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無漏的結果 展開

無漏

唐代神僧無漏

無漏,唐代神僧,本姓金氏。新羅國王子,生卒年代不詳。曾渡海到中國,並欲赴天竺求經,遠達蔥嶺以西。后得啟示,東返唐土,入靈州賀蘭山居之。唐肅宗即位靈武(靈武郡即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在靈州行在為國祈禳。死後葬於靈州懷遠下院。

基本簡介


神僧無漏
無漏,唐代神僧,本姓金氏。新羅國王子,生卒年代不詳。曾渡海到中國,並欲赴天竺求經,遠達蔥嶺以西。后得啟示,東返唐土,入靈州賀蘭山居之。唐肅宗即位靈武(靈武郡即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在靈州行在為國祈禳。死後葬於靈州懷遠下院。
1、新羅王子
唐代高僧無漏,本姓金氏,是新羅國(古代朝鮮半島國家)三王子。當時該國國王欲立之為儲,無漏自幼便知道延陵之讓,願意釋迦法王子。於是便逃到海艦到達中國。本想天竺禮佛八塔。度過沙漠,過於闐,西至蔥嶺,進入一個寺廟,。進過艱難曲折,進入一個寺廟,其中比丘皆不測之僧也,言必須願往天竺者。此有觀音聖像。禱無虛應可祈告之。得吉祥兆可去勿疑。漏乃立於像前入於禪定。如是度四十九日。
2、逢蘭即住
無漏雖未到達天竺,但他在蔥嶺寺廟得到啟示,知“化緣合在唐土”。群僧語之曰:“觀師化緣合在唐土。“心存化物所利滋多。足倦遊方空加聞見不可強化。師所知乎。”漏意其賢聖之言必無唐發。如是卻回,臨行謂漏曰:“逢蘭即住。”於是毅然東返,到達靈州賀蘭山,乃馮前記,“逢蘭即住”,遂入其中。得白草谷結茅棲止,於是,隱棲於賀蘭山下白草谷。
3、肅宗夢佛
天寶十五載(756年),安史兵亂,兩京版盪。玄宗幸蜀。唐肅宗即位靈武(當時即位的靈武為靈武郡,即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在位之處,便崇信佛教。唐玄宗天寶十五載(756年)七月十二日,皇太子李亨即位於靈州。史稱唐肅宗,改天寶十五載為至德元年。旬日,諸鎮兵至。任命房琯為宰相兼元帥。曾經在靈州夢見沙門,誦寶勝如來。當時的唐肅宗皇帝的靈州行在,勢十分嚴峻,無論軍事、經濟、政治各方面,都存在許多困難。唐肅宗求之佛爺保佑。時寇難方劇。或言宜憑福佑。帝納之。引沙門百餘人。入靈州行宮。結道場。朝夕誦唄。當時靈州行在的財政收入非常困難,為解決平叛戰爭軍需,解決財力困難燃眉之急,唐肅宗命曾經委任的宰相裴冕下令賣官賣爵,廣度尼僧道士,以聚斂錢財。人不願者,科令就之。其價益賤,事轉為弊。靈州登位后不久,有一天夜間,唐肅皇帝在靈州行在,夢見沙門,身為金色,誦念寶勝如來名號,第二天早朝時,將夢中所見之事,詢問左右,有人奏道:“賀蘭山白草谷有一個新羅僧人,名 無漏者,常誦此寶勝如來佛名號,頗有神異”。皇帝隨即下旨,派人去請無漏和尚,可是無漏和尚,固辭不赴。皇上再派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去請,無漏和尚,才不得已奉詔而來。肅宗見到無漏之面,大悅道:“真是夢中所見之僧也。”唐肅宗也認為無漏真是一位神僧。不久,不空三藏法師,也來靈武行宮相見,肅宗一併將二師留下,由不空和無漏,率領一百僧人,在靈州行在為國祈禳。後來,安史之亂平息,唐肅宗翠華旋復。回到京師長安,將無漏置之內寺供養。
4、歸葬舊居
不久,新羅僧無漏,在長安右閣門示寂,他合掌凌空而立,雙足離地有一尺多高,左右大臣以此奏聞皇上,唐肅宗驚異,親自乘輦前往視看。無漏和尚有遺表,請求歸葬舊居之所,詔令護送舊居靈州賀蘭山白草谷建塔,到了靈州懷遠縣的下院,無漏就不肯走了,送者移舉不動,於是,人們便用香泥為塑金身,留在下院供養。關於神僧無漏最終安葬的下院,近期,寧夏學者有考證,唐代神僧無漏大師圓寂后,就安葬在今寧夏賀蘭縣,宏佛塔寺院。安葬無漏大師“真體”的宏佛塔寺院,是賀蘭山的白草谷寺院的山下寺院,當時稱之為“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