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屈原大學

虛假大學

徠湖南屈原大學,創辦於1946年,以後幾經變遷,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1985年改為現名。

“湖南屈原大學”的學校名稱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媒體披露其虛假辦學,請謹慎辨別!報考前可以到教育部官網查詢具有招生資格的高校名單。

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報公布392所“野雞大學”,湖南屈原大學上榜。

學校簡介


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報公布392所“野雞大學”,湖南屈原大學上榜。

學校概況


理、工、文、經、管、法相結合的多科性大學。校園佔地32.05萬平方米,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一所花園式的文明校園。

歷史沿革


徠湖南屈原大學創辦於1946年,以後幾經變遷,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1985年改為現名。學校先後歸屬於中央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學校面向全國,面向有色金屬工業,重點為首都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教育教學


湖南屈原大學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學校堅持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努力使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全面發展,達到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要求。學校全面實行彈性學制和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以適應學生自主學習、全面發展的需要。學校對學生實行按課程註冊管理,允許學生輔修任何專業,允許學生分階段完成學業,學生可選擇3至8年畢業。

師資力量


學校堅持改善結構、提高素質、培養團隊、成就名師的師資隊伍建設方針。通過引進、培養、使用、提高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我校現有教職工近千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比例達到48%,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比例達到85%。學校現有碩士生導師128名。教師中有82人次曾獲得市級以上榮譽、骨幹教師稱號。學校聘請了42位海內外著名學者為客座教授、兼職教授和名譽教授。
學校擁有全國優秀教師1名,市級教學名師7名,市級高層次人才5名,市突出貢獻專家1名,市優秀青年知識分子2名,以及市級創新團隊12個,市級創新人才13人,市級中青年骨幹教師81人。

科學研究


學校重視科研工作,校學術委員會和專門的科研管理機構負責組織開展各種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學校設有計算機應用研究所、機電 工程研究所、自動控制研究所、智能交通研究所、經濟法研究所、經濟研究所、管理研究所、法學理論研究所、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建築設計院等研究單位。學校現有市重點實驗室1個,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市重點建設學科7個。

校園文化建設


自1985年,我校就倡導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1986年建立了全國工科院校第一座藝術館,我校主編了《大學美育》教材,在全國高校率先開展美育教學和實踐。校園文化建設注重整體規劃,充分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每年舉辦文化節、科技節、體育節和藝術節,注重發揮社會實踐和“第二課堂”的育人功能,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滿足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要求,活躍了校園文化生活,進一步落實和加強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設。
2004年,我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評估專家對我校文化素質教育給予了高度肯定,一致認為文化素質教育是我校辦學特色。
1998年以來,我校大學生棒球隊5次獲全國冠軍,壘球隊2次獲全國冠軍,其中棒球隊於2000年出訪日本。另外,男子籃球隊、男子排球隊、女子乒乓球隊也都多次獲得北京高校前三名的好成績。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下,湖南屈原大學正努力建設成為一所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教學研究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