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哈勃定律的結果 展開
- 哈勃定律
- 紅移定律
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速度和距離均是間接觀測得到的量。速度——距離關係和速度——視星等關係,是建立在觀測紅移——視星等關係及一些理論假設前提上的。哈勃定律原來由對正常星系觀測而得,現已應用到類星體或其他特殊星繫上。哈勃定律通常被用來推算遙遠星系的距離。
在物理宇宙學里,哈勃–勒梅特定律(英語:Hubble-Lemaître law)又名指遙遠星系的退行速度與它們和地球的距離成正比。這條定律原先稱為哈勃定律(英語:Hubble's law),以證實者埃德溫·哈勃的名字命名。
2018年10月經國際天文聯合會表決通過更改為現名,以紀念更早發現宇宙膨脹的比利時天文學家喬治·勒梅特。它被認為是空間尺度擴展的第一個觀察依據,今天經常被援引作為支持大爆炸的一個重要證據。
哈勃定理 宇宙模式圖
1929年,E.P.哈勃發現河外星系視向退行速度v與距離d成正比,即距離越遠,視向速度越大。
哈勃定律是物理宇宙論的陳述:來自遙遠星系光線的紅移與他們的距離成正比。這條定律是哈勃和米爾頓·修默生在接近十年的觀測之後,於1929年首先公式化的。它被認為是在擴展空間範例上的第一個觀察依據,也是今天經常被援引作為支持大爆炸宇宙學的一個重要證據。這個常數的最佳數值是在2003年使用人造衛星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測得的,數值為71 ± 4 km s Mpc 。在2006年的資料,圖中對應的是77 km s Mpc 。這個速度——距離關係在1929年由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發現,稱為哈勃定律或哈勃效應。(因為是在宇宙尺度上的,所以時間因素不能忽視,距離越遠也就意味著時間越早。那麼,是否可以說河外星系的視向退行速度與時間成反比,即時間越早,視向速度越大。)
哈勃定理
參數說明:
Vf:Velocity ( Far Away ) 遠離速率 單位:km / s
Hc:Hubble's Constant 哈勃常數 單位:km / (s·Mpc)
D:Distance 相對地球的距離 單位:Mpc 百萬秒差距
美國天文學家愛德溫 哈勃
宇宙中所有天體都在運動,天文學上把天體空間運動速度在觀測者視線方向上的分量稱為天體的視向速度。視向速度測定的基礎是物理學上的多普勒效應,它由奧地利物理學家多普勒(J.C.Doppler)於1842年首先發現。該效應指出,運動中聲源發出的聲音(如高速運動中火車的汽笛聲),在靜止觀測者聽來是變化的。若以c表示聲速,v為聲源的運動速度,則靜止觀測者實際聽到的運動中聲源所發出聲音的波長λ,與聲源靜止時聲音波長λ0之間的關係符合數學表達式(λ-λ0)/λ0=v/c,稱為多普勒效應。因為聲速c和靜止波長λ0是已知的,λ可通過實測加以確定,所以可以利用多普勒效應測出聲源的運動速度v。聲源的運動速度越高,聲波波長的變化越顯著。
光是一種電磁波,如果把多普勒效應同樣應用於天體光線的傳播上,公式中的c就是光速,v就是天體的視向速度。以恆星為例,通常在恆星光譜中會有一些吸收譜線,這是恆星表面發出的光輻射被恆星大氣中各種元素吸收所造成的,且特定的元素嚴格對應著特定波長的若干條吸收線。只要把實測恆星光譜中某種元素的吸收譜線位置(即運動光源的波長λ),與實驗室中同種元素的標準譜線位置(即靜止波長λ0)加以比較,就可以發現兩者之間會產生一定的位移Δλ=λ-λ0,即多普勒位移。λ0是已知的,而Δλ又可以通過觀測得到,所以通過多普勒效應即可推算出恆星的視向速度v,這就是確定天體視向速度的基本原理。據此,英國天文學家哈金斯(W. Huggins)在1868年首次測得天狼星的視向速度為46公里/秒,且正在遠離地球而去。
哈勃定律
在設法合理地估計了星系的距離之後,哈勃驚訝地發現,樣本中距離地球越遠的星系,其譜線紅移越大,且星系的視向退行速度與星系的距離之間可表述為簡單的正比例函數關係:v=H0r,(v表示星系的視向速度,星系的距離為r)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式中的比例係數H0稱為哈勃常數。
哈勃定理
早在1912年,施里弗(Slipher)就得到了“星雲”的光譜,結果表明許多光譜都具有多普勒Doppler)紅移,表明這些“星雲”在朝遠離我們的方向運動。隨後人們知道,這些“星雲”實際上是類似銀河系一樣的星系。
1929年哈勃(EdwinHubble)對河外星系的視向速度與距離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當時只有46個河外星系的視向速度可以利用,而其中僅有24個有推算出的距離,哈勃得出了視向速度與距離之間大致的線性正比關係。現代精確觀測已證實這種線性正比關係v = H0×d 其中v為退行速度,d為星系距離,H0為比例常數,稱為哈勃常數。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揭示宇宙是在不斷膨脹的。這種膨脹是一種全空間的均勻膨脹。因此,在任何一點的觀測者都會看到完全一樣的膨脹,從任何一個星系來看,一切星系都以它為中心向四面散開,越遠的星系間彼此散開的速度越大。
衛星觀察宇宙
那麼,如何確定天體的絕對星等(即光度)呢?又有兩條不同的途徑。一是設法確定某類恆星所具有的恆定的、或者變化不大的絕對星等M,因此對於遠處未知距離的這類恆星來說,只要測得它的視星等m,便可推算出它的距離。這類可用於測距的恆星稱為標距天體,它們的絕對星等就是“標準燭光”。例如,藍白色的亮星以及稱為沃爾夫-拉葉星的一類特殊恆星,平均絕對星等M約為-7.0,新星爆發后最明亮時也可達到M≈-7.0,它們可以作為標準燭光,其測距的適用範圍最遠約可達5000萬光年。又如天琴RR型變星達到極大亮度時的絕對星等M約為0.6,這是另一類標距天體,其測距的適用範圍最遠可超過300萬光年。
二是尋求“標距關係”。以造父變星為例,該類變星的平均絕對星等M與光變周期P之間有著確定的周光關係M=a lgP+b,其中P是可觀測量,a和b為常參數,可以通過已知距離的近距造父變星來加以標定,其中b稱為周光關係的零點,而像造父變星周光關係那樣可以用來測定天體距離的關係便稱為標距關係。於是,對應於確定的周光關係,只要測得未知距離的遠距造父變星的光變周期,便能計算出相應的絕對星等,並進而推算出距離。造父變星是一類高光度恆星,即使在相當遠的地方也能觀測到,利用它們的周光關係作為標距關係,適用範圍最遠也可達5000萬光年左右。
星系的尺度與其距離相比通常是很小的,可以合理地認為星系中的所有恆星具有相同的距離,只要在星系中證出某類標距天體,便可以利用“標準燭光”或標距關係確定出標距天體的距離,即星系的距離,而這就是當年哈勃測定目標星系距離的基本思路。
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提出的原理
哈勃定律的測量方法
在2006年八月,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Chandra X光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來自NASA Marshall Space FlightCenter(MSFC)的研究小組觀測得出哈柏常數的值為77公里每秒每百萬秒差距(77km/sMpc;1百萬秒差距等於3.26百萬光年),不準量約15%。
2009.5.7,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最新的Hubble常數測定值,根據對遙遠星系Ia超新星的最新測量結果,常數被確定為(74.2± 3.6)km/(s*Mpc),不確定度進一步縮小到5%以內。
利用哈勃定律v=H0 r,只要能確知哈勃常數H0,便可由天體的視向速度v得出其距離r,稱為宇宙學距離,這裡唯一需要取得的觀測資料是遠方天體的視向速度。這樣r=v/H0 也許便是確定天體宇宙學距離的最為簡單的一種標距關係,但前提是哈勃常數必需已知。
p作為天文學分支學科之一的宇宙學,主要是從大尺度(甚至整體)上研究宇宙的結構和演化,又可分為觀測宇宙學和理論宇宙學模型兩方面的內容,不過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大尺度”結構,通常是指範圍在10Mpc(3000萬光年)以上的宇宙物質分佈情況,而目前所能觀測到的宇宙尺度為10 光年量級。在宇宙學中,有一條未能完全證實的“公設”性基本原理,即宇宙學原理。它的含意是:在空間中任意一點,以及從任意一點位置上的任一方向來進行觀察的話,宇宙的大尺度圖景是沒有區別的;而且對宇宙中各處的觀測者來說,他們所觀察到的物理量和物理規律完全相同,沒有任何一個觀測者會處於與眾不同的特殊地位。根據宇宙學原理,地球上所觀察到的宇宙大尺度圖景也能被處於任何其他天體上的觀測者看到,這就意味著由地球觀測者所發現的哈勃定律應該同樣適用於宇宙中的任何天體。於是可以得知,在任何一個星繫上,都能觀測到其他星系在作遠離該星系的退行運動,而且距離越遠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大。由此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的推論:對宇宙中的任何兩個星系來說,它們都在彼此互相遠離,而且星系間的距離越遠,相互遠離的速度也越大。因此對由哈勃定律所推斷的上述大尺度宇宙圖景的最簡單的物理解釋便是整個宇宙在不斷膨脹,且這種膨脹是均勻各向同性的,這正是大爆炸宇宙模型的預期結果。
哈勃常數的倒數t0=r/v=H0 具有時間的量綱,稱為哈勃時間。既然哈勃定律是由大爆炸引起的宇宙膨脹的一種觀測效應,那麼在過去遙遠的某個時間,具體說來就是在t0時間前,宇宙中所有的物質必然聚集於一點,或者說一個極小的空間範圍內。可見,一旦確定了哈勃常數的具體數值,便可以估計宇宙的年齡。由近期測定的哈勃常數H0=73km/(s·Mpc),可以推算出宇宙年齡的上限為137億年(不過有報道稱,2006年8月一項新的研究結果是宇宙的年齡應為158億年,可是對此仍然存在爭議)。哈勃定律表徵了宇宙膨脹,但哈勃常數並不是宇宙膨脹的速度,而是星系間退行速度的變化率。哈勃常數的單位是每百萬秒差距、每秒公里,如採用H0=73km/(s·Mpc),那麼星系間的距離每增大1Mpc,星系的相互退行速度便增大73公里/秒。
在哈勃定律發現之前,蘇聯數學家弗里德曼(A.A.Friedmann)於1922年首次論證了宇宙隨時間不斷膨脹的可能性,從而對愛因斯坦的靜態宇宙觀念提出了挑戰。比利時主教、天文學家勒梅特(G.Lemaltre)在弗里德曼工作的基礎上,經過5年的潛心研究,於1927年提出均勻各向同性的膨脹宇宙模型。在這一模型中,遙遠天體的紅移(即退行運動)起因於空間膨脹,勒梅特還預言紅移的大小應該與天體的距離成正比。但是,1920年代的通訊技術和學術交流遠不如現在發達,大洋彼岸的哈勃對弗里德曼和勒梅特的理論一無所知。可見,哈勃定律的發現過程並不是刻意為了證實膨脹宇宙模型,它完全是哈勃本人在觀測和細心分析的基礎上所獲得的原創性成果。星系存在普遍性退行運動以及哈勃定律的發現,對宇宙膨脹及大爆炸宇宙論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持。
宇宙中的各類天體必定形成於宇宙誕生之後,自然它們的年齡都不可能超過由哈勃定律推算出的宇宙年齡137億年。根據恆星演化理論,可以推知最年老星系和恆星的年齡為100多億年;太陽現在的年齡約為50億年,地球年齡約為46億年,所有這些由不同途徑測得的涉及各類天體年齡的結果,都可以按合理的時序一一納入大爆炸后宇宙整體演化的框架內。儘管哈勃第一篇涉及星系速度-距離關係的論文只有短短的6頁,卻是人類對宇宙認識的一次飛躍。著名的美國宇宙學家惠特羅(G.J.Whitrow)把哈勃定律和400年前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相提並論,在天文學史上兩者都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儘管哈勃在他的這篇開創性論文中沒有提到宇宙膨脹的概念,但由於他的重要發現,長久以來關於靜止宇宙的圖像終究被動態的膨脹宇宙模型取代了。
膨脹加速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