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西峰山村的結果 展開

西峰山村

山西省垣曲縣新城鎮下轄村

全村方圓18平方公里,所屬轄地縱橫山脈綿延,礦藏豐富,土地肥沃,西與聞喜銜接,北與絳縣接壤,有色公司為鄰,東峰山、上王、上官諸村相連。村西一條小河自山澗湧出傍村而過,見證著全村的興衰與榮辱,村東一條官道(今橫濟公路),北可達省府,南可通河南,商賈小販川流不息,趕腳的挑鹽哩絡繹不絕,物資流通,信息傳遞,外來文化,近代文明都由此而入,打破山村閉塞,開啟民人心智,演繹著歷史的動蕩與變遷,為史以來曾有“垣曲北門”之稱。

村名由來


上溯百年,西峰山村位於垣曲縣西北角方向,村莊緊依西山主峰下,原名西風口,東鄰耙齒山脈得名西峰山。

概 況


全村六個居民組,共444戶,1445人,其中,男715人,女730人,退耕還林422畝,,人均收入4026元。

建制情況


五十年代前後,仍居住溝內一條鞭,南北三里三,歸原上王大隊十六個小隊之例。五十年代中後期因區域規劃,前隊(原前庄)較大等原因,另行分出一個隊,名為西分隊,西峰山主村為四個隊,加上閆家池隊(後山)、上窪隊共三個自然村,六個隊的區域劃定。現民謠應為:西峰山一條鞭,自南至北三里三,區域劃定一個村,上窪、後山(閆家池)兩頭抻。

扶貧搬遷


西峰山村舊村位於溝內,祖輩沿河而居,房屋建築多是五六十年代的土木結構,院落布局雜亂無章,道路不暢。村容髒亂,不堪入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居住條件甚是惡劣。特別是1996年“7.31”特大水災,河水上漲,水漫村莊,導致六戶房屋被沖毀,幾十戶房屋倒塌,200餘間變為危房,省、市、縣多次視察災情,並將我村定為災后重建、整體搬遷村。
2006年,支部、村委將整體搬遷作為歷屆歷年常抓不懈的首要工作,專人專責,跑手續、搞規劃,多次召開村民大會,打破舊的傳統觀念,摒棄舊家難捨的小農意識,動員鼓勵村民,走出舊村,重建新村。
搬遷工作,支部、村委齊心協力,並得益於上級領導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並積極為我們立項,跑手續,疏通關節渠道,簡化各種程序,減免行政費用,獲得政策傾斜和扶植。縣扶貧辦照顧200口人扶貧指標,每人3600元的扶貧資金,市、縣扶貧多次來我村檢查指導新村規劃和建設的實施情況。土地局、城建局,手續、費用從簡從減。土地手續為災后重建,可邊建邊辦,建後補辦,特事特辦,一路綠燈。
支部、村委從工程立項到實施建設,從新村建成到配套設施的完善,前後自2006年至2013年曆時七年,由於縣、鎮領導的大力支持,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截止目前,西后、西中、西分三個居民組一戶一宅,總計213戶,90%住宅都已建成,80%都已入住新居。

新農村建設


2002年,投資30餘萬元,打深水井一處(含配套設施),從動工到竣工,歷時三年,解決了我村五個居民組的人畜吃水問題。
2004年,投資75萬元,建教學樓一棟,三層,建築面積1200餘平方米;2008年,投資23萬元,建校舍食堂一棟,建築面積315平方米。
2008年,投資110萬元新建村綜合辦公樓一棟,三層,建築面積1560餘平方米;
2013年,投資28萬元,新建小遊園一處,面積2200餘平方米,為村民提供了休閑、健身、娛樂的活動場所。
2013年,西前居民組投資900餘萬元,新建村民住宅樓三棟,五層,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可入住90戶村民。
新村建成后,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水電等配套設施全部到位,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產業發展


幾十年來,在改革開放、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的大好形勢下,村組幹部共同努力,全體村民大力支持,全村新村建成,村民入住新居后的條件、環境與祖輩居住在溝內的村相比反差較大,有著天壤之別。但是由於縣城發展、礦山開發、道路拓寬、高速路建設、工業園區及新農村建設的多方徵佔土地,人口增多,土地銳減。新村建成后,祖輩以農為主的產業結構,卻發生了巨大變化。失去土地的村民生存問題,將現實地擺在支部、村委面前。但是,經過大家多年的共同努力,積極引導村民轉變意識,調整產業,為村民拓寬轉型后的就業渠道,千方百計為村民創業增收創造有利條件,鼓勵大家,因地制宜,鞏固種植、養殖,發展民營經濟個體企業,就近安置剩餘勞力。幾年來,全村發展民營企業5個,擁有運輸車輛70餘台,大型機械17台,外出務工270人,養殖戶26戶,人均收入402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