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式炸醬麵

韓式炸醬麵

日銷量達800萬碗的韓國“國民飲食”韓式炸醬麵,起源於中國山東地區的特色小吃“炸醬麵”。口味鮮美,老少皆宜。

日據時期,也就是“共和春”在仁川中國城營業的早期,清餐館有妓女陪酒而且可以打麻將,是那些有錢人出入的地方,而非大眾餐廳。因此,日據時期的共和春餐廳菜單上的“特等料理”中不包括中國勞動者用來填飽肚子的炸醬麵。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豬肉300g
大蔥半根
西葫蘆半個
洋蔥半個
土豆一個
胡蘿蔔半根
4瓣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好食材,來一張大合照吧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起鍋燒油,先炒大蔥然後放入肉餡翻炒,(原諒我的懶惰用了肉餡,其實應該切小塊的,不過不影響美味)加入一點料酒,兩勺生抽,翻炒放收入蒜末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依次放入,土豆、胡蘿蔔翻炒,在放入西葫蘆、洋蔥翻炒均勻,放入甜麵醬一袋,翻炒如果太干可以稍稍添水。(也可以放圓白菜根據自己喜歡)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最後放入韓國黃醬翻炒均勻。出鍋✌️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韓國炸醬麵完美啦。把醬放在煮好麵條上,放點黃瓜絲,放個煎蛋(因為早上的煮的水煮蛋我就沒有煎蛋啦)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手擀麵250克
豬肉餡100克
玉米粒50克
青豆50克
胡蘿蔔1/2根
泡菜醬60克
大蔥50克
生抽1茶匙
食鹽1/2茶匙
食用油適量
海苔適量
清水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好全部食材:手擀麵250克、豬肉餡100克、玉米粒50克、青豆50克、胡蘿蔔1/2根、大蔥50克、泡菜醬60克;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利仁DHG-40FK電火鍋最高檔火力將水煮開,放入手擀麵煮5分鐘;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5分鐘后將麵條撈出,過一下涼開水撈出,備用;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利仁DHG-40FK電火鍋最低檔火力,鍋熱后,加入適量食用油加熱至5成,放入豬肉餡翻炒至變色;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肉餡變色后,加入蔥花爆香;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加入玉米粒拌炒2分鐘;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放入約60克的泡菜炒拌醬,翻炒2分鐘入味;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加入適量清水;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加入1茶匙生抽醬油和1/2茶匙的食鹽把醬汁調味好,大火煮開轉小火燉煮入味;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等到湯汁濃稠,下胡蘿蔔絲和青豆;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略煮到胡蘿蔔斷生即可關火;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加入煮好的手擀麵放鍋里一拌即可食用。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成品圖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成品圖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成品圖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豬肉丁300g
黃豆醬兩大勺
甜麵醬兩大勺
雞蛋5個
手擀麵適量
生抽2小勺
老抽適量1小勺
適量
大蔥適量
洋蔥半個
蒜末適量
薑末適量
土豆一個
捲心菜適量
黃瓜絲適量
玉米油適量
澱粉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豬肉切丁,不要切太小的丁;洋蔥切小塊;土豆切小塊;捲心菜切小塊。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黃瓜切絲,切好蔥花、蒜末和薑末。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備好手擀麵,我是自己擀的,大家也可以買鮮麵條。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用平底鍋煎好荷包蛋,我家人多,所以煎了5個。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開始炒醬,起鍋燒油,油稍微倒的多一些,先將大蔥、蒜末和薑末炒一下放入豬肉丁,炒至變色後放入土豆塊和洋蔥塊,炒至半熟狀態,倒入黃豆醬和甜麵醬,糖、生抽、老抽繼續翻炒均勻,倒入沒過食材的水,煮開后再倒入點澱粉水,出鍋前倒入捲心菜,再炒均勻,醬就做好了。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麵條煮熟后撈出,放入碗中舀上炒好的醬,黃瓜絲和煎蛋放在上面,攪拌均勻吃就可以了。

生產製作


韓式炸醬麵發祥地——仁川中區善隣洞中國城“共和春”餐館1955年的面貌。炸醬麵之所以只是中國人的充饑食品,主要是因為朝鮮人對中國人的排外意識。例如,以1931年萬寶山事件為借**發的排斥中國人事件。另外,不想和本地人一起生活的中國人“自成一體”也是一個原因。1920年以後,每年有兩萬多名來自山東的“苦力(勞工)”湧向韓國,《朝鮮日報》1930年3月25日曾報道說:“從城市建築工地到地方水利工程工地,都被中國人佔領。”但他們並未和朝鮮人分享金錢和飲食,也沒有敞開心扉。《每日新報》1930年11月14日報道說:“他們空手而來,滿載而歸。”
韓國人現在吃的韓式炸醬麵是中國1949年解放后,並且朝鮮戰爭(韓國稱“6·25戰爭”或“韓國戰爭”)導致華僑社會面臨沒落危機時誕生的。在依靠美國援助的麵粉糊口的20世紀50年代,華僑們將原來只屬於他們自己的炸醬麵改良成韓式炸醬麵,豐富了韓國人的餐桌。但是,韓國政府推行的一系列華僑歧視政策使他們無法在韓國立足。在人種和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全球化時代,“身世曲折”的韓式炸醬麵也成為鑒證歷史的一面鏡子。
做法主料
韓式炸醬麵
韓式炸醬麵
黃瓜、時令菜(芹菜、大白菜之類)、胡蘿蔔、洋蔥、
蘿蔔、豆芽菜等。
調料
炸醬、醬油少許、牛肉粉、料酒、澱粉等
做法一
煮麵就不說了吧!直接過度到炸醬好了!
先說說怎麼做肉丁炸醬的吧。
肉丁炸醬顧名思義,就是先把上好的肉切成丁(雞肉),然後用鹽、料酒、
澱粉(為了保證肉的鮮嫩,所以一定要少)。
等油八成熱后,先放些薑末,再把剛才的肉丁放進去,用炒勺推一下然後
倒少量的醬油提色(注意,是提色,不是調味,所以千萬別放多了,否則
醬會很鹹的),馬上倒入韓國產炸醬。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關小火了,
把火關到剛好醬可以開著,但開得不是很大的地步。如果醬稠了,現在加
點水還來得及。
往裡放些糖和牛肉粉。
一般不要放鹽。嘗嘗味道如何,調到自己喜歡的口味。
之後,你要用炒勺不斷地朝一個方向攪拌,攪拌……(千萬別亂攪)。
攪到什麼時候呢?攪到醬的顏色變成棗紅色,散發出香味,並開始有油析
出來就差不多了。整個過程一般需要10~15分鐘。醬差不多熟時放上面的
青菜系即可。
在家做的時候我一般喜歡一邊煮麵,一般炸醬,這樣面和醬可以一起出鍋,
剩下的工作基本就是吃了!
要是你技術足夠好,那醬里的肉是嫩的,醬是香的。
否則可能會肉老,醬苦了!
哈,如何?學會了吧!
我們一同享用著吧!為健康、為快樂!
做法二
材料:五花肉、春醬、洋蔥、黃瓜、胡蘿蔔、土豆、姜、糖、生抽等。
1、鍋里放兩大勺油燒熱,將適量的春醬放鍋里,中火不斷煸炒5分鐘,加入一大勺白糖調味,關火后盛出備用。
2、五花肉切小丁,姜切末,洋蔥、土豆和胡蘿蔔分別洗凈去皮切成小丁,黃瓜切絲備用。
3、另起鍋放油,油熱后,將五花肉放入煸炒,煸出肥油后,放入薑末、洋蔥丁一起煸炒,直到洋蔥變軟,此時可以將鍋中多餘油倒出,將土豆胡蘿蔔丁放入一起煸炒,放一小勺生抽調味,所有的蔬菜炒至斷生后,放入先前炒香的春醬,中小火不斷慢慢翻炒10分鐘,即可關火出鍋。
小貼士:
1、春醬要事先用油炒制一下,使春醬更香,並用白糖或焦糖調味,所以黑乎乎的春醬其實沒那麼咸,還有絲絲甜味。
2、炸醬用肥瘦相間的五花最好,做出的肉細嫩口感好。
3、中大火煸炒五花肉,將肉中肥油煸出,放入洋蔥爆香后,並將多餘油倒出以備下次炸醬用,使炸醬口感不油膩。
4、如果覺得春醬太過粘稠,可以在炸醬的過程中加入一小碗水,最後再以水澱粉収汁,這個以個人口味決定。
面,我用的是真正的拉麵,確實很勁道,比挂面要好。
做法三
主料:豬肉、麵條(生)
輔料:西葫蘆、胡蘿蔔、黃瓜
韓式炸醬麵
韓式炸醬麵
調料:炸醬
做法:
1、西葫蘆,胡蘿蔔切丁。
2、豬肉切丁,黃瓜切絲備用。
3、油鍋燒熱先煸炒胡蘿蔔丁,然後下豬肉丁炒到5成熟,
4、下西葫蘆丁翻炒到5成熟。
5、春醬用水澥開,比例大概是1:1,倒入鍋中,轉中小火翻炒。
6、加入醬油,少許糖調味,繼續收汁到醬汁濃稠起鍋。
7、另起一鍋煮好麵條撈起瀝水。趁熱澆上適量的春醬。
8、黃瓜皮切一圈下來,改刀切細絲,碼在麵條上。
9、趁熱拌勻麵條即可食用。
小貼士
1.春醬顏色很深但是味道並不咸,可根據自己口味加適量醬油掌握鹹淡。
2.炒春醬用的蔬菜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變化,比如加點洋蔥,大蔥之類。豬肉丁可以用後腿瘦肉,要喜歡五花肉的也可改用五花肉,也可以用裡脊。
3.春醬收汁的時候注意火候和時不時翻炒,以免糊鍋。4.炒好的春醬用來拌面,拌米粉,拌飯都很合適。
5.菜碼用黃瓜皮口感很脆,避免中間水分多的瓤子,這是我跟一個韓國美食視頻學的。現在國內也看到有水果型的波斯黃瓜賣,這個品種的黃瓜當菜碼是首選。除了黃瓜,還可以燙點綠豆芽一起拌面。
6.吃不完的春醬可以分裝一些冷藏或者冷凍。黃瓜最好是隨吃隨切,保持爽脆口感。
做法四
“炎熱的夏季吃上一碗涼爽的炸醬麵是讓人很舒爽的事情,平時吃慣了咱中式炸醬麵,不妨換換口味,嘗試下韓劇里頻頻亮相的異國炸醬麵,讓舌尖感受下更豐富的滋味吧。 ”
用料
麵條(生)300克
輔料
• 土豆1個
• 洋蔥1個
• 胡蘿蔔1個
• 西葫蘆半個
• 豬肉(瘦)180克
調料
• 水澱粉2大勺
• 甜麵醬180克
• 大蔥1段
• 植物油4大勺
• 水1小碗
做法五
1.備齊原料
2.把所有蔬菜洗凈,切成約2厘米見方的丁,豬肉也同樣切成2厘米見方的丁
3.炒鍋燒熱,倒入2大勺植物油,油溫熱後放入蔬菜丁和豬肉丁炒制半熟后,盛出備用
4.炒鍋中倒入2大勺植物油,再倒入甜麵醬炒約10秒鐘
5.再倒入半熟的蔬菜丁和肉丁炒勻
6.倒入清水大火煮沸后,改成小火把所有食材煮熟
7.倒入濃稠水澱粉煮約1分鐘,至醬汁濃稠即可
8.將麵條煮熟
9.撈出麵條加醬拌勻即可

影響成分


面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