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壩鄉

三河壩鄉

位於甘肅省康縣縣城城南部60公里處。東鄰銅錢鄉,北靠店子鄉,西與武都縣五馬鄉接界,南與陽壩鎮毗連。面積284平方公里。人口6100,鄉政府駐地為三河壩村。

建制沿革


三河壩鄉距離縣城60公里,東鄰銅錢鄉,北靠店子鄉,西與武都縣五馬鄉接界,南與陽壩鎮毗連。鄉政府駐地三河壩村,建國前屬羅坪鄉轄,1957年鄉政府由羅坪遷至三河壩村,1957年鄉政府由羅坪遷於三河壩村,遂改為三河鄉。1958年歸入銅錢公社,1961年分設三河公社。1983年更名三河壩公社,同年改為三河壩鄉,2005年三河壩鄉和秧田壩鄉合併改建為三河壩鄉至今。
行政區劃
面積284平方公里,人口6100,共轄17個行政村:三河壩、大灣、小村溝、小埡、席壩、埡合、斜坡、水草壩、馬家山、瓦子壩、母家河、公家灣、秧田壩、石碑嶺、小河壩、大灣里、牛頭山。
三河壩村河堤涼亭
三河壩村河堤涼亭

地理環境


境內地勢起伏較大,南、北、西三面環山,轄區呈帶狀。三河壩河自西向東貫流全境,中部形狹長河谷地。全境大河小溪交錯,溝壑縱橫。最高處(黃腰林尖)海拔2198米,最低點(三河壩)海拔926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耕地面積6800畝,以山地為主。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黃豆、洋芋等。境內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約7.4萬畝。

自然資源


主要經濟作物有核桃、木耳、土漆、天麻、茶葉、土蜂蜜等,經濟林木及副產品有漆樹青岡、與生漆、棕皮、油桐、蜂蜜等。林區有野生香菇、藥材等,野生動物有香獐子、熊、豹子、毛猴及珍禽錦雞等。具有發展林副業生產的優越條件。
現已建成了三河壩村、小埡村、母家河村經濟林綜合管理示範點,已建成了三河壩、秧田壩、母家河、小村溝、石碑嶺、小埡6個新農村,為全縣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全縣大景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人口民族


民族主要以漢族為主。

社會事業


街道有企事業單位:信用社、衛生院、派出所、學校、金林礦業公司、鑫河礦業公司、天源礦業公司等;

簡介


三河壩新農村
三河壩新農村
三河壩鄉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森林覆蓋達90%以上,三瓦河流貫穿其中,淵源流淌孕育三河文明,境內山巒連綿起伏、風光旖旎,千年參天古樹,巍然屹立於山間,石碑嶺村清代古石碑記載歷史、書寫文明。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啟動以來,鄉村兩級充分發揮規劃引領、支持領導、組織帶動、部門幫建、群眾主體五個作用,主要通過房屋加固維修、道路和庭院硬化、空地綠化、安裝路燈、修建垃圾池、改造圈廁等基礎設施來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並且按照一村一景、因地制宜的思路,巧妙利用村內河提,打造了河提風情線,配套觀光亭、仿木石桌凳和護欄、景觀樹、小橋、水景等,真正建成了一村一景,打好了鄉村旅遊發展的牌;
象徵著勤勞致富與和諧發展的村內活動廣場,如三河壩村元寶廣場、秧田壩村文化廣場,不僅引來了廣大群眾晚飯過後跳廣場舞,也給全村人民提供了休閑娛樂、健身的好場所,豐富了群眾生活。
隨著規劃已久的異地搬遷項目即將在三河壩村趙家壩社落地生根,以及三瓦公路的恢復修建接近尾聲,寺秧公路“樹之花”綠化提升的竣工,小村溝土蜂專業養殖村的規模升級提高,我鄉交通、文化、旅遊、經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通過因地制宜謀發展,鄉村兩級不斷帶動,干群齊心繼續努力,未來將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美麗新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