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紫坪鋪水庫的結果 展開

紫坪鋪水庫

紫坪埔水庫

紫坪埔水庫是都江堰灌區渠首工程上游約六公里的紫坪埔水庫,是集灌溉、防洪、發電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水利工程,最大壩高一百五十六米,水庫總庫容達十一億多立方米,調節庫容近八億立方米,總投資約六十二億元人民幣,工程將於二00六年底全部建成此舉將大大提高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灌溉保證率、城市供水保證率和防洪標準,都江堰自身的壽命也將大大延長距成都50公里處,坐落於都江堰市白沙鄉的紫坪鋪水庫建成后,將是國內離中心城市最近的一座大型人工湖。

水庫定位


紫坪埔水庫
紫坪埔水庫
專家給紫坪鋪水庫的定位是:灌溉和滿足城市供水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發電、防洪和環境保護。而今紫坪鋪庫在岷江上游崛起一座50多層高樓的水泥大壩,以此上溯26公里到阿壩境內的岷江河蓄水量可達11億立方米,川西平原的灌溉保證率可由目前的30%提高到90%。同時可將十年一遇的洪水災害削減至百年一遇。現在山頂變成湖岸,11.12億立方米的蓄水量將把,周圍264平方公里山谷、村莊淹沒。由時,都江堰市的麻溪、龍溪、白沙和阿壩州漩口、水磨、白花、映秀等7個鄉鎮會淹沒,累計4萬人將被移民搬遷。在專家的規劃中無論從哪方面講,建成后的紫坪鋪水庫所具有的各項調劑功能都堪稱是一個具體而微的“三峽工程”。在環保專家的意識里,這座靜態投資62億元的“空氣凈化儀”除能滿足川西平原灌溉、城市供水、發電、防洪和環保外,還應該成為都市人一個流連忘返的“水上公園”。

基礎能力


紫坪埔水庫
紫坪埔水庫
水庫總庫容量11.12億立方米壩型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
裝機容量760MW最大壩高156M。
保證出力168MW壩頂長度663.7M。
利用小時數4496H主體工程土石方開挖576.88萬立方。
年發電量34.17億KW.H主體工程土石方填築1169萬立方。

流域概述


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位於岷江上游,都江堰城西北9KM處。岷江是長江一級支流,全長711KM,流域面積13588平方公里。都江堰以上為上游,河長314KM,落差2062M,流域面積23037平方公里。
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壩址經上流域面積22662平方公里,占岷江上游面積的98%,多年平均流量469立方/秒,年徑流量總量148億立方米,占岷江上游總量的97%,控制上游泥沙來量的98%,工程能的效地調節上游水量、洪水和泥沙。

工程布置


本工種正常蓄水位877米,相應庫容9.98億立方米,校核洪水位883.1米,總庫容量11.12億立方米,屬於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其主要建築物等級為I級工程按1000年一遇洪水設計,洪峰流量為12700立方米/秒。
樞紐由大壩、溢洪道、引水發電系統及廠房、沖沙放空洞、泄洪排沙洞組成。

工程效益


提高都江堰設計灌溉面積1086萬庫耕地的灌溉供水保證率,還將為毗河丘陵擴灌區314萬畝灌溉面積提供水源;向成都市提供工業和生活水量50立方米/秒,(比現在增加22立方米/秒);在枯水期(12月至次年5月)向成都市提供20立方米/秒的環境用水;電站裝機760MW,多年平均發電量34.17億KW.H,可在電網中承擔調節頻任務。可將岷江上游百年一遇的洪水削減為十年一遇下泄,大大減輕都江堰至新津縣長約78公里河段的洪水威脅。

施工進度


紫坪埔水庫
紫坪埔水庫
本工程總工期六年(2001至2006年),不包括一年的籌建期(2000年)。導流洞二條,洞徑分別為11米、10米,洞長分別為780米、695米。施工期2年,必須保證2002年11月中旬截流。大壩趾板砼築開始至第一台機給發電2.5年。壩體分四期填築,砼板分三期澆築,於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先後下閘,封堵導流洞,水庫開始蓄水。大壩繼續施工至2006年底建完。廠房工程自2005年5月第一台機組低水位發電后,每隔6個月安裝一台機組,到2006年10月四台機組全部安裝完畢。
按照上述安排,主要施工指標為:石方洞挖平均強度1.76萬立方/
月;高峰期強度為3.0萬立方/月;壩體填築平均強度30.77萬立方/月,高峰期強度為36.54萬立方/月;砼澆築平均強度1.3萬立方/月,高峰強度2.1萬立方/月。

環境效益


紫坪埔水庫
紫坪埔水庫
調節徑流,提高岷江水資源利用率。都江堰灌區面積則目前的2萬平方公里提高到2.5萬多平方公里。確保城市供水,改善環境質量,促進成都市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提高防洪能力,可使岷江上游百年一遇的洪水削減至十年一遇洪水下泄,防洪標準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同時還可新開發河灘地約一萬畝。充分發揮水庫的凈化功能,改善都江堰供水水質,減少泥沙危害,節約凈化處理費水庫電站每年提供電能34.17億KW.H,避免了同規模火電站產生的環境污染。開拓了新的風景旅遊區,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聯成一片,提高了以都堰為中心的風景旅遊區的環境質量。

經受檢驗


紫坪埔水庫
紫坪埔水庫
5.12汶川7.8級大地震,牽動了無數群眾市民的心,尤其是災情較為嚴重的都江堰市、彭州市等地,其抗震救災情況更是讓大家牽掛。然而,就在這搶險救援的關鍵時刻,卻有謠傳紫坪埔水庫在地震中受損嚴重,即將跨塌,致使眾多聽信謠言的群眾舉家離開都江堰市,朝郫縣轉移。那麼,紫坪埔水庫的安全狀況究竟怎麼樣?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帶著大家的疑問,記者專門採訪了我市的水務專家、市政府防汛指揮部辦公室主任丁鶴。記者從丁鶴處得到了一個放心的好消息:紫坪埔水庫非常安全,運行情況良好,居民可以完全放心,不要聽信謠言。
“紫坪埔水庫設計庫容量是11.2億立方米,在地震發生前的實際庫容量是3億立方米,不到設計滿載的1/3,70%的庫容都是空的,大壩的運行情況良好,非常安全。”據丁鶴介紹,紫坪埔水庫電站廠房在地震中遭受了局部的微小損壞,但絲毫不影響主體工程的安全性。那麼,附近地區居民生活用水是否會受到影響呢?丁鶴告訴記者,從現在來看,地震對紫坪埔水庫造成的損壞其實對成都防汛和供水影響甚微。從防汛的角度講,因為儲水量很少不到1/3,所以非常安全;從供水的角度來看,所有樞紐運行狀況良好,水質安全,正不斷向成都輸送水源。
對於有謠言說紫坪埔水庫工程出現了安全問題,對都江堰市、郫縣乃至整個成都市都將造成影響,丁鶴則認為這種擔心完全沒必要,“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一定要相信科學,相信政府。紫坪埔水庫遭受地震后,大壩情況良好,無決堤安全隱患,也沒有對下游安全構成威脅。從現場的情況來看,相信很快會恢復正常的秩序。請各位居民不要聽信謠言,正常地開展生活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