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

中科院水生所黨委書記

王丁,男,1958年9月生,博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博導。

生平


教育經歷
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空間物理系,同年到中科院水生所工作,從事白鱀豚、長江江豚瓶鼻海豚中華白海豚及其它一些珍稀水生野生動物的聲學、行為學、生態學及保護生物學研究。
1990年赴美國德州A&M大學加爾維斯頓分校從事博士論文研究(海洋哺乳動物學),1993年回中科院水生所工作,同年5月獲理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6年被聘為研究員和白暨豚研究室主任。1999年任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副所長。研究工作包括動物聲行為:主要研究小型鯨類動物的發聲、聲與行為和環境的關係;白暨豚江豚及其他小型鯨類的生態學及物種保護:主要研究種群數量變動規律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係,探討和實施保護對策。現為IUCN鯨類專家組成員、亞洲河海豚委員會委員和中科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動物行為學和保護生物學。

著作


專著1本。已發表論文40多篇,Selected Publications。
發表論文
1. 白暨豚生物學及飼養與保護,科學出版社。1997.
2. 白暨豚哨叫聲的研究,海洋與湖沼,1999,30(4):349-354.
3. Whistles of bottlenose dolphin: comparisons among populations, Aquatic Mammals, 1995, 21(1): 65-77.
4. Comparisons of whistles among seven odontocete species, In: “Sensory Systems of Aquatic Mammals”, (R. A. Kastelein, J. A. Thomas, and P. E. Nachtigall, Eds.), De Spil Publishers Woerdem,Netherlands,1995.
5. Echolocation range of captive and free-ranging baiji, finless porpoise, and bottlenose dolphin, J. Acoust. Soc. Am., 1998,104(4):2511-2516.
6. A method for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echolocation signals in free-ranging finless porpoises carrying data loggers, J. Acoust. Soc. Am., 2000, 108(3):1353-1356.
7.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Occasional Papers of IUCN/SSC, 2000, 23:81-85.
8. Whistles of boto, Inia geoffrensis, and tucuxi, Sotalia fluviatilis, J. Acoust. Soc. Am., 2001, 109(1):407-411.
9.Comparison between visual and passive acoustic detection of finless porpoises in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J. Acoust. Sco. Am., 2001,109(4):1723-1727.

獲獎成果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次、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中科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二等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Bernhard親王殿下自然保護獎學金、武漢市環保大使、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海昌獎(突出貢獻獎)。199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