莠竹

禾本科莠竹屬植物

莠竹(拉丁學名:Microstegium nodosum)是生於林地、河岸、溝邊、田野路旁的陰濕地草叢中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稈高80-120厘米,節無毛,下部橫卧地面於節處生根,向上抽出開花分枝。葉鞘短於其節間,稍壓扁,邊緣與鞘口具長纖毛;葉舌短;葉片線狀披針形,長4-8厘米,寬6-12毫米,兩面生柔毛,頂端漸尖,基部狹窄。總狀花序著生於稈頂和上部葉鞘中,長3-5厘米,2-6枚有間隔地互生於主軸上;總狀花序軸節間長3-4毫米,頂端稍膨大,邊緣具纖毛或散生柔毛;無柄小穗長5-6毫米,基盤微有短毛;第一穎披針形,草質,頂端稍尖,全緣或具二微齒,脊上部粗糙,稀具纖毛;背部有淺溝,脊間具2脈,脈在先端呈網狀匯合;第二穎中脈成脊,具纖毛,無芒,第一小花微小或僅存內稃;第二外稃長約1毫米,中脈延伸成扭曲之芒,芒伸出於小穗之外,長7-9毫米;第二內稃不存在,花藥長0.3-0.5毫米。有柄小穗稍短於其無柄小穗。花果期8-11月。

莠竹
莠竹

簡介


種中文名:莠竹
種拉丁名:Microstegium nodosum (Kom.) Tzvel.
種別名:竹葉茅、竹譜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莠竹屬
屬拉丁名:Microstegium
【葯 名】:蔓生莠竹
【拼 音】:MANSHENGXIUZHU
【來 源】:為禾本科莠竹屬植物蔓生莠竹的全草。
【功 效】:辛涼解表、清肺止咳。
【主 治】:用治風熱襲表、表氣不透、發熱、無汗、咳嗽、咽疼等。用治熱邪襲肺、肺氣不宣、咳嗽、咳痰。
【性味歸經】:辛、涼。入肺、大腸、膀胱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一15克。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我國南方。
【拉丁名】:原植物蔓生莠竹 Microstegium gratun (Hack) A. Camus.
【考 證】:始載於《華南經濟禾草植物》。

相關


國內分佈:產于吉林、山西、陝西、江蘇、廣東、四川、雲南等省;生於林地、河岸、溝邊、田野路旁的陰濕地草叢中,海拔400—1200米。
國外分佈:也分佈於印度、朝鮮、日本、俄羅斯。
海 拔:400-1200
命名來源:(李衍:竹譜)【Bot.Mat.(Leninrad ) 21: 23. 1963】
中國植物志:10(2):075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600
最高海拔:1000
生 境:山坡、路旁、溝邊陰濕潤地
模式采自:尼泊爾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佈:神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