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內戰

蘇俄內戰

蘇俄內戰(俄語: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又稱蘇俄國內戰爭或對蘇干涉戰爭,是於1918年到1922年在崩潰的俄羅斯帝國境內發生的一場戰爭,部分戰事還蔓延到中國外蒙古和波斯。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革命取得了偉大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維埃俄國或蘇俄),其與國內反革命勢力白俄和外國武裝干涉者進行的戰爭在蘇聯被稱為“1917年到1922年的內戰和武裝干涉”。

內戰伊始


蘇維埃政權建立

布列斯特和約
布列斯特和約
1 917年11月7日的俄國十月革命結束了俄國臨時政府與工兵代表蘇維埃並立、一個國家兩個政府的奇怪局面,蘇維埃政權正式在俄國建立了起來。然而,迎接蘇維埃政府的並不是革命成功的喜 悅,鋪天蓋地而來的各種敵人,叛亂此起彼伏,內戰在全國範圍爆發了,這個新生的國家幾乎從誕生伊始就面臨著夭亡的威脅。
內戰爆發時的形勢對於蘇維埃政府和紅軍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各種各樣的叛亂白軍和外國干涉軍相互勾結、遍及全國,反對蘇維埃的叛亂和干涉不僅數量多、範圍廣,佔據了全俄大部分領土,並且從各個方向包圍了蘇維埃政權控制的核心地區。大部分的軍官和尚有組織和戰鬥力的部隊都投向了新政權的對立面,而由於缺少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軍官指揮和組織的紅軍部隊組織渙散、紀律敗壞、戰鬥力低下,無力鎮壓由軍官、軍校士官生、哥薩克軍人這樣的職業軍人為骨幹組成的白軍。

外國列強武裝干涉

協約國武裝干涉蘇維埃政權
協約國武裝干涉蘇維埃政權
英、法、日、美等協約國為扼殺 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乘機進行武裝干涉,扶植俄國反革命勢力發動武裝叛亂。3月6日起,英、法、美干涉軍先後在摩爾曼斯克登陸。4月5日起,日、英、美干涉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登陸。此外,協約國軍隊還侵入俄屬中亞和南高加索。4~5月,德國和處於瓦解前夕的奧斯曼帝國違背《布列斯特和約》,侵佔克里木和南高加索。

白衛軍的興起

內戰時的白軍
內戰時的白軍
白軍對紅軍的反抗開始於布爾什維克起義隨後的 時日,對無產階級革命的恐懼,使所有反對布爾什維克的人組成了一個鬆散的聯盟。
在俄國,階級矛盾已經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舊貴族都是工人階級的死敵。
所有的商人、投機分子、投資者、地主、軍官、政客、教師、學生(那時能上得起學的都是富人家庭)、職業人士、店主、職員和掮客(中間人、投機者)們都反對布爾什維克。——《震撼世界的十天》
反布爾什維克力量組成鬆散的聯盟公開反對蘇維埃政權,他們的武裝力量由強制徵兵、恐懼和外國影響所支撐,並主要由尤登尼奇、高爾察克和鄧尼金領導,人稱白軍,並且在戰爭中的大部分時候控制著前沙皇俄國的重要部分。

白色政權的建立

1918年,各反對布爾什維克的黨派在烏法設立了臨時政府,這個政府後來遷到了鄂木斯克,1918年11月,由於對該政府感到極度不滿,臨時政府軍事部長高爾察克在軍隊的支持下宣布自認俄羅斯最高執政官,並得到了鄧尼金、尤登尼奇的支持,在他的號召下,白俄武裝力量迅速擴充到15萬人,並向布爾什維克控制的中部地區發起大規模進攻。

戰局的轉折

1918年5月26日,由5萬餘名奧匈帝國戰俘編成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在經西伯利亞遣返途中發動叛亂,先後侵佔伏爾加河中游、烏拉爾、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
頓河地區克拉斯諾夫的哥薩克白衛軍、北高加索A.I.鄧尼金的‘志願軍‘相繼叛亂,成立反革命政府,並著手擴充叛亂武裝。
年中,由於蘇維埃實行糧食壟斷,社會革命黨乘機在各地支持叛亂,成立反蘇維埃政權。至同年夏,蘇維埃共和國喪失3/4領土,陷入四面受敵的險境。

實力對比


紅軍

內戰時的紅軍(1919年8月)
內戰時的紅軍(1919年8月)
布爾什維克黨在未掌握國家政權時為了瓦解作為沙皇專制統治支柱的沙俄軍隊,在軍隊內部進行的宣傳活動以鼓動士兵反對軍官權威和軍隊的組織紀律制度為主要內容,十月革命後為了兌現結束帝國主義戰爭的諾言又大量遣散舊軍隊。結果導致了面對白軍的叛亂與進攻,蘇維埃政府掌握的軍隊數量嚴重不足,面對來自各個方向的圍攻疲於應對、顧此失彼。而且就是這些有限的軍隊,也因為軍官的大量流失而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約束和指揮。被留用的軍官有相當部分的忠誠度值得懷疑,甚至隱藏了大量的破壞分子。那些忠心於新政權的軍官,也往往因為由布爾什維克早期的兵運宣傳造成的軍隊內部自由思想泛濫、組織紀律渙散而難以建立權威、發揮與舊軍隊或白軍中的軍官相當的作用。
表面上看起來紅軍面臨著眾多繽紛複雜的問題,但是如果透過現象去抓問題的本質,那麼紅軍方面的種種問題可以歸結到一點:制度問題。在以往的革命中他們破壞和廢除了軍隊中舊有的制度,但是卻沒有建立起一套新的制度來替代。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只有一個,重新在紅軍內部建立起正規有效的組織、指揮和政工制度,如果短時間內不能建立起新的制度替代那麼乾脆恢復舊有的制度。抓住了這一關鍵點就可以保證紅軍的兵源、紀律、忠誠和戰鬥力,就能夠解決存在的絕大多數問題。
紅軍的建立和初戰告捷為保衛蘇維埃政權,戰勝國內外反革命勢力奠定了基礎,人民委員會於1918年初頒布組建工農紅軍和工農紅海軍的法令;3月4日成立最高軍事委員會,統一指揮全國武裝力量;4月成立地方軍事機構,全國實行普及軍訓制;5月29日,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關於實行普遍兵役制的法令。俄共(布)中央和蘇維埃政府還決定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將全部工作轉入戰時軌道。
為統一領導在東線作戰的部隊,6月13日成立東方面軍;9月2日宣布國家為統一軍營,並成立由列夫·托洛茨基任主席的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I.I.瓦采季斯被任命為共和國武裝力量總司令。9月11日,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下令擴充部隊編製,除東方面軍外,組建南方面軍、北方面軍及西部防區(次年2月改編為西方面軍),同年12月又組建裏海-高加索方面軍。11月30日成立以列寧為主席的工農國防委員會,協調和領導軍事機關和民政機關的活動,確保前線和後方的統一。所有這些措施,保證了蘇維埃紅軍的建設及其在各條戰線的初步勝利。
內戰時的紅軍
內戰時的紅軍
雖然在內戰的進程中,蘇維埃政府控制的地區一度只佔全國領土的很少部分,但全俄的核心區域卻一直控制在蘇維埃政府手中,這裡所說的核心既是指地理形勢上的,也是對工業交通而言。這樣不僅從地理上隔絕了各路白軍之間的實質聯繫,更重要的是蘇維埃政府掌握了西部乃至全國的工業精華區和鐵路、內河航運的樞紐和幹線。依託工業區,紅軍不僅武器彈藥的生產供應方面佔據壓倒性的優勢(白軍的軍火供應前期只能依賴繳獲,後期則要協約國千里迢迢的從海外運輸),這些地區聚居的 產業工人也成為了紅軍穩定而可靠的兵源保證。藉助完整的水陸運輸網,紅軍的兵員和武器可以便捷的輸送到需要的地方、達成局部的優勢。
雖然有工業生產、兵力動員和交通運輸方面的優勢,但蘇維埃方面也面臨著一個致命卻難以解決的瓶頸問題——生活資料,特別是糧食的短缺。蘇維埃政權和紅軍對上述核心區以外的廣大農業區缺乏有效的控制,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的匱乏成為整個內戰過程中制約蘇維埃政府的最最嚴重的問題之一。
造成這種窘境固然有主要糧食產區大都屬於敵占區或交戰區或真空區的原因,但即使是在紅軍確實控制的地區,糧食的徵集也是困難重重。共產主義的綱領對自耕農佔大多數的俄羅斯農民階級缺乏吸引力,所以根本不可能指望他們有多高的革命熱情像產業工人義務勞動、踴躍參軍那樣自動拿出糧食去支援蘇維埃政權和紅軍;將全部力量都用於支援戰爭的政府也無力如農民所願的提供大量他們需要的工業製成品來換取糧食。
對於迫切需要糧食的政府而言,剩下的也就只有通過武力強行徵集一條路了,於是“餘糧徵集制”“戰時共產主義”便在這種迫不得已的大勢下出台了。這些現在看來未免過激和殘酷的政策固然激化了農民與政府之間的矛盾衝突,以致在內戰已經基本結束的1920年代農村暴亂和軍隊嘩變仍然頻繁發生。但是也應該看到,這些因“餘糧徵集制”而激化的矛盾和衝突,其根源卻並不在於“餘糧徵集制”,即使沒有“餘糧徵集制”農民一樣不願意把糧食交給政府。反過來,“餘糧徵集制”雖然激化了矛盾卻也解決了問題,不管如何是收到了糧食——當然代價是沉重而慘痛的——但更是值得的。
最後不得不說的一個話題是紅軍的政工制度。雖然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便已經出現了軍隊政工制度的萌芽,但軍隊政工制度的真正確立確是蘇俄紅軍的首創。和同為無產階級軍隊的我軍一樣,蘇俄紅軍設立政工制度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證和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保證軍隊的穩定和忠誠,但在具體實施的方式方法上兩國兩軍卻存在很大的差異。
紅軍行動路線
紅軍行動路線
和我軍軍政分工合作、各成一體的雙首長制不同,蘇軍的政工幹部雖然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也被賦予過與部隊軍事首長相當的權力甚至最終決定權,但從總體上講,蘇俄紅軍的政工人員是依附於軍事主官而存在、通過對軍事主官的影響來開展工作的。紅軍的政工人員在縱向上聯繫不緊密、上下之間沒有形成完整有效的政工系統,他們的工作既不獨立也不直接。黨對軍隊的領導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於各級軍事主官,因此也就比較容易受到干擾和制約,控制能力不強。
紅軍的政工幹部在工作中更偏重於對指揮員的監督和管控,而非通過層層設立的黨組織來教育和領導全體官兵,其生命力和影響力都不夠強。在整個國內革命戰爭中,紅軍部隊的潰散、嘩變、投敵以及違反紀律乃至犯罪的行為都不鮮見,可見這種模式的政工制度還是比較原始和不夠完善的,其作用也是相對有限的。雖然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這套政工制度卻是紅軍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中能夠堅持戰鬥、爭取勝利而不動搖信念的根本保證。後來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中蘇俄模式的政工制度又被國民黨引入,在此後一個相當長的時間、甚至至今都可以在國民革命軍的政戰體系中看到蘇俄紅軍的影子。

白軍

白軍的軍官和士兵
白軍的軍官和士兵
白軍雖然人多勢眾、來勢洶洶,但他們面臨的問題卻不像紅軍的問題那麼好解決。有些問題短時間來看也許並不是很危急,但如果放任下去,其後果無異於慢性自殺。
首先是兵員的補充,在內戰的初期白軍擁有技戰術水平高出對手很多的高素質兵員,白軍中受過良好教育訓練、經驗豐富的軍官充裕到可以作為普通步兵使用。高素質的兵員是白軍最大的優勢,而補充這些高素質兵員的傷亡,則是白軍面臨的最大的瓶頸問題。畢竟有熱情參加白軍的舊軍人和貴族軍官在數量上遠遠不能與支持革命的工人士兵相比,更何況白軍在佔領區沒有建立起有效的行政體系,也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動員體制,不要說高素質兵員,就是“壯丁”恐怕也難以補充,即使有動員和補充,量既不足,在質上更遠遠不能與最初的那些職業軍人相比。無法克服兵員補充的瓶頸,白軍就只能是一支“一次性軍隊”,它的每一點消耗和損失都幾乎是無法恢復的,每打一仗——即使是勝仗——就削弱一分,勝利越多,損失越多,實力越弱,離最終的覆滅也就越近了。
白軍在軍事上另一個無法克服的問題是缺乏統一的領導與指揮。在蘇維埃政權的各路敵人當中,有忠於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亞歷山大·克倫斯基,有妄圖復辟諾曼洛夫王朝和沙皇專制的——高爾察克、鄧尼金,有想趁著天下大亂藉機恢復故國爭取民族獨立的——卡爾·古斯塔夫·曼納海姆、畢蘇斯基,有想割據一方佔地為王的——彼得留拉,有想換取自由和回家的機會的——捷克軍團、有純粹就是看不慣蘇維埃政府的政策、方針和路線的——叛亂的哥薩克、甚至還有乾脆就是打家劫舍過了今天不想明天的流寇——馬赫諾。
內戰中的干涉軍
內戰中的干涉軍
這些力量雖然都與蘇維埃政權為敵,但他們的政治信仰和目標卻千差萬別,存在著無法調和的矛盾。即使是目標立場大致一致的力量,彼此之間也缺少人望、能力都足以服眾的領袖人物(由此看來對俄羅斯皇族和被俘的白軍主要將領的果斷處置,應該也有消滅白軍為之團結戰鬥的精神支柱和偶像的考慮)。這些都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在軍事行動上協調一致、密切配合,也就難免被內線作戰的紅軍各個擊破了。
不僅他們,參與進蘇俄內戰的外國干涉軍也是各懷鬼胎:德意志第二帝國是為了徹底解除俄國繼續與其作戰的能力,消除兩線作戰的威脅,同時以俄國的資源補充本國原材料和農產品的不足與損失;英國是為了恢復和維護一個對本國和協約國集團既依賴又合作的俄國政權;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為了防止德意志第二帝國利用俄國的資源和協約國援助俄國的武器物資繼續戰鬥,並企圖在由沙俄統治下恢復獨立的民族國家中擴展自己的影響;大日本帝國是為了攫取俄國在遠東地區的領土和權益;美國純粹是為了和其他協約國成員在行動上保持一致。

戰爭經過


1918年-1919年初
東部戰役
1918年夏,東線(伏爾加河中游和烏拉爾地區)成為主要戰場。8月底至9月初,東方面軍(轄5個集團軍和伏爾加河區艦隊)在伏爾加河中游地區對白衛軍轉入進攻,9月10日攻克喀山,12日解放辛比爾斯克,10月上旬解放塞茲蘭和薩馬拉。隨後,紅軍挺進烏拉爾,至11月中旬解放伊熱夫斯克和沃特金斯克。
南部戰役
在南線(頓河中、上游,伏爾加河下游,北高加索一帶),同年7~11月,紅軍在察里津保衛戰中連續兩次擊退克拉斯諾夫哥薩克白衛軍的進攻;北高加索的兩個集團軍在與主力隔絕情況下堅持作戰,牽制鄧尼金“志願軍”北進。
對協約國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協約國騰出兵力加強對蘇維埃俄國的干涉。
1918年赤塔的干涉軍
1918年赤塔的干涉軍
1918年11月~1919年2月,英法軍隊13萬人在南方的新羅西斯克、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登陸,先後佔領巴統、梯弗里斯、巴庫等城市,隨後兵分三路向莫斯科實施主要突擊,因遇蘇維埃游擊隊和起義部隊的激烈抵抗,只向內地推進100~150公里。英、美、日干涉者則增派援軍在摩爾曼斯克、阿爾漢格爾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陸,加強對白衛軍的援助。
針對當時的形勢,紅軍貫徹列寧的戰略方針,決心在白衛軍同干涉軍會合之前,先殲滅白衛軍,再擊敗協約國軍隊。
1918年末至1919年初,紅軍在各條戰線上發起進攻,解放第聶伯河左岸烏克蘭、頓河州、南烏拉爾、申庫爾斯克。紅軍的勝利以及協約國內部爆發反對干涉蘇俄的運動,使協約國以武力消滅蘇維埃共和國的計劃破產。法軍和希臘軍隊被迫從敖德薩、赫爾松、尼古拉耶夫、塞瓦斯托波爾等城市撤走。

1919年前半年

俄國內戰
俄國內戰
紅軍在伏龍芝的領導下在1919年取得決定性勝利,粉碎了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的進攻,協約國組織俄國反革命勢力以及與蘇俄接壤的國家,對蘇維埃共和國發動兩次大規模進攻,但均被米哈伊爾·伏龍芝的部隊粉碎。
白軍的第一次進攻以西伯利亞A.V.高爾察克指揮的白衛軍為主力,從東線實施主要突擊,鄧尼金、N.N.尤登尼奇和米列爾軍隊則分別從南方、西方和北方實施輔助突擊,目標指向莫斯科。白衛軍投入這次攻勢的兵力約100萬人,而當時紅軍僅62.5萬人。
1919年3月4日,高爾察克軍隊近14萬人發起進攻,企圖佔領伏爾加河中游,與鄧尼金軍隊會合後進軍莫斯科。紅軍東方面軍約10萬人被迫實施防禦。
東線獲勝
接受檢閱的紅軍
接受檢閱的紅軍
3~4月間,高爾察克軍隊佔領烏法、沃特金斯克、奇斯托波爾、布古利馬、布古魯斯蘭、奧爾斯克、阿克糾賓斯克,逼近喀山、辛比爾斯克和薩馬拉,切斷紅軍同土耳其斯坦的聯繫,使 東方面軍的防線有被突破的危險。俄共(布)中央號召全國一切力量與高爾察克作鬥爭。至4月中旬,東方面軍兵力增加到14萬多人。為順利實施戰役指揮,東方面軍分編成南、北兩個戰役集群。
1919年4月28日,南集群轉入反攻,相繼實施布古魯斯蘭戰役、別列別依戰役和烏法戰役,解放布古魯斯蘭、謝爾吉耶夫斯克、布古利馬和烏法,1919年6月20日前出至烏拉爾山前地帶。
北集群於1919年5月25日發起伊熱夫斯克-沃特金斯克戰役,1919年6月7日解放伊熱夫斯克。
西線加強防禦
在西線,波羅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軍隊於5月中旬突破紅軍防線,撲向彼得格勒。6月初,紅山、灰馬、奧布魯切夫三個炮台發生反革命叛亂。紅軍加強彼得格勒的防禦,於中旬平息炮台的叛亂,下旬發動反攻,將尤登尼奇軍隊擊退。
南線陷入緊張
鄧尼金
鄧尼金
在南線,鄧尼金軍隊於6月間佔領頓巴斯、頓 河州和烏克蘭部分地區,30日佔領察里津(今伏爾加格勒)。由於當時高爾察克已敗退烏拉爾,因此鄧尼金未能實現與其會師的企圖。在南線形勢緊張和東線紅軍取得勝利的形勢下,托洛茨基和瓦采季斯提出暫時停止東線的進攻,以加強南線的建議,被俄共(布)中央否決。東方面軍按照俄共(布)中央的指示,在司令S.S.加米涅夫率領下於1919年6月21日發起總攻,至1919年8月4日把高爾察克軍隊完全趕出烏拉爾。
1919後半年-1920年初
二次進攻
高爾察克
高爾察克
高爾察克軍隊被擊潰后,協約國把戰爭重心轉移到蘇俄南方,決定以鄧尼金軍隊為主力發動第二次進攻。1919年7月3日,鄧尼金下令攻佔莫斯科,從頓河西岸到伏爾加河分兵三路北犯。在主突方向庫爾斯克、奧廖爾、圖拉一線作戰的是鄧尼金的精銳部隊‘志願軍‘。7月9日,俄共(布)中央和列寧發出“大家都去同鄧尼金作鬥爭”的號召。8月,紅軍南方面軍按照總部的命令發起反攻,從側后襲擊鄧尼金的庫班大本營,未果。9月12日,鄧尼金軍隊再次在庫爾斯克-奧廖爾方向發起進攻,至10月中旬先後佔領庫爾斯克、沃羅涅日和奧廖爾,直接威脅圖拉和首都莫斯科。尤登尼奇軍隊在西線也再次突破紅軍防線,於10月中旬進抵彼得格勒郊區。
為適應新的作戰形勢,紅軍統帥部於9月下旬將南方面軍分編為南方面軍和東南方面軍。10月,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決定堅守圖拉和莫斯科,在南線集中基本兵力,東南方面軍則暫時轉入防禦。10月11~12日,南方面軍在司令A.I.葉戈羅夫和軍事委員J.V.斯大林率領下,在奧廖爾─克羅梅地域和沃羅涅日地域發起反攻,至11月中旬先後收復奧廖爾、沃羅涅日和庫爾斯克。此後,南線的反攻發展為兩個方面軍的總攻:南方面軍在哈爾科夫、羅斯托夫方向作戰;東南方面軍以右翼進攻新切爾卡斯克,以左翼進攻察里津(后稱斯大林格勒)。
12月,紅軍解放哈爾科夫和基輔,翌年1月攻佔察里津和羅斯托夫。由於紅軍攻佔羅斯托夫並進抵亞速海沿岸地區,鄧尼金部隊被分割成兩個孤立集團,一個退向高加索,另一個退向克里米亞和敖德薩。
弗蘭格爾
弗蘭格爾
乘勝追擊
紅軍乘勝追擊,於1920年2月7日攻佔敖德薩,1920年3月27日佔領新羅西斯克。鄧尼金殘部逃往克里米亞后,由P.N.弗蘭格爾接替指揮,不久后弗蘭格爾在克里米亞被伏龍芝擊潰。此時,紅軍在其他戰線也取得重大勝利。在西線,尤登尼奇對彼得格勒的第二次進攻被打退,其殘部逃入愛沙尼亞並被解除武裝;在北線,紅軍於1920年2~3月先後解放阿爾漢格爾斯克和摩爾曼斯克;在東線,紅軍於1919年秋從托博爾河地區轉入新的進攻,至翌年1月全殲高爾察克軍隊。

內戰結束


畢蘇斯基
畢蘇斯基
在蘇俄紅軍擊退波蘭的進攻和粉碎弗蘭格爾軍隊后,內戰結束。1919年德國撤軍后,紅軍幫助烏克蘭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畢蘇斯基的波蘭法西斯獨裁政府在帝國主義勢力大量的資金和武器彈藥的扶持下於1920年4月25日發起進攻,5月7日佔領基輔。紅軍於5月26日轉入反攻,8月中旬進抵華沙城下。由於戰線過長,波軍發起反攻后被迫退卻。10月12日,雙方在里加簽訂停戰協定(見蘇波戰爭)。
盤踞在克里木半島的弗蘭格爾軍隊於6月6日從北塔夫里亞發起進攻,企圖奪取頓巴斯並進犯莫斯科。俄波戰爭結束后,紅軍集中兵力打擊弗蘭格爾軍隊。10月28日,米哈伊爾·伏龍芝指揮的南方面軍對敵形成強大優勢,在北塔夫里亞轉入進攻,經7天激戰擊敗弗蘭格爾軍隊主力。弗蘭格爾率殘部退到克里木,利用彼列科普防禦工事頑強據守。11月7~12日,紅軍採取正面強攻和側后迂迴戰法,突破彼列科普防禦工事,17日解放克里木半島。至此,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基本結束。1922年10月下旬,盤踞在遠東地區的日本干涉軍也被逐出蘇俄國土。

內戰中的中國人

蘇俄紅軍中的中國官兵
蘇俄紅軍中的中國官兵
近一個半世紀以來,由於國家積貧積弱,海外華 人屢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種族歧視,華工受辱的記錄更是不絕於史。然而,在90多年前的俄國十月革命中,中國勞工不但直接參加了奪取冬宮(推翻臨時政府)的戰鬥和莫斯科的十月武裝起義,還在隨後的蘇俄內戰中,組成一支支“中國軍團”。他們躍馬揚鞭,揮戈殺敵,立下赫赫戰功,受到蘇俄政府和列寧的嘉獎。

組建背景


蘇俄紅軍中的中國官兵
蘇俄紅軍中的中國官兵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北洋政府於1917年初宣布參加英法等協約國作戰,並派出一支數量不少的部隊到俄奧邊界參戰,同時還派出成千上萬勞工到俄國參與戰地服務。這些人後來很多參加了十月革命,並加入了蘇俄紅軍。據民國北洋政府的檔案資料,十月革命期間,大約有3萬華工參加了紅軍。另據《申報》估計:“約計華僑曾入紅軍者5萬餘人,軍官亦不下千人”。
華工赴俄始於19世紀60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達到高潮。一戰時,俄國對勞動力的需求急劇增加,在中國北方大肆招工。這些人到達俄國之後,不是被送到原始森林的伐木場、西伯利亞的礦山從事奴隸般的勞動,就是被送到西部一戰前線,挖戰壕或從事戰地運輸,慘死在戰場。
1917年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爆發,旅俄華工受革命鼓舞,拿起武器,加入到十月革命中。在隨後的蘇俄內戰和反對外國武裝干涉的戰爭中,又有成千上萬的旅俄華工加入工人赤衛隊和紅軍。
蘇俄成立后,俄國發生內戰,交通受阻。中國在俄的參戰部隊和勞工無法撤回國內,處境艱難。經北洋政府反覆交涉,蘇俄同意滯留在俄國各地的中國參戰人員分批乘火車經西伯利亞回國。
幾支“中國軍團”
張福榮“中國軍團”
蘇俄紅軍中的中國官兵
蘇俄紅軍中的中國官兵
1918年7月底,滯留在俄國的中國參戰人員中的一支約2000人,在張福榮(音譯)的帶領下乘火車到達南烏拉爾地區的車裡亞賓斯克和鄂木斯克之間的特羅伊茨克。蘇俄紅軍同白衛軍高爾察克的部下杜托夫部及捷克軍團正在特羅伊茨克激戰。因鐵路被破壞,列車無法繼續前行。中國軍人和勞工準備步行穿越哈薩克草原返回中國新疆。
面對這群不速之客,蘇俄紅軍和白軍都想利用中國人為自己作戰。白軍命令他們進攻紅軍,否則予以消滅;紅軍指揮員瓦·康·布柳赫爾派出黨代表尼·卡希林,帶著一批共產黨員到中國人中進行宣傳,希望他們站到革命者一邊。中國軍隊被蘇俄紅軍說服了,在張福榮的帶領下加入到紅軍隊伍中。雖有中國軍隊加入,但由於雙方力量懸殊,蘇俄紅軍還是頂不住對方的攻勢,準備朝西北方向突圍,與昆古爾地區卡馬河畔的紅軍主力會合。這一地區河汊縱橫,8月5日拂曉,突圍開始,白軍攻勢兇猛,布柳赫爾和張福榮指揮紅軍(其中有1800多名中國人)與杜托夫部血戰了四天四夜,仍未突圍。
8月19日夜間,白軍渡過托博爾河向紅軍所在的伊爾內克希村進攻,企圖攻佔該戰略要點,將正在強渡濟利姆河的紅軍後續部隊攔腰斬斷,各個擊破。生死存亡關頭,布柳赫爾命令張福榮帶領兩個連的中國軍人向敵人施行反衝擊。他們端著刺刀,每人還背著一把馬刀,迅速躍進到離敵二三十步遠的地方,突然發起衝鋒。這支中國部隊在國內屬北洋軍精銳之師,士兵年齡都在20—25歲之間,訓練有素,出國前又經過挑選,戰鬥力強,尤其擅長肉搏格鬥。中國軍人把白軍打得潰不成軍,將他們趕過了托博爾河,掩護蘇俄紅軍成功渡過濟利姆河。
這支包括蘇俄紅軍和中國軍隊在內的8000多人的隊伍克服重重困難,長途奔襲1600公里,於9月12日在昆古爾地區卡馬河畔與紅軍烏拉爾第五師會合。9月14日,布柳赫爾把這次具有傳奇色彩的行軍電告列寧,特別讚揚了中國軍人的英勇頑強。9月30日,全俄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又聽取了南烏拉爾中俄混合部隊英雄事迹的專題報告。由於張福榮領導的中國軍人戰績突出,執委會主席斯維爾德洛夫對其進行了嘉獎,並決定將俄羅斯烏拉爾—伏爾加地區加入紅軍的各支中國國際志願隊合編組成“中國軍團”,任命張福榮為軍團長,歸布柳赫爾指揮。列寧和斯維爾德洛夫親自簽署了成立“中國軍團”的命令,托洛茨基(時任紅軍總司令)於1918年10月12日代表俄共(布)中央前往昆古爾,把書寫著“中國軍團”的軍旗授予張福榮。
任輔臣“中國軍團”(“紅鷹團”)
任輔臣雕像
任輔臣雕像
蘇俄內戰爆發不久,1917年11月25日,在俄羅斯伏爾加上游卡瑪礦區,任輔臣組織了一支由華工組成的武裝,支持蘇俄政權。這支武裝引起了列寧關注。他簽署命令,將該部隊編為紅軍第三軍第二十九步 兵師第二百二十五團,任命任輔臣為團長。
任輔臣(1884-1918),遼寧省鐵嶺縣鎮河夾心村人,在東北加入布爾什維克。1914年受組織委派,以外交署員的身份,帶領2000名華工來到俄國。
1918年春天,伏爾加河畔硝煙瀰漫,駐守在伏爾加河上游西岸的紅軍第二師師長別列烏爾如坐針氈。面對裝備精良的白衛軍,紅軍雖奮勇拼殺,但傷亡慘重。後勤保障也被切斷。別列烏爾撥通了向紅軍總部的求救電話,蘇俄肅反委員會主席捷爾任斯基得知前線告急,派出任輔臣團支援別列烏爾。
在卡瑪礦區,中國礦工以勤勞聰明、肯於吃苦著稱,與當地各階層有著非常融洽的友好交往,能夠廣泛活動。任輔臣利用這一有利條件,派出偵察員打入白衛軍內部,借運送油料、給養的機會對白軍的渡船和坦克等進行破壞。幾天之間,被偵察員暗中破壞的裝備就達到三分之一以上。5月29日拂曉,白軍的大炮對準了紅軍陣地,運兵船也準備起錨。豈料準備上膛的許多火炮早被任團的偵察員做了手腳,不少渡船的鍋爐壓力表也被破壞,無法點火啟航。
“紅鷹團”騎兵分隊
“紅鷹團”騎兵分隊
正當白軍亂成一團時,任輔臣下達了開炮命令,白軍不但無還手之力,甚至連躲避和逃跑的時間都沒有了。伏爾加河保衛戰大捷。紅軍總部收到了別列烏爾為任輔臣請功的電報。列寧在寬敞的辦公室里,左手習慣地插在馬夾的腰部,高舉的右手有力地揮動那封請功電報,轉著圈子,發出激昂而短促的慨嘆:“任輔臣!我們蘇維埃軍隊中的一隻紅鷹,一隻直衝雲天的紅鷹!”
根據列寧的指示,軍事委員會頒發嘉獎令,授予任輔臣的中國軍團為“紅鷹團”。捷爾任斯基趕赴古士崴城主持頒授軍旗儀式,這位目光犀利的蘇俄肅反委員會主席與任輔臣緊緊擁抱,反覆念叨:“格力范、格力范!”(俄語:真正的朋友)。他還激動地說:“……中國團曾兩次奪取彼爾姆城,血戰阿拉塔伊,后又多次將白軍擊潰在都拉河和上都拉一帶。光你們繳獲的機槍就可以裝備一個師了。”隆重的命名儀式后,捷爾任斯基返回彼得堡,見到列寧的第一句話是:“我現在最缺少的就是紅鷹團那樣的戰士。”列寧掃視了一下他那期待的神情,立即拿起筆來,簽發了從“紅鷹團”中抽調一百名中國戰士,充實到蘇維埃保衛部門工作的命令。
伏爾加保衛戰的勝利使得任輔臣和紅鷹團威名遠揚。當時的《共產主義者》報撰文說:“任輔臣的紅鷹團是捍衛蘇維埃鬥爭中最機智最頑強的部隊。紅鷹團之所以百戰百勝,在於他們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在於官兵之間有著血肉相連、生死與共的階級感情。而任輔臣作為這支部隊的指揮員已成為伏爾加地區的傳奇英雄。他的名字在閃光。”
1918年12月初,打贏了伏爾加保衛戰的任輔臣又率部支援維爾亞車站阻擊戰。這是一場保衛紅軍後勤通道的硬仗,也是一場敵強我弱的惡仗。白衛軍以兩個師和一個哥薩克騎兵團的兵力向車站發起猛攻。進攻的哥薩克是全俄九支哥薩克軍中最剽悍的一支,他們喜歡血酒和套馬索(用來將俘虜在馬後拖死),從牙縫裡吐字,鞭子塗著柏油,手臂上青筋暴露,傳統的“沙什卡”直刃馬刀舉在半空。戰鬥持續了7天7夜,紅軍付出了巨大犧牲。任輔臣堅守一線,並指揮兩個蘇俄團隊突圍,撤至敵軍火力稍弱的車站西段保存實力,等待與增援部隊會合。而紅鷹團則堅守陣地最前沿與白軍對峙。
12月7日,等待增援的戰士們在宿營時,遭遇大股白軍的圍襲。白軍猛烈轟炸紅鷹團營地,任輔臣指揮部隊與企圖攻佔車站的白軍進行肉搏,擊退了白軍一次次的衝鋒。第二天清晨,紅軍援兵到達維爾亞時,發現任輔臣和他的上千名官兵全部壯烈犧牲。消息傳到彼得堡紅軍總部,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斯維爾德洛夫扼腕長嘆。一向處變不驚的捷爾任斯基拿著電話話筒,獃獃地佇立在寫字檯前。沒有人敢把這個消息報告給正在住院養傷的列寧。任輔臣犧牲后,蘇維埃政府派專車將其夫人張含光及3個孩子接到莫斯科。
1920年,列寧接到任夫人申請回國的報告,派人將他們接到克里姆林宮。當任夫人和孩子走進辦公室時,列寧從辦公桌後走過來,一邊親切地同他們握手,一邊說:“您是任輔臣同志的夫人吧,當我得知你們來到莫斯科后,就想和你們見面,可是一直抽不出時間來。今天和你們見面,我很高興。”談到任夫人及孩子要回國時,列寧說:“我建議您留在俄國,蘇維埃政府將儘力照顧你們,回國去也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任夫人仍然希望回國,列寧安慰道:“等東部戰爭平息后,再安排你們回中國去。”1921年,蘇維埃政權在弗拉季取得了勝利,蘇俄政府派專車和衛兵護送任夫人和3個孩子回到中國。
1989年11月,前蘇聯政府授予任輔臣紅旗勳章(蘇聯最高戰鬥勳章),勳章由蘇聯駐華大使交給任輔臣的兒子任棟樑。
包清山“中國營”
包青山
包青山
在北高加索,包清山的“中國營”同樣戰功卓著。
1918年春天,以包清山為首的100多名中國勞工,在北高加索的弗拉季高加索成立了中國支隊,它是當時捷列克蘇維埃共和國所依靠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在國內戰爭時期享有盛名,被人們傳誦為是“列寧從莫斯科派來(高加索)的中國赤衛師”。當這支中國部隊在北高加索重鎮弗拉季高加索成立時,阿斯特拉罕邊疆區臨時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基洛夫親臨這支部隊表示熱烈祝賀,親授紅旗;並將一支毛瑟槍贈送給中國獨立營營長包清山。這支隊伍剛一成立,立即加入到保衛弗拉季高加索的戰鬥中。
1918年8月1日,擔任守城主力的蘇俄紅軍在堅守數月後,由於寡不敵眾,被白衛軍突破防線,攻入城內。經過4天的激烈巷戰後,大部分市區陷入敵手,紅軍被迫準備撤離。形勢萬分危急,中國支隊忽然從位於城中心的中央廣場的一棟高樓里,升起了一面紅旗。緊接著,中國支隊向白軍猛烈射擊,白衛軍隨即向中國軍隊輪番發起了猛烈進攻。
包清山指揮中國戰士依託掩體,頑強抵抗,一次又一次挫敗白軍進攻,始終把這一重要的制高點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戰鬥堅持到第6天,援軍趕到,趕走了白軍,重新奪回弗拉季高加索城。包清山支隊在保衛南部石油基地格羅茲尼市的“百日大戰”中,同樣出色地完成了作戰任務。遵照基洛夫的命令,這支隊伍於1919年初夏改編為“中國營”,編入紅軍狙擊團,開赴伏爾加河和頓河地區。
對於包清山支隊,蘇俄政府有過如下評價:“包清山指揮的支隊雖然在物質上得不到保證,遠離家鄉,忍飢挨凍,但毫無怨言地在北高加索山區完成了無數次戰鬥任務。不管是殲滅零星散匪或是打擊裝備良好的白軍,他們都是真正的國際主義戰士的典範,都是保護勞動人民權利的忠誠衛士的典範。”1919年5月,列寧親自接見了這支被編為蘇俄紅軍第4團第3營的全體華工戰士,稱讚他們“真是好樣的”,有的華工戰士還榮獲“列寧勳章”。

華工戰士

蘇維埃政府成立后,華工得到列寧的極大信任,70多名華工曾在蘇維埃政府所在地——彼得格勒的斯莫爾尼宮擔任保衛列寧的衛士。李富清,一位來自遼寧瀋陽的華工,便是70多名華工衛士中的一員,他還擔任過列寧衛隊的小組長。
在彼得格勒擔任列寧衛士期間,每次執勤,李富清怕驚擾列寧工作,他都帶領其他衛士,在列寧辦公室外面的台階下站崗、放哨,並且把腳步放得很輕、很輕。一次,一名衛士想打咳嗽,怕影響到列寧工作,硬是緊捂嘴巴,走出很遠才咳出聲來。
列寧與李富清的蠟像
列寧與李富清的蠟像
列寧很關心這些來自異國的衛士,曾多次和中國戰士拉家常,問他們生活是不是習慣,吃的、住的好不好。列寧為了和華工衛士進行語言交流,還抽時間向這些衛士學習“您好”、“吃飯”等日 常漢語。為了提高中國戰士的俄語水平,列寧特意派了一名教師給他們上俄語課,並向他們贈送了俄語課本。
1923年5月,李富清被選送莫斯科軍事學校,接受正規的軍事培訓。
1924年1月列寧逝世時,李富清作為軍校代表為列寧守靈。隨著時間流逝,90多年前的往事早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中。

華工紀念碑

旅俄華工在異國他鄉的殊死戰鬥,除了當年蘇俄報刊有過片言隻語宣傳外,由於當時中國國內混亂的政治狀況,赴外勞工社會地位卑微,他們幾乎沒有留下記錄。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中國和前蘇聯關係的好轉,過往的歷史才又被提及。由於年代久遠,資料難覓,除了極少數人能基本弄清其身世、事迹外,多數人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蘇俄紅軍中國戰士紀念碑碑文
蘇俄紅軍中國戰士紀念碑碑文
1918年6月,蘇俄內戰期間,紅軍第33庫班師292傑爾賓特團中國營在此地停留時突遭白軍哥薩克騎兵襲擊。為掩護鐵路工人和紅軍官兵家屬,中國營官兵奮不顧身,依託鐵路會讓站以劣勢兵力和裝備對抗白軍騎兵的反覆衝擊。在付出巨大傷亡之後,終於擊退白軍,保住了鐵路會讓站。後來當地民眾將犧牲的中國士兵遺體統一收殮,安葬於鐵路會讓站附近。
蘇俄紅軍中國戰士的紀念碑
蘇俄紅軍中國戰士的紀念碑
1957年,十月革命40周年紀念日前夕,當地政府和居民一起將烈士遺骸遷葬於城市中心廣場,並建起了紀念碑。紀念碑呈方尖 型,頂端綴有一顆紅星,正面用中俄雙語鐫刻著:敬禮!這裡安葬的是在保衛蘇維埃政權的戰鬥中,於1919年7月在莫洛佐夫斯卡婭車站地區犧牲的第292傑爾賓特國際團中國紅軍游擊隊隊員。(見右圖)
旅俄華工在得不到平等對待飽受欺凌和侮辱的境況下,憑著殊死作戰的果敢精神,以自己的犧牲贏得蘇俄的尊重和讚譽。他們的事迹不能在祖國的歷史長卷中留下記錄,他們的名字不能使祖國的後代留下記憶,著實令人掩卷長嘆。
最後,向任輔臣中國團、張福榮中國團、伏龍芝中國獨立團、桑富陽中國營、德薩中國獨立支隊、比里侈諾夫中國支隊、別爾米中國支隊以及各蘇俄紅軍部隊中的六萬名中國戰士致敬!

戰爭總結


重現莫斯科切爾諾戈洛夫卡發生的俄國內戰
重現莫斯科切爾諾戈洛夫卡發生的俄國內戰
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歷時近三年,以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失敗告終。這一時期蘇俄軍事戰略的主要特點是:採用戰略進攻和反攻、戰略防禦等多種作戰樣式;善於選擇主要戰線並在主突方向上集中使用兵力兵器;利用騎兵集團軍實施快速機動作戰;重視組建戰略預備隊和適時使用預備隊於重要方向;正規軍和游擊隊密切配合。蘇俄內戰的勝利,鞏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創造了條件。
蘇聯成立
紅軍擊敗了領土上的所有反對勢力的軍隊,使得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能於1922年12月30日成立。
死亡人數巨大
俄國在此前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連續七年陷於戰亂。在此七年期間,兩千萬人死亡,還有三十萬人投降到波蘭。其中內戰時期,雙方都有一百萬人以上死亡,國家經濟幾乎崩潰,再加上1920年和1921年的旱災更是雪上加霜。疾病也橫行,僅1920年就有三百萬人死於斑疹傷寒。更有數百萬的平民死於戰火。
逃難人員眾多
在此期間有一百萬人逃離俄國,到歐洲或者波羅的海諸國,他們被稱為白俄。這些人又有不少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人士。
國家經濟嚴重受損
蘇俄(蘇聯)工業產值的發展
蘇俄(蘇聯)工業產值的發展
在戰爭結束的時候,由於連年戰亂,工業產量只有1913年的七分之一(見右圖),農業只有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