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英歌舞

甲子英歌舞

徠甲子英歌,在當地稱為“英歌”,意即英雄的歌舞。而“英雄”指梁山泊108員,“歌”則指原來邊打邊唱,以大鎖吶伴奏“楊梅開花無人知,喬裝打扮下山來”的歌詞,“舞”則指腳手舞步。

甲子英歌是以手中旋轉一副五十來公分長的堅木棍有節奏的碰擊,作為基本動作。列隊以畫上臉譜的“武畔”二十五人和“花鼓公”二人共二十七人,“文畔”則以化上小生面譜的十二人和“花鼓婆”二人共十四人,總計四十一人為前部,後面加上小戲、演倡類節目。

2011年5月23日,汕尾市甲子英歌舞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由來


甲子英歌舞
甲子英歌舞
英歌舞是陸豐市甲子鎮民間傳統節目,歷史悠久,據傳清代光緒年間,甲子地區人民為慶祝一次盛大的廟會,從福建活動形式引進入門,開啟英歌,由於英歌舞具有古老裝扮;武姿雄偉,氣勢動人,受到群眾賞識和喜愛,故此,年年活動,代代承傳,百賞不厭,流傳至今三百餘年,成為獨格英歌舞。

組成


甲子英歌舞
甲子英歌舞
英歌原是遊行式舞伍,藉以梁山泊108員,編排成隊,這個這分為四大部份:舉義旗16人,舞英歌54人,(其中打鑼鼓13人),演小戲及橫抬旗幟合總數限於107人內,連成一體。其中舞英歌為主要表演隊,演小戲為配套演出隊。

表演


甲子英歌舞
甲子英歌舞
英歌舞的表演,先以時遷領頭引隊,頭插金花、紅綢武冠,手舞銀蛇,浩然正氣,往前殺路,然後由李逵帶領三十六人排成兩排緊跟而上(其中前24人,畫上不同花臉,手握雙木棍,后12人武生面譜,手提小鈴冬鼓)全身武俠裝扮,頭戴紅帽,加插雉尾過龍武冠,著紅褲,打五彩腳絞,穿上帶小鈴草鞋,走動起來發出節湊鈴聲,身攜古代類似兵器,手舞雙棍,旋轉過肩和小鈴鼓,一上一下,同時起落,隨伴鼓點的節湊,敲擊著嘹亮的響聲,邁著健穩,傳統蜈蚣步子,邊舞邊前進,步伐這整齊,服裝之絢麗,舞動之雄威,真振奮人心。通過隊列分行、合攏、變化、有穿龍布陣、削槌、伏槌、摻槌的動作表演,這些動作,有如武當派系的拳姿武態,生氣勃勃,雄威壯志,讓人扣住心弦。英歌後面,有遊行小戲,邊行邊唱,唱詞有趣,惹人喜歡。

所獲榮譽


2007年5月,甲子英歌舞入選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9月,甲子英歌舞參加“第八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第九屆中國雲岡文化節藝術展演”,榮獲金獎;
2011年6月,甲子英歌舞入選國務院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綜述


英歌舞又稱"英歌”“秧歌”“因歌”“鷹歌”,參加英歌舞活動又稱"唱英歌”"舞英歌” "扣英歌""茂英歌”“跳英歌”,流行於粵東及閩南部分地區,特別是粵東大南山周邊的“潮普惠陸",即潮陽、普寧、惠來、陸豐等地。英歌舞是漢族獨具男子群體舞風采的3種民間舞蹈之一,它以人物為主題,以《水滸傳》中梁山泊英雄大破大名府,營救盧俊義故事為內容的群眾性廣場情景舞,是一種把武術、舞蹈、戲劇融為一體的民間娛樂形式。有“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潮汕英歌舞”的說法。在當地英歌舞被認為具有驅鬼神、鎮邪惡、保平安、求福祉的作用,每逢春節、元宵、游神賽會等日子各地紛紛組織英歌舞排練及表演,已成為人們節日生活休閑娛樂健身的一種方式,當地的一些學校已把英歌舞當成學校體育的一部分,亦有些人將它作為練習武術的輔助方法。
英歌舞始於明朝中期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在當地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和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其表演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然而,英歌舞至今仍只是為當地民眾自娛自樂的業餘活動,發展空間並沒有得到太大的拓展。造成當前狀況的因素有社會環境、地理因素、地域民族文化風俗、政府的重視程度等等,但英歌舞動作陳舊單一、內容不夠豐富成為制約英歌舞發展的主要因素。

特點


徠甲子英歌的另一個特色是一套與眾不同的好看的臉譜,它既與京劇,潮劇、西秦中的一些凈角面譜有相同之處,又比它們更為複雜,顯得更有氣派。二十五面臉譜互不相同,據當地知名的臉譜藝人李成節、詹德雇同志介紹,臉譜的眉、目、額、鼻、腮等處的造型著色變化很大,大抵用色階的對比、曲直大細的線條變化,濃淡繁簡的對比,二意結合,著重勾勒的筆法以突出人物的性格,顯示出水泊英雄的特色。
甲子英歌的裝扮又另有特色,表演者腳穿帶鈴的草鞋,每抬動步子都會發出有節奏的鈴聲;打上五彩繽紛的綁腿,穿上紅褲;上身則穿上自襟環花束袖黑衫(文畔以天藍色衫),頭戴雉尾雙龍武生冠;腰插小巧玲瓏的和《水滸傳》中對得上號的兵器,行動起來十分雄壯。配上粗獷的動作,顯得十分古老。傳統性很濃,使人百看不厭,這正是它能長久流傳下來和獲得好評的原因。
然而,放棄了對打的最精華的部分卻又顯得單調,是它最大的不足之處,要想改變它的這個不足,只有期待組織專業形式的英歌隊伍,把海陸豐的南拳技巧配上去,才能更加具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