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河馬

馬的一個品種

頓河馬所屬脊索動物門,原產於蘇聯的頓河草原。我國曾由蘇聯引入頓河馬改良哈薩克馬,培育伊犁馬

2020年5月29日,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

簡介


頓河馬
頓河馬
在傳統上,頓河馬總是和哥薩克騎兵相聯繫。主要用於長距離的競賽,在布瓊尼馬的繁殖中,大量地使用頓河馬。
頓河體形健壯,高大,多數馬匹毛色火紅,金黃。他們耐力持久適應性非常強、反應機敏、對主人忠貞不二,最重要的是它們曾經歷了俄國內戰和兩次世界大戰,功勛卓著,被勇敢的輕騎兵戰士們喻為金色禁衛。

體型外貌


該品種內有兩個主要類型:東方型,體質乾燥,悍威強,速度快,適於乘用;西方型,體質較結實,體格粗大,中軀深長,骨量充實,屬於乘挽兼用型。頭的大小和形狀,因類型不同而有差別,東方型較小,呈凹頭,西方型較大而直,都較乾燥。頸長中等,有的顯短。鎧甲較低。背腰平直,尻長,呈正尻,肌肉發育良好,后望較平。四肢堅實、乾燥,肩立,常有凹膝、立系;蹄稍平。毛色絕大多數為金栗毛。頭和四肢多白章。

育種


頓河馬是以西伯利亞無數大草原堅強的蒙古馬與快速的阿克哈—塔克馬和波斯??阿拉伯馬等混合血統為基礎。奧爾洛夫、純血馬和混血高級阿拉伯馬等在19世紀初用以提高頓河馬的等級。

特點


頓河馬是吃苦耐勞的馬,易於飼養,能夠在冰凍的頓河乾旱草原中生活。它的脾氣很好、適應性強,但是在體格上沒有吸引力。雖然它在體型結構上有很多缺點,例如動作受到限制、不自然、不高雅和不適宜,但是很少有馬能夠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有效地工作。

繁育歷史


19世紀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頓河流域創建了一個大型馬場,在此進行了大量的馬匹繁育工作,期間最重要的是育成了新品種頓河馬,其主要目的是用來裝備輕騎兵。在一戰和國內戰爭期間,頓河馬場的經營遭到重創,大批良馬死於戰亂。進入蘇維埃時代,“頓河”開始了他的新的歷史輝煌。上世紀20年代,在羅斯托夫地區蘇聯紅軍重建軍馬場,從此以後,頓河馬種大量繁殖,品種改良工作進展速度加快。頓河繁育的中心是布金諾夫馬場,在這裡有俄羅斯最好的良種戰馬,在俄國內戰爭時期頓河馬在此倖免於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