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彈道學

創傷彈道學

創傷彈道學是研究彈 頭、彈片等投射物在人體內的運動規律及其對機體影響的科學。法醫學實踐中,⑴根據 創傷彈道學的致傷原理和病理改變,對槍彈 創進行檢驗和鑒定。(官大威)

簡介


創傷彈道學,是研究彈丸、破片等投射物擊中機體后,在體內的運動規律、致傷機理和致傷效應的學科。它既是終點彈道學的一個分支,又是創傷學的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可直接用於指導武器、彈藥設計和提高彈傷的防護與診治水平。創傷彈道學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致傷因素、致傷機理、致傷效應和殺傷標準等幾個方面。

相關知識


致傷因素

投射物的致傷效應,取決於其釋放能量的大小、速率和投射物的殺傷力;也與機體組織或臟器的解剖生理特點有關。影響釋放能量的因素包括:投射物的速度、質量、形狀、結構特點、飛行穩定性以及投射物的變形和破碎等,其中以速度和質量(尤其是速度)影響最大。投射物在機體內運動時的穩定性和變形、破碎,對殺傷力亦有很大影響。機體對致傷效應的影響,包括組織或臟器的密度(比重)、彈性、堅韌度、粘滯性和含氣、含液情況等,其中以密度和含水量與致傷效應的關係最為密切。

致傷機理

投射物擊中機體后,對機體的致傷機理主要有:
1. 直接侵徹作用。投射物依靠其動能擊穿組織並向前運動,在和組織接觸過程中釋放能量,由此直接擠壓、穿透、離斷或撕裂組織,形成原發傷道。
2. 瞬時空腔作用。高速投射物在體內運動時,其部分能量以壓力波的形式釋放,使原發傷道急劇擴張,形成一個直徑遠大於投射物外徑的瞬時空腔,並使空腔作反覆脹縮運動,傷道周圍組織在極短的時間內受到劇烈擠壓、牽拉、快速位移和震蕩,從而形成數毫米至1.2厘米寬的挫傷區,其外層為血循環障礙區,即震蕩區。
3. 壓力波作用。壓力波可造成局部組織損傷,並可通過介質傳播,間接引起遠隔部位的壓力增高及損傷,如在動物實驗中,當投射物擊中後肢時,主動脈弓和顱內可記錄到突然增高的壓力,引起血腦屏障滲漏、中樞和周圍神經細胞變性等。
4. 體內繼發投射物效應。投射物擊穿骨組織后可產生許多碎骨片並向四周飛散,由此可引起繼發損傷。

致傷效應

研究投射物致傷后傷道局部和全身的各種變化。了解和掌握這些變化規律,對於彈傷的診斷和救治有直接指導意義。

殺傷標準

研製和使用武器彈藥時,需要有一個對人員的合理的殺傷標準。通常,各國多採用投射物的動能(mv?)作為量度標準,而量值則各不相同,如法國為49焦、蘇聯為98焦、德國和美國為78焦等。許多學者還提出了另外的殺傷標準,如除動能、比動能外,尚有動量mv和mv?等。

發展沿革

創傷彈道學是隨著武器、彈藥的發展和戰傷外科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起來的。早在16世紀時,已有大量關於滑膛槍彈及霰彈彈丸致傷的臨床報告。19世紀時,有人採用裝有濕麻布的鐵罐和生麵糰作為模擬物,進行射擊試驗。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開始採用動物試驗及模擬介質來研究投射物在機體中能量的傳遞規律。
1941年,美國學者A.N.布萊克等首次用高速攝影證實了瞬時空腔的存在,從而開始了較系統的現代創傷彈道學研究。60年代,由於高速輕武器彈藥的使用,使彈傷變得更為嚴重而複雜,給創傷彈道學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
自1975年以來,已多次召開國際創傷彈道學會議,說明這一學科日益受到各國的重視,並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其研究動向是:①進一步探討投射物的致傷機理。②重視機體組織實際吸收能量的大小,強調不同組織由於特性不同,其損傷效應會有所不同。③注意投射物致傷後人體的全身反應和遠達效應。④探討更為合理的人員殺傷標準。⑤開展電子計算機模擬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