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挽馬
奇蹄目馬科動物
馬的挽乘兼用型品種。分佈於中國東北部黑龍江、吉林和遼寧3省,以松遼和松嫩平原為主要產區。1950年起,先後用頓河馬、卡巴金馬、蘇聯高血馬、奧爾洛夫快步馬、阿爾登馬和蘇維埃重挽馬等品種與本地馬及其雜種進行複雜雜交,1960年以後又經20多年有計劃的選育而成。
頭直,頸長中等,呈斜頸。鬐甲明顯,抗寒力較強。胸寬深,舍飼、放牧飼養,肋張良好,背腰寬平,結實而粗糙;黑龍江馬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的松嫩平原,尻較寬而稍斜;股脛豐滿,關節輪廓明顯、飛關節角度略小,舍飼兼放牧飼養,稍呈曲飛,蹄質堅實。毛色以栗、騮為主。體型較整齊,母馬平均體尺(厘米):體高151.8,體長159.8,胸圍184.4,管圍20.7。
東北挽馬
性情溫馴而富悍威,能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耐粗放的飼養管理(見彩圖)。
分3個類群:鐵嶺馬的繁育限於遼寧省鐵嶺種畜場,常年舍飼,體型較整齊,毛色以栗、騮為主。四肢乾燥,距毛較少;吉林馬主要分佈在吉林省白城、長春和四平3個平原區,稍呈曲飛,舍飼兼放牧飼養,體型較重,結實而粗糙;黑龍江馬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的松嫩平原,體型稍輕,肋張良好,舍飼、放牧飼養,抗寒力較強。鬐甲明顯,該品種力速兼備,持久力強,頸長中等,日常作業量比本地馬平均提高66%。其綜合能力為:以體重5%的挽力快步前進,2000米為6分0.4秒;以體重15%的挽力慢步,性情溫馴而富悍威,2000米為14分28秒;一般路上騎乘,1960年以後又經20多年有計劃的選育而成。1000米為1分11秒,5000米為7分12.5秒。1950年起,用於改良本地馬效果良好。
東北挽馬
資訊東北三省三十餘年來,對東北本地馬進行了雜交改良,目前在雜交改良的同時,也逐步進入了育種階段。據初步了解,東北各省皆擬訂了培養中小型挽馬的規劃。主要利用輕、重不同的一代雜種作基礎母馬,引用重挽公馬實行級進或輸回雜交,以期培育出東北挽馬(如:鐵嶺挽馬,黑龍江挽馬)新品種。但各地培育的類型和目標不一,培育方式不同,所得的結果也不一致。充血充血過多,形成濕潤而鬆懈的體質由於培育條件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