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8條詞條名為韓偉的結果 展開

韓偉

黑龍江大學博士生導師

韓偉,男,1981年生,黑龍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簡介


韓偉(1981—),男,漢族,黑龍江海倫人,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南京大學文學院,獲博士學位。曾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博士后、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兼職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派訪問學者。曾赴日本弘前大學交流講學。是黑龍江省“六個一批”青年理論人才,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後備帶頭人,青年龍江學者,入選黑龍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黑龍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學術骨幹支持計劃。主要從事中國美學、文學理論、中國古代樂論的教學與研究。

研究方向


1.中國古典文論與美學。
2.文藝美學。
3.中國古代樂論。

主要貢獻


1.《宋代樂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獨撰
2.《遼金元歌詩及樂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版。獨撰
3.《中國古代樂論思想研究》,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獨撰
4.《焦竑》,雲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再版)獨撰
5.《中國樂論與文論關係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版。(擬出版)獨撰。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古代樂論與文論的關係譜系研究(14CZW001),2014—2018。(結項等級為“良好”)
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宋代樂論研究(10YJC751024),2010—2013。
3.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傳統禮樂文明與當代文化建設研究(17ZD03),2017—2022。
4.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中國詩歌的語言藝術原理及其歷史生成規律,2018—2023。
5.中國博士后特別資助項目:中國古代樂統研究(2014T70180),2014—2015。
6.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樂論與文論關係研究——以漢代至宋代為研究對象(2013M530827),2013—2015。
7.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中國美學範疇與樂論關係研究(18ZWB198),2018—2021。
8.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一般研究項目:文學理論教學中“原典與批評整合”模式研究(SJGY20170197),2017—2019。
9.黑龍江省博士后科研啟動金項目:中國古代樂論視域下的古典美學範疇形成、建構研究,2017—2022。
10.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出版資助項目:中國古代樂論思想探微,2013—2014。
11.黑龍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學術骨幹項目:中國古代樂統重建與文統分化的關係譜系(1254G031),2014—2016。
12.黑龍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遼金母音樂文學及其理論形態研究(UNPYSCT-2015055), 2015—2018。
13.黑龍江省教育廳一般項目:中國古代樂論美學思想研究(11552086),2011—2012。
14.黑龍江省教育廳青年博士項目:美學視域下的遼金元樂論源流研究(1253b007),2013—2014。

代表性論文

1.《<樂緯>“氣”論考釋》,《文學評論》2013年第2期。
2.《樂與中國美學的和諧精神》,《文學評論》2016年第3期。
3.《唐代“音象”芻論》,《文學評論》2017年第4期。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8年第2期全文轉載)
4.《都市空間與文學意義生成》,《文藝理論研究》2010年第4期。
5.《20世紀中國美學“意象”理論的發展譜系及理論構建》,《文藝理論研究》2014年第1期。
6.《20世紀中國古典美學研究興起的動因及實踐》,《文藝理論研究》2015年第3期。
7.《論強制闡釋的預設維度與徵用疆界》,《學術研究》2016年第9期。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7年第2期全文轉載)
8.《宗教與文學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6月15日。
9.《重新認識中國古代樂論的美學價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3月8日。
10.《古代樂論的美學範疇及其演繹》,《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7月24日。
11.《中國古代樂論的風雅取向》,《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9月20日。
12.《20世紀中國古典美學研究的體系建構與視角轉換》,《文藝理論與批評》2014年第1期。
13.《美是意象嗎——與朱志榮教授商榷》,《學術月刊》2015年第6期。
14.《漢代樂論的美學貢獻及對文學之影響》,《社會科學戰線》2017年第2期。
15.《“中國的面具”:美國新儒家大家狄百瑞思想綜論》,《國外社會科學》2017年第5期。
(《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全文轉載)
16.《建立中國文論如何可能》,《新疆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17.《朱熹樂論之雅俗觀考釋》,《船山學刊》2009年第4期。
18.《近20年國內文學語言研究考論》,《海南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19.《國內都市文化研究潛存的三種模式及其理論構建》,《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
(《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09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0.《至宋始是真文字》,《文學評論叢刊》2012年3月,第14卷1期。
21.《隱括與點化:宋代詩、樂融合的兩種方式》,《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年第1期。
22.《聲詩還是歌詩:宋代音樂文學概念辨析》,《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年第4期。
23.《魏晉樂論及其對美學範疇之重塑》,《北方論叢》2013年第5期。
24.《天籟:莊子思想的系統化展示》,《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3年6期。
25.《從差異空間到權利空間:新型網路文學的實質及變革》,《甘肅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
26.《<呂氏春秋>樂論思想疏考》,《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
27.《黃庭堅形式觀的再探討》,《東疆學刊》2014年第3期。
28.《金代的文人歌詩與道人歌詩》,《北方論叢》2015年第5期。
29.《元代“歌詩”的繁榮與歷史定位》,《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年第1期。 30.《<太平經>樂論思想疏考》,《宗教學研究》2016年第4期。
31.《中國古代公共闡釋的發生及其面孔》,《求索》2018年第2期。
32.《儒家經學與浮屠譯經:中國兩種闡釋傳統及其關係》,《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8年第10期。
33.《大學人文理性教育是否可能——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核心課程”為考察對象》,《現代大學教育》2018年第4期。
34.《文化的危機與彌合》,《文藝評論》2010年第1期。
35.《焦竑文論思想探析》,《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36.《類型文化背景下女性狂歡》,《創作與評論》2011年第2期。
37.《瓦子的空間意義及與宋代俗樂之關係》,《文藝評論》2011年第8期。
38.《大眾文化背景下文學理論教學的困境與應對》,《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4期。
39.《變而不移:金代樂論思想探析》,《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
40.《楊慎對焦竑之影響考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3年第2期。
41.《明清樂論的客觀化趨向探析》,《文藝評論》2014年第2期。
42.《新歷史敘事的拓展與類型化反思》,《文藝評論》2014年第1期。
43.《金元上樑文的音樂性初探》,《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5年第2期。
44.《詩樂合“德”:先秦樂教與詩教的邏輯起點》,《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6年第2期。
45.《意境的現代旅程及其尷尬》,《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
46.《論<詩大序>對先秦樂論的搬用》,《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7年第4期。
47.《“韻”在齊梁時期的文學呈現》,《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8年第3期。
48.《初唐文藝基調探源——以唐太宗詩、樂觀為對象》,《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8年第6期。
49.《被窺視的幻象》,《閱讀與寫作》2009年第7期。
50.《都市空間的隱喻性與流動性》,《閱讀與寫作》2010年第4期。
51.《論現代文學批評史的分期及存在的問題》,《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52.《<樂記>之“樂可以興”思想考釋》,《榆林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53.《<樂記>之“樂可以觀”思想考釋》,《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6期。
54.《詩樂合論:宋代“詩論”與“樂論”關係發微》,《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
55.《<樂記>中樂的娛樂價值及其悖論》,《船山學刊》2012年第3期。
56.《皮朝綱的美學歷程及其禪學轉向》,《閱江學刊》2014年第1期。
57.《宋元“樂語”演變疏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4年第4期。
58.《20世紀中國古典美學研究的本土基因及其呈現形態》,《三峽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
59.《“客觀化”詩歌中的自我展示——析讀馬永波的詩》,《江漢學術》2015年第5期。
60.《文學·理論·文化—<澳門日報>之<鏡海>副刊的文學史意義》,《文藝評論》2015年第9期。
61.《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的理論素養養成策略——以文學理論教學為例》,《語文教學通訊》(學術版)2015第12期。
62.《元代碑銘及其音樂性初探》,《閱江學刊》2015年第6期。
63.《中國文學“言道”觀的歷史路徑》,《阜陽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5期。
64.《詩樂合“淡”:宋代樂論與文論關係發微》,《西安音樂學院學報》(交響)2016年第4期。
65.《從金石到絲竹——魏晉審美變革的潛在路徑》,《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第11期。
66.《朱長文<琴史>綜論》,《音樂探索》2017年第1期。
67.《20世紀中國美學史的建構歷程綜論》,《阜陽師範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
68.《論明代革新派的“情本論”建構》,《文藝評論》2017年第5期。
69.《<太平經>的道德譜系芻論》,《華僑大學學報》2017年第5期。
70.《明代革新派文人“尚俗”觀的形成及完善》,《蘭台世界》2017年第10期。
71.《清代樂論的美學追求及詩樂關係之解體》,《西安音樂學院學報》(交響)2018年第1期。
72.《闡釋視域中的當代文藝理論與文學批評》,《中國文學批評》2018年第4期。
73.《明代革新派“自然”觀的心學基礎及流變》,《文藝評論》2018年第4期。第二作者。

獲獎記錄


1. 2018年黑龍江省第十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 2013年黑龍江省第十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3. 2018年黑龍江省文藝獎,一等獎。
4. 2017年黑龍江省優秀藝術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5. 2013年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
6. 2015年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
7. 2017年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
8. 2011年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
9. 2016年黑龍江省首屆文學學科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10. 2016年黑龍江省第二屆文學學科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11. 2017年黑龍江省第三屆文學學科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12. 2011年南京大學文學院優秀博士論文獎。
13. 2013年專著入選“中國社科博士後文庫”,評為“優秀博士後學術成果”。
14. 2014年入選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青年學術骨幹支持計劃。
15. 2015年入選黑龍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
16. 2017年校級“優秀中青年教師教學獎”。
17. 2017年成為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後備帶頭人。
18. 2017年成為黑龍江省“六個一批”青年理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