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國

德國國號

徠德意志帝國(德語:Deutsches Kaiserreich、法語:Empire allemand),通常指從1871年勃蘭登堡-普魯士完成德意志統一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也被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因為將神聖羅馬帝國算為德意志第一帝國。其國號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瑪共和國納粹德國的正式國名。

帝國由27個領地構成,其中普魯士王國占帝國大部分地區並擁有最多人口。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了除奧地利帝國外德意志全境,德意志帝國建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意志帝國滅亡。

德意志帝國是當時歐洲五大強國和世界列強之一,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超過英國和法國。但帝國的專橫統治也引發了不滿。

1864年-1870年間,普魯士王國先後通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三次王朝戰爭,完成德意志統一。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帝國誕生。

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爭。1882年,與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一戰時的三國同盟軍事集團正式建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作為同盟國一員參戰。1918年末,此時同盟國敗局已定,德國內部厭戰情緒高漲。11月3日,由於不滿海軍部對反戰水兵的迫害,基爾水兵起義發生,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11月9日,由於革命已蔓延至全國,皇帝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並連夜出走荷蘭,德意志帝國宣告滅亡。

帝國前身


1415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敕封霍亨索倫-法蘭克尼亞系的腓特烈六世為勃蘭登堡選帝侯,史稱選帝侯腓特烈一世。
1510年,霍亨索倫-安斯巴赫藩侯支系的阿爾布雷希特當選為條頓騎士團第37任大團長。1525年,他向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齊格蒙特一世宣誓效忠,並宣布條頓騎士團國世俗化,更名為普魯士公國。1594年,其孫女嫁給霍亨索倫家族-勃蘭登堡選帝侯主系之子約翰·西吉斯蒙德。約翰·西吉斯蒙德於1598年任勃蘭登堡選帝侯。1618年普魯士公爵去世,因無男嗣,遂將領地給予女婿,兩國合併改稱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
170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為換取勃蘭登堡-普魯士公爵腓特烈三世對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支持,將普魯士公國升格為普魯士王國,後者遂史稱勃蘭登堡-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勃蘭登堡-普魯士王國也簡稱為普魯士王國。
1806年,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勒令神聖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解散神羅帝國,神羅帝國就此滅亡,後者遂成為奧地利帝國皇帝。1815年,拿破崙於滑鐵盧戰役戰敗,法蘭西第一帝國終結,拿破崙戰爭就此結束。同年,由於維也納會議其它參與國的反對,奧地利未能恢復神聖羅馬帝國,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了以奧地利為主席國的德意志邦聯
然而,新生的德意志邦聯組織鬆散,各邦保持完全的主權,特別是在拿破崙戰爭中地位和實力得到大幅提升的普魯士開始與奧地利爭奪德意志地區的主導權。
1834年,以普魯士為首的38個德意志邦聯成員組成德意志關稅同盟,正式與奧地利領導的德意志邦聯分庭抗禮。
1864年,普魯士在普丹戰爭中戰勝丹麥,丹麥被迫割讓石勒蘇益格地區給普魯士。
1866年,普魯士在普奧戰爭中戰勝奧地利,奧地利被迫放棄德意志地區的主導權,並解散了德意志邦聯。1867年,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邦聯建立。

帝國建立


1870年,法蘭西第二帝國與普魯士王國爆發普法戰爭。次年1月18日,普魯士在戰爭中大獲全勝,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帝國誕生,並順勢兼并了北德意志邦聯和南德諸邦。
德意志帝國版圖
德意志帝國此時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普魯士王國在新帝國中佔據主導地位。它的領土佔了整個帝國的五分之三,人口則佔了三分之二。霍亨索倫王朝世襲傳下的皇冠繼續成為帝國的皇冠。
依據1871年4月16日所頒布的由普魯士王國憲法為基礎所修改的帝國憲法,帝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22個州、3個自由市和1個直轄區組成。各州把軍事、外交、海關、刑事等權力交給帝國政府,只保留教育、衛生和地方行政等權力,同時保留自己的君主政府和議會。
但同時,帝國也是一個二元君主制國徠家。憲法規定普魯士王國的國王就是帝國的皇帝,普魯士王國的首相就是帝國的宰相。帝國皇帝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能任免帝國各級官吏,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帝國宰相則由帝國皇帝任免,且僅向帝國皇帝負責。
帝國的立法機構是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聯邦議會由各州君主任命代表而組成,主席由宰相擔任,設58席,普魯士佔17席、巴伐利亞佔6席、薩克森佔4席、符騰堡佔4席,只需14票便可否決憲法修正議案,因此普魯士在聯邦議會有很大影響力。
帝國議會的議員則通過秘密選舉產生,選民為帝國居民中年滿25歲的成年男性公民,設382名國會議員,1873年起增至397名。帝國議會所通過的一切決議須得聯邦議會同意後來能生效,以限制帝國議會的權力,因此實際功能並不大。

俾斯麥時期


德意志帝國短暫的歷史當中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宰相俾斯麥時期(1871-1890)。
第一任宰相奧托·馮·俾斯麥生於1815年4月1日,卒於1898年7月30日,人稱“鐵血宰相”。1862年普魯士憲法危機時被任命為普魯士首相,並於任職期間領導併發起了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因此帝國成立后他的影響力甚至要超越皇帝威廉一世,直至他於1890年被威廉二世解職。他成為首任帝國宰相后的主要政策有以下幾個:

文化鬥爭

文化鬥爭是指俾斯麥在1870年代打壓天主教教徒的行動。早在1870年,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頒布《教宗無誤論》,由於帝國天主教徒當中存有不同意見,使國家首次捲入教會事務。天主教徒於1870年12月創立中央黨,宗旨是保護天主教徒利益,可是俾斯麥認為它是保護帝國的敵人,黨對教宗的支持使人們認為該黨效忠於教宗而非國家。中央黨在1871年大選獲得63個席位,僅次於民族自由黨。此外,俾斯麥認為中央黨會與信奉天主教的法國和奧地利形成一股反帝國勢力,加上天主教徒在1849年法蘭克福議支持大德意志方案,且在普奧戰爭中支持奧地利。因此,俾斯麥發動一場“文化鬥爭”,以大大削弱天主教徒在德國的影響力。
文化鬥爭主要在1871年至1876年間進行,俾斯麥透過一系列法律削弱天主教會的影響力。首先在1871年7月,俾斯斯廢除了普魯士的文化部天主教處。1872年3月頒布“學校監督法”,規定國家代替教會對學校的監督。1873年又通過一系列法案,統稱為“五月法案”。主要措施控制神職人員的培訓、任命和教會教育,禁止耶穌會在帝國展開活動,拒絕服從這些法案的神職人員會被罷黜或拘捕。1874年規定教會不能控制婚禮,婚姻事務由國家處理,人民須向相關部門登記才具有法律效力。1875年推出“糧倉法”,凡拒簽聲明支持政府立法行動的教士將不會得到政府的宗教津貼。最後是1875年6月的“修道院法”,除了疾病服務社團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天主教仕團活動,並關閉所有修道院。許多抵制文化鬥爭的神職人員遭監禁或驅逐出境。然而文化鬥爭不但未能達致預期目的,反而使中央黨勢力越來越大,天主教徒充滿凝聚力,得到選民的支持。1874年大選中,中央黨在帝國議會席位上升一倍。由於這樣的反效果,加上俾斯麥害怕社會民主黨與中央黨結盟,以及教宗庇護九世在1878年逝世,新教宗利奧十三世表示願意和解,迫使俾斯麥放棄與天主教徒的敵視,漸漸廢除相關法令,並改為與中央黨合作,文化鬥爭終告失敗。

社會黨人法

德意志帝國建立后,德國社會民主黨勢力日漸增強,雖然它的人數尚少,可是俾斯麥越來越視它為心腹大患,認為社會民主黨是帝國的敵人。社會民主黨人批評帝國的內外政策,為廣大的工人們爭取較好的生活,因此漸漸成為帝國最有影響力的政黨之一。1878年5月,德皇威廉一世遭到刺殺攻擊,事件中無人受傷,俾斯麥以此為借口向帝國議會提出一項《社會黨人法》。不久威廉一世再次遭到暗殺,傷勢嚴重。10月國會通過社會黨人法。社會黨人法又稱反社會主義非常法,內容是禁止社會主義者的一切集會、組織、結社以及各種報刊,也不得接受任何募款捐助,不過國會拒絕立法禁止社會民主黨參選國會議員,使社會主義者在國會仍有一定影響力。社會黨人法每三年重新通過一次,直至1890年俾斯麥下台。
俾斯麥這政策的結果與文化鬥爭一樣,法案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助長社會民主黨的勢力。1870年代的經濟蕭條,使帝國貧富懸殊惡化,不僅引起社會主義者的關注,同樣喚起許多帝國社會不同成員的關注,社會民主黨勢力越來越大,俾斯麥為了壓制這些勞工階級的政治活動,便透過各種福利措施收買他們。因此在反社會主義的同時,俾斯麥實際上推行一些保障市民權益的社會主義法,包括1883年的《疾病保險法》、1884年的《意外災難保險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殘廢保險法》。縱使這些法案使帝國成為世界首個具備完善社會保障的國家,但成效甚低,無法彌補俾斯麥與工人之間的裂痕。1890年,帝國國會拒絕通過社會黨人法,皇帝威廉二世解除俾斯麥的首相職務,俾斯麥下台,反社會主義結束。

三國同盟

俾斯麥知道帝國剛剛建國,位於歐洲中央,四面均是強敵,加上帝國的建立改變了歐洲勢力均衡的狀況,使列強感到不安。因此,他任內採用大陸政策,宣稱德國是“滿足的帝國”,以安撫列強。他煽動英、俄兩國互相對抗、與奧結盟、阻止俄國擴張和孤立法國,目的是鞏固德意志帝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
1873年,德、俄、奧結成三皇同盟,是一個很模糊的軍事盟約,三國之間存在利益矛盾,所以三皇同盟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同盟。俾斯麥原以為法國需要一段很長時間,才能在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中恢復元氣,可是1873年提前付清了50億法郎賠款,迫使德軍撤出法國。俾斯麥不願意法國重新強大起來,在1874年借口法國圖謀報復,在邊境集結軍隊,引發戰爭危機。俾斯麥相信三皇同盟剛剛建立,俄國不會反對德國對法國的行動,但俄國不希望德國過分強大,而法國又是一個能有效牽制德國的國家,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批評俾斯麥的行動,表示俄國不會視而不見,俾斯麥只好放棄行動。
1878年,俾斯麥主持召開柏林會議,它對德國而言不僅是一個修訂聖斯特法諾條約的會議,而是一個顯示德國實力的會議。會議中,德國極力討好英國和奧國,而俄國原有的利益在會議幾乎完全失去,使德俄關係惡化,三皇同盟已名存實亡。
1879年10月,德奧結成同盟,條約規定締約國一方受到俄國攻擊,另一方應加入戰爭;義大利因為與法國爭奪突尼西亞而在1882年加入該盟約,組成三國同盟。1879年德國實行貿易保護政策,限制俄國糧食入口,到了八十年代,德俄關係基本上無法維持,這時法國主動出擊,1887年提出法俄結盟,1888年提供5億法朗幫助俄國解決財政困難,1889年又提供19億給俄國。俾斯麥為了維持德俄關係,在1887年簽定再保險條約,規約締約國一方受攻擊時,另一方須保持中立。然而在1890年,威廉二世拒絕與俄國續約,俄國轉為加入英法陣營。
俾斯麥宣稱德國是一個“滿足的帝國”,因此早年並沒有向外建立殖民地,以免與其它列強發生摩擦,所以德國的殖民事業起步較晚。1882年12月6日才在法蘭克福成立“德意志殖民事業協會”(Deutscher Kolonialverein),1884年在柏林成立“德意志移民團體”(Gesellschaft für deutsche Kolonisation),這兩個組織在1887年合併。1884年德國還在納米比亞多哥喀麥隆建立了殖民地,1890年又在坦噶尼喀建立了殖民地。

威廉二世


德意志帝國的第二個時期是德皇威廉二世(1890-1918)時期。
德皇威廉二世生於1859年1月27日,卒於1941年6月4日。1888年3月,德皇威廉一世去世,由兒子腓特烈三世繼位,可是他因咽喉癌於同年6月去世,只擔任99日皇帝后便由29歲的兒子威廉二世繼位,因此1888年又被稱為“三皇年”(Dreikaiserjahr)。

解任俾斯麥

威廉二世此時年紀輕輕,個性傲慢且專橫。他無法接受被宰相俾斯麥控制,希望能親自參與政事。因此雖然威廉二世在未當皇帝前,曾很仰慕俾斯麥,但在登基之後,他卻與宰相俾斯麥常常意見相左。
1889年5月,魯爾工業區的罷工事件發生后,威廉二世要求帝國議會制定完善的勞動保障法案,與俾斯麥的反社會主義背道而馳。1890年,由於選舉中社會民主黨人勢力急升,俾斯麥要求改更憲法,卻被德皇威廉二世。最終,在1890年3月18日,俾斯麥向威廉二世請辭,俾斯麥時代就此結束。

第二任

第二任宰相列奧·馮·卡普里維伯爵此後繼任(1890年3月20日-1894年10月26日)。他採用溫和手段,推展德國與歐洲各國簽訂貿易條約,為工人提供就業機會,並降低德國進口關稅。他的做法使工人生活水平得以改善,麵包價格下降,但引起利益受損的大地主的強烈抗議。1892年,因教育法案未獲得通過,卡普里維伯爵的地位受到嚴重損害,失去支持的他在1894年10月20日被迫辭職。
第三任宰相霍恩洛厄-希靈斯菲斯特此後繼任(1894年10月29日-1900年10月17日)。在職期間,他竭力防止或彌補德皇威廉二世狂熱的宗教情緒造成不必要的損失。1900年,81歲的他因年事已高宣告退休。
第四任宰相伯恩哈德·馮·比洛伯爵此後繼任(1900年10月17日-1909年7月14日)。比洛伯爵竭力與帝國會議內各黨派的領導人建立友好關係,以便使他們批准自己所提交的議案,但他所取得的成效卻很有限。他重現實施的農業保護政策得到保守派的支持。但是外交政策所產生的高額費用,特別是因殖民擴張迫使他提高國內的稅率,他的稅收議案遭到國會議員的強烈反對。雖然如此,比洛伯爵因與德皇威廉二世的親密關係,仍然穩坐宰相之位。
但在1908年出訪英國期間,德皇在接受《每日電訊》一位英國記者採訪時,自認是英國朋友的威廉二世聲稱,他對英國的虔誠與大多數德國人民是不相一致的。由於工作疏忽,比洛伯爵未能阻止該文的發表。此文一經見報,新聞界和國會頓時嘩然,群情激奮。甚至連保守派都強烈要求皇帝退位。比洛伯爵於是引咎自責,但他在國會中關於這件事的發言,觸怒了德皇,此後德皇對他就不如以前那麼友好了。對於此事件的漠然也使他失去了公眾的支持。不得不於1909年辭職。
第五任宰相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此後繼任(1909年7月14日-1917年7月13日)。他富有和平理想,對外主張和平方法解決問題。對內則力爭維持社會現狀。他反對就德國的政治和社會制度做任何形式的改變,但這些都失敗而回。1917年7月,因在與協約國進行和平談判上與國會發生分歧而被迫下台。
第六任宰相喬治·米夏埃利斯此後繼任(1917年7月14日-1917年11月1日)。在任期間庸碌無為,最後失去議會的支持,並為軍方唾棄,被迫辭職。
第七任宰相喬治·馮·赫特林此後繼任(1917年11月1日-1918年9月30日)。儘管他是巴伐利亞議會最大的政黨領袖,然而他並不具備影響導,同第六任宰相米夏埃利斯一樣只不過是一位傀儡。1918年末,德國已經瀕臨崩潰,他無法處理危機,於是被迫辭職。
第八任宰相馬克斯·馮·巴登親王此後繼任(1918年10月3日-1918年11月9日)。由於德國戰敗在即,德皇與容克貴族們希望利用巴登親王溫和派的名望,特別是反對無限制潛艇戰一事通過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與協約國進行停戰協商。
他很快意識到對現行政治體制已不能僅僅局限於表面文章式的小修小補,必須進行大刀闊斧式的改革,並隨即著手進行改革工作。10月下旬,他撤銷了總參謀部重量級人物魯登道夫的職務,削弱了總參謀部的實力。但這些改革既沒有滿足左派社會民主黨人的要求又遭到皇帝為首的右派抵制,使巴登親王對改革的前景產生了懷疑,他變得優柔寡斷,對兩邊支支吾吾,不能應對。最後巴登親王決定請社會民主黨領袖菲利浦·謝德曼參與內閣,然而此時已經為時已晚。11月,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11月9日,帝國滅亡。

外交政策

威廉二世宣稱,德國要尋找“太陽下的位置”。就如第五任宰相霍爾維格所說的那樣,“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於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
威廉二世希望建立一個殖民帝國。由於俾斯麥時期並沒有積極向外擴張其殖民地,因此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已大大落後於其它列強,威廉二世掌政時便加快殖民步伐,為了能夠介入外國殖民地事務,於19世紀末積極擴軍,尤其是海軍。這一主張與其它列強發生衝突是無可避免的,尤其是與傳統海軍強國英國的關係得到急劇惡化。
1890年7月,英德簽定黑爾戈蘭-桑給巴爾條約,德國承認桑給巴爾是英國殖民地,英國則把黑爾戈蘭島讓給德國,解決了英德殖民地之爭的問題,暫時改善了兩國關係。這一條約俄國靠向了法國,因為英俄兩國在遠東的殖民地競爭非常激烈,兩國在1892年訂立了法俄同盟,使俾斯麥早前孤立法國的努力毀於一旦。
1895年,英國進攻德蘭士瓦,威廉二世作出抗議,最後英國行動失敗,威廉二世祝賀德蘭士瓦,結果英國派艦艇到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示威。
1897年,德國佔領中國山東半島。
1898年英德簽定秘密協定,瓜分葡屬非洲,以防德國干預即將進行的第二次波耳戰爭,而德國亦答應不再支持波耳人。
1899年,德國乘美西戰爭的機會,出資購買關島、加羅林群島和帛琉。然而當時德國的殖民地面積遠遠不及英法兩國,而且多是資源貧乏的土地,威廉二世不甘這些收穫,便與英法兩國直接競爭。德國決定建造一支僅次於英國的艦隊,這引起英國的強烈不滿,因為這威脅了英國的海上霸權。
1902年6月,德、奧、意延長了三國同盟,然而數個月後義大利私自與法國達成秘密協議,義大利承認在法國在摩洛哥的利益,三國同盟變得不可靠。
1903年,德國得到巴格達鐵路建築權后,推出一項橫跨歐亞的鐵路計劃,連接柏林和巴格達,中途經君士坦丁堡,以把德國勢力滲入奧斯曼帝國。英國提出要德國把連接波斯灣沿岸鐵路最後一段建築權讓給英國,但德國拒絕。於是英印總督在英軍艦隊護航下,在波斯灣進行一次示威性航行,使英德關係越來越緊張。
1905年,德國在摩洛哥與法國發生爭執,引發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並表示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
1906年,德法兩國在西班牙阿爾赫西拉斯召開會議,商討解決摩洛哥問題,最後雙方同意摩洛哥港口警察由法國和西班牙警察擔任,德國在會議中被孤立。
1911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發生,德國派出艦艇開進摩洛哥港口阿加迪爾。德國的存心挑釁引致英國介入,最後德法兩國簽署《摩洛哥-剛果條約》,德國獲得部分剛果領土,與德屬喀麥隆東南土地連接,並承認法國為摩洛哥的保護國。縱使危機解決,使德法關係惡化是無可挽回的事實。
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德國向奧國表示無條件支持,結果俄國向奧國宣戰,德國向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隨之爆發。

帝國毀滅


1890年代,德國出現了沙文主義團體,其中勢力中最大的是泛德意志協會,宣揚日耳曼種族優越論,提出奪取英、法等國殖民地,再吞併歐美小國,以建立世界性的大日耳曼帝國。1887年,國會通過了軍事法案,同意增加軍費。
1898年德國海軍聯盟成立,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被任命為國家海軍部秘書長,他倡議建造大型艦隊,並通過了第一個海軍擴建法案,在1904年前建造19艘戰艦、8艘裝甲艦和42艘巡洋艦。1900年通過第二個海軍法案,建造更多的船艦,並使德國海軍實力僅次於英國。德國擴建海軍引起了英國關注,兩國展開了軍備競賽。1906年英國第一艘無畏艦下水后,使德國大為緊張,因為當時基爾運河和威廉港的設備並不足以建造和容納此龐然大物。
1891年,德軍總參謀長施里芬開始調整對俄法的作戰計劃,以速戰速決為原則,先在六星期內擊敗法國,然後目標轉向動員速度較慢的俄國,並在4個月內將其擊敗。此計劃最終在1905年完成,即“施里芬計劃”。
1914年,德國作為同盟國成員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帝國經濟自此陷入蕭條,戰事的拖延以及不斷攀高的死傷人數使得德國民眾的厭戰情緒不斷高漲。1915年起,德國國內開始出現糧食暴動,1917年還出現大規模罷工行動,第五任宰相霍爾維格政府隨後被第六任宰相米夏埃利斯政府取代,然而此時的帝國宰相職位已被以軍事首長興登堡埃里希·魯登道夫領導的德國容克貴族架空。同年,德意志帝國黨成立,一心一意支持軍方領導政府。
然而,隨著保加利亞、奧匈帝國等同盟國成員的先後投降,容克貴族決定組建第八任宰相巴登親王的文人政府。此舉做法目的是為了利用巴登親王溫和派的名望,特別是反對無限制潛艇戰一事通過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與協約國進行停戰協商。同時,為了防止國內動蕩不安擴大。新政府開始進行憲政改革,包括各部門向國會負責、文人控制軍隊、廢制普魯士三級選舉等。可是,此時德國統治集團仍想孤注一擲的進行戰爭。
1918年,10月25日,德國海軍司令部下令基爾港的德國遠洋艦隊出海同英軍作戰,若失敗就“光榮地沉沒”。基爾港水兵拒絕執行這項自殺性指令。結果,水兵的抵制雖然迫使德國海軍當局收回命令,但水兵們卻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幾百人。
11月3日,水兵走上基爾街頭遊行示威,抗議海軍當局,要求釋放被捕者。遊行示威隨後發展為武裝起義,水兵們解除了軍官的武裝,迅速佔領了戰略要地,控制了全城。工人也舉行武裝起義響應,並建立了工兵代表蘇維埃。至4日晚,基爾及附近郊區均為起義者佔領。5日,基爾全城總罷工支持水兵起義。基爾港水兵起義成為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的信號,革命在全國迅速蔓延。到11月8日止,幾乎所有的德國大城市中都發生了武裝起義,建立了工兵代表蘇維埃。
1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帝國滅亡。11月10日,人民代表委員會接管政府事務。11月11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結束。

歷史


形成背景

19世紀以前德意志地區是一個民族分合無定的國家。
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徒具虛名的鬆散諸侯聯盟,最多時全國竟分有上千個邦國;經過幾百年的苦苦奮鬥,德意志終於在1871年由普魯士王國實現了首次民族大統一,然而卻又因兩次大戰的失敗,國家再度分裂,直至1990才重新實現統一。
可以說,德國史就是一部“民族分裂→統一→再分裂→再統一”的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族問題(或者說謀求國家統一)就成為了貫穿整個德意志近現代史的一條主線。為什麼普魯士王國的興起具有歷史進步意義,就因為德國的統一大業最終是由普魯士完成的。那麼,身處在一個列強環伺的歐洲和一個諸侯林立的德意志中間,人口和領土都不算多的普魯士,又究竟是憑藉何種“神奇的力量”逐漸由弱變強,一步步壯大發展起來的呢?
帝國統一三功臣:俾斯麥、羅恩、毛奇
帝國統一三功臣:俾斯麥、羅恩、毛奇
1618 - 1648年,歐洲大陸的封建君主們在德意志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三十年戰爭”。這場戰爭使英國資產階級逃脫了歐洲封建君主們的干預而獲得了勝利,卻使德意志徹底衰落。作為這場殘酷戰爭的主戰場,德意志六分之五的鄉村被毀滅,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農民變得一無所有,在飢餓和死亡線上掙扎。戰爭結束后,德意志仍然只是一個四分五裂、殘破不堪、諸侯林立的空頭“國家”。
根據威斯特伐里亞和約,三十年戰爭的勝利者法國和瑞典有權保證德意志各邦內政和外交上的獨立,各邦有充分權利同歐洲任何國家簽定條約。這樣,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就被確定下來了。
三十年戰爭后的德意志究竟分裂到了何種程度,有這樣一組數據很能夠說明問題:當時在德意志境內,共有360個獨立的邦國和1500個半獨立的領地。絕大部分的邦國版圖都很小,比如在威斯特法里亞地區,每個邦國平均只有20多平方英里。但是所有這些邦國的君主卻都很自負,無論其邦土大小都一樣建立起自己整套的專制制度,國家機構健全,也擁有軍隊。一支軍隊有時只有12個士兵組成。
在這種空前的民族分裂局面下,一個社會有秩序、中央有權威、政府有效率、軍隊有戰力的普魯士顯得十分與眾不同。須知近代歐洲,任何國家的崛起都不是溫情脈脈、和風細雨的曼妙之旅,在那個弱肉強食、血雨腥風的動蕩年代,普魯士從一開始就註定要用火與劍來鋪就它的王者之路。

帝國成立

共和國首任總統艾伯特
共和國首任總統艾伯特
進入19世紀后,德意志各地的資本主義逐步發展。
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實現國家統一的鬥爭不斷高漲。
1848年,德意志各地爆發三月革命,但遭到鎮壓。俾斯麥(Ottovon·Bismarck)出任普魯士宰相后,以統一為名限制自由,調和君權與資產階級間的矛盾,利用普魯士的經濟優勢,於1864年擊敗丹麥,收復了丹麥佔領的兩個德意志邦。1866年擊敗奧地利(見普奧戰爭詞條),普魯士獲得了漢諾威、法蘭克福等地,並成立包括普魯士和大多數其他德意志邦國的北德意志同盟。
1870~1871年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兼并南德諸邦,統一了除奧地利外德意志全境。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俾斯麥任宰相,普魯士通過王朝戰爭最終實現德意志的統一。德意志帝國是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德意志的統一道路決定了國家的君主主義、容克主義和軍國主義的特徵。
1871年4月16日通過的帝國憲法,宣告德意志帝國是君主立憲制的聯邦國家。帝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皇帝和宰相,普魯士的貴族莊園主在各級政府和軍隊中享有特權。

政治經濟

德意志帝國的成立,掃除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
19世紀70年代,帝國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法案,如銀行法、統一貨幣法、專利權法、統一關稅法、統一度量衡法等。通過普法戰爭,從法國掠得50億金法郎的戰爭賠款、阿爾薩斯以及洛林的鐵礦和鉀礦,以及接受和應用其他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經驗,使帝國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80年代初以及1890~1893年的經濟危機,加速了工業和銀行業的集中。

同盟關係

一戰時期同盟國陣營四大君主
一戰時期同盟國陣營四大君主
俾斯麥為了避免日後法蘭西共和國報復,利用列強間複雜的關係孤立法國。
1873年與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締結三皇同盟。
1879年與奧匈締結同盟。
1882年與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結成三國同盟。
1887年與俄羅斯帝國簽訂巴爾幹半島保障條約。與當時的英國也沒有特別的對立。可以說俾斯麥孤立法國的外交政策相當成功。
威廉二世在1888年即位后,與俾斯麥發生對立。
1890年,俾斯麥被解除首相職務。威廉二世親政后開始積極實行帝國主義政策,開始與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美利堅合眾國產生衝突,歐洲開始形成兩大陣營對峙的情勢,局勢對德國開始轉為不利。最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世界大戰

保羅·馮·興登堡
保羅·馮·興登堡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被暗殺。列強間的利益衝突(德奧的同盟、英法和德的對立、俄羅斯帝國對巴爾幹的政策等)使得德國捲入了戰爭。德意志帝國選擇站在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一邊,與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法蘭西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1915年參戰)對抗。戰爭蔓延到全歐洲,德意志帝國的海外殖民地也遭到波及。
1914年西線德軍的攻勢在馬恩河(巴黎北方)停滯,此後西線雙方形成塹壕戰,僵持狀態直到1918年春季。在東線,雖然佔領大片土地,但沒對俄軍取得決定性勝利。在北海,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海軍封鎖使得德意志帝國開始發生原料和食物短缺。
1917年,基於德意志帝國的無差別潛艇戰略,間接令美國參戰,使得戰爭情勢開始轉向。
埃里希·馮·魯登道夫
埃里希·馮·魯登道夫
1917年11月,俄國爆發十月革命
1918年3月3日,俄國與德意志帝國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戰爭。芬蘭和烏克蘭取得獨立,德意志帝國得到大片土地。
1918年春夏,德軍在西線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攻勢,巴黎再次危急。但德軍最後仍然無法取得勝利。
1918年10月底11月初,德意志帝國境內許多城市發生叛變(起義)。局勢急轉直下。在各方壓力之下,威廉二世被迫遜位流亡海外。帝制終結。11月9日,社會民主黨黨魁菲利普·夏德曼宣布成立共和國。11月11日,停戰和約簽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雖然戰爭結束,但德國的革命並沒有停止。新成立的魏瑪共和國最後在1919年5月鎮壓了社會主義分子的起義。
在1919年6月28日,《凡爾賽條約》終於結束了戰爭。簽訂和約的地方,正好是凡爾賽的鏡廳,也就是德意志帝國成立的地方。德國割讓土地給法國,比利時以及剛剛復國的波蘭等國。德國尚需賠款,並要為戰爭負上全責。因此,許多德國軍人認為他們被背叛,他們認為德國事實上根本不應該輸,這也是後來納粹德國成立的原因之一。

疆域


本土

帝國本土在德國統一之前,德意志地區分成了39個獨立的邦國。這些邦國包括王國、大公國、公國、親王國、自由漢薩城市和帝國直轄領。普魯士是眾多構成帝國的邦國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國家,領土占整個帝國的六成。
德意志帝國版圖
德意志帝國版圖
這些邦國中的其中數個在神聖羅馬帝國崩潰之後得到了獨立主權。其餘的邦國都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之後得到獨立主權。這些邦國的領土可能並不是一塊連續的領土,可能會分成數個部分分佈在德意志地區各地。這種現象是因為透過家族分支瓜分領地,或者是透過徵購而獲得的。
帝國內的每個成員國都會派遣代表參加帝國聯邦會議和帝國議會。帝國中心與每個成員國之間的關係都不是很固定,之間的關係仍然在基礎階段。德意志皇帝的權力範圍頗大,例如他能夠調停邦國之間的爭論,或者是解決邦國的繼承權問題。
• 王國
普魯士王國(柏林):勃蘭登堡、黑森省、漢諾威省、威廉港、霍亨索倫、勞恩堡公國(與普魯士組成個人聯盟直到1876年,然後併入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拿騷、東普魯士、波莫瑞、波茲南、萊茵省、薩克森省、西里西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威斯特法倫、西普魯士
巴伐利亞王國(慕尼黑)
薩克森王國(德累斯頓)
符騰堡王國(斯圖加特)
• 大公國
德皇威廉二世
德皇威廉二世
巴登大公國(卡爾斯魯厄)
黑森大公國(達姆施塔特)
梅克倫堡-什未林大公國(什未林)
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國(新施特雷利茨)
奧爾登堡大公國(奧爾登堡)
薩克森-魏瑪-愛森納赫大公國(魏瑪)
• 公國
安哈爾特公國(德紹)
不倫瑞克公國(不倫瑞克)
薩克森-阿爾滕堡公國(阿爾滕堡)
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科堡)
薩克森-邁寧根公國(邁寧根)
• 親王國
利珀親王國(代特莫爾德)
羅伊斯-施萊茨-格拉親王國(格拉)
羅伊斯-格瑞茨親王國(格瑞茨)
紹姆堡-利珀親王國(布卡堡)
施瓦茨堡-魯道爾施塔特親王國(魯道爾施塔特)
施瓦茨堡-桑德豪森親王國(松德斯豪森)
華迪克-皮亞蒙特親王國(阿羅爾森)
• 帝國直轄領
阿爾薩斯-洛林(1873年)(斯特拉斯堡)
漢薩自由市
不來梅自由市
漢堡自由市
呂貝克自由市

殖民地

德國正式擁有過主權的地方包括:太平洋薩摩亞:1899年-1914年
德屬新幾內亞,包括威廉皇帝領地和鄰近海島:1884-1914年;其政區還包括:索羅門群島、加羅林群島:1889年-1914年
馬里亞納群島:1889年-1914年
諾魯、馬紹爾群島
德屬東非:後來的坦噶尼喀,今天屬於坦尚尼亞:1885年-1918年
盧安達和蒲隆地:1885年-1917年
維圖:1885年-1890年,在今肯亞
德屬西非包括:喀麥隆:1884年-1914年
多哥:1884年-1914年
德屬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1883年-1915年
德國也在中國擁有土地利益:
膠州灣租借地,包括租借地青島:1897年-1914年(原本租借99年)
天津德租界
漢口德租界
山東勢力範圍
黃河流域勢力範圍

政治


威廉一世加冕(中間著白色軍服者為俾斯麥)
威廉一世加冕(中間著白色軍服者為俾斯麥)
德意志帝國是容克-資產階級專政,帶有濃厚的封建主義、軍事官僚主義和資本主義色彩後起的國家。德意志帝國的統一道路決定了國家的君主主義、容克主義和軍國主義的特徵。
1871年4月16日通過的德意志帝國憲法,宣告德意志帝國是君主立憲制(二元制)的聯邦制國家。
帝國元首是皇帝,由普魯士國王擔任,有任命宰相和高級官吏、召集和解散議會、宣戰、媾和的權力,同時是軍隊的最高統帥。
帝國宰相由普魯士首相擔任,只對皇帝負責。
立法權屬帝國國會和聯邦議會,後者由各邦政府任命的58名代表組成,普魯士在議會中佔有決定性,可以否決帝國國會通過的議案。帝國國會由普選產生,其預算權和立法權受聯邦議會制約。
帝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皇帝和宰相,容克資產階級在各級政府和軍隊中享有特權。

國家性質

以普魯士(Preussen)王國為核心,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建立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德意志聯邦國家。

對內政策

德皇威廉一世
德皇威廉一世
德意志帝國前期,內外政策的實際制訂者是俾斯麥。其對內政策的出發點是維護普魯士和容克的特權,照顧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1872年開始反天主教會的文化鬥爭,1878年公布《社會黨人法》,1879年採取高額保護關稅政策。

容克制度

德皇腓特烈三世
德皇腓特烈三世
容克原指無騎士稱號的貴族子弟,后泛指普魯士貴族和大地主。起源於16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基本消亡。在德國文獻中容克被分為作戰容克、宮廷容克、議院容克和鄉村容克等不同類型。
在德國歷史上真正起過較大作用的是鄉村容克。鄉村容克指普魯士的貴族莊園主,主要是征服易北河(Elbe)以東地區並在那裡進行殖民的德意志騎士領主的後裔。他們集領主權與鄉村政權於一身。
16世紀,容克為了擴大穀物生產,大量強佔易北河以東農民的份地,以農奴的勞役經營商品生產性的大莊園經濟。鄉村容克具有粗獷、暴戾、眼光狹隘的特點。
1653年,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列·威廉賜予容克以“完全支配”農民的權力,並給予免稅等大量經濟優惠。
在1807年開始的施泰因和哈登堡改革中,容克受到重大打擊。
19世紀以來普魯士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全面瓦解了容克的經濟基礎——封建莊園。為此普魯士王朝把重要軍官職位和政府官位賜給容克作為補償。
1848年德國革命后,容克的莊園經濟逐漸轉變為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大部分容克開始資產階級化,但仍保留許多封建殘餘。在容克莊園中,僱農仍然處於半農奴的地位。
這種在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條件下,用資本主義剝削逐漸代替農奴制剝削的方式,被稱為普魯士道路。
容克地主階級在政治方面屬於極端的保守主義,主張君主專制,崇尚武力,贊成對農業採取保護主義,其代表人物是俾斯麥。
1871年普魯士自上而下統一德意志,標誌容克資產階級統治的最後形式。帝國國會中的德意志保守黨和國會外的農民同盟均代表容克利益,軍隊中的軍官也多出身於容克,從而使整個德意志帝國打上容克的烙印。
魏瑪共和國時期,容克敵視共和政體,支持阿道夫·希特勒執政。

軍事


德國軍隊在1870年只有40萬人左右,到了1911年增加至864,000人。國家實行徵兵制,男子都須要服役,期間不斷灌輸國家觀念,接受紀律訓練和意識形態的統一。軍官大多是來自貴族階級,1860年有65%軍官來自貴族家庭,可是這比例不斷下降,到1913年只有30%。
1890年代,德國出現了沙文主義團體,其中勢力中最的是泛德意志協會,宣揚日耳曼種族優越論,提出奪取英、法等國殖民地,再吞併歐美小國,以建立世界性的大日耳曼帝國,對當時的德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1887年,通過了軍事法案,同意增加軍費。
1898年成立德國海軍聯盟,並通過了第一個海軍擴建法案,在1903年前建造11艘裝甲艦、63艘驅逐艦、23艘巡洋艦。1900年通過第二個海軍法案,1915年前擁有7艘戰艦、11艘重型巡洋艦、34艘輕型巡洋艦和100艘驅逐艦,使德國海軍僅次於英國。1906年英國建造無畏艦時,再通過第三次海軍法案,建造無畏艦。德國擴建海軍引起英國關注,展開了軍備競賽,1908年時英國有8艘無畏艦,德國卻有7艘,成為全球第二海軍強國。
1891年,德軍總參謀長施里芬開始調整對俄法的作戰計劃,以速戰速決為原則,4-6周內擊敗法國、3-4個月內擊敗俄國,最終在1905年完成計劃,這便是著名的施里芬計劃。
為了準備戰爭,德國軍費開支不斷增加,1879年只有4.28億馬克,到1913年已超過20億馬克,軍隊人數從1874年的40萬增加至戰前的75萬,390艘船艦,海員達8萬人。同時,威廉二世亦積極對外擴張,甚至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中派出“豹”號戰艦駛至摩洛哥,以示抗議。
三國協約的組成,宣示了對立的軍事集團形成,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線,德國介入戰爭,實行施里芬計劃,向法俄宣戰。德國在戰爭不能得勢,山窮水絕,最終在1918年11月11日投降,德國滅亡。

外交


外交政策是以爭霸歐洲大陸為目標的大陸政策,為此1873年恢復德、俄、奧三皇同盟,1882年訂立德、奧、意三國同盟。
1888年威廉一世去世,其子腓特烈三世僅在位99天即病逝,其孫威廉二世即位後於1890年將俾斯麥解職,以加強自己的決策權。
90年代後期,資產階級同容克之間進一步融合,對外積極擴軍備戰,赤裸裸地宣揚侵略、擴張、強權和殖民主義,推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0世紀初,國內矛盾加劇,與英、俄、法等老牌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也日趨激化,終於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德國在戰爭中失敗,1918年的德國十一月革命推翻霍亨索倫王朝的統治,德意志帝國終結。

經濟


十九世紀中期的德國仍以務農為主,1852年期間約50%人從事農業生產。
早在1834年德意志地區已組成關稅同盟,以消除各邦之間的關稅,促進經濟發展。隨著經濟發展,加上普法戰爭后得到大量賠款,在俾斯麥的領導下普魯士進行工業革命,經濟突飛猛進,鄉村人民湧入城市,提供了大量勞力,成為工業生產的勞動者,1882年德國工業人口佔總勞動人口的40%,魯爾地區更成為德國的工業中心。
1873年俾斯麥創立帝國鐵路局,負責國家的鐵路事務,迅速擴建帝國鐵路網,1865年鐵路總長度只有14,690公里,1875年已達27,960公里,減低了產品運費和運輸時間。
德國的鋼產量亦大為提升,由1870年的140萬噸,去到1913年已超過1,000萬噸,煤產量增加3倍。
在經濟高速發展達到頂峰時,1873年的大蕭條使德國經濟發展減緩,德國在1879年改行保護關稅政策,以保護國內工農業,而德國經濟要直到1895年至1913年才恢復,此時期德國出現了新的工業,如化學、電子業。然而俾斯麥的保護關稅政策到了19世紀末已失去成效,不但使國內物價高漲,而且招且外國的報復性攻擊,使德國工業產品外銷不理想,在卡普里維時期才調整此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后,德國是以速戰速決方式擊敗法俄兩國,可是戰事持續,由於德國沒有作打長期戰爭的準備,1915年糧食出現短缺,主要是英國封鎖所造成,許多糧食無法入口至德國,在6月政府實施麵包配額管制。
1916年至1917年情況更嚴重,麵包嚴重短缺,城裡出現搶糧、搶店、示威的情況,許多農家不再帶作物去市集,以免被搶去,約70萬人在大戰期間活活餓死,戰後營養不良現象普遍,許多年輕人因營養不足而被認為無法勝任工作。不單糧食出現短缺,軍需也一樣,所有彈藥在1914年10月用盡,工廠人手不足,唯有靠女性填補,1918年婦女在工廠就業人數高達230萬,較1913年的160萬高出許多。軍需工人的工資比較低、工時長、加上戰爭期間原有福利都被取消,使工人深深不滿,促使1918年的示威、罷工事件,最後甚至加入革命行列。

社會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
德國早期大多數工人居住和工作環境都很惡劣,早期德國工人的工資較低,缺乏保障,住屋與公共設施未能配合人口湧入的需要,許多工人為節省開支,往往與數人合租一間住房。城鎮衛生不良,衛生設施較原始。於是政府在1883推出疾病保險法、1884年的意外災難保險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殘廢保險法、1911年的職員保險法,使德國成為一個擁有優良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此外政府又大力興建房屋,縮短工人的工作時間,1878年立法規定婦女及兒童不得從事對有害身體的工作,14-16歲的青少年每天工作不得超過10時。
德國國內男女不平等現象甚為普遍,婦女是沒有投票權的二等公民、法律對婦女的歧視、同工不同酬、受教育權利、甚至在1908年帝國結社法通過前婦女是沒有參與政治權利,包括工會和政黨。戰前避孕方法極不普及,故每家庭都有4至5名子女,加上死亡率漸漸下降,導致人口急增。
1865年成立的德國婦女會,主要推動教育和就業平等,但要到威廉二世時期才見成效。

教育


相比歐洲其它國家,德國的教育制度可以說是相當進步。
19世紀初多數邦國通過立法,規定國民須接受基本義務教育。
1871年,普魯士就有33000所初級學校,在學學童約400萬人,1911年增至39000所,學生高達650萬人。因此德國民眾識字率甚至,直到十九世紀末,每1000名德國人中,無法讀寫的文盲不到5人。學校向學生灌輸忠君忠國、紀律、苦幹的觀念,眾多課目中歷史科最為重視,學童須熟習國家歷史。然而只有少數人能在完成小學後繼續接受教育,共有關係良好的富家子弟才能升讀中學和大學,不鼓勵大學生以批評眼光判事,而女性大學生更是二十世紀才出現的新事。

人口


時間全國人口
1871年41,058,792
1875年42,727,360
1880年45,234,061
1885年46,855,704
1890年49,428,470
1895年52,279,901
1900年56,367,178
1905年60,641,489
1910年64,925,993
1919年59,189,678
參考資料

帝王世系


威廉一世(1871年-1888年);腓特烈三世(1888年);威廉二世(1888年-1918年)。

形成原因


• 農奴制強化了容克的政治統治地位
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
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農奴制是一種野蠻的、落後的生產方式。農奴不僅無償的為地主服勞役,還要自備牲畜和農具,他們的財產任意被剝奪,完全沒有人身自由,被禁錮在地主的田莊里不許遷徙。
但是,如果將這一制度置於普魯士崛起的歷史大背景下來看的話,卻會發現一些不尋常的東西。今人可以批評腓特烈二世在普魯士“強化軍事容克地主的專制制度,以及向其臣民推行奴性教育”是歷史的倒退,但卻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即當時普魯士王國的柱石是貴族,而貴族的實力就在於佔有廣大的地產和對農奴的剝削。從這個角度講,沒有農奴制就沒有容克,而沒有容克的支持,強大的普魯士王權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 推行重商主義,注重發展經濟
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
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
德意志向北出海的主要河流如萊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奧得河都流經勃蘭登堡的領地,這就使普魯士擁有了一個發展經濟的有利地理位置。
而普魯士的歷代統治者也把工商業看成是一種重要財富,他們開鑿運河、修橋築路、統一幣制、實行保護關稅的措施來發展經濟。
同時普魯士還注重開拓海外市場,在1788年它就已向英國出口了1萬1千多噸生鐵。
到18世紀80年代,普魯士建立起三個貿易公司:地中海東部貿易公司、中國貿易公司和孟加拉貿易公司。
• 鼓勵移民,收容新教徒
馬丁·路德
馬丁·路德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以及三十年戰爭中德意志新教聯盟的獲勝,使得普魯士成為當時歐洲躲避宗教迫害者的人間樂土。
到1703年,大約有二萬名胡格諾教徒從法國遷到勃蘭登堡定居,占當時這座城市居民的1/9。這些人都是熟練的手工業者或擁有一定資本的商人,結果法國工商業因此遭受嚴重損失,而普魯士卻得到了好處。除法國移民外,還有其他國家的移民也大量進入普國。
據統計,到1740年普魯士有人口240萬,其中光外國移民就佔去1/4,多達60萬。勃蘭登堡是三十年戰爭的重災區,移民對它的復興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普魯士比德意志其他邦國更早的實現經濟復甦與高漲。
• 統治者憂患意識強,較少腐化墮落
與當時歐洲王室盛行的奢靡之風迥異,幾代普魯士統治者都近乎自虐的過著清教徒式的節儉生活,以便節省下寶貴的軍費與政府開支。比如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父親威廉一世(與後來同名的普皇是兩個人)在位時,普魯士的外交使臣以寒酸齷齪“馳名”歐洲。而顯赫的王室成員們,無論王子公主,亦或是王妃乃至國王本人,其飲食烹調拙劣,飯菜簡單菲薄,幾乎到了食不果腹的程度。由於節儉已到了慳吝的地步,以致人們在背後叫威廉一世為“乞丐國王”。
• 統治階級順應潮流,及時推進各項改革
普魯士的統治階級,並非像其他歐洲國家的封建貴族那樣一味的因循守舊,頑固拒絕一切變革。他們善於審時度勢的自上而下推進改革(當然也迫於形勢),並牢牢的掌控著改革的領導地位,從而既順應了歷史潮流,又免於使自己大權旁落。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走過場的改革不同,普魯士歷代君王大多能夠把改革堅持下去,而不是將前人成果半途而廢,這樣就既保證了普魯士大政方針的連貫性,又使整個國家始終保持著向上的勢頭。
以普魯士的農奴制改革為例,拿破崙戰爭期間普魯士接連慘敗,幾近亡國。戰爭的慘敗和屈辱和約的簽訂,使普魯士人從封建主義的德意志與資本主義的法蘭西的較量中,愈來愈看清農奴制社會的衰敗。一批深受英法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的有識之士大聲疾呼對舊有的封建秩序進行改革。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普魯士開始艱難的改革。
1807年10月,主持國家事務的施泰因男爵頒布了解放農民的“十月敕令”,使得普魯士終於在從封建農奴制向資產階級社會轉變的道路上,邁出了重大的一步。
但第一輪改革並不徹底,這使得普魯士的資產階級自由派,對於容克繼續霸佔大量土地和人力十分不滿,於是他們在歐洲1848革命中曾一度倒向共和反對帝制。為了互相勾結,協調利益以便鞏固政權,容克地主階級政府於1850年3月頒布了《調整地主與農民關係法》,從而最終完成了始於1807年的農奴制改革。
改革的結果,資本家得到了發展大工業所必需的廉價勞動力,資產階級對君主制感到滿意;通過收取農奴的高額贖金,大量被割讓的份地和財富迅速積聚到容克手中,地主階級也發了橫財;而只有農民卻紛紛破產,喪失了土地和牲畜,大批的淪為半無產者,進而變成了資本家工廠和容克莊園中的雇傭工人。普魯士統治階級的這一“經驗”,為後來的1861年沙俄農奴制改革提供了“絕佳”的效仿樣板。
• 德意志民族意識的覺醒
普魯士的崛起,最重要的還是人的因素,德意志民族有一種復國興邦的強烈願望,這是幾百年來造成的。從16世紀以來,由於分裂,德意志民族在歐洲人眼裡不是一個政治實體,而且也被認為是一個沒有活力的民族。正是這種長期受屈辱、受輕視的狀況激發了德國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並使之內化為普魯士崛起的力量源泉。
第二帝國版圖
第二帝國版圖
也由於這種精神,促使他們向外國學習先進的事物,大力興辦教育。普魯士王國在這方面的成就最被後人所稱道——為貫徹民族主義教育,從1717年普魯士就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1763年弗里德里希二世頒布《學校法規》,強制5-14歲的兒童必須上學,並任命老兵為校長,對學生進行准軍事訓練。
這一切都為日後普魯士組建紀律嚴明的高素質軍隊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1809年洪堡出任普魯士最高教育長官后所推行的教育制度改革,更成為德國後來二百年的科學、文化、技術發展的基石,而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學(今洪堡大學),則作為世界上第一所新制大學,影響了十九世紀各國的高等教育發展。
在普魯士,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視為公民的兩項基本義務。據統計,在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歐洲各主要國家中,德國的文盲率是最低的,德國人無論在讀、寫、計算能力上,還是科學理論的實際運用方面都要領先於歐洲各國。
• 善用外交手段,最大限度為本國謀利
奧托·馮·俾斯麥
奧托·馮·俾斯麥
無論是早期的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還是後來的首相俾斯麥,他們都被公認為是當時最機敏的外交家之一。雖然為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些人在外交實務當中七竅玲瓏,但不可否認,如果沒有他們高超的外交手腕,很難想象普魯士如何能在列強環伺的歐洲得以生存和壯大。
團結盟友,孤立對手,是普魯士最基本的外交策略。比如,1834年開始運行的關稅同盟是普魯士的一個巨大成就——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而且使整個德意志在政治上開始向它靠攏,既增強了普魯士領導德國統一的能力和決心,又逐漸從政治經濟上把奧地利排擠出德意志,可謂是一箭雙鵰。
關稅同盟有點類似於如今的歐盟,各邦(國)通過政治經濟的一體化,來最終向統一的國家共同體邁進。普魯士善於籠絡德意志各邦國,作為關稅同盟的成員,這些邦國從中得到物質上的好處,加上它們的發展程度都沒有達到哪怕是接近普魯士的水平,於是普魯士成了這些邦國資產階級嚮往的中心。這些資產者把普魯士看作是自己在經濟上的前衛和將來在政治上的靠山。於是,普魯士就開始躍居德意志的領導地位。
•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的外力推動
帝國第3任首相伯恩哈德·馮·比洛
帝國第3任首相伯恩哈德·馮·比洛
1805-1807年的軍事勝利使拿破崙佔據和控制了德意志的大部分,普魯士王國充當了了法國反英反俄的附庸。為維護和實現法國大資產階級的利益,拿破崙在對普魯士實行軍事佔領,政治統治和外交操縱的同時,也按照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模式,在當地強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比如取消教會和貴族的特權;廢除農奴制,解除農民對地主的封建義務;革除古老的典章制度,取消行會法規等等。雖然由於戰爭的頻繁,以及反法勢力的極力阻撓,拿破崙在德意志的資產階級改革最終沒能堅持下去,但此舉已經對德意志未來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正是由於拿破崙猛烈蕩滌著封建割據勢力,扶植正在生長中的資本主義關係,才使德意志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工業,也使德意志民族資產階級得到了相當的發展。因此恩格斯曾說過:“德國資產階級的創造者是拿破崙……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掘墓人”。
綜上所述,正是經由這樣一條特殊的發展道路,普魯士才能在短短百年內迅速崛起並完成了近代德國的統一,所以普魯士有時就成為了德國人精神和文化的代名詞,而一部“普魯士道路”的演進史,也在某種意義上不斷給予著我們警示和啟迪。

普魯士道路


• 奉行軍國主義,重視國防建設
興登堡和魯登道夫
興登堡和魯登道夫
新興的普魯士王國是個家底薄弱的小國,被列強戲稱為“鐵罐堆中的一隻陶罐”,隨時都面臨著國破家亡的危險。因此從1701年普魯士王國建國伊始,歷代統治者就把強化軍隊作為自己生存發展的主要手段。
普魯士的軍國主義非常突出,1740年腓特烈二世即位,在他20多年的鐵腕統治下,普軍人數由原先的7萬人激增至20萬,佔全國人口9.4%,軍費開支每年要花去政府全部預算的4/5。當時的普魯士面積在歐洲僅居第十位,人口居第十三位,但它的軍隊卻排到了全歐第四的位置。而且這一數字在腓特烈二世的後繼者威廉二世那裡又增加到了23.5萬人。曾有人這樣描述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對其他國家來說,是國家擁有一個軍隊;對普魯士而言,則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
普魯士的軍國主義性質是如此的鮮明,它的好戰性直接促成了後來俾斯麥“鐵血政策”的出台,並且進而成為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 容克長期把持國家政權,並成為惟一能夠擔負起領導民族統一大業的階級
普魯士是一個容克國家,市民階級在這裡的力量非常微弱。這一方面是由於戰爭的破壞使工場手工業發展緩慢,其在國家整個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還不到10%,而且它們的市場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封建王公貴族的生活消費和政府軍隊的開支;另一方面,當18世紀末英法早已克服行會的傳統束縛時,德意志的手工業卻仍為行會所控制,古老的法規和條例還在嚴格的執行,一切能夠促進競爭和創新的路徑都被封建桎梏無情的堵塞。經濟上的這種依賴性以及自身實力的先天不足,造成了德意志資產者在政治上對封建權力的怯懦性和卑躬屈膝。
農民也無力反抗強大的封建專制王權。1625年德國曾爆發了偉大的農民戰爭,但最終被殘酷鎮壓下去,而三十年戰爭則徹底摧毀了農民階級最後的反抗力量,地主成為農村惟一的主人,強迫農民服勞役的農奴制度成為了德意志的普遍制度,而這種狀況在普魯士表現的尤為突出。
馬克思、恩格斯曾打算把德意志各地分散的工人團體聯合成一個全國性的政治組織,以便推進革命。但經濟上落後、政治上分散的德意志不存在這種條件。當時德意志工人階級還很不成熟,他們中大部分人仍是手工業者,而且基本上是跟著資產階級走的。而且由於封建勢力的強大,以及資產階級自由派的背叛,1848年革命在整個德意志都被鎮壓下去,工人運動長期處於低潮。
既然資產階級和農民都無力完成德國的統一大業,而力量尚十分弱小的無產階級又在政治上遠沒有成熟,那麼這一任務便歷史的落在了普魯士貴族地主階級(容克)的身上。
• 王權強大,同時在保留容克封建特權的前提下發展資本主義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
容克經濟掌握著國家經濟命脈,容克地主壟斷了糧食出口,同時還免付出口關稅。在普魯士軍隊中,容克則佔據了所有的軍官職位。普魯士的農奴制與早期農奴制不同,它是商品生產發展的結果。隨著糧食和各種農產品日益成為重要的商品以及價格上揚,農業生產變得有利可圖。於是容克地主便開始搶佔農民土地,合併成大田莊,面向市場發展資本主義性質的商品生產。
農奴制體現的只是普魯士國家制度的一個方面,其更深層次的意義,則在於凸顯了普魯士高度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特色。而這一政治體制保證,對於任何一個近代歐洲強國的崛起都是必不可少的。彼得一世治下的俄國如此,路易十四統轄的法國亦然,普魯士也不例外。
1848年革命失敗后,儘管普魯士沒有像奧地利那樣恢復純粹的君主制,而是維持了地主階級與大資產階級的聯盟,但貴族仍在這個聯盟中保持了領導地位,國王則依舊擁有無上的權威。雖然存在議會,但上院(貴族院)是由國王指定的顯貴組成,而下院(眾議院)又藉助不平等的三級選舉制保證了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多數地位,因此,普魯士的君主專制就打著民主的幌子得以延續,甚至還有所鞏固。

影響


德意志帝國為日後的德國和歐洲產生極大的影響。在俾斯麥領導之下,這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終於組成,但是卻由普魯士主導,並將同屬德意志的奧地利帝國排除在外。普魯士軍國主義的影響和帝國在其殖民地的管治對帝國造成了一個負面的形象,特別是德國在其殖民地所施行的滅絕令和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帝國亦頒布一連串革新的社會改革法案,例如保證新聞自由,建立社會福利系統等。但同時政府亦容許種族主義者對非德國人作出種族歧視,令一些學者將帝國稱為一個“種族隔離國家”。帝國的聯邦議會(Reichstag)亦有一個現代的選舉制度,每一位成年男性各投一票選出代表。這令帝國內被官方視為“帝國的敵人”的社會主義者和天主教政黨,在帝國政治上成為不可否視的角色。
在德意志帝國的時期,學院的研究和大學生活令藝術和文學發展變得興盛。
1901年托馬斯·曼出版了他的小說《布登勃洛克家族》。特奧多爾·蒙森關於羅馬歷史的作品令他在190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藍騎士派和橋派等畫家為現代藝術作出重要的貢獻。彼得·貝倫斯1909年設計的柏林AEG渦輪機建築被視為經典現代建築的一個里程碑和功能主義建築的一個傑出例子。社會、經濟和科學的長足進步,令到威廉二世統治的這個時期被視為德意志帝國的一個黃金時期。
特奧多爾·蒙森
特奧多爾·蒙森
在經濟領域,皇帝為德國成為世界上處於領導地位的經濟力量奠下了基礎。特別是魯爾地區、薩爾地區和上西里西亞的鋼鐵和煤炭業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德意志帝國支持奧匈帝國對抗俄國,入侵塞爾維亞的行動,被後世眾多歷史學家認為是激發歐洲兩大軍事同盟衝突,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一戰中德意志帝國的戰敗,和帝國瓦解后簽訂凡爾賽條約所造成的領土和經濟損失,令新建立的魏瑪共和國分裂成多個派系,保守派、自由派、社會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天主教和新教徒爭相發表意見,定義新政府的政治體制、政府運作的機制等,造成帝國瓦解后一個政治和社會激烈對立的高峰。
歷史學家多年來持續爭論是否德意志帝國時期的政治和社會因素令到後來納粹德國的建立變得不可避免。弗里茨·菲舍爾、漢斯烏里奇·威勒和沃爾夫岡·蒙森等的一些歷史學家,爭辯說在德意志帝國時期一些“前現代”的貴族精英已經被德國社會孤立,從而令魏瑪共和國在建立之前已經註定失敗。其它例如格哈德·里特等的歷史學家,則認為只是一戰及其帶來的影響導致納粹主義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