一)——王金髮 九三 辛亥革命(二)——孫德卿 九四 辛亥革命(三)——范愛農 九五 望越篇 九六 卧治時代 九七 在教育界里 九八 自己的工作(一)九九 自己的工作(二)一○○ 自己的工作(三)一○一 自己的工作(四)一○二 金石小品 一○三 故鄉的回顧第三卷 一○四 去鄉的途中(一)一○五 去鄉的途中(二)一○六 從上海到北京 一○七 紹興縣館(一)一○八 紹興縣館(二)一○九 補樹書屋的生活 一一○ 北京大學 一一一 往來的路 一一二 復辟前後(一)一一三 復辟前後(二)一一四 復辟前後(三)一一五 蔡孑民(一)一一六 蔡孑民(二)一一七 蔡孑民(三)一一八 林蔡鬥爭文件(一)一一九 林蔡鬥爭文件(二)一二○ 林蔡鬥爭文件(三)一二一 卯字型大小的名人(一)一二二 卯字型大小的名人(二)一二三 卯字型大小的名人(三)一二四 三沈二馬(上)一二五 三沈二馬(下)一二六 二馬之餘 一二七 五四之前 一二八 每周評論(上)一二九 每周評論(下)一三○ 小河與新村(上)一三一 小河與新村(中)一三二 小河與新村(下)一三三 文學與宗教 一三四 兒童文學與歌謠 一三五 在病院中 一三六 西山養病 一三七 瑣屑的因緣 一三八 愛羅先珂(上)一三九 愛羅先珂(下)一四○ 不辯解說(上)一四一 不辯解說(下)一四二 嗎嘎喇廟 一四三 順天時報 一四四 順天時報續 一四五 女師大與東吉祥(一)一四六 女師大與東吉祥(二)一四七 語絲的成立 一四八 五卅 一四九 三一八 一五○ 中日學院 一五一 東方文學系 一五二 東方文學系的插話 一五三 堅冰至 一五四 清黨第四卷 一五五 北大感舊錄(一)——一辜鴻銘,二劉申叔 一五六 北大感舊錄(二)——三黃季剛 一五七 北大感舊錄(三)——四林公鐸 一五八 北大感舊錄(四)——五許守白,六黃晦聞七孟心史 一五九 北大感舊錄(五)——八馮漢叔 一六○ 北大感舊錄(六)——九劉叔雅,十朱逷先 一六一 北大感舊錄(七)——十一胡適之 一六二 北大感舊錄(八)——十二劉半農 一六三 北大感舊錄(九)——十三馬隅卿 一六四 北大感舊錄(十)——十四錢玄同 一六五 北大感舊錄(十一)——續前 一六六 北大感舊錄(十二)——十五蔡孑民 一六七 道路的記憶(一)一六八 道路的記憶(二)一六九 女子學院 一七○ 在女子學院被囚記 一七一 北伐成功 一七二 章太炎的北游 一七三 打油詩 一七四 日本管窺 一七五 日本管窺續 一七六 北大的南遷 一七七 元旦的刺客 一七八 從不說話到說話 一七九 反動老作家(一)一八○ 反動老作家(二)一八一 先母事略 一八二 監獄生活 一八三 在上海迎接解放 一八四 我的工作(一)一八五 我的工作(二)一八六 我的工作(三)一八七 我的工作(四)一八八 我的工作(五)一八九 我的工作(六)一九○ 拾遺(甲)——小引 一九一 拾遺(乙)——兒時 一九二 拾遺(丙)——在杭州 一九三 拾遺(丁)——大姑母 一九四 拾遺(戊)—一讀小說 一九五 拾遺(己)——讀小說續 一九六 拾遺(庚)——遇狼的故事 一九七 拾遺(辛)——我的雜學一,二 一九八 拾遺(壬)—一我的雜學三,四 一九九 拾遺(癸)——我的雜學五,六 二○○ 拾遺(子)——我的雜學七,八 二○一 拾遺(丑)——我的雜學九,十 二○二 拾遺(寅)——我的雜學十一,十二 二○三 拾遺(卯)——我的雜學十三,十四 二○四 拾遺(辰)——我的雜學十五,十六 二○五 拾遺(巳)——我的雜學十七,十八 二○六 拾遺(午)——我的雜學十九,二十 二○七 後記後序編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