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教育

主體教育

主體教育是一種基於主體哲學對教育培養什麼樣的人以及教育活動的認識,是一種教育的觀念或教育哲學思想,它相對於依附性教育或客體教育而言。其基本觀點是:人是教育的出發點,人的價值是教育的最高價值;培育和完善人的主體性,使之成為時代需要的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主體教育的過程必須把受教育者當作主體,喚起受教育者的主體意向,激發受教育者主體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使教育成為主體的內在需要,成為主體自主建構的實踐活動。

含義


從教育活動的角度看,主體教育認為,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教育就是要以發展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為目的。教育要培養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教育活動和教育系統也必須具有主體性。如果教育活動和教育系統不具有主體性,而成為社會政治、經濟活動的附庸,教育就不可能以人的發展為根本,也就不可能成為主體的教育,不可能把受教育者當作主體培養。所以,主體教育就是使教育以主體性的方式,建構和發展受教育者主體性的活動,它是主體性的教育目的和主體性的教育方式的結合。

分類


主體教育可以分為三個相互聯繫的組成部分: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教育活動的主體性、教育系統的主體性。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是主體教育的目的,教育活動的主體性和教育系統的主體性是培養受教育者主體性的方式和保證。在目的上,要發展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培養受教育者成為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就必須在教育活動中把受教育者當作主體,承認並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將受教育者真正視為能動的、獨立的個體,賦予他們自主活動、自主發展的空間,使教育活動成為以受教育者為主體的活動,這就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性。教育系統的主體性反映的是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關係,是相對於“教育的依附性”而提出的,是指教育作為社會中一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在與社會政治、經濟等其他子系統的關係中表現出的主體性,包括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教育堅持自身的價值和規律,教育對社會的主動超越性等。

產生背景


伴隨著我國新時期改革開放的思想解放運動,人的“主體性”問題成為哲學和社會科學界關注、研究的重要命題。在教育學界,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的著名教育專家顧明遠教授率先發表文章,提出"學生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教育的主體"的重要觀點,引起教育學界的一場大討論,黃濟、王策三、王道俊、郭文安等一些著名教授紛紛發表見解,支持並進一步闡發"學生是教育主體"的觀點,形成了主體教育思想。與此同時,一些教改實驗把確立、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為一項重要原則來施行。從1992年起,由北京師範大學裴娣娜教授領導、有全國師範院校和部分科研單位的中青年教育專家、學者廣泛參與,開始了全面、深入的主體教育實驗研究,並被原國家教委批准為"八五"人文社會科學博士點基金項目,繼而成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九五"國家級重點課題。
為深化"主體教育與少年兒童主體性發展"的實驗研究,構建主體教育理論,實踐“教育主體思想”,探索培養具有高度自覺能動性和創造性人才的模式和途徑,課題組正式建立“主體教育·發展性教學實驗室”。它是集教育理論探索、為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服務、培養教育改革實驗家三位一體的教育實驗基地。實驗室分別建在北京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天津教科院和四川省教科所,它及時總結主體教育實驗研究的豐富成果,不定期地以藍皮書的形式發表。
弘揚人的主體性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主題,現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高揚人的主體性。主體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正是針對傳統教育中嚴重忽視“人”的發展這一問題提出來的。主體教育實驗研究是以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作為改革的起點和依據,對原有的傳統教育中不合理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進行變革,促進實驗學校及參與實驗的教師真正實現教育觀念的轉變,逐步確立以主體教育為核心的現代教育觀念。為此,課題組確立的主體教育實驗的研究目標為:一是立足於現代教育高度,從哲學角度反思我們教育的各種問題;二是按照教育改革方向,確立新的教育觀念,為素質教育的實施提供一種新的理論框架;三是尋求促進青少年、兒童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基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