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日本人的結果 展開

日本人

有日本國籍的人或有和族血統的人

日本人,一般指擁有日本國籍的人或有和族血統的人。其主要由和族組成,在日本北海道亦有阿伊努族人居住。日本人通用日語,假名和漢字是日本的通行文字。

日本人在古代隋唐時期深受我國漢唐文化的熏陶,不管在朝廷制度、禮儀,還是服飾、茶道等各方面都有著濃厚的華夏元素。日本自己亦以“小中華”為榮。

簡介


東亞日本的基本居民。主體為大和族。另在北海道有2萬5千多阿伊努族人。屬蒙古人種 東亞類型。使用日語,語言系屬未定,多數學者認為屬獨立的日本語系。受漢語影響極大。以東京話為標準語,在全國推廣。信仰比較普遍,流行多種宗教。大乘佛教自6世紀經朝鮮傳入后,迅速普及全國。固有的神道教也很普遍,明治維新以後曾被定為國教,全國城鄉皆有神社。同時受到明朝儒教、陽明學的深刻影響。很多人都有神、佛並重的雙重信仰,或同時兼信幾種宗教。一般在生育、婚姻、節慶等現實生活方面遵照神道教儀式;對喪葬、祭祀、法事等方面則遵照佛教信仰。民間多流行祖先崇拜,信仰多神。基督教於16世紀40年代傳入日本,信徒約佔全國人口1%。此外還有新興宗教二、三百種。

民族的來源


民族由來

關於日本人的民族來源,尚無定論。在中國的古代典籍特別是《山海經》中有著若干記載。《山海經》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地理文獻典籍之一,它記錄了中國及其周邊地區的山川地形地貌、物產和民族分佈,以及相應的歷史故事,涉及的年代包括周朝、商朝、夏朝直至先夏時期(可以追溯到一萬年前)。其中周朝文獻《海內北經》記有:“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山海經》的其它篇章則記述著中國人多次向東海諸島嶼遷徙的事迹。

炎帝時代

炎帝
炎帝
關於日本島居民的民族來源,學術界通常的說法是,大約從新石器時代日本島才開始有居民,最早的日本居民是從北方大陸移來的通古斯人,以後有馬來人從南方渡海而來,大約從公元前一千紀後半開始,就不斷有中國和朝鮮人移居日本。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到公元前2世紀的日本,考古學上稱為繩紋式文化時代,使用石器、骨器,捕獵、捕魚,居住在豎穴中,出土有女性土偶(《世界通史》,人民出版社,周一良等主編,1962年)。
我願意指出的是,歷史上中國人從亞洲大陸向日本島的遷徙活動,並不限於一次,而且也不限於公元前一千世紀後半才開始。事實上,日本人是從哪裡來的問題,在中國古代典籍特別是《山海經》中有著豐富的記載。其中周朝文獻《海內北經》明確記有:“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而《山海經》的其它篇章則記述著中國人多次向東海諸島嶼遷徙的事迹。根據上述能夠見到的並且能夠解讀的遠古信息來說,華夏居民向日本島遷徙的重大活動,至少有如下數次。一、帝禹時代的遷徙活動:對東海島嶼的考察
我在《山海經地理復原圖注》(待出版)、全彩繪大畫冊《經典圖讀山海經》(孫曉琴圖,王紅旗文,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等專著中指出,《山海經·五藏山經》乃是帝禹時代(公元前2200年)的國土資源考察白皮書,其中《東山經》的第三條考察路線,記述的是今日山東半島的膠萊平原(當時尚被海水淹沒),以及東海的一系列島嶼,它們包括今天的大黑山島、濟州島、福江島、下甑島、鹿兒島、琉球群島。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42平方米的巨畫《帝禹山河圖》(縮印在《經典圖讀山海經》的扉頁)。
顯然,帝禹時代的地理大發現壯舉(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規模最大的地理考察活動),不能排除伴隨有華夏居民向東海諸島嶼(包括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遷徙的可能。

黃帝時代

我在1983年撰寫《追尋遠古的信息》(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8年)一書時,指出遠古神話傳說是人類在發明並廣泛使用文字之前,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信息載體之一。其中,遠古傳說是對那個時代自然和社會事件的記錄,遠古神話則是當時的人及其後世的人對遠古傳說記錄信息的理解和解釋。因此,利用信息傳輸學、符號學、密碼解讀學的原理,對遠古神話傳說進行信息解讀和復原再現,既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為此,我曾經專門研究過符號學,並撰寫出版了《生活中的神秘符號》(1992年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6年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更名為《符號之謎》)、《生活中的神妙數字》(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3年)等專著。
例如,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共工撞倒不周山、嫦娥奔月、顓頊絕地天通等遠古神話傳說(包括由此而演化的民間故事),我將它門解讀為遠古發生的“天地大衝撞”事件。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經典圖讀山海經》、《追尋遠古的信息》、《神秘的星宿文化與遊戲》(王紅旗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1年)、《新繪神異全圖山海經》(孫曉琴圖,王紅旗文,崑崙出版社,1996年)等書,以及長篇論文《我們遠古祖先經歷過的天地大衝撞在民間留下的不滅印記》(待發表)。
關於日本人自稱和族(大和民族)的來源,《辭海》注謂:大和,日本之別稱,簡稱和,本畿內五國之一,在今奈良縣轄境平安奠都,(公元794年)以前世世都此,故名。
“和”的字義甚多:《實用漢字字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解釋為:溫和,和諧,講和,古代車上的鈴鐺,古代軍隊的營門,棺材兩頭的板,兩數相加之數,衣帶,跟隨,相同,連,指日本(和族,和服),姓氏,跟著唱,詩詞的一種格式,和牌(麻將術語),和泥,和葯,量詞(煎藥的次數)。《辭海》(中華書局)解釋為:相應也,平也,調也,解也,不剛不柔曰和,心不爭也,溫也,與也,小笙也,軍門也,鈴名,棺題曰和,和數,日本之別稱,姓氏,聲相應也,調合也,和味也。綜上所述,“和”的本義為相應,它是形聲字,意為聲相呼應。
“和”為姓氏用字著名者有羲和、和仲、和叔,他們是古代負責天文曆法的官職。羲和的“羲”字,與“姜”字上半部分相同,可能有著共同的族意淵源(伏犧,亦稱伏羲、羲皇,可能也與天文觀測有關)。《堯典》記有天文總管羲和,他手下有四名天文官,分別觀測四方、四時、四季,他們是:羲仲(東,晨,春),羲叔(南,午,夏),和仲(西,昏,秋),和叔(北,夜,冬)。據此可知,羲有晨意始意,和有昏意隨意(四時相應),羲和即日出日落、春來秋往。

生活習慣


日本人給人印象比較深的生活習慣有以下這些:
勤洗手
日本人喜愛清潔,從洗手做起。飯前便后洗手、回家之後要洗手,這都是從小養成的習慣。日本自來水的潔凈標準高,飲用生水不擔心病毒或者細菌感染。
勤刷牙
日本人愛護牙齒,每次飯後有刷牙的習慣,不少日本人辦公室里都要放一套牙具。還有不少日本人一吃完東西就會漱口刷牙。飯後刷牙,清除牙齒中食物的殘留,對保護牙齒相當有益。
勤洗澡
日本人好洗澡,至少每天一次,一般是在臨睡前泡澡,有助於晚上睡眠好,有的人還會在早上起床之後洗澡,甚至是留長發的女性,這樣能在早晨出門時保持精神煥發。日本人喜歡泡溫泉也是出了名的。去泡溫泉前,大家都會自覺地在淋浴下把身體洗得很乾凈,然後再去溫泉內浸泡。
勤換衣
日本的上班族,特別是女性,每天都要換內衣和外套,否則會被懷疑沒有回家過夜。
不隨地吐痰
研究證明,很多病毒和細菌藏在痰里。日本人認為,不隨地吐痰,是尊重他人、同時也對社會負責的表現,代表著個人教養水平。日本人一般吐在隨身帶的紙巾上,然後扔進垃圾桶。在東京,地上很少看得到痰跡,十分乾淨。
不邊走邊吃
在地鐵、公共汽車等公共場所吃東西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街頭食攤出售快餐食品,但買下后吃完再走才是有禮貌的。
鞠躬代替握手
鞠躬是日本人通行的禮節,國人之間幾乎不握手,只有和外國人見面是才偶爾握握手。
說話輕聲細語
日本人在公共場合一般不大聲喧嘩,說話輕聲慢語,因此減少了唾沫橫飛的現象。飛沫,可是傳播不少呼吸道疾病的“兇手”呢,當然也是“非典”的重要傳播途徑之一。
香煙灰有專用袋
在日本,買香煙的同時還會收到店員附送的煙灰袋,有些商店中也會出售煙灰袋。這種小袋內有隔熱鋁膜的,可以放在衣袋裡隨身攜帶。在公共場所吸煙的時候,把煙灰煙蒂彈入袋子內,收集起來,然後再扔掉。
垃圾分類盛放
垃圾分類在日本尤其細緻,住戶必須按可燃和不可燃分別裝入垃圾專用袋,垃圾也不是隨時可以往外扔的,哪天可以扔可燃垃圾,哪天可以扔不可燃垃圾,每個街區都規定了時間和地點,然後由環衛工人收走後,送到垃圾處理廠,或再利用、或掩埋和焚燒。
朋友親友串門較少
跟熱情好客的中國家庭相比,日本人互相串門的情況相對少一些,也不太在家中接待客人,這大概是因為一般日本人的住房比較狹小的緣故吧。
主婦每日打掃衛生
日本一部分婦女婚後在家做全職主婦,她們日常活動範圍不廣,灑掃庭院就是重要的工作。房間里或是榻榻米或者是地板,主婦每天都會認真擦洗,就像《聰明的一休》里那樣。
日本人有送禮習慣
日本人講究禮儀,有送禮的習俗。但一般送些對其本人沒啥用途的物品,於是收禮人可以再轉送。日本人喜歡中國的絲綢和名酒及中藥,對一些名牌貨也很喜歡,但對狐獾圖案的東西則比較反感,因為狐狸是貪婪的象徵,獾則代表狡詐。到普通百姓家作客,送菊花只能十五片花瓣,皇家徽章才有十六瓣的菊花。
團結和堅忍不拔
大多日本人都有較強的個人能力與團結能力。這讓世界多國的人羨慕。——賣力工作的人們、努力學習的青少年、他們有夢想,團結、意志堅強、不屈不饒。
善於學習與汲取
日本民族是一個善於學習與汲取的民族,公元646年,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大量吸收中國文化,派遣“遣唐使”前往中國唐朝進行學習,促進日本氏族制度瓦解,為日本的封建化奠定基礎。公元1868年,明治天皇推行“明治維新”,在“文明開化”“和魂洋才”的思想指導下,大量吸收歐美文化,為日本迅速轉變為資本主義強國奠定基礎。

戰爭歷史


白村江之戰

白村江戰役,公元663年的白村江(今韓國西南部的錦江)海戰,是中日之間的第一次正式交鋒。
661年正月(農曆,下同),日本齊明天皇和中大兄皇子(後來的天智天皇,668年即位)親赴九州島,欲統兵渡海西征,但齊明女皇因旅途勞頓,於當年七月病死,出征計劃被迫推遲。八月,中大兄皇子監國,令先遣部隊及輜重渡海。九月,5000日軍護送百濟豐璋王子歸國即位。662年正月,日本向百濟贈送大批物資。同年五月,日本將軍率舟師170艘增援。日本本土則“修繕兵甲、各具船舶、儲設軍糧”,隨時準備渡海作戰。663年三月,日本又增兵2.7萬人,唐朝也任命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為熊津道行軍總管,統舟7000進駐熊津城(今韓國公州)。五六月間,百濟君臣之間發生嚴重內訌,實力銳減。唐軍與新羅軍隊趁機調兵遣將,於八月十三日包圍了百濟王所在的周留城(今韓國扶安)。至此,慘烈的白村江海戰拉開序幕。
663年八月十七日,唐將劉仁願、孫仁師與新羅王率陸軍團團圍住周留城。唐將劉仁軌、杜爽與百濟降將扶余隆則帶領戰船170艘列陣白村江口。八月二十七日,日本援軍萬餘人,分乘戰船千艘,與唐朝水軍不期而遇。《三國史記》中描述道:“此時倭國船兵,來助百濟。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濟精騎,岸上守船。新羅驍騎,為漢前鋒,先破岸陣。”翌日,日軍諸將與百濟王商討對策。他們依仗兵力優勢,妄言“我等爭先,彼應自退”,遂未加整頓部署,便“率亂伍中軍之卒,進打大唐堅陣之軍”。結果,唐軍“左右夾船繞戰”,巧施包抄合擊之術,致使日軍“赴水溺死者眾,艫舳不得迴旋”。《舊唐書·劉仁軌傳》史載:“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戰後,百濟豐璋王逃亡高句麗,殘軍盡皆投降,百濟復國化為泡影。
白村江之戰,促使日本退守本土,九百餘年(至1592年豐臣秀吉侵略朝鮮)間未敢再大規模入侵朝鮮半島。白村江戰敗后,日本中大兄皇子深恐唐朝與新羅軍隊進攻日本本土,於是從664年起,花費巨資,先後構建了四道防線。其中,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它實際上是一座用於防禦的土壩,壩長1.2公里,底部寬80米,高十幾米,外側是一條5米深的水溝。為了保險,667年,日本將都城從飛鳥遷至近江大津宮。然而,唐朝和新羅的軍隊並沒有乘勝進軍日本本土。
白村江的戰敗,也加深了日本國內的階級矛盾。人民群眾對沉重的戰爭負擔深為不滿,守舊勢力趁機向革新派施加壓力。在守舊勢力的攻勢下,天智天皇一方面採取妥協退讓政策,另一方面頒布法典,編製戶籍,積極致力於內治,為奈良時代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白村江海戰,是日本與唐朝的一次直接較量,它確立了唐朝在東亞地區的中心地位。面對強盛的大唐帝國,戰爭的慘痛教訓,促使天智天皇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對外政策。於是,日本及時修正對外政策,恢復了與唐朝的國交,開始積極選派遣唐使,全方位地學習唐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在白村江戰役之前,日本已經派遣過4次遣唐使。但史實證明,白村江戰役后,日本派出遣唐使的頻率、使團規模和影響力都遠遠超過戰爭之前。最具典型意義的第7次至第10次(669-733年)遣唐使,使團規模較大,一般為4條船,五六百人,約是戰前的兩三倍。這一時期中日間的文化和經濟交流也最為興盛,彪炳史冊者很多。遣唐使作為日本朝廷派遣的國使,政治上發展與唐朝的睦鄰關係,經濟上交換宮廷貴族需求的珍貴物產,文化上積極吸取唐代豐富的典章制度,他們推動日本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壬辰戰爭

中日萬曆之戰又名萬曆朝鮮之役,是四百年前發生在朝鮮半島的一場國際戰爭。日本史書把萬曆朝鮮之役分為兩次戰爭,分別叫做文祿之役和慶長之役。朝鮮史書則稱之為壬辰衛國戰爭。整個戰爭從萬曆二十年(1592年)開始至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結束,歷時七年。
豐臣秀吉是日本歷史上的一代梟雄。十六世紀末,豐臣秀吉結束了日本長期割據的戰國時代,統一了全日本。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日本天皇任命豐臣秀吉為“關白”(攝政)。正如歷史上所有完成統一大業的梟雄一樣,豐臣秀吉也有一個很大的夢想,那就是野心勃勃的向亞洲擴張。
豐臣秀吉為侵略中國制訂了戰略計劃。日本侵朝前一年,即萬曆十九年(1591年)六月,日本特使宗義智曾通告朝鮮國王李昖:“有意在明年春天假貴國道路進攻明國,屆時還請多多包涵與協助!”
日本在數年內儲備了大量的軍糧、戰船和火器,矛頭直指鄰國朝鮮,試圖把朝鮮的三千里富饒江山變為日本的一個行省,使之成為日本向亞洲大陸擴張的橋頭堡。這也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次企圖在亞洲實施它的大陸政策。
萬曆二十年(1592 年),豐臣秀吉正式發布命令,以9個軍共15萬兵力(按:不同史料給出的兵力數不一,根據《日本戰史》的說法,用於作戰的陸軍兵力共為9萬多人),大小艦艇七百餘艘,出征朝鮮。
先頭部隊是小西行長率領的第一軍,共1.8萬人,分乘350艘艦船。四月十二日,渡過對馬海峽后,翌日凌晨搶攤登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釜山朝鮮守軍,迅速攻下了釜山。四日之內,朝鮮海防重鎮釜山、東萊、梁山等地相繼陷落。其餘沿海守軍聞風而逃,朝鮮的海防線迅速崩潰。四月十八日,加藤清正率第二軍2.2萬人、黑田長政率第三軍1.1萬人也相繼在南部海岸登陸。前三軍登陸后,日軍後續主力8萬人和其餘艦隊相繼入朝。日本傾舉國之軍力,目的是速戰速決,以強大兵力在短時間內控制朝鮮。
日本大軍兵分三路向北部快速挺進。驚惶失措的朝鮮王廷,倉猝組織了8千人的朝鮮精銳在烏嶺天險據守。朝鮮軍隊的布防尚未在烏嶺山口展開,就被小西行長迅速突破。朝鮮將軍申昱受命倉促集結了1萬多人,在忠州背江與日軍3 萬人激戰,全軍覆沒。隨後,日軍如入無人之境,沿途各道守軍望風而逃。不幾日日軍已經到達王京漢城城下,朝鮮備邊使李謚看到日軍軍容強盛,竟然慨嘆說:“今日之敵,似如神兵!”此時漢城守城主將李陽元,竟把兵器沉入漢江,落荒而逃。五月二日,登陸僅十七日,日軍便兵不血刃地進入朝鮮國都漢城。
日軍稍事整頓,繼續北進。守臨津江之朝鮮軍隊,暫時使日軍進攻受阻。日軍佯裝後撤,誘朝軍走出工事,然後迅速反擊將之擊敗。守大同江之朝鮮軍隊,竟坐視日軍徒步安然過江,不敢發一矢。隨後開城、平壤相繼失陷。僅兩個月零兩天,朝鮮“浹旬之間,三都失守,八方瓦解”,三都(王京漢城、開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兩個朝鮮王子被俘,朝鮮國王李昖逃到義州。處在絕望中的李昖忙派使臣向明朝求救。(按:朝鮮關於這段敘述時,用了這樣的話,“因朝鮮人民奮起抵抗,日軍進攻暫告停止。”三都十八道都給佔了,當然沒什麼地方可進攻的了。)
豐臣秀吉看到侵朝戰爭進行得如此順利,欣喜若狂。
五月二十六日,豐臣秀吉制定了征服朝鮮及明朝的計劃二十五條,其中幾條為:“高麗都城已於(五月)二日攻克,所以,近期內需迅速渡海……此次如能席捲大明,當以大唐(明朝)關白之職授汝(指豐臣秀吉的侄子豐臣秀次)。宜準備奉聖駕於大唐之京城,可於後年行幸,屆時將以京城附近十國,作為聖上之領地。諸公卿之俸祿亦將增加,其中下位者將增加十倍,上位者將視其人物地位而增。……任汝(指秀次)為大唐關白,以京城百國之地封汝。日本關白一職,將視大和中納言與備前丞相二人情況,擇任之。”
六月三日,豐臣秀吉下達了進攻明朝的命令。他煽動說:“如處女之大明國,可知山之壓卵者也,況如天竺、南蠻乎?”豐臣秀吉把明朝比作任“猛漢”日本宰割的“處女”,可謂狂妄到了極點。侵朝日軍將領也被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日將鍋島直茂請求豐臣秀吉把明朝大片領土賞封給他,戰國名將伊達政宗寫下了這樣的狂言:“何知今歲棹滄海,高麗大明屬掌中。”
日本對朝鮮的大舉入侵,大大地震動了明朝。兩個多月以來,明廷上上下下就是否應出兵援助朝鮮,爭論不休。不少朝臣認為朝鮮太過無能,即使援助,也是”扶不起的阿斗“而以兵部尚書石星為首的主戰派則認為應禦敵於國門之外,就在群臣爭論不休的時候,一直不出來的萬曆皇帝卻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一錘定音:宜速救援!
由於一開始過分的輕視日軍的實力,明初最初只派了一支偏師前往朝鮮。萬曆二十年(1592年)七月,明朝派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率騎兵三千出征,誤中日將小西行長誘敵之計,冒進進入平壤,隨即陷入巷戰,被七百名日軍火繩槍手連番伏擊,騎兵和火銃力無法發揮出來,結果全大多數陣亡,只有祖承訓等寥寥幾人逃回。
消息傳來,明廷好像炸開了鍋一樣,群情激昂。此時主戰派也罷,主和派也罷,紛紛要求明朝出動大軍遠征朝鮮。明神宗命宋應昌為經略,總領抗倭事宜;急調陝西總兵李如松(名將李成梁之子)入遼,為東征提督,總體負責軍事。
明朝從全國範圍調集了4萬精銳。這支軍隊的主要構成如下:遼東精騎1萬;宣府、大同各選精騎8千;薊鎮、保定各選精銳步兵5千;江浙步兵3千。四川副總兵劉綎率川軍5千,做為後續部隊向朝鮮進發。
遼東、宣府和大同共2萬多輕騎兵主要是用來突擊,備有輕甲、馬刀和長矛,同時也備有火銃鎮、保定的步兵則來自明軍的神機營,以火銃槍和火炮為主要武器。江浙兵擁有豐富的抗倭經驗,熟悉戚繼光傳下的鴛鴦陣。劉綎的川軍多年來一直與西南夷族作戰,山地作戰經驗豐富。這4萬軍隊在宋應昌和李如松的率領下,浩浩蕩蕩的跨過了鴨綠江,開進了朝鮮。
萬曆二十一年(1593 年)一月五日,大軍進抵平壤城下。平壤城易守難攻。東有大同、長慶二門,南有蘆門、含毯二門,西有普通、七星二門,北有密台門,有牡丹峰高聳,地形險要。當時日本守軍為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全部,第二軍一部,以及部分新軍(朝奸部隊),共2萬3千人,配備了火繩槍等火器。一月八日晨,平壤之役打響了。隨著主帥李如松一聲令下,金鼓聲大作,喊殺聲四起,明軍開始攻城。明軍勁弩齊發,巨炮齊轟,一時火焰蔽空,震天動地。
日軍火繩槍雖然略優於明軍火銃日軍卻沒有明軍威力強大的火炮。明軍火炮射出的鉛彈不斷落入敵陣,給日軍造成很大殺傷。日軍戰鬥力非常頑強,拚命死守,火器兵手執火繩槍雨點般射向近距離攻城的明軍。明軍略微受阻,後續攻擊部隊繼續攻城。
當時戰況十分慘烈,神機營參將駱尚志冒險登城,腹部被滾石擊中,仍然挺立不退。年近60的老將吳惟忠,胸部中彈,猶自大呼督戰。李如松的坐騎被敵火繩槍手擊斃,李如柏的頭盔中彈,兄弟二人都置之不顧,愈戰愈勇。主將如此奮勇,何況士卒!
祖承訓率領的明軍率先突破城南的蘆門。日軍一直以為蘆門方向的是戰力很弱的朝鮮軍,因而沒有重點部署兵力。直到近距離時,日軍才發現這是偽裝為朝鮮軍的明軍,但此時明軍手中的火銃開火,日軍紛紛倒下,開始敗退,蘆門被明軍攻破。
接著含談門、普通門、七星門、牡丹峰也相繼被明軍攻佔。小西行長一看大勢已去,率領殘兵退守城北一隅風月樓。入夜,日軍自東南方向突破,渡過大同江向王京退卻。沿途早有李如松部署的李寧和查大受伏兵等候,一陣掩殺,擊斃數百日軍。
平壤的收復有著相當大的戰略意義,整個朝鮮半島的戰爭形勢就此逆轉。
平壤之役是很典型的攻堅戰,頗具近代化戰爭的特徵。此役中明軍有非常傑出的表現。
首先明軍以優勢兵力和火力主攻城西,另以奇兵偽裝成朝軍強攻城南,這種部署完全出乎日軍的意料之外。
其次,城東給日軍留出退路,使得日軍無死守之志。
再次,明軍動用了當時在世界上比較先進的火炮,給日軍以極大的殺傷和震撼。明軍攻城時,曾有日將大友義統率領一支部隊來增援小西行長,結果被明軍震天動地的炮聲所嚇阻,不戰而退。
最後,在日軍撤退路線上設有伏兵,使日軍再受重創。李如松就憑此一戰,威名大振,可以說平壤大捷超過其父李成梁在遼東任何一次戰役。
萬曆二十五年(1595年)七月十五日,被日本人稱為“海賊大名”的九鬼嘉隆,率領龐大的日本艦隊,偷襲了停泊在漆川島(世濟島北端西)的朝鮮海軍。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十一月,明軍分兵三路:左路由楊鎬、李如梅率明軍1萬2千人,朝鮮軍4千人;右路由麻貴、李芳春率明軍1萬1千人,朝鮮軍3千人。左右路大軍圍攻據守蔚山的加藤清正。中路高策率明軍1萬1千人,一方面向南挺進,一方面採用打援戰術,阻止小西行長部支援加藤清正。
不難看出,這是個頗為周密的進攻計劃。進攻蔚山的中朝軍隊總計三萬餘人,日本加藤清正率部6千人(按:一說1萬6千人)於蔚山城和蔚山南部的島山據險紮營,嚴陣以待。
十二月二十三日,聯軍總攻開始。黎明前由游擊擺寨為先鋒,率步兵1千人,參將楊登山為後援,率精騎3千人,突襲蔚山城。城內日軍大半被殲,擺寨佯退,誘敵深入,大敗敵援軍。日軍逃回島山,堅守待援。
第二天聯軍開始圍攻島山外圍,游擊茅國器率領河南步兵,連破日軍新築的外圍三寨。這三道防線一破,日軍堅壁據守,不敢復出。
時至中午,明軍攻抵島山寨下,裨將陳寅率領浙兵,在槍林彈雨中奮勇攻堅,連破島山寨二重柵門,就在明軍將要攻擊最後一重柵門時,眼看平壤大捷再次重演,明軍的攻勢戲劇性的停下來了。
關於這個停頓,不同資料有不同的說法。《中國全史》里說,楊鎬命令游擊茅國器割敵首級報功,致使陣腳稍亂,攻擊受阻。又稱茅國器不願居功,自行退兵,喪失了這個寶貴機會。《明史。李如梅傳》則稱楊鎬為了把軍功留給後來的李如梅而鳴金收兵。無論如何,這次鳴金都與楊鎬有關。
隨後幾日,明軍久攻不下,戰況沒有任何進展。明軍減員非常大,彈藥供應也漸漸捉襟見肘。但雖然固守蔚山城和島山的加藤清正依舊困獸猶鬥,卻也已是彈盡糧絕,瀕臨絕境。
而十天後傳來有利於日軍的消息,小西行長、黑田長政、島津義弘率領援軍五萬陸續趕到。戰場形勢立刻發生變化,明軍由攻勢轉為守勢。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明軍統帥部決定撤軍。
然而,在日本援軍的追擊下,明軍撤軍失控,陣營大亂。《明史。李如梅》載,李如梅的遼東騎兵部隊,率先逃奔,致使各營潰散,兵敗如山倒。
《明史。楊鎬傳》、《明史記事本末》、《中國全史》等書載,明軍潰敗是由於主帥楊鎬策馬先逃引起,這種說法最不可信。事實上,3萬人大軍的撤退,不可能是主帥一人率先逃奔引起全軍潰敗。關於楊鎬的歷史記述都是後來撰寫,由於楊鎬對明與后金薩爾滸之戰的慘敗負有主要責任,因而使得他在史書里也對朝鮮之役承擔了過多的責任。
最符合邏輯、最接近事實的是,明軍撤退過程中組織調度失控,致使全軍潰敗。據說此次潰敗,明軍、朝鮮軍一路死傷無數,血流成河。
蔚山戰役,明朝和朝鮮聯軍慘敗,日軍慘勝。聯軍傷亡人數約為2萬人,日軍也付出了約1萬人的代價。
日軍雖解蔚山之圍,但卻無力恢復早期的進攻態勢,而日軍內部主張撤退的聲浪卻逐漸高漲起來。小西行長認為,日軍雖取得了蔚山之戰的勝利,但長期來看,日軍無法守住這些沿海要塞。
勿庸置疑,前方戰事不利,給遠在日本的豐臣秀吉以很大打擊。內外交困的豐臣秀吉於萬曆二十七年八月十八日鬱郁死去,給他那波瀾壯闊的一生,劃上了一個悲劇的句號。
他留下一首辭世歌:“隨露珠凋零,隨露珠消逝,此即吾身。大阪的往事,宛如夢中之夢”,毫無不可一世之態。豐臣秀吉一死,大臣們決定:密不發喪、自朝鮮撤軍。九月五日,五大老以豐臣秀吉名義,指示在朝各軍,“爭取最體面的議和”。
豐臣秀吉的死,給日本撤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口。實際上日軍當時非但已經完全無力再次佔領朝鮮,連自保都已成了問題。日軍確定於十一月十五日(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全線撤軍。
日軍撤退過程中,明軍乘勢追擊。東路軍麻貴攻入島山、西浦,追擊加藤清正,在日軍潰退中斬敵2千餘。西路軍劉綎攻奪栗林、曳橋,斬獲甚多。
日軍駐順天之小西行長部第二軍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十一日起開始撤退。
然後駐泗川、南海、固城之日軍,依次到巨濟島集結,候船回國。當時聯軍封鎖了出海路,日軍第二軍無法撤走。
此時,駐泗川、新城之日軍第五軍主力,在島津義弘率領下,與從南海開來之宗義智部船隊會合。兩支船隊會合后,共有兵力1萬餘人,艦船五百餘艘,於午夜開始通過露梁海峽。
陳璘、李舜臣獲悉日援軍西進的情報后,立即命老將鄧子龍駕三艘巨艦為前鋒,埋伏於露梁海北側。陳璘率明朝水師主力為左軍,泊昆陽之竹島與水門洞港灣內正面阻擊日軍,待機出擊;以李舜臣率朝鮮水師為右軍,進泊南海之觀音浦,待機與明軍夾擊日軍。
十一月十二日午夜戰鬥打響,聯軍三面合圍,在露梁海域與日軍展開東亞近古時代規模最大的海戰。及至天亮,日軍死亡人數以萬計,第五軍主力幾乎全部被殲,艦船也幾乎全部被擊毀擊沉。島津義弘后率只50餘艘戰船突圍而去。這一戰中,聯軍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李舜臣、鄧子龍皆戰死。
露梁海戰後,日軍退回日本,朝鮮半島殘餘日軍也基本都被消滅。不久,明軍全部撤出朝鮮。
《明史》稱萬曆朝鮮之役的勝利為“東洋之捷,萬世大功”。無法否認這場戰役的意義,如果日本在這個時期徹底佔領了朝鮮,恐怕侵華戰爭也不會拖延到二十世紀了。
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美軍一樣,豐臣秀吉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甲午戰爭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圖片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圖片
一八九四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甲午中日戰爭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是日本一手挑起的。是日本對曾經的恩人——中國(大化改革),一次深深的傷害。
中日甲午戰爭的整個過程,包括3個階段:
第一階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這時在清廷內部,以光緒帝為首的主戰派佔上風。是年慈禧太后六十歲,她盼望從速結束戰爭,以免耽誤她大辦慶典,因此傾向和議,但迫於清議,一時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階段中,戰爭是在朝鮮半島及海上進行,陸戰主要是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平壤之戰發生於9月15日,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作戰。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共三十五營,一萬七千人;進攻平壤的日軍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兵力旗鼓相當。戰鬥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其一為大同江南岸戰場。晨三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指揮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太原鎮總兵馬玉崐督隊英勇抗擊,日軍官兵死傷慘重,無力再戰,大島義昌負傷,只得下令退卻,午後二時全部撤離戰場。其二為玄武門外戰場。玄武門為日軍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優勢兵力,由立見尚文少將的第十旅團(又稱朔寧支隊)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聯隊(又稱元山支隊)擔任主攻。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登玄武門指揮,親燃大炮轟敵,官兵感奮,英勇殺敵。激戰中,左寶貴不幸中炮犧牲,其部下三位營官也先後陣亡,午後二時玄武門遂被日軍攻陷。日軍企圖向城內推進,遭到清軍阻擊,只得退守玄武門。其三為城西南戰場。晨七時,野津道貫中將親率日本第五師團本隊,從平壤西南用炮火掩護步兵衝鋒,清軍馬隊進行反擊。至中午,野津道貫見難以得手,下令暫停攻擊,退回駐地。此時對清軍來說,戰事尚有可為,但清軍總統(總指揮)葉志超貪生怕死,於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六天里,清軍狂奔五百里,於21日渡鴨綠江回國。日軍佔領朝鮮全境。
黃海海戰發生於9月17日,是中日雙方海軍的一次主力決戰。發生於鴨綠江口大東溝(今遼寧東溝)附近海面。北洋艦隊參加戰鬥的軍艦為10艘,日本海軍投入戰鬥的軍艦則有12艘。中午開戰後,北洋艦隊重創日本比叡、赤城、西京丸諸艦。但北洋艦隊中致遠艦亦受重傷,管帶鄧世昌為保護旗艦,下令向敵先鋒艦吉野猛衝,以求同歸於盡,不幸中敵魚雷,200餘人犧牲。下午,北洋艦隊10艦中,沉四、逃二、傷二,只余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依然奮勇搏戰,並重創日本旗艦松島。戰至下午五時半,日本艦隊撤離戰場。
平壤、黃海戰後,日本方面廣造輿論,大肆渲染勝利,更加刺激了其擴大侵略戰爭的野心。而在清朝方面,身負軍事指揮重任的李鴻章則誇大失敗,以進一步推行其消極避戰方針,同時慈禧太后的主和也漸趨明朗化。
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有鴨綠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
鴨綠江防之戰開始於10月24日,是清軍抗擊日軍入侵中國國土的首次保衛戰。當時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八十二營,約兩萬八千人。清政府任命宋慶為諸軍總統,節制各軍。日軍進攻部隊是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三萬人。雙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慶雖負節制諸軍之名,各軍實則不服調度,而且士氣不振,將領多無抗敵決心。是日午前十一時,日軍先於九連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過江成功。當夜,日軍又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中流架起浮橋,清軍竟未覺察。25日晨六時,日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奮勇還擊,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遂佔領虎山。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26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在不到三天內,清朝重兵近三萬駐守的鴨綠江防線竟全線崩潰。
金旅之戰也開始於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順口陷落,這是甲午戰爭期間中日雙方的關鍵一戰。日本第一軍進攻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陸。日軍的登陸活動歷時十二天,清軍竟坐視不問。11月6日,日軍進佔金州(今遼寧金縣)。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發現清軍早已潰散,不戰而得大連灣。日軍在大連灣休整十天後,開始向旅順進逼。當時旅順地區清軍有七統領,道員龔照玙為前敵營務處總辦,有“隱帥”之稱,共轄三十三營,約一萬三千人。18日,日軍前鋒進犯土城子,徐邦道指揮拱衛軍奮勇抗禦,將日軍擊退。是日,龔照玙竟置諸軍於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台。19日,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後潛逃。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22日佔領旅順口並血洗全城。
隨著清軍節節敗退,在清廷內部,主和派已佔上風,大肆進行投降活動。旅順口失陷后,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重要的根據地,從此北洋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威海衛港內,戰局更加急轉直下。
第三階段,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兩個戰場進行,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的最後一戰。其時,威海衛港內尚有北洋海軍各種艦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將指揮的日本第二軍,包括佐久間左馬太中將的第二師團和黑木為楨中將的第六師團,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鬚島登陸,23日全部登陸完畢。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台。駐守南幫炮台的清軍僅六營三千人。營官周家恩守衛摩天嶺陣地,英勇抵禦,壯烈犧牲。日軍也死傷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中彈斃命。由於敵我兵力眾寡懸殊,南幫炮台終被日軍攻佔。2月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被敵人佔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連日來,日軍水陸兩路配合,先後向劉公島和威海港內北洋艦隊發動八次進攻,均被擊退。在此期間,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遭丁汝昌拒絕。5日凌晨,旗艦定遠中雷擱淺,仍做“水炮台”使用,繼續搏戰。10日,定遠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以免資敵,並毅然自殺與艦共亡。11日,丁汝昌在洋員和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等主降將領的脅迫下,拒降自殺。洋員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鎮遠管帶楊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楊用霖拒不從命,自殺殉國。12日,由美籍洋員浩威起草投降書,偽托丁汝昌的名義,派廣丙管帶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艦。14日牛昶昞與伊東佑亨簽訂《劉公島降約》,規定將威海衛港內艦隻、劉公島炮台及島上所有軍械物資,悉數交給日軍。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遼東之戰持續的時間很長。自日軍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后,連佔鳳凰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調兩江總督劉坤一為欽差大臣督辦東征軍務,授以指揮關內外軍事的全權,並任命湖南巡撫吳大澄和宋慶為幫辦,以期挽回頹勢。從1895年1月17日,清軍先後四次發動收復海城之戰,皆遭挫敗。2月28日,日軍從海城分路進犯,3 月4日攻佔牛庄,7日不戰而取營口,9日又攻陷田莊台。僅十天時間,清朝百餘營六萬多大軍便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
《馬關條約》的簽訂隨著戰爭的失利,清政府進一步加緊了乞降活動。2月11日,決定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4月17日,李鴻章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傅文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馬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包括《講和條約》十一款,《另約》三款,《議訂專條》三款,以及《停戰展期專條》兩款。
條約的主要內容為:①中國承認朝鮮“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實則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②中國將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③中國“賠償”日本軍費庫平銀二萬萬兩;④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地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駐紮,日本輪船得駛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裝貨;⑤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市任便從事各項工藝製造,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其產品免征一切雜稅,享有在內地設棧存貨的便利;⑥日本軍隊暫行佔領威海衛,由中國政府每年付佔領費庫平銀五十萬兩,在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不撤退佔領軍;⑦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將戰俘盡數交還,中國政府不得處分戰俘中的降敵分子,立即釋放在押的為日本軍隊效勞的間諜分子,並一概赦免在戰爭中為日本軍隊服務的漢奸分子,免予追究。
該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同時它也成為中國近代民族覺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侵華戰爭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蔣介石下令“絕對不抵抗”,東北軍一槍未發,即讓出瀋陽城。日軍得寸進尺,4個多月內,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部淪陷。日本強佔東北后,中國人民就開始了武裝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但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前,未能形成全國性的民族戰爭。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以軍事演習為名,突然向當地中國駐軍第29軍發動進攻,第29軍奮起抵抗。中國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從此開始。8月13日,日軍又進攻上海,同樣遭到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至此,中國結束了對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讓的不正常狀況,開始了有組織的全面抗戰。
中國共產黨面對民族危亡的嚴重形勢,率先捐棄前嫌,主張國共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共同挽救中華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並就此同國民黨進行了多次談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陝北洛川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作為領導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根本方針。在中國共產黨的倡議和督促下,1937年9月,國共兩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宣告成立。
第一階段: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是戰略防禦階段。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戰的序幕。當時,日本侵略者把國民黨作為主要作戰對象,所以由國民黨軍擔負的正面戰場是抗擊日軍進攻的主要戰場。在全國抗戰初期,國民黨表現了一定的抗日積極性,先後進行了平津會戰、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徐州會戰、太原會戰、武漢會戰等重要戰役,並取得了台兒庄戰役的勝利,阻滯了日軍的推進,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但是,由於國民黨在政治上實行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的片面抗戰路線,在軍事上則採取單純防禦的戰略方針,所以,儘管國民黨軍隊的許多官兵對日軍的進攻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戰場的戰局仍非常不利,先後丟失了華北、華中的大片領土,國民政府亦遷都重慶。而中國共產黨代表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條依靠人民群眾的全面抗戰的路線。1937年8月下旬,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0月間,南方各省的紅軍游擊隊也改編為新四軍,開赴華中前線。八路軍和新四軍深入敵後,開闢敵後戰場,主要從戰略上配合國民黨軍作戰。
第二階段:從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戰略相持階段。隨著戰局的擴大,戰線的延長和長期戰爭的消耗,日軍的財力、物力、兵力嚴重不足,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敵後游擊戰爭的發展和抗日根據地的擴大,使日軍在其佔領區內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線和一些大城市,廣大農村均控制在以八路軍、新四軍為主的中國軍隊手中。1938年9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六屆六中全會,毛澤東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問題,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堅持了獨立自主的原則,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進行。在此階段,日本的侵華方針有了重大變化:逐漸將其主要兵力用於打擊在敵後戰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而對國民黨政府則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的方針。日本侵略軍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幾乎全部偽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大掃蕩”。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了艱苦的鬥爭,堅決地進行反“掃蕩”、反“蠶食”鬥爭,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在日本政府的誘降下,國民政府內親日派頭子汪精衛公開投降。1940年3月,他 在南京成立了偽國民政府,組織偽軍,協同日本侵略軍進攻抗日根據地。同時,國民黨的反共傾向也日漸增長,蔣介石採取“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掀起了三次 反共高潮,妄圖消滅共產黨和敵後抗日根據地。中國共產黨堅持“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方針,領導解放區軍民一面抗擊日偽軍的“大掃蕩”,一面打退了國民黨的三次反共高潮,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根據地。至1943年12月,日軍在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被迫收縮戰線,華北方面軍停止向抗日根據地的進攻。
第三階段:從1944年1月解放區戰場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是戰略反攻階段。1944年,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與此同時,國民黨正面戰場卻出現了大潰敗的局面,先後喪失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春、夏季攻勢,擴大了解放區,打通了許多解放區之間的聯繫。當時,由於國民黨軍隊主力分散在中國的西南、西北大後方地區,日軍佔領的大部分城鎮、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區都處在解放區軍民的包圍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務,自然地主要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人民軍隊來進行。1945年5月,蘇軍攻克柏林,德軍正式向盟軍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戰爭宣告結束。1945年8月,美國軍隊在太平洋戰場上對日作戰勝利,逼近日本本土。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了兩顆原子彈。
1945年9月9日,中國陸軍司令何應欽在南京陸軍司令部禮堂接受日本侵略軍參謀長小林淺三遞交的投降書
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8月9日,毛澤東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要求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在一切可能的條件下,對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美、英、蘇、中四國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9月9日,在南京陸軍總部舉行的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上,日本駐中國侵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代表日本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並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至此,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共進行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餘萬人、偽軍118萬人。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餘人。
關於八年抗戰中國的損失,抗戰勝利后,抗戰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我軍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其他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直接財產損失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204億美元,此數尚不包括東北、台灣、海外華僑所受損失及41.6億美元的軍費損失和1000多萬軍民傷亡損害。此外,七七事變以前中國的損失未予計算;中共敵後抗日所受損失也不在內。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其中1800多萬人死亡,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因此大部分中國人痛恨日本人。

養生之道


健身意識

日本已連續12 年成為全世界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二戰後的日本,百廢待興,許多人懷裡揣著冷飯糰、喝著生醬油去修建海底隧道和高架橋樑。在惡劣的自然和人文環境里,普遍矮小體弱的日本人意識到了國民身體素質的重要。隨後,日本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對國民提出:“加強運動,達到熱能的平衡”、“養成戶外活動的習慣”、“充分活動身體,進行合適的運動”等等。強烈的健身意識成為日本人長壽的重要基礎。

健走運動

在日本,三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個人每日健走。值得注意的是,健走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已經從“追求健康”轉變為“樂在其中”。有研究顯示,步行健身走能加速血液循環,延緩大腦衰老,且在步行中能親近大自然——室內看不到或乘車時一瞬即逝的風景,聽不到的鳥叫蟲鳴,感受不到的風吹雲走,都將成為步行中發掘自然奧秘的驚喜。

飲食豐富

日本人長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注重飲食均衡。其飲食特點可以總結出以下方面:
食物種類多,數量少
日本的飲食精細,均是魚、肉、蔬菜、豆類、水果和米面,都用小碟、小碗盛裝,花樣繁多。這樣,每頓飯雖然吃得不多,但能保障攝入多種營養成分。
一日三餐有蔬菜
麵包和沙拉、米飯和菜肴一起吃,確保纖維素和維生素的吸收。
每日營養均衡
日本人每天吃牛奶和乳製品,女性比男性多吃一倍。牛奶、酸奶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A 和維生素B 等成分。每天都吃魚,而且吃魚多於吃其他動物肉。魚中含有能使細胞新生的核酸,還有使血液變清、流通更暢的物質,可預防心肌梗死,使人們更好地吸收動物蛋白質。每天吃一個雞蛋,且和米飯一起吃。雞蛋里含有人體必不可少的8 種氨基酸和豐富的維生素等。米飯中缺少一種叫蛋氨酸的物質,而雞蛋中卻不乏該物質。二者一塊吃,會使人體更好地吸收米中的蛋白質,並控制飯食的熱量。每天都吃一次如豆腐之類的豆製品。豆製品含有植物蛋白、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而且易消化,可防老防病。每天吃一次海藻。每天吃水果,確保身體維生素C 的攝入。
控制攝鹽量
日本人很注意用鹽量,常用適量的醋、芥末、辣椒和香辛料等調料代替鹽,使菜的味道加濃,而攝鹽量又不至於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