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渡鎮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轄鎮

沔渡鎮,隸屬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清代時期,屬九都、十一都;2015年,設立沔渡鎮。截至2018年末,沔渡鎮戶籍人口為20515人。截至2020年6月,沔渡鎮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曉陽村。

歷史沿革


原沔渡鎮
清代時期,屬九都、十一都。
民國時期,屬久合鄉與尚永鄉。
1949年11月,屬四區。
1956年5月,成立沔渡鄉。
1958年9月,成立東升人民公社。
1968年3月,改稱沔渡人民公社。
1983年3月,在沔渡實行政社分設試點,建立沔渡鄉人民政府。
1990年,沔渡鄉撤鄉建鎮。
原石洲鄉
清代時期,屬上九都。
民國時期,屬永和鄉。
1950年,屬四區。
1952年10月,成立石洲鄉。
1958年9月,成立星火人民公社;同年11月,更名為石洲人民公社。
1984年,復置石洲鄉。
撤併后
2015年,撤銷沔渡鎮、石洲鄉,設立新的沔渡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沔渡鎮地處炎陵縣東北部,東與十都鎮接壤,南與霞陽鎮毗鄰,西與茶陵縣相連,北與江西省井岡山市睦村鄉相鄰,行政區域面積214.7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沔渡鎮屬山地丘陵地帶,以中山為主。鎮區地勢呈半島型由東向西傾斜,四周群山縱橫,海拔高程一般在210—360米,最高山峰獅子岩海拔1078米,最低點瑞口村大禾塘組海拔190米。

水文

沔渡鎮境內屬湘江流域,主要河道一級河沔水、上關河2條,沔水與上關河在境內瑞口匯入洮水,洮水是洣水的支流;二級河有石洲河、長江溪和蒼背溪3條,其中石洲河在洞里村虎口匯入沔水。

自然資源


沔渡鎮境內有高嶺土硅石、雲母、鐵、金、稀土、輝綠岩等礦藏資源。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原沔渡鎮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沔渡圩、小里、上關、花園、泮坑、夏館、蒼背、瑞口、上老、曉陽、長江、獅頭、龍巷、大江、蘇洲、洞里、石橋;設5個居民小組、12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沔渡鎮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沔渡墟社區、泮坑村、夏館村、蒼背村、上老村、曉陽村、長江村、獅頭村、大江村、石壩村、青石村、上館村、九都村、安康村、中洞村,鎮人民政府駐曉陽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原沔渡鎮總人口1.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00人,城鎮化率17%。另有流動人口2336人。總人口中,男性7700人,佔51.2%;女性7345人,佔48.8%。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13.6‰,
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長率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20人。
2017年末,沔渡鎮常住人口為20289人。
截至2018年末,沔渡鎮戶籍人口為2051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原沔渡鎮完成財政總收入455.3萬元,其中稅收完成3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75元。
2018年,沔渡鎮有工業企業12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第一產業

農業
2011年,原沔渡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2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的38%。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4萬噸,人均902.6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水果等。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5205畝,產量8000噸。
原沔渡鎮畜牧業以豬、家禽飼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8萬頭,年末存欄0.8萬頭;家禽年飼養量12.5萬羽。全年造林0.25萬畝。水果產量2330噸,其中柑橘1326噸。

第二產業

工業
2011年,原沔渡鎮完成工業總產值4.4億元,比上年增長26.4%,規模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億元,比上年增長57.5%,固定資產投入2.4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完成工業稅收375萬元,比上年增長20.9%。擁有工業企業39家,職工3000餘人。

第三產業

商業
2011年,原沔渡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20.7%。2011年末,共有各類商鋪200多個,農貿市場2個,佔地3000平方米,年成交額1.2億元。
金融業
2011年,原沔渡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4億元。

文化


● 地名由來
沔渡鎮以地處沔水渡口而得名。
● 文物古迹
沔渡鎮境內有株洲市文物保護單位1個,即宋代君主墓。
● 非物質文化遺產
沔渡鎮境內有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即三人龍和客家山歌。

交通


沔渡鎮境內有356國道經過。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原沔渡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356人,專任教師34人;小學1所,在校學生393人,專任教師2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學生821人,專任教師6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

科技

2011年末,原沔渡鎮有科技推廣服務機構1個,有科技人才20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原沔渡鎮有鎮文化站1處,文化綜合樓1棟。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6處,農家書屋18個,藏書3.6餘萬冊。2011年,廣播電視站1個,電視綜合覆蓋率67%,其中有線電視用戶360戶。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原沔渡鎮有鎮中心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11個,有床位20張,專業衛生人員26人,其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5人,藥劑師4人,檢驗師1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3884人,參合率98.2%。

社會保障

2011年,原沔渡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1戶,人數56人,支出18萬元;醫療救助7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38人次,共支出8.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1戶,人數592人,支出55.2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5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0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7.3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原沔渡鎮有郵政所1處,電信企業1家,固定電話用戶1319戶,固定電話普及率8.8部/百人,行動電話用戶1019戶,行動電話普及率6.8部/百人,網際網路用戶272戶。

基礎設施

● 能源
2011年末,原沔渡鎮有小水電站9個,總裝機容量8345千瓦,年發電量280萬千瓦時。
● 水利
2011年末,原沔渡鎮境內水利工程56處,其中山平塘8口,飲水工程4處,水圳230條,儲引提水能力11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8120畝。
● 給排水
2011年末,原沔渡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供水管道4000千米,生產能力410噸/日,年供水量15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29.2噸。
● 供電
2011年末,原沔渡鎮有供電所1處,有供電區8個,10千伏線路0.4千米、0.4千伏線路4.1千米、0.2千伏線路2.6千米,用電客戶612戶,用電負荷3.1萬千瓦,年售電量1151.3萬千瓦時。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原沔渡鎮有綠化面積1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16%,城市人均公共綠地4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