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鎮水街

隸屬於鹽城市

鹽鎮水街佔地200多畝,地處鹽城市城南新區,緊依串場河,南鄰中國海鹽博物館,同時作為承擔城市特色商業、旅遊觀光、文化休閑等內容的城市功能區,鹽鎮水街以水街建築為主體,形成了仿古建築街區。鹽鎮水街成為政府接待外賓、交流互動的一處平台,同時成為城市每年的海鹽文化節的固定活動場地,也為當地市民百姓的休閑娛樂提供了一個好的去處。

地理環境


鹽鎮水街是鹽城海鹽歷史文化風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串場河東側由世紀大道向北至東進路,東臨開放大道。總投資3.1億元,定位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包括大宅門、天水廣場、漂舟戲苑、翰墨閣、水上遊船等等特色景點。
周易
周易
建築
建築
水街佔地95700㎡,建築面積30000㎡

自然資源


夜景
夜景
鹽鎮水街佔地200多畝,地處鹽城市城南新區,也是行政中心區以及未來的文化核心區,所以被作為新城區中文化結合商業的龍頭項目,以打造海鹽文化主題為項目建設重點,同時作為承擔城市特色商業、旅遊觀光、文化休閑等內容的城市功能區,鹽鎮水街因此受到了鹽城市政府和當地市民的極大關注。鹽鎮水街一期項目,以水街建築為主體,2008年10月已經基本完工,形成了仿古建築街區。

經濟


大宅門餐飲服務區功能以餐飲、娛樂、休閑為主,引進餐飲、酒吧、茶室等;天水廣場片區功能以餐飲、休閑為主;驛水人家片區功能以中式餐飲為主;商業街區以超市、便利店、旅遊商品店、鹽城地產品店為主。

旅遊


區圖
區圖
人物
人物
飛檐翹角,仿古建築群輪廓已經浮現;人工河道曲折,遊走在建築間,水街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新的娛樂休閑的好去處,也為鹽城增加了一個充滿水鄉風情的景點。
夜景
夜景
鹽鎮水街的定位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整個建築風格為仿古建築,八水街百餘米的水道蜿蜒曲折,亭台樓閣臨水而立,牆體採用粘土青磚,屋面為青瓦或琉璃瓦,配置鋁合金仿古門窗,展現了鹽城水鄉風情和海鹽歷史文化風貌。水街的景區分為大宅門、天水廣場和驛水酒家三大片區,建有水雲閣、漂舟戲苑、瀚墨閣等特色景點和部分商業店鋪,
鹽鎮水街
鹽鎮水街
鹽瀆公園、鹽鎮水街互相襯托,形成了“國家4A級景區”海鹽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核心框架,鹽瀆明城、水城、水街也較好地提煉了鹽城明清時期古建築的風格並得到彰顯,提升了海鹽文化保護、傳承和發展的空間。串場河景觀帶、迎賓公園、廉政文化公園等地,建設了戲曲大舞台、淮劇博物館、歷史名人長廊、名家詩詞碑刻等景觀,配植了種類豐富的耐鹽、耐濕植物,深入反映了鹽城本土“鹽”文化的歷史脈絡。
景色
景色
安排了水上遊船和陸上遊覽線路,集中展示地方戲曲、雜技、老行當和民間藝術等民俗文化,同時經營地方特色小吃、旅遊工藝品、土特產和文房四寶,配套餐飲、茶肆等,充分展現水鄉和海鹽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
街道
街道

水街記

建築
建築
水街記:鹽城,公元前119年因鹽置縣。傍水而築,亦稱瓢城。古以“魚鹽為業,擅利巨海”,“舳艫往來,恆以千計”。繁富景象,樂水得焉。舊時鹽城百河交錯,三步兩橋。水街,踞古城西門。鹽人臨街泊舟,富商雲集,店鋪林立,燈紅酒綠,美名淮南也。
今之水街,接范公堤,銜串場河,佔地三萬平米,水道長千八百米余,大小景點四十餘處。湖光映日,橋影如虹,水窗低傍,畫欄疊開。細雨中隱見青磚黛瓦連綿,輕煙里遙望亭台樓閣嵯峨。三處入口,牌坊門樓各異;九橋跨越,連接五十餘間店鋪。登臨水雲閣攬淮天楚地,徜徉避風灣賞古風今韻。鹽商古宅、鹽官署衙又見海鹽興盛,水天廣場、煙雨橋頭重顯鹽市昌隆。打槳水邊問市價,畫舸停橈古戲台。一脈水路繞城走,半是商號半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