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聖階

原中共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姜聖徠階(1915年11月14日—1992年12月28日),黑龍江省林甸縣人,化工與核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2年從天津河北工學院畢業后,在多處從事化工技術工作。1992年12月28日在重慶出差途中逝世。

人物生平


​1914年11月14日,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籍貫黑龍江省林甸縣,祖籍為山東海陽縣。
1936年,河北工業學院(今河北工業大學)機電系畢業。
1936年—1937年,擔任南京永利寧廠技術員。
1938年—1945年,擔任永利川廠主任工程師、制鹼部副部長。
1945年—1947年,擔任南京永利寧廠(見南京化學工業公司)高壓合成車間主任工程師。
1948年—1950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學習,獲科學碩士學位。
1947年,就讀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
1950年,回國,經民族工業先驅侯德榜舉薦,姜聖階就任當時中國最大的化肥廠——永利寧廠的副廠長兼總工程師。
1959年—1962年,擔任南京化學工業公司副經理兼總工程師、華東化工研究設計院院長兼總工程師。
1975年以後,姜聖階調到二機部,擔任副部長、科技委主任等職。
1976年—1977年,擔任二機部核燃料局主要負責人。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92年12月28日,在重慶執行公務途中,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在重慶逝世,終年77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姜聖階編譯
姜聖階編譯
20世紀50年代,在主持永利寧廠改擴建過程中完成了百餘項技術革新,其中氨合成塔、流態化技術在硫酸生產中的應用、無煙煤代替焦炭製取合成氨原料氣、層板包紮式高壓容器等具有創新性。60年代領導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大型軍用生產反應堆、核燃料后處理廠,對后處理工藝流程進行了兩項革新,使中國鈈生產技術達到先進水平。80年代組建國家核安全局,為建立中國核安全監督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曾獲1956年國務院特別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國家發明獎二等獎等。
為大力發展化肥工業,姜聖階領導、組織了永利寧廠的擴建和技術改造工作。通過對合成塔芯結構改造,改用自行研製的高效氨合成催化劑,將合成氨的日產量由39噸提高到了400噸。後來,他又根據國情,設計並試製成功了中國第一台壓強為每平方厘米320公斤的高壓容器,取得了設備製造工業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這對促進中國化肥工業、有機合成化學工業和煉油工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為此,周恩來親自簽發了賀電和獎狀,國務院同時頒發了4萬元人民幣獎金,表彰姜聖階和有功人員。
1950年—1958年,任永利寧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在此期間,領導並參加了氨合成塔內部的結構改進,氨產量由日產40t增加到500t,領導設計和製造出大型沸騰焙燒爐,國內首次用於硫酸生產。它比機械爐產量提高約10倍。1956年在布拉格國際氮肥會議上,宣讀了新型氨催化劑研製論文、用無煙煤代替焦炭製造水煤氣的論文。倡議並親自從事理論計算設計,研製成功多層式高壓(32MPa)容器,獲國務院特獎。
1963年—1975年任國營404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領導和組織了六氟化鈾廠的設計和運行,對生產工藝過程和冷凝工序進行了重大改革,用大型隔板容器代替單管冷凝器,既作冷凝裝置又作貯罐,該成果曾獲國家科學大會獎。領導和組織中國第一個大型反應堆的設計、建造和運行工作。把核燃料后處理萃取法從三循環改為二循環,節省了大量設備和儀錶。他又是將后處理的沉澱法改為萃取法的倡議人之一,其成果獲得國家科學大會獎。對核武器關鍵核部件的研製作出了貢獻,是獲得“原子彈技術突破與武器化”全國進步獎特等獎七人之一。在α相鈈的提煉技術與研製成果中,是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七人之一。
1963年他奉命參加“兩彈”創業,擔任過二機部副部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員會主任等職。他在無機化工和核化工領域有一系列創造性的重大科技成就。在從事化學工業期間曾因完成百餘項化工技術革新而受到國務院的特別嘉獎。他曾作為技術總負責人,組織了中國第一座大型軍用生產反應堆、第一座核燃料后處理廠的建造和運行,為“兩彈”研製作出重要貢獻。他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和國家發明獎二等獎,還曾榮獲法國總統頒發的榮譽軍團騎士勳章
1963年,姜聖階作為某工廠第一副廠長兼總工程師,成功地組織了六氟化鈾產品生產線的試車、投產。同時,領導了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提供核心部件的研製攻關工作。經過上千次的攻關試驗,最後找到了“氣縮瓦”產生的原因,終於在1964年5月1日凌晨加工出了第一顆原子彈的核部件,保證了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準時進行。
1965年5月,核工業主管部門成立了生產堆現場領導小組,任命姜聖階為組長。在組織幾條軍品生產線建設的同時,姜聖階又馬不停蹄地組織生產堆的施工。1966年10月12日,生產堆正式運行。
加工製造鈈金屬核部件的工廠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程建設。在生產堆運行之後,姜聖階又主持了該廠的工程建設。1968年9月工廠建成,拿出了合格的產品。他又結合中國實際,改進生產工藝,將氯化法改為氟化法,這項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他帶領下,工程技術人員經過幾百次試驗,研製、生產了鈈彈核部件,為中國核試驗提供了新型的核芯裝置。

學術論著

姜聖階在中國國內外報刊和雜誌上發表關於中國發展核電的論文10餘篇。著作有《合成氨工學》4卷,並主編《決策科學基礎》2卷及《核燃料后處理工藝學》。

榮譽表彰

1991年,姜聖階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並獲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
2020年1月15日,中國核工業功勛榜發布,姜聖階上榜,被追授予中國核工業功勛獎章。

社會任職


姜聖階兼任國家核安全局局長、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科技顧問、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等職。

人物評價


姜聖階為發展中國化學工業和核工業,特別是為“兩彈”事業作出卓越貢獻。
姜聖階是和平開發核能、發展核電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他經常指導秦山核電站及其配套核燃料循環的研製和建設,為推動核科技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應用,為培養造就中國的核科技人才,為促進國際核能合作,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主持了國家核安全局的組建工作並出任第一任局長,為建立中國的核安全管理體系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
姜聖階是一位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的有威望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