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元九
中國科學院院士
陸元九,男,1920年1月9日出生於安徽滁州,自動控制、陀螺及慣性導航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顧問。
主要從事慣性器件及慣性導航研究和航天工程式控制制問題的研究。1941年從國立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畢業后留校任助教;1945年成為赴美第一批公費留學生,進入美國深造;1949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儀器學專業博士學位,畢業后先後被聘任為麻省理工學院副研究員和研究工程師;1956年擔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1965年主持組建了中國科學院液浮慣性技術研究室併兼任研究室主任;1968年調到航天工業部門工作,歷任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所長、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2年擔任全國慣導與慣性技術專業組副組長、技術諮詢分組組長;1985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1年6月,榮獲“七一勳章”。
1941年畢業於重慶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1949年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獲得科學博士學位。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副研究員、研究工程師,福特汽車公司主任工程師。並於1949年獲博士學位
1956年回國后,長期致力航天工程式控制制問題的研究。參加和領導多種航天器控制系統和導航系統的研製工作
1954年至1956年在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科學實驗室任主任工程師。
1956年回國,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工作,擔任研究員、副所長(至1969年)。
1968年調航天工業部門工作,歷任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所長,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技術科學部)。
1985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控制理論與工程)。
父親是中學數學教員。
在美國期間有了兩個孩子,為了家庭,他被迫辦了綠卡。
主要從事慣性器件及慣性導航研究和航天工程式控制制問題的研究。
科研綜述
1965年主持組建了中科院液浮慣性技術研究室併兼任研究室主任,主持開展了中國單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擺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穩定平台的研製。
1978年後積極參加航天型號方案的論證工作,根據中國國外慣性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國內的技術基礎對新一代運載火箭慣性制導方案的論證進行了指導,即確定採用以新型支承技術為基礎的單自由度陀螺構成平台—計算機方案。
陸元九一直倡導要跟蹤世界尖端技術,並在型號工作中貫徹“完善一代、研製一代、探索一代”的精神,在陸元九的領導下,中國航天先後開展了靜壓液浮支撐技術等預先研究課題以及各種測試設備的研製工作,他還極力主張改善試驗條件和設施,以便研製高精度慣性儀錶。
1982年作為全國慣導與慣性技術專業組副組長、技術諮詢分組組長,力主統籌規劃,明確各研究單位的發展方向,防止低水平重複,他明確提出:應用於運載火箭的慣性器件應突破鈹材應用、動壓馬達等技術關鍵;應用於戰術導彈的慣性器件要解決快速啟動、末段導引等技術;應用於衛星的慣性器件則要突破長壽命技術。參加中國科學院早期探空火箭、人造衛星以及一些戰術導彈的控制研製工作,參加多種導彈衛星的論證方案、飛行試驗數據分析等工作;主持開展了飛行器自動控制方面的大量研究工作,慣性器件及測試設備的研製,穩定系統研究,慣性制導系統研究,液壓、氣動執行機構和紅外光學敏感技術研究等。
研究內容
慣性技術是對飛機、艦船、火箭等載體進行導航與控制的關鍵技術之一,在軍事和民用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慣性導航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我國,慣性導航技術已在航空、航天、航海和陸地車輛的導航和定位中得到了應用。
慣性導航是完全自主式的導航系統,它利用陀螺和加速度計這兩類慣性感測器的測量信息直接計算出載體的姿態、速度、位置等導航參數。它既不向外界發射能量,也不依賴外界的任何信息,具有不受干擾、可在任何地方使用、動態性能好、導航輸出信息豐富等獨特的優點。目前世界各國都把發展慣性技術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近幾十年來,陀螺儀的性能不斷提高,出現了液浮、氣浮、動力調諧和靜電陀螺儀。另一方面,利用物體旋轉物理效應,激光、光纖、核磁共振陀螺儀也相繼問世,其中激光、光纖陀螺正在航空、航天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學術專著
據2020年4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陸元九的主要代表作有《陀螺及慣性導航原理》《慣性器件》等。
出版日期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
1964年 | 《陀螺及慣性導航原理—上冊》 | 陸元九 | 科學出版社 |
教育理念
陸元九對於“錢學森之問”的問題認為,人才培養包括在學校里培養,也包括在工作中培養。所以,對於錢老的問題應該分成兩方面:一方面,學校培養有什麼問題,這個問題討論得比較多;另一方面,到了工作崗位,也存在多出創新成果培養尖端人才的問題。
陸元九強調在科研機構的工作崗位上對人才的培養,學生在學校主要是學知識,到工作崗位主要是用知識,這是個大轉變,這些科研單位不僅是要用人,更是要在工作中培養人。學生在大學裡面學的知識面非常廣,但是到工作的時候可能只直接用到很小一部分,那一小部分對工作來講遠遠不夠,還要自學許多知識,因此人才培養不單純是學校的責任,科研單位也有責任,某種意義上,後者更重要。
陸元九認為,中國大學生念的課程從內容來講,並不比外國差,而且中國國內外也都用考試的辦法來檢查學習的效果,問題在於:中國的教育偏重於應試教育,造成了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加上用百分制評定成績,對分數斤斤計較;中國國外的考試主要考學生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對考試分數不那麼重視,多採用五分制評分,中國國內外老師施教的方法也有所不同。陸元九舉例說,比如一個題目不會做,學生去問老師,在中國國內因為學生數量多,老師可能會簡單直接地告訴學生該怎麼做;在中國國外,老師則會耐心聽學生訴說不會做的情況,從而發現什麼內容未領會並建議學生去看看書中的哪一段,讓學生理解后再去做。換句話說,中國國外的老師想方設法知道學生什麼地方沒有弄懂。
陸元九認為,作為一名科技人員,應按十八個字要求自己:勤於學習、善於思考、精於分析、嚴格、認真、執著,還認為,實踐出真知,書本知識念得再好,頂多是個百科全書,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用”,即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進行研發工作,需要不斷深入,所以,科技人員要不斷前進,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教授課程
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建所初期,陸元九組織了科研人員的專業技術學習和外語學習,並親自講授英語和專業課程。陸元九還兼任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和自動化系副系主任,講授陀螺及慣性導航方面的課程。
陸元九在航天部控制器件研究所擔任所長期間,親自給年輕的科技人員講授英語和專業技術。
培養工程
2004年,由陸元九發軔的“航天人才科學作風培養工程”研究課題開始試點推廣,人才科學作風培養工程初見成效。
作品名稱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陀螺及慣性導航(上冊)》 | 1964年 | 一書出版 |
兼任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78年3月—1988年4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中國慣性技術協會副理事長,國家學位委員會航空與宇航分組副組長,中國科技大學自動化系副主任、教授。
科研獲獎
獲獎年份 | 獲獎項目名稱 | 獎項名稱 |
---|---|---|
1993年 | — | 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航天獎 |
個人榮譽
年份 | 榮譽稱號 |
---|---|
1980年 |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1994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1997年 | 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
2021年6月 | 七一勳章 |
中國工程院:陸元九在陀螺、加速度計、平台及捷聯慣導系統等研製工作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並在幾種衛星、導彈的方案論證及飛行實驗數據的分析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陸元九院士作為航天自動化科學技術的開拓者、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為航天事業奉獻終身,並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人造衛星控制研究和慣性技術領域都取得重大突破,培養了一大批航天領軍人才,陸老淡泊名利的品格為廣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樹立了榜樣,以科技報國、服務人民的情懷成為廣大航天人學習的榜樣和楷模。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陸元九在戰亂中輾轉求學,繼而遠渡美國,最終衝破阻力回到祖國懷抱,他的足跡訴說著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求索報國的曲折多艱,陸元九的願望很簡單:為中國做點實實在在的事,他的追求詮釋著科學賦予人格的坦蕩之美,他讓美國同行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