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式構圖
影視構圖的主要構圖形式
封閉式構圖是影視構圖的主要構圖形式。60年代以前,影視畫面構圖的完整、均衡是構圖的基本要求。60年代以後影視構圖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開放式構圖有了明顯增加。
封閉,就是用一定的界限把一些東西圈起來,不讓它們與外界發生關係。當攝影師用框架去截取生活中的形象,並運用空間角度、光線、鏡頭等手段重新組合框架內部的新秩序時,這時的攝影師就把框架看作一種外部世界和框內世界的界限,把框架之內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天地,追求的是畫面內部的統一、完整、和諧、均衡等等視覺效果。
封閉式構圖的心理基礎主要源於傳統的構圖觀念。這些在嚴謹的美學心理支配下的攝影師要求畫面有明確的內容中心和結構中心,觀賞者的聯想和延伸也都在畫面上提供的元素中進行,攝影師對觀賞者的導向性也相對的明確。
封閉式構圖和開放式構圖相比較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封閉式構圖對主體的處理習慣於把主體處理在幾何中心或趣味中心,形成一種完整感,全景是如此,即使是拍特寫近景也講究畫面結構的完整性,不會出現半個臉,半個身子等;
第二、封閉式構圖十分講究構圖均衡。如拍攝人物,人處在畫面的一側,另一側就有一定的視覺形象造成均衡格局。封閉式構圖也可以把人物處理在畫面四周任何一角,但他的視線是向心的,必須在視線前方留有適當空間。比如電視劇《一地雞毛》局辦公室的人物構圖均屬封閉式構圖。處理動態構圖時,不僅起幅落幅講究完整與均衡,而且在人物或攝像機運動過程中也十分注意均衡。封閉式構圖的這些特點,也反映了傳統的構圖規律。處理雙人構圖視線方向時,面對面、觀眾不會意識到畫外空間的存在;
第三、封閉式構圖,一般講究畫面完整性。比如拍人和物的特寫鏡頭,雖然是表現人和物的局部也注意畫面結構的完整性。處理動態態構圖十分注意起落幅畫面的完整性。而開放式楊構不受這種限制,經常處於完整與不完整性變化之中不把觀眾視覺感受局限在可視的畫框之內,而是有意引導觀眾突破畫框,產生更廣泛的畫外空間的聯想。
封閉式構圖源於繪畫,一幅成功的畫要有完整性,均衡性,而且所表現的內容只限於畫面之內。
攝影中有兩種不同的構圖觀念:封閉式構圖與開放式構圖。用框架去截取生活中的形象,並運用空間角度、光線、鏡頭等手段重新組合框架內部的新秩序時,我們就把這種構圖方式稱為封閉式構圖。把框架之內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天地,追求的是畫面內部的統一、完整、和諧、均衡等視覺效果。封閉式構圖比較適合於要求和諧、嚴謹等美感的抒情性風光、靜物的拍攝題材,對於一些表達嚴肅、莊重、優美、平靜、穩健等感情色彩的人物、生活場面,用內向的、嚴謹的、均衡的封閉式構圖也是有利的。開放式構圖在安排畫面上的形象元素時,著重於向畫面外部的衝擊力,強調畫面內外的聯繫。
表現形式一是畫面上和人物視線和行為和落點常常在畫面之外,暗示與畫面外的某些事物有著呼應和聯繫。二是不講究畫面的均衡與嚴謹,不要求畫面內的形象元素完成內容的表達,甚至有意排斥一些或許更能完整說明畫面的其他元素,讓觀眾獲得更大的想像空間。三是有意在畫面周圍留下被切割的不完整形象,特別在近景、特寫中進行大膽的不同於常規的切角處理,被切掉的那一部分自然也就留下了懸念。四是顯示出某種隨意性,各種構成因素有一種散亂而漫不經心的感覺,似乎回眸的偶然一瞥,強調現場的真實感。觀眾由被動的接受轉化為主動的思考,是對觀眾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參與能力的充分信任。開放式構圖適合於表現動作、情節、生活場景為主題材內容,尤其在新聞攝影、紀實攝影中更能發揮其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