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抬杠的結果 展開

抬杠

抬杠

抬杠是一個漢語辭彙,亦稱“抬杆子”,讀音為tái gàng,原指通過拎環懸掛容器於其上,並由兩人抬著的棒;亦指爭辯,頂牛。

詞語解釋


基本解釋

(1) [cowlstaff]∶通過拎環懸掛容器於其上,並由兩人抬著的棒。
(2) [bicker;wrangle;argue for the sake of arguing] 〈方〉∶無謂地爭辯;頂牛。
你是專門找人抬杠。
(3) 亦稱“抬杆子”。
(4) [carry a coffin on stout poles]∶用扛抬運棺材。

引證解釋

同“擡杠”。1.舊時指用杠抬運靈柩。《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那四個長工裡頭,有一個原是抬槓的團頭出身,只因有一膀好力氣,認識 鄧九公,便投在他莊上。只聽他說怎樣的‘安耐磨兒’、‘打底盤兒’、‘拴腰攔兒’、‘撕象鼻子’、‘坐卧牛子’一口抬槓的行話。”
2.爭辯;頂牛。《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姑老爺先不用合我們姑太太抬槓。”

基本概念


抬扛應用截圖
抬扛應用截圖
中國大陸的北方,很早就殘存著一種習俗,那就是所謂的「抬杠會」——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這一 天,由身強力壯的人抬著竹杠,上面有轎子,一個伶牙俐齒的小丑坐在裡面。那幾個人抬著竹杠和轎子在人群里穿梭,圍觀的人則和那個小丑隨機式的比賽鬥嘴,甚至用自認花巧的話來對罵。
這種「抬杠會」,在滿族進入中原后,成了中國人「抬杠」的起源。滿族作家文康在所著的通俗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里即曰:
——「只看孟子與告子兩個抬了半生的杠,抬到後來,也不過一個道得個『食色性也』,一個道得個『乃若其性,則可以為愈矣』。」
而這種「抬杠」,當然不限於清朝的時代,而是被今日的台灣所繼承,併發揚光大,成了「台灣口水」里最主要的成分,「抬杠」是一種借著機伶巧詐的嘴上工夫指責別人,而同時也閃避別人指責的文化習慣。「抬杠」是一種沒有任何建設性的口水浪費,東拉西扯,似是而非。

來歷

「抬杠」由東北的「抬杠會」而來
如果我們看《舊約》,即會發現大衛王打敗巨人戈里亞之前,乃是先有一場隔陣對罵,而後大衛王這個小孩子才抽冷子丟出他的石頭。
如果我們讀中國古代戰爭的章回小說,諸如《薛仁貴徵東》、《蕩寇志》……等,當會發現,在兩軍進入廝殺之前,主帥之間一定先有一場叫罵,而後罵輸的一方,立即叫一聲「廢話少說,留下命來」,開始放馬過來相殺。而這種情節絕非小說家的杜撰,正史里也有這樣的記載。
另外,由英國的英雄史詩《貝奧武夫》(Beowulf),我們也可看出,當時的維京人和薩克遜人的「馬爾頓戰役」,兩軍也是先隔著黑水河對罵,而後才開打。
這種場面在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凱撒大帝》里也同樣存在。
耍嘴皮子,用難聽的話對罵,乃是古代戰爭時「叫陣」的共同方式。但隨著人類的繼續發展,這種「叫陣」式的罵,開始被轉化成一種儀式性的嘴巴較量,在特定的時間會被允許,在儀式性的嘴巴較量里,人必須嘴巴及心術乾淨、不得講髒話、不得胡亂鬼扯等禁忌都告鬆綁。這是「嘴巴假期」。
在古代希臘,即有所謂的「抬杠」(Logomachy),那是一種「語詞奸詐」(v<$>erbal subtleties)的比賽。在這個時候,人們允許講各式各樣的髒話和亂話。
而在16世紀之前的英國北方,主要是在蘇格蘭,以及北歐,也有一種儀式性的對罵,它也是「抬杠」(Flyting Fliting),它由北歐字 Flyta 變為古英文Flitan,然後再轉成後來的 Flyting。這也是一種講髒話和亂話的比賽,為了激怒對方,甚至連造謠攻訐都可以被容許。例如,有個冰島的主教即被罵成是「有九個私生子,但父親卻是他的助理」。這種「抬杠」,在北歐發展出了一種很獨特的「斯堪底亞髒話韻文敘事詩」(skaldic tirades of abusice verse),從裡面可以找到說髒話亂話的技術。文藝復興時代,荷蘭的批評巨人伊拉斯默士(Erasmus),有許多批評文章也用這種罵街的方式所寫,莎士比亞的《馴悍記》里也有這種抬杠罵街的表達方式。

緣由一

挑釁對罵 曾是戰爭行為的一部分
由西方的發展,因而我們也可以認為,中國北方的「抬杠會」,應當也是同樣型態的語言比賽和「嘴巴假期」,除了「嘴巴假期」外,由東北的許多地方志還顯示出元月十五日這天,有些地方甚至於還成了「偷竊假期」——凡偷小東西,在這天都哈哈一笑置之。
而除了上述「嘴巴假期」外,近代的另外一些新研究,還發現許多同樣的情況:例如,文化人類學家湯普遜(Donald F. Thompson),曾對澳大利亞昆士蘭約克角半島的原住民社會做過研究,就發現他們也有「嘴巴假期」的存在。在假期內,人們可以公開地講諸如性生殖器官、大便與尿尿、背叛、亂倫,甚至強暴、獸奸之類的罵人髒話,除了「嘴巴假期」外,在對罵的時候,如果罵得起勁,把自己的器官公開地袒露出來,也不會被人指責。
例如,在美國的黑人社會,也有這種「抬杠」的儀式性競賽。它被稱為「抬杠」(Dozens)或「臟抬杠」(Dirty dozens)。這裡所謂的 Dozens,並不是指12個的「一打」,而是「牛鞭」(Bulldoze)字尾的挪用。
美國黑人的「抬杠」,起源於販奴之前非洲的「儀式性對罵」(Tuareg and Galla words-play)。這個習俗隨著他們被販為奴,而帶進到美國。由於這種對罵習俗里還包括了相罵之後儀式性的相互鞭打及鬥毆,因而遂將「牛鞭」(Bulldoze)的字尾Doze抽離出來,稱為 Dozens,而後互打的成分減少,「鬥嘴」及「抬杠」的成分增多。至於「牛鞭」這個原來的字,在南北戰爭后意義被轉變。當時美國南方各地普遍出現白人恐怖主義者,他們以種種暴力阻止黑人在選舉時投票,因而被稱為 Bulldozer,1876年這個名稱首次出現。後來推土機被發明,又把這個字搶了過來使用。

緣由二

抬杠鬥嘴 抬不過一個「理」字
綜上所述,由語言文化史的研究,我們已知道語言的使用過程中,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無論古希臘、古中國、古代歐洲,甚至非洲和伊斯蘭化之前的阿拉伯世界,語言的挑釁、對罵、詛咒等,都曾是戰爭行為的一部分。嘴巴是拳頭的延伸,嘴巴的奸巧邪惡加上拳頭的傷害,造就出了野蠻的過去。兩軍對壘,必然在開打前先來一陣叫罵鬥嘴,比氣勢、比兇惡,這乃是嘴巴做壞事的古老記錄。
而這種戰爭行為的嘴巴工夫,後來開始以一種文明殘跡的方式,變成儀式性的「抬杠」或「鬥嘴」,甚至還被轉化成俗民生活藝術里以耍嘴皮子為樂的活動,如中國的相聲、日本的「落語」(單口相聲)、「漫才」(兩人相聲),以及西方各種型態的「抬杠」(Flyting、Fliting、Dozens、Logomachy),它有的以粗取勝,有的以奸巧見長,有的則以刻薄損人為特色。在這種儀式性的「嘴巴假期」里,嘴巴不被當做思考及說理的工具,而是成了「鬥嘴」的「斗」。
而對這種嘴巴工夫,《紅樓夢》第六十五回里,倒是有一句重要的話:「三人抬不過一個理字去」,意思是說縱使三個嘴巴奸巧的人在那裡東拉西扯的「抬杠」,它也抬不過一個「理」字。意思也就是說,只有「理」才是最大,再多奸巧狡猾的嘴,也無法大過「理」。
而問題在於,做為文明殘跡之一的「抬杠」和「鬥嘴」等「嘴巴假期」的工夫,一般都只被保存在特定的時間或特定的地點,讓它成為一種鄉愁式的消遣。但在台灣,由於種種因素的湊合,它卻成了一種文明發展史隔代遺傳所造成的「返祖現象」(Atavism),我們的政治又變回到「抬杠」及「鬥嘴」,它天天都是「嘴巴假期」,每個人都成了東北地區「抬杠會」上坐在轎子里的那個奸巧伶俐的小丑。

社會現象

「抬杠」和「鬥嘴」,乃是人類歷史語言行為里非常值得研究和反省的課題,對舉島皆被口水淹沒的台灣,由「抬杠會」變成「抬杠」所代表的種族退化現象,或許更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