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魔芋
雪魔芋
雪魔芋。早在三十年代峨眉山金殿(永明華藏寺)主持和尚聖謂,一次偶然機會發現一方剩餘的魔芋(俗稱黑豆腐)經過幾天霜雪冷凍后,發泡成海綿狀,吃起來萬分可口,便仿照試製,結果味道鮮美,於是開始製作,雪魔芋從此問世。
峨眉山金頂具備製作雪魔芋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氣溫零下十度至零度,光照時間長,全年長達280天以上,陽光紫外線強,因此,全山各大寺廟相繼前往金頂開闢場地,設產作坊,製作雪魔芋,從此雪魔芋便成了佛教聖地峨眉山的特色產品,是各大寺廟款待遊客的主要菜肴,雪魔芋的名聲因此而享譽四海。到了90年代,雪魔芋已成為名振全國的土特產品,並深受消費者的厚愛,其質地鬆軟,入口爽松,香而不膩,風味獨特等特點。
很久以前,峨眉山上已經有人居住,也已建起了卧雲寺,有和尚在裡面修行。但是因金頂地處峨眉山之顛,氣候寒冷,不產瓜果蔬菜,和尚們的生活十分清苦。
一年冬天,幾場大雪之後,卧雲寺外格外的冷清。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者來到寺廟。他見和尚們吃的下飯菜除了辣椒,就是豆乾、筍乾等,就問:“這峨眉山滿山遍野都是仙菜,你們為何不採下來下飯呢?”和尚們抬頭往山上望去,出了皚皚的積雪,什麼也沒有,於是不以為然。
第二天,老者帶著和尚們翻山越嶺,涉溪過澗,來到一個積雪的山坡。老人指著仙菜就在這裡。可是,眾人卻什麼也看不見。這時,老人從身上摸出一個銅鏡,往山坡上一照,山坡上的積雪立時融化,形成涓涓細流流下山坡。山坡上,野樹綻出嫩芽,奇花異草競相鬥艷,鳥語花香,一派春光。老者指著一片長著鋸齒形葉片的草叢說:“這就是仙菜。”說著,他順手扯起一株,只見根上長著一個象芋頭一樣的褐色塊莖。老人把塊莖摘下來放在籃子里,摘滿了一籃讓和尚們拎回寺里。
老人教大家把塊莖洗乾淨,磨成漿,過濾后再放進大鍋里煮成一塊塊豆腐般大小的灰黑色東西,最後擺到山坡上晾乾。隔了一夜,雪過天晴,山坡上晾曬的“豆腐塊兒”經過一夜的冰凍,又經過太陽的暴晒,已變得像凍豆腐一樣洞洞眼眼了。
老人這叫大家把它們收回來,用凈水泡軟,再放在油鍋里加上筍乾燒熟,直燒得黃酥酥、恿亮,放在口中滑滑溜溜,十分鮮美。等到他們想起向老者表示感謝時,卻發現他早已不見了。和尚們認為,這一定是西天佛祖顯靈來幫助大家的。從此,念佛參禪更加虔誠了。
第二年春天,和尚們又在峨眉山上找到許多那樣的塊莖,照著老者的做法製成干貯存起來,專門用來招待進山燒香膜拜的客人。人們吃過之後讚不絕口,並向和尚們打聽它的名字。和尚們心想:它象芋頭,又比芋頭更加魔幻神奇,又是加雪做成的,就叫“雪魔芋”吧。於是,峨眉山雪魔芋的美名就很快傳遍了天下。
雪魔芋
食用時經溫水泡成海綿狀,壓干水份切成片,條,塊,可與雞,鴨,牛,豬肉等肉類紅燒,也可做素食,屬純天然無污染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