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常數
哈勃常數
哈勃常數,是哈勃定律中的常數值。哈勃定律是關於物理宇宙論的陳述,該定律是哈勃和米爾頓·修默生在接近十年的觀測之後,於1929年首先公式化,被認為是在擴展空間範例上的第一個觀察依據,經常被援引作為支持大爆炸的一個重要證據。隨著哈勃定律的提出,宇宙膨脹的觀念逐漸確立。
哈勃定律中河外星系退行速度同距離的比值。它是一個常數,通常用H表示,單位是千米/(秒·百萬秒差距)。該比值有時簡稱為速度-距離比或哈勃比。
【中文詞條】哈勃常數
【外文詞條】Hubble constant
1929年,哈勃首先發現河外星系的視向速度與距離成比例(即距離越大視向速度也越大)。並給出速度-距離比﹐符號為K ﹐比值為500。後來人們稱為哈勃常數﹐並改用符號H 。1931年,哈勃和.s.哈馬遜第二次測定H 為558﹐后又訂正為526。
哈勃測定H 時﹐應用了造父變星和星系中的最亮星來標定距離。1952年巴德指出,仙女星系中造父變星的星等零點應變動1.5等﹐由此哈勃常數應修訂為H =260。1958年桑德奇指出﹕哈勃所說的最亮星實際上位於電離氫區﹐因此要再加上1.8等的星等改正,從而將哈勃常數降低為H=75。1974~1976年,桑德奇和塔曼又用七種距離指標的方法重新修訂哈勃常數得H =55﹐只及哈勃當年測定值的1/10。這就是說,按哈勃定律推算星系的距離,用H的新修訂值所得結果比哈勃當年所得的結果增大 10倍。
在相對論宇宙學中﹐哈勃常數可以與宇宙標度因子R (t )聯繫起來:H =(t )/R (t )。在某些宇宙學中﹐哈勃常數是時間的函數﹐通常用H 表示哈勃常數的現代值﹐並把H 稱為哈勃參量。
自從七十年代以來﹐許多天文學家用多種方法測定了H ﹐各家所得的數值很不一致。
哈勃常數測定值的分歧在於用不同的距離指標給出的距離模數不同。除觀測的系統誤差﹑隨機誤差和銀河系內距離指標的標定不確定性等外在因素外﹐還有內在原因。例如﹐不同星系之間由於化學成分﹑年齡﹑演化經歷的不同﹐距離指標和絕對星等之間的關係就不會一致。
在2006年8月,來自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MSFC)的研究小組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錢卓X射線天文台發現的哈勃常數是 77 (km/s)/Mpc,誤差大約是15%。
2009年5月7日,美國宇航局NASA根據對遙遠星系Ia超新星的最新測量結果,發布的Hubble常數為(74.2±3.6)(km/s)/Mpc,將不確定度進一步縮小到5%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