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奇
美國天文學家
桑德奇,男,1926年6月18日生於美國衣阿華城,是一位美國天文學家。
桑德奇1953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博士學位。1952年受聘於帕洛馬山天文台。
1926年6月18日生於愛荷華州愛荷華城。桑德奇1948年畢業於伊利諾斯大學,1953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哲學博士學位。他對天體物理學的研究使他進到了遙遠的時空範圍。例如,他對某些球狀星團光譜特徵的研究使他認為,它們(因此,廣泛地於是宇宙)的年齡一定不小於250億年。
他研究了十分遙遠的天體,這使他猜測到,宇宙不只在膨脹和收縮,周期也許是800億年。他最惹人注目的發現也許是在1963年,他對星系M-82的觀測。這個星系是一個可疑的天體,因為它是一個強射電源。桑德奇用200英寸望遠鏡拍攝了它的照片,用的是特殊的濾光片,讓電離氫發出的光通過。他的照片表明,這個星系的核心正在發生一場大爆炸。長達1000光年的氧氣流向四面八方噴射出來,顯然這場爆炸已經繼續了1500萬年。這是一場惹人注目的表演,它支持了安巴楚勉的理論工作。
帕洛馬山天文台從二十年代末籌建時起,就把宇宙物質的大尺度分佈、結構和演化作為主攻課題。在哈勃和巴德相繼去世后,桑德奇成為該台在宇宙學觀測方面的領導者。1956年,和M.L.哈馬遜、梅奧爾合編《河外星系的紅移和星等表》,總結了自哈勃開創以來三十年中對星系的觀測成果。
1978年和瑞士天文學家塔曼一起完成了對沙普利和艾姆斯於1932年編輯的《亮星系表》的修訂工作,對原表所載的全天1,249個星系重新進行分類,並測量了它們的紅移。
桑德奇多年來致力於確定河外星系的距離尺度和修訂哈勃常數的工作。1972~1975年發表八篇題為《紅移-距離關係》的論文,以星系團中為首的橢圓星系作光度定標,把紅移-距離關係擴展到z=0.45。1974~1976年和塔曼合作七篇題為《測定哈勃常數的步程》的論文,根據晚型旋渦星系的最亮星和電離氫區線直徑的標定,把哈勃常數修訂為55公里/(百萬秒差距·秒),只及哈勃於1936年的測定值的十分之一。還繼續延展哈勃圖,1978年已推進到z=0.75的遙遠星系團成員星系。1960年第一個把一些射電源的光學對應體證認為類星體,並發現射電寧靜的類星體。1966年與他人合作,首先證認出太陽外的最強宇宙X射線源天蠍座X-1是一個暗弱的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