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淵居士

臨淵居士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廣川(河北省景縣廣川大董故庄村)人,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儒學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

名號溯源


《史記·漢書·董仲舒傳》,書中說:“故漢你得天下以來,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 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用今義即為,你站在河塘邊,與其急切地期盼著、幻想著魚兒到手,還不如回去下功夫結好漁網,這樣就不愁得不到魚。表示與其空空羨慕,不如動手去干。“臨淵”二字便出自於此,而居士在古時為有德才卻不出世之人,今附庸風雅竊取此雅號,故取名號曰“臨淵居士”。

風格秉性


無神論者,講求積極入世,為人寬厚善良,人後略帶狂妄不羈,寬人律己,心態平和,主張心態決定命運,凡事講求自然不強求,知足常樂,追求安逸平和的生活。

主要作品


臨淵居士擅長作詩,不講求平仄及詩歌固有文體格式,自成一派。其作品以婉約為主,略帶豪放潛質,初期作品以情感為主,傷懷、低沉,代表作有
《清明志·蝶戀花》
《落花流水》
《中秋雜話》
《詠雪》
《葉落》
《續雜》
《清明志·蝶戀花》
清明時,紛紛雨,草長鶯飛花開。
憑欄望,伊人何方?
天之涯,海之角,近在身旁。
雖相識,難相見,伊人未知蝶戀花。
獨思量,自難忘。
《落花流水》
春雷盡,夏雨絕;
秋風逝,冬雪飄。
落花落,流水流;
花落水,起漪漣。
清風靜,漣漪平;
微風過,漣漪消。
花已落,水無聲;
水常流,花恐凋。
《中秋雜話》
明月夜,星依稀,廣寒依舊。
團圓節,親人聚,真情猶存。
《詠雪》
登高把盞舉目眺,
銀裝素裹西風嘯。
落地消逝不膽寒,
策馬揮鞭敢叫囂。
《葉落》
恍如悲秋至,
驚覺葉飄零。
奈何隨風逝,
孤枝留殘影。
《續雜》
去年圓月時,登台假作文;
當下賞月夜,歸家心切切;
欲攀天童頂,潛心思修為。
《茶未涼》
水中月,鏡中花,似在其中卻天涯;
花已落,情已殤,雖非吾願已然空;
暗傷神,亦無悔,自珍重,茶未涼。

臨淵居士簡介


【董仲舒】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儒學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常”,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從此儒學開始成為官方哲學,並延續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統”、“天人感應”理論,為後世封建統治者提供了統治的理論基礎。時至今日,仍有學者在研究他的思想體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彙集於《春秋繁露》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