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

對藝人的一種稱呼

偶像(アイドル,Idol),是一種職業或身份,也是對藝人的一種稱呼。是指從事演藝方面事業,通過展現個人魅力而受到年輕人崇拜與追捧的對象。同時,偶像也是ACGN次文化中的萌屬性之一。

在日本,偶像用來稱呼那些藝術家或藝能人、搞笑藝人以外的演藝人物,泛指在歌手、演員、司儀(特指主要在電視節目演出的藝人)、聲優這四大領域中,受日本當地青少年喜愛的年輕藝人。

徠相對於西方國家,將“偶像”一詞用來形容年輕且依賴群眾魅力取勝的藝人,“偶像”則被日本演藝圈當作是一種職業類別(如寫真偶像、網路偶像),並成為一種和制英語。

簡介


偶像泛指具有號召力而擁有崇拜者的人。在日文中,偶像一般是指從事演唱、藝人、演員、聲優等演藝方面事業,通過展現個人魅力(多為可愛或者酷)而受到年輕人崇拜與追捧的對象。在日本習慣上被視作獨立的職業。
LoveLive!
LoveLive!
偶像在人們典型印象中是以歌唱流行音樂而在全國引起追捧的歌手型偶像,而其他演藝事業的人同樣可以稱作偶像,偶像還可以同時涉足多個不同的演藝事業。
隨著日本亞文化的興起,現代偶像具有了更加多樣化的特徵。在各種新興的亞文化領域(比如廣播員、聲優、特攝演員)中,都會誕生不同類型事業的偶像。
此外,還誕生了與“全國追捧”、“藝人”概念相對,不涉及演藝圈中心,而針對一個區域活動、以當地人為目標群體、一般不通過事務所而自營的“當地偶像”,《LoveLive!》中原創的校園偶像一詞便接近於這一概念。
現代偶像有時候並不必須具有特定方面的深厚功底,只要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照樣可以成為偶像。比如現代偶像不要求太多的歌唱功底,因此在偶像界,以可愛為賣點的歌曲逐漸取代了日本流行音樂的地位。
偶像在日語是アイドル,英語是Idol。在華人地區中,與偶像定義最接近的是“明星”(Star)一詞。

萌屬性的魅力


二次元中登場的偶像屬性角色,通常擁有以下特點。

成為偶像的理由

成為偶像的理由多種多樣。大多數偶像都是希望自己受歡迎,這是處於青春期的少女們普遍的心理。也有的偶像是真心熱愛著演藝事業,希望與所有人分享藝術所帶來的美。還有少數的偶像是為了金錢,對於她們而言,通過演藝來賺取薪水比工作學習要容易的多。儘管成為偶像的理由多種多樣,但成為偶像的道路依然非常艱辛。

偶像們的性格

偶像一般都會擁有出色的相貌,但她們的性格卻是截然不同。有的平易近人,所以受到眾人的歡迎;有的因其崇拜者眾多,所以盛氣凌人;也有的堅強不屈,從而在殘酷的演藝圈競爭中得以生存下來。有些偶像的性格並不善於社交,但因為其要保持在崇拜者們面前光輝的形象,所以不得不假裝出一副與人為善的樣子來。這些偶像長期生活在這種矛盾之中,也使得她們容易黑化。

身為偶像的壓力

在日本ACGN作品中,偶像通常都會因為其擁有眾多的崇拜者,而給人們、尤其是男主角一種高不可攀的形象。而身為偶像的女生與主角在戀愛方面也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生怕她們的戀愛關係被曝光而成為眾多狂熱崇拜者們的眾矢之的,進而影響到戀愛,事業,甚至日常生活。

典型角色


丸山彩————《BanG Dream!》
森川由綺、緒方理奈、如月小夜子————《白色相簿》
中川花音————《只有神知道的世界》
林明美
林明美
林明美————《超時空要塞》
雪露·諾姆、蘭花·李————《超時空要塞Frontier》
月詠歌唄————《守護甜心》
聖邊琉璃————《無頭騎士異聞錄》
舞園沙耶香————《彈丸論破》
寺門通————《銀魂》
倫·艾爾西·裘利亞————《出包王女》
川島亞美————《龍與虎》
誘宵美九————《約會大作戰》
拉克絲·克萊茵————《機動戰士高達SEED》
楪祈————《罪惡王冠》
來棲加奈子————《我的妹妹不可能這麼可愛》
拉克絲·克萊茵
拉克絲·克萊茵
木下林檎————《農林》
麻宮雅徠典娜————《雅典娜》《拳皇》系列
如月桃————《目隱都市的演繹者》
西森柚咲————《Charlotte》
那珂————《艦隊Collection》NKC48非提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