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研究與開發

1982年創辦的學術刊物

《地域研究與開發》創刊於1982年,是由河南省科學院主管,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主辦的地理學綜合性學術刊物。

辦刊歷史


1982年,《中原地理研究》創刊,為半年刊,后改名為《地域研究與開發》。
1987年,知網收錄五期。
1988年,該刊由半年刊改為季刊。
2003年,該刊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報道內容
《地域研究與開發》主要刊載地域研究與開發方面的理論、方法與實踐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主要欄目
《地域研究與開發》主要欄目有重大問題專論、理論與方法、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區域開發研究、可持續發展研究、城市研究、農業與農村研究、土地研究、旅遊研究、環境與生態研究、GIS與遙感研究等。
讀者對象
《地域研究與開發》讀者對象主要是地理科學研究、可持續發展研究、區域研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及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

人員編製

據2018年9月《地域研究與開發》編輯部官網顯示,《地域研究與開發》第四屆編輯委員會編委有45人,顧問10人,編輯4人。
顧問李吉均陸大道李潤田周一星王緝慈張維寧張大衛張占倉李小建宋長青
編委王慶生王國強王令超王 建毛卉方創琳付安良馮德顯龍花樓劉衛東
劉彥隨呂拉昌孫書一李 平陳雯谷建全沈正平宋豫秦楊延哲楊迅周
楊瑞霞吳小根吳必虎張小雷張震宇張耀光趙永江周尚意周春山保繼剛
郭增長姚士謀顧朝林秦耀辰柴彥威高更和曹明明曹小曙覃成林韓增林
曾 剛曾菊新蔡運龍蔡建霞樊 傑
編輯毛卉常宗廣張紅羅寧

資源保障

《地域研究與開發》以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為依託,據2018年9月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建有物理、化學、數學、氣象、地質等5個自然科學研究所;原子能、電子、自動化、動力、生物、地理研究所,以及本底調查站、人造衛星觀測站和自然區域研究室等9個研究單位。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9月16日中國知網顯示,《地域研究與開發》共出版文獻4746篇。
據2018年9月1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地域研究與開發》載文量為3315篇。

收錄情況

《地域研究與開發》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農業、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7—2018)來源期刊(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1996、2004、2008、2011、2014)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9月16日中國知網顯示,《地域研究與開發》總被下載1727337次、總被引63129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829、(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320。
據2018年9月1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地域研究與開發》被引量為44122次,下載量為211388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地域研究與開發》影響因子為1.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91名,在天文學、地球科學、經濟學、經濟財政(679種)中排第74名。

榮譽表彰

《地域研究與開發》被評為Caj-cd規範獲獎期刊。
1992,1996,2004,2008年,被評為全國地理科學類中文核心期刊。
1992年,獲河南省首屆科技期刊質量考核優秀獎。
1994,1996,1998,2000,2002年,獲河南省優秀科技期刊獎。
1999年,獲中國地理學會第二屆全國優秀地理期刊獎。
2000年,獲《CAJ-CD》執行優秀獎。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被評為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2015年,被評為中國資源學會優秀期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地域研究與開發
地域研究與開發
《地域研究與開發》的刊名為書法字體,左側圖標為該期刊標識。

辦刊方針

始終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地理學科發展,突出地理學綜合性、區域性特色,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

現任領導


《地域研究與開發》第四屆編輯委員會領導
職稱姓名
主編馮德顯
常務副主編毛卉
副主編蔡運龍、柴彥威、劉彥隨、王國強、張震宇、周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