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矮小症的結果 展開

矮小症

矮小症

矮小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癥狀。有的有病理意義,有的是正常變異。一般矮小越嚴重,意味著病理意義的可能性越大。矮小症是指有病理意義的矮小,跟相同的種族、年齡及性別的人相比,身高低於正常健康人群平均值的2個標準差以上,或低於正常人群生長曲線的第3百分位(同齡人生長水平中的第3%的水平)。矮小症的發生病因繁多。與遺傳、營養狀態、內分泌激素、社會心理及全身疾病等多種因素有關。病因明確的矮小症可採取對因治療,病因不明確的矮小症可以採用運動、飲食等輔助治療,以及生長激素治療等方法來改善病情。嚴重的矮小症會影響孩子的生活質量和社會交際,並且容易引起自卑心理,不利於心理健康發展。矮小症的治療效果與發病原因、接受治療的時間長度及生活護理等因素有關。早期診斷及治療十分重要。

就診科室


● 兒科、內分泌科

病因


● 不同的矮小症,病因不同,但有一些矮小症查不到原因。矮小症多與以下因素有關。
● 內分泌疾病,如垂體性侏儒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性早熟等。
● 全身慢性疾病,如吸收不良、哮喘、心功能不全等。
● 骨骼發育異常,如軟骨發育不良、成骨不全等。
● 胎兒在母親子宮中時生長發育緩慢。
● 長期營養不良。
● 精神心理因素。
● 青春期發育延遲。
● 遺傳。

癥狀


● 不同原因引起的矮小症表現也會有所不同,但主要表現為身材矮小、生長緩慢。
● 身材矮小癥狀
● ● 表現為比同種族、同性別的同齡兒童身高矮,而且最好在家族背景下討論問題,隨著身體的發育,身高之間的差別愈發明顯。
● 生長緩慢的病史
● ● 兒童的出生情況、智力發育、生長速度、出牙、換牙及骨齡、青春期的發育,也被列為評價的參考因素。

檢查


● 確診矮小症可能需要做以下檢查:

體格檢查

● 檢查身高、體重、體型、頭圍、乳房、陰莖、陰囊、陰毛等,來幫助作出初步判斷。

實驗室檢查

● 血常規、血生化、尿常規、糞便常規等檢查,了解全身的基本情況。
● 女孩一般還需要抽血檢查染色體是否有異常。
● 部分兒童還可能需要進行一些特殊激素的檢查,如甲狀腺激素檢查、性激素檢查、生長相關激素檢查等。

骨齡判定

● 骨齡是指各個年齡時骨的成熟度,通過對手腕、掌、指骨或膝關節、踝關節等部位做正位X線片來進行觀察測定。
● 正常情況下,青春期前,骨齡與實際年齡的差別大多在±1歲之間,落後或超前過多需要考慮為異常。

特殊檢查

● 生長激素刺激試驗
● ● 通過藥物刺激,觀察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特點,從而幫助確診。
● 血生長激素的24小時分泌譜測定
● ● 偶爾有可能需要此項檢查,在一天不同時間裡多次抽血檢查,觀察生長激素分泌的變化特點。
● 抽血測定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
● 部分人需要酌情進行顱腦磁共振成像或CT、子宮卵巢B超等檢查。

診斷


● 身材矮小,身高落後於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
● 生長緩慢,生長速率<5cm/年。
● 骨齡落後於實際年齡2年以上。
● 根據臨床表現選擇相應的輔助檢查結果幫助判斷。
● 重要的是做相關病因學檢查,明確病因。

鑒別診斷


● 矮小症的鑒別診斷主要是鑒別病因,全身各個系統的慢性疾病(如寄生蟲病、結核病等)、內分泌疾病(如晚發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垂體性侏儒等)、家族遺傳性矮小、青春期發育緩慢等,均可能會引起身材矮小,容易誤診。及時就診請醫生幫助確定診斷是最簡單也是最高效的做法。

治療


● 病因明確的矮小症可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而病因不明確的矮小症目前還沒有特效的療法,輔助治療可以取得積極的治療效果。

病因治療

●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者,需要甲狀腺片治療。
● 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者,可以選用氫化可的松進行治療。
● 對於患有全身性慢性疾病的人,如吸收不良等,可以針對胃腸道疾病進行治療。

輔助治療

● 合理餵養,均衡飲食,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等良好的飲食習慣。
● 加強運動,可以多做一些對骨骼造成縱向壓力的運動,如慢跑、跳繩、跳舞、打籃球等。
● 保證睡眠,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年齡越小的孩子,需要睡覺的時間就越長。
● 保持良好的情緒對身高的增長也有一定的好處,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多多關心、愛護孩子,成為孩子的朋友。

生長激素治療

● 如果是由於生長激素缺乏而引起的矮小症,應用生長激素治療可以取得積極的治療效果。
● 不是由於生長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症,足夠療程的生長激素治療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危害


● 矮小症顧名思義會導致孩子身材矮小。
● 部分嚴重矮小的孩子會影響生活質量和人際交往,可有自卑等情緒,不利於心理健康發展。

預后


● 矮小症的治療效果與發病原因、接受治療的時間長度及生活護理等因素有關。

骨骺閉合

● 一般來說,對於骨骺線已經閉合者,長高的可能性比較小。

骨骺未閉合

● 對於骨骺線尚未閉合者,如果是由於生長激素缺乏而引起的矮小症,一般通過補充生長激素進行治療,可以取得比較滿意的療效。
● 如果是由於其他原因引起的矮小症,通過對症治療、飲食及生活上的護理等輔助療法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
● 有些符合生長激素使用適應證的疾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生長激素治療。

預防


● 對於正常發育的孩子或者是一些身材發育較為遲緩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定期體檢和正確照護來幫助預防矮小症。

定期體檢

● 觀察孩子身高增長的速度,1歲內每3個月檢查一次,1歲后6個月檢查一次,2歲後身高的增長速度大於5cm/年的孩子基本可以排除矮小情況,骨齡可以每年複查一次。

正確照護

● 保證充足的睡眠。
●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
● 加強體育鍛煉。
● 適當戶外陽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