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式觀察

1924年Linderman提出的觀察法

參與式觀察,指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對象的生活背景中,不暴露研究者真正的身份,在實際參與研究對象日常社會生活的過程中所進行隱蔽性的觀察。根據觀察者融入情境的差異,觀察法可分為參與式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也稱“參與觀察法”、“參與研究法”)、非參與式觀察法(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也稱“非參與觀察法”“局外觀察法”)。

定義


參與式觀察是案例研究和質性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調查研究的重要方法,最早由Linderman(1924)提出,他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觀察者分為“客觀的觀察者”(類似於“非參與式觀察者”)和“參與式觀察者”。參與式觀察起源於“田野工作”(Field Work,也稱“田野作業”“田野方法”等),這種方法第一次應用於Malinowski 在特羅比恩島上的實地調查研究中。隨之,這一方法在人類學、民族志、民俗學、社會學,以及農學、旅遊學、宗教學的研究中得到推廣,近年來正嘗試將其引入到管理學等其他領域。

分類


在參與式觀察法中,根據觀察者身份是否公開,可以細分為公開性參與式觀察法、隱蔽性參與式觀察法。

公開性參與式

在研究場景中,如果公開觀察者的身份,則為公開性的參與觀察,適用於一些不涉及特殊內容、特殊群體、特殊情境的研究,如普通的企業調研、鄉村調查、經濟調查等。這一方法的好處是告知被調查者並表明研究者身份,以期獲得非正式渠道的理解或正式渠道的合作,比較適用於企業等組織引入外部顧問,進行項目設計或問題診斷。當然,這一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被調查者一旦得知自己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可能會在被觀察的過程中改變自己的言行。

隱蔽性參與式

在研究場景中,如果沒有公開觀察者的身份,則為隱蔽性的參與式觀察,適合訪問一些特殊群體或行業,或者針對某些特定的研究情境,如涉嫌犯罪的群體、一些難以治癒的疾病患者和邊緣化的特殊群體、公檢法等國家暴力機關或監獄等高度限制性的情境。

與非參與觀察


參與式觀察法幾乎適用於人類生活各個方面的研究,採取此方法可以描述發生了什麼、所涉及的人或物、事發的時間和地點、發生的過程和原因等研究者所關 注 的 問 題,即回答何時(When)、在什麼地方(Where)、對哪些對象(Who)、採取哪一種或幾種方式(What)以及如何發生(How)、為什麼發生(Why)等 問題。所以,參與式觀察法尤其適用於研究人類生活所體現的社會文化背景,從局內人(Insiders)而非局外人(Outsiders)的視角研究事件的發展過程、人與事件的關係及組合、事件的時間連貫性和模式等。
相比之下,非參與觀察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跳出場域”的特點,難以全面和深入回答何時、何地、何人、何方式以及如何發生、為何發生等問題,特別是后兩個問題是需要長期深入觀察甚至需要融入環境才能發掘和回答的問題。“非入場”的要求無形中給非參與式觀察設定了“觀察距離”和“心理距離”,使得觀察者在研究過程中必須保持中立與均衡,必須既“不站隊”也“不挑邊”,淡化先入的感情色彩和后入的心理認同,始終保持一定的客觀性和獨立性。如果研究設計無需過於深入,或者無需求全責備,非參與式觀察法客觀平和的視角往往會獲得中立平衡的觀點或結論。

優缺點


其優點是:不破壞和影響觀察對象的原有結構和內部關係,因而能夠獲得有關較深層的結構和關係的材料;同時,更容易靠近被調查者、接近因果關係的本質、了解潛在關係的真相
其缺點是:參與式觀察和非參與式觀察也存在一定局限,由於研究者主觀因素的影響。如處理不當易影響觀察的客觀性;並且花費時間較長、需要大量的人財物投入、必須依靠被調查者的理解和支持,也可能受到被調查者中“小群體”或“小團體”的誤導和心理抵制等而在研究初期難以有力開展,或者可能導致階段性研究結果受到一定影響和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