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

紀錄片

偶像》是中國第一部獨立音樂系列紀錄長片,由北京麥潮影業出品、拍攝並製作。《偶像》紀錄片聚焦於中國獨立音樂從業者,呈現他們與這個世界的關係,講述他們如何用獨立的態度證明音樂還活著的故事。劇情圍繞將個體類型更加普及大眾化,將客觀發生的記錄還原更具故事情感,通過《偶像》使更多人知曉並了解中國獨立音樂和獨立音樂圈,使“中國獨立音樂人”不再只是單薄的字面意思,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獨立音樂人”作品背後的生活與故事。

該劇於2019年1月初登錄優酷紀錄片頻道獨家播映。

劇情介紹


在中國有這麼一小撮人,他們熱愛音樂,他們在另一種維度,以一種歧異的字句音調組合,呈現出另一套意向;他們披露人生酸澀,招供出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無奈,共同麻醉著憂鬱,他們一首首歌輪換,年月依序流轉,堅定地走著一條人間現實新道路。他們的作品中可能暗藏生計背後的血腥,看淡之後的超脫;他們拍拍肩,想說不盡說,只遞來一根煙一瓶酒,又曲調幽揚,段落接續甜蜜;他們是中國獨立音樂人。他們在大眾的審視下並不耀眼,但卻總能在一小群人的角落裡發光發熱,他們值得被鏡頭記錄,也值得被時代銘記,所以我們要做的是,讓角落裡這一小群人的秘密持續發光,讓那些還沒有過河的人看看河裡到底有些什麼,讓這些千辛萬苦過了河的人堅定地走下去,我們要在探討審美觀念、獨立人格與藝術性的前提下記錄大量中國獨立音樂人,這就是我們要做的,這就是我們必須要做的,這是一小群人的秘密,也是一小群人的出口,這就是我們要講述的,更是每一個期望獨立思考的人應該觀摩的。這是一本最真實、最有力量的中國獨立音樂日記,日記里是真實的、是理想的、是艱辛的、是對抗的、是感恩的、是掙扎的、是自由的、是局限的,這就是中國第一部獨立音樂系列紀錄長片《偶像》。
分集劇情
第一集:我本布衣布衣樂隊,成立於1994年,從最開始的“北漂”,到“寧夏音樂的旗幟”,到中國搖滾樂的“獨特存在”,吳寧越依然保持著寧夏川的樸素與直接,這是一個布衣的符號;“玩”“懶”“混”是他做音樂的態度,也是他對待生命的態度,23年過去了,樂隊成員更換數人,吳寧越從未離開過布衣,雖然小有名氣,卻也人到中年,在家人和巡演之間,在堅持和妥協之間,在名和利之間,他選擇良知,選擇初心。第二集:我是個流氓,沒死就是明星83年廣東戶口的盤錦人,現實生活中是普通的煉油廠工人,網路世界中是被追捧的紅人,在音樂中開創自己的獨特風格,因作品散發著野生屌絲的氣息而被廣泛傳播,又因自身的表演天賦被影視界大佬發掘,他是被不同的身份撕扯,還是用這種方式填充自己本該平淡的一生?第三集:梅卡德爾的戲劇不能把所有讚美都獻給梅卡德爾,這並不是一個獨立樂隊所需要的,他們想誠懇的做些有意義的音樂,他們想你聽到的不僅僅是歌聲更是一種意識,他們想要烏托邦,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與矛盾,在梅卡德爾樂隊這六個個性鮮明的人身上更是如此,對於梅卡德爾而言,矛盾導致的分裂將終點與起點相連,圈子裡的烏托邦,不完美的戲劇在人間現實里上演。第四集:大師你們看著現在的麥子,看著他遊歷佛堂行走道觀,談經論道,或許無法想象,他當年在台上搖滾的模樣,人生的自然流動,變幻莫測,麥子說空即宇宙的大奧,微是世間的構成,他說自己讀過佛經,說自己哪天參悟過,他去寺廟,去道觀,但只是路過而已,因為,儒是儒,佛是佛,道是道,麥子是麥子。第五集:荒唐歲月一把扇子,一撮鬍子,藍唐裝,黑布鞋,小眼一瞪,雙手捏扇,舉過頭頂,扇上四個大字“耳光樂隊”。趙荒唐拿出汗巾,擦著汗說:朋友們,一會兒見。樂手在後台嬉鬧,互相挑錯,五分鐘一晃而過,老趙換了把新扇子,後半場要唱十八系列,歌詞都寫在扇上,他告訴燈光師:燈就這樣,不要閃,台下會心一笑。半個小時,才唱完最後一摺扇,他小眼一瞪,雙手捏扇,舉過頭頂,燈光靜靜的照著台上,老趙的二十年都在這四個字里。第六集:尕謠西北這片土地,不光是張尕慫的出生地,更是他的信仰;西北民間小曲,不光是他在音樂上被大眾熟知的符號,更是他融入骨髓的藝術生命,走進鄉村,走近民間藝術傳承人,已經成為他每年的例行之事。他說民間藝人身上全是寶,我能做的就是走更多的路,把他們身上的寶貝重新加工整理讓更多的人聽到,讓世界上更多的人喜歡中國的西北民間音樂。第七集:唐映楓從楠木院到北京,從叛逆少年到民謠界方文山,從媽媽眼中不愛說話的孩子到媽媽只能靜靜地聽他侃侃而談,從兒時的快樂與煩惱到現在聽眾的讚美或不解,他是為童年的誤解才維持住與這世界的親密。第八集:醫聲馮翔本是武漢精神病院的一位精神科大夫,不僅工作出色,還對音樂情有獨鍾。直到有一天,一位女病人的去世,讓他開始懷疑自己從事的職業。魯迅棄醫從文,契訶夫也是醫生,藝術是否對人的影響更大?於是他棄醫北上,去追求音樂夢想。可事與願違,現實的打擊和父親的病重,結束了他9年的漂泊生活。在人生低谷時期,一首《漢陽門花園》令他重新燃起了對音樂的希望... 第九集:北京乳山2017年5月,35歲的韓丁,一個憤怒的中年混音師,決定砍掉自己90%的收入來源,與民謠圈決裂,他在被動的行業中尋找主動的可能性,躲在華麗的音樂帷幕後,試圖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突破口,而人總是在關鍵之時,果敢又迷惘,膽大之餘是堅實的家庭支撐,北京人的身份背景,妻子的圍棋班,給了他更多選擇的可能。假日,他帶著妻女,前往乳山,看望父親,但他沒有告訴父親自己的決定,他說“我不是小孩兒,不會什麼決定都跟我爸商量”。第十集:無敵和麻煩Naggy(吳迪)被很多大眾耳熟能詳的rapper所敬仰,隱藏大boss的感覺,Trouble(麻煩)在上海也漸漸熬成了OG,他們因為說唱相識,在同一座城市成長,有相同的童年黑暗經歷,有相同的音樂理念,有相同的病,是朋友,是合作夥伴,也是相互成為“無敵”路上的“麻煩”。第十一集:謠籃曲坐落在北京大興衚衕的livehouse——蝸牛的家,曾經走出過無數獨立音樂人、被譽為“北京民謠的搖籃”。但是,由於規章政策和擾民等原因,在經營的第八個年頭不得不停業進行改造裝修並取消音樂演出。蝸牛的夢想需要繼續,主理人小偉也為了尋找一個更大的家而努力著。第十二集:RTS大多數喜歡重金屬音樂的年輕人都持有一種消極的態度,他們大都不願意麵對人群,而重金屬風格的音樂可以解除他們的情緒並且給予他們能量,但也有說法,喜歡重金屬音樂的人更容易得抑鬱症,當一個人一遍遍地聽一張重金屬唱片里的同一首歌曲時,是更致郁還是更治癒?
主創
出品人:馬曉曦、袁森、王大維製片人:朱皓月、李天玉、王雨竹監製:王大維
總導演:王大維導演:石青、高意超、劉芳濤、阿巴拜克。艾力、臧岩、顏世友、鄭恆、賀美玲攝影:王大維、石青、高意超、劉芳濤、鄭恆視覺特效:臧岩、賀美玲、李陽發行:許靜、溫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