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戰爭

1803年—1815年爆發的各場戰爭

拿破崙戰爭(法文:Guerres Napoléoniennes,英文:Napoleonic Wars,德文:Napoleons Kriege,俄文:Наполеоновские войны),是指1803年—1815年爆發的各場戰爭,這些戰事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

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在1812年侵俄慘敗后,國勢一落千丈。拿破崙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於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隨著拿破崙在滑鐵盧敗北(1815.06.18.),各交戰國簽訂巴黎條約后,拿破崙戰爭於1815年11月20日結束。

戰爭開始


拿破崙戰爭實是從何時開始還沒有共識,現今主要的有以下三種說法:
一、1799年11月9日,拿破崙通過霧月政變奪得政權。
二、1803年5月13日,英法兩國結束了從1792年到1803年間唯一一段短暫的和平。
三、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稱帝。
隨著拿破崙在滑鐵盧敗北,各交戰國簽訂巴黎條約后,拿破崙戰爭於1815年11月20日結束。

戰爭背景


法國大革命讓歐洲各王室感受威脅,法王路易十六被拘禁后遭處決,更是火上加油。
在1792年奧地利、薩丁尼亞、那不勒斯王國、普魯士、西班牙和大不列顛(英國)結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試圖毀滅法蘭西共和國。法國共和政府運用各樣辦法,如全國徵兵、軍事改革、總體戰等,戰勝了各國。
1797年拿破崙在義大利擊敗奧軍,強迫奧地利接受及簽下坎波福爾米奧條約,從此只剩下英國跟法國作戰。
第二次反法同盟是由奧地利、英國、那不勒斯、奧斯曼帝國、教皇國、葡萄牙和俄羅斯在1798年結成。飽受督政府的分裂和腐敗,缺乏資金,又沒有了在1790年代推導大量改革,卻因政變避難國外的前軍政部長拉扎爾·卡諾(LazareCarnot)的領導,拿破崙也遠在埃及作戰,使法國面對那些由英國資助的敵國,屢戰屢敗。
奧斯特里茨戰役法軍大獲全勝
奧斯特里茨戰役法軍大獲全勝
1799年8月23日拿破崙秘密地從埃及回到法國。他隨即在11月9日的霧月政變中,推翻督政府,奪取了政權。拿破崙急忙重整法國陸軍,建立一支預備軍來支援法軍在萊茵地區和義大利的戰事。
1800年拿破崙在義大利的馬倫戈擊敗奧軍。稍後,法軍更在霍恩林登大勝奧軍,奧地利簽下呂內維爾(Lunéville)和約(1801年2月9日)后,退出同盟。第二次反法同盟因法國的再次勝利而結束。但是英國對鼓動歐洲各強國抵抗法國,還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它為了結盟成功,用大量金錢和物資補助同盟國。拿破崙理解如果不能打敗英國,就得跟英國簽訂和約,否則他是無法取得和平。
雖然英法兩國在1802年3月25日簽署了亞眠和約,但和平不可能長久。因為雙方政府都不滿意條約內容,所以它們沒有全面履行和約。法國介入瑞士內部紛爭,又佔領數個義大利沿海城鎮,英國繼續佔據馬爾他。拿破崙更籍這次短暫的和平,派兵海地,鎮壓當地的獨立革命。
1803年5月13日英國向法國宣戰。5月18日拿破崙在舉行全民公投后廢除法蘭西共和國,改建帝制。
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自封皇帝。

戰爭歷程


戰役時間表

(1789~1802.法國大革命及大革命戰爭French Revolutionary and Revolutionary Wars)
1791~1802.海地革命戰爭Haitian Revolution(West Indies-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1792~97.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War of the First Coalition
1792~97第一次北義大利戰役1st Northern Italian Campaign
1793~95.弗蘭德斯戰役Flanders Campaign(Low Countries-Rhineland)
1793~96.萊茵戰役Rhine Campaign(Rhineland-Swizerland)
1793~95.魯西榮/比利牛斯戰役Roussillon/Pyrénées War
1793~97.歐陸近海戰役European waters Campaigns
1792~1800.反共和政府叛亂Rebellions against the Republic
1792~1800.朱安派王黨叛亂Chouannerie Rébellion
1793.聯邦黨王黨聯合叛亂Insurrections royalistes et fédéralistes
1793~95.第一次旺代王黨叛亂Première Guerre de Vendée
1795~96.第二次旺代王黨叛亂Deuxième Guerre de Vendée
1795.巴黎王黨葡月暴動13 Vendémiaire
1799~1800.第三次旺代王黨叛亂Troisième Guerre de Vendée
1793~1801.東印度戰役East Indies Campaign
1798~1802.第二次反法同盟戰爭War of the Second Coalition
1798~1800.瑞士戰役Schweiz Kampagne(Schweiz-Süddeutschland)
1798~1801.地中海-埃及敘利亞戰役Mediterranean and Egypt-Syria Campaign
1799~1800.第二次北義大利戰役2nd Northern Italian Campaign
1799.英俄聯軍遠征荷蘭Expédition Anglo-Russe en Hollande
1798.愛爾蘭人聯合會叛亂United Irishmen Rebellion(France parts)
1798~1800.法美准戰爭Quasi-War
1801.橘子戰爭War of the Oranges(France parts)
1802~04.法軍遠徵聖多明克/海地獨立Saint-Domingue Expedition
(1803~15.拿破崙戰爭Napoleonic Wars)
1803~06.第三次反法同盟戰爭War of the Third Coalition
1803~05.拿破崙侵英戰備Napoleon's planned invasion of the UK
1805~06.大西洋戰役The Atlantic Campaign
1805.第一次多瑙河谷戰役1st Donautal Campaign(Bavaria-Austria-Moravia)
1805~07.第一次北義大利戰役1st Northern ItalianCampaign
1806~07.法軍入侵那不勒斯Invasion of Naples
1806.英軍入侵荷屬開普/布魯堡之戰Invasion of Cape Colony/Battle of Blaauwberg
1804~10.西印度戰役West Indies Campaign
1805~10.波美拉尼亞戰爭/法瑞戰爭Pomeranian War/Franco-Swedish War
1806~07.第四次反法同盟戰爭War of the Fourth Coalition
1806~07.北德意志戰役Norddeutsche Kampagne
1806~07.東普魯士-波蘭戰役Ostpreußen und Polnisch Kampagne
1806~07.第一次達爾馬提亞戰役1st Dalmatian Campaign
1807~14.亞得里亞海戰役Adriatic Campaign
1808~09.丹麥挪威與瑞典戰爭Dano-Swedish War
1808~14.伊比利亞半島戰爭Peninsular War
1807~08.葡萄牙戰役/法軍初次侵葡1st invasion of Portugal
1807~08.第一次西班牙戰役/西班牙反法起義The Spanish uprising
1808~09.第二次西班牙戰役/拿破崙親征西班牙Napoleon's campaign in Spanish
1809.葡萄牙-加利西亞戰役/法軍二次侵葡2nd invasion of Portugal
1809~12.卡斯蒂利亞-安達盧西亞戰役Campagne de Castille et d'Andalousie
1809~14.阿拉貢-加泰羅尼亞戰役Campagne d'Aragon et de Catalogne
1810~11.葡萄牙-萊昂戰役/法軍三次侵葡3rd invasion of Portugal
1811~13.卡斯蒂利亞-西班牙北部戰役Campagne de Castille et du Nord de l'Espagne
(聯軍反攻第一階段1st phrase of allied counteroffensive)
1813~14.西班牙北部-比利牛斯戰役Campagne du Nord de l'Espagne et des Pyrénées
(聯軍反攻第二階段2nd phrase of allied counteroffensive)
1809.第五次反法同盟戰爭War of the Fifth Coalition,10th Franco-Austrian War
1809.第二次多瑙河谷戰役2nd Donautal Campaign(Bavaria-Austria-Hungary)
1809.第二次北義大利戰役2nd Northern Italian Campaign
1809.奧波戰爭/維斯瓦河戰役Astro-Polish War/Weichselfeldzug
(奧軍反華沙公國行動Österreichischer Feldzug gegen das Herzogtum Warschau)
1809.第二次達爾馬提亞戰役2nd Dalmatian Campaign
1809.瓦爾倫赫戰役Walcheren Campaign
1809~11.模里西斯/印度洋戰役Mauritius/Indian Ocean Campaign
1811.英軍入侵法屬爪哇British Invasion of Java
1812.拿破崙侵俄戰爭French invasion of Russia,5th Franco-Russian War
1813~14.第六次反法同盟戰爭War of the Sixth Coalition
1813~14.德意志解放戰爭/德意志戰役Deutschen Befreiungskriegen/Kampagne
1813~14.第三次北義大利戰役3rd Northern Italian Campaign
1814.法國東北部戰役Campaign in Northeastern France
1813~14.法國西南部戰役Campaign in Southwestern France
1815.第七次反法同盟戰爭/百日王朝War of the Seventh Coalition/Hundred Day
1815.那不勒斯戰爭Neapolitan War
1815.第四次旺代王黨叛亂Quatrième Guerre de Vendée
1815.比利時-法國北部戰役/滑鐵盧戰役Campagne de Belgique et Nord-France

戰爭爆發

18世紀後期,除荷蘭外,各國仍處於君主專制統治下,尤其是法國的專制統治達到頂峰。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后,歐洲各國出兵干涉。
1793年,奧、普、英、荷、西、撒丁、那不勒斯等國結成第一次反法聯盟,出兵進攻法國,遭法國民軍頑強抵抗。
1797年,第一次反法聯盟解體。
1798年12月,英、俄、奧、葡、土耳其、那不勒斯等國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俄軍進入義大利,打敗法軍。奧地利不僅奪回在義大利的領地,還企圖入侵法國。英軍對法各港口實施封鎖,並一度在荷蘭沿海地區登陸。雖然反法聯盟因內部分裂導致俄軍退出戰鬥,但法國仍面臨大軍壓境、國內政局動蕩的嚴峻局面(見法國革命戰爭)。
在此形勢下,富有野心的拿破崙·波拿巴(1804年12月起稱拿破崙一世)於1799年11月上台執政。從此,法國進入一個新時期,即拿破崙時期。在該時期法國與反法聯盟進行的戰爭被稱為拿破崙戰爭。

戰爭發展

時間(1799.11~1812.5)
1799年11月,拿破崙建立軍事獨裁以後,法國同第二次反法同盟(俄羅斯帝國、英國、奧地利、奧斯曼帝國和那不勒斯王國)處於戰爭狀態,處境十分困難:當時,拿破崙·波拿巴的法國遠征軍正在對埃及進行遠征,蘇沃洛夫對義大利和瑞士的遠徵結束了法國在義大利的統治,在上萊茵河的奧軍大有入侵法國之勢;英國對法各港口實施封鎖。為了扭轉局勢,拿破崙決定擊敗在北義大利的15萬奧軍,迫使奧地利退出戰爭,從而使英國喪失在大陸上的立足點,並迫使同盟國和談。秘密集結在瑞士邊境上的倉促編成的法國後備軍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波河河谷,出現在奧軍後方。
馬倫哥戰役
馬倫哥戰役
1800年6月14日,在馬倫哥戰役中,拿破崙擊敗奧軍。同年12月,莫羅將軍統率的法軍在德意志的霍恩林登戰勝奧軍。翌年2月,法奧簽訂呂內維爾和約。同年10月,法國又分別同土耳其和俄國簽訂了和約。英國因喪失同盟國,被迫同法國簽訂亞眠和約。然而,這一和約並未消除英法之間的矛盾。拿破崙企圖擊敗英國,便在布倫地區開始集結法國海軍和遠征軍的兵力。但是,法西聯合艦隊在特拉法加海戰中的失敗,使拿破崙不能在不列顛島登陸。為了建立新的反法同盟,英國展開積極的外交活動。
俄羅斯對法國在歐洲的擴張深感不安,儘管同英國存在嚴重的意見分歧,仍然接受了英國的結盟建議。
1805年4月11日,俄英締結了彼得堡盟約,從而為第三次反法同盟奠定了基礎。參加同盟的有瑞典、丹麥、兩西西里王國和奧地利。同盟各國計劃派出一支50萬人的聯軍。
各國兵種圖示
各國兵種圖示
1805年9月底,拿破崙將法軍22萬人在萊茵河一線展開。法軍乘同盟軍分散之機,前出到奧多瑙河集團軍的後方,並在烏爾姆戰役中將其擊潰。抵達戰區的俄軍陷入困境。俄軍司令官庫圖佐夫巧妙地實施機動,才使其軍隊免遭合圍,並在奧爾米茨地域同從俄國開來的一個軍和奧軍的殘部會合。但是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俄奧聯軍遭到失敗。奧地利遂退出戰爭,並同法國締結了普雷斯堡和約。拿破崙軍隊的堅決行動導致第三次反法同盟的解體,並使法國在歐洲的地位得到鞏固。拿破崙同俄羅斯媾和的企圖完全失敗。俄羅斯全權代表於1806年7月20日簽署的巴黎和約被俄羅斯國務會議否決。
1806年9月,英國、俄羅斯、普魯士和瑞典結成第四次反法同盟。普魯士不待同盟各國作好軍事準備,就於同年10月1日向法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法軍撤過萊茵河。拿破崙拒絕普魯士的要求,並出兵侵入圖林根,繼而侵入普魯士。10月14日,在耶拿—奧厄斯泰特戰役中,法軍擊潰了普軍。
1806年11月28日,俄對法宣戰。拿破崙企圖在波蘭和東普魯士的領土上,經過一次或數次交戰擊敗俄軍,迫其簽訂對法有利的和約。但是,拿破崙未能實現這一計劃。在最初的大規模的普烏圖斯克會戰中,拿破崙未能圍殲俄軍。隨後,在普魯士—埃勞戰役中,雙方不分勝負。但是,拿破崙在1807年6月14日的弗里德蘭一戰中獲勝,繼而前出到俄羅斯邊境。拿破崙未敢渡過涅曼河,因為他深知俄羅斯的軍事資源並未枯竭。戰爭可能演變為對法不利的持久戰。俄羅斯政府在大陸上沒有同盟國,並且正在同波斯和土耳其進行戰爭,只得接受法國的和談建議。1807年7月,在季利濟特締結了法俄和法普和約。俄羅斯參加了大陸封鎖,並於1807年10月對英宣戰。締結季利濟特和約后,拿破崙實際上控制了整個西歐和中歐。
1807年,法軍經西班牙開進葡萄牙。但是,法國人在西班牙的恣肆妄為引起西班牙人民強烈憤懣。
1808年,馬德里爆發起義。從此西班牙人民開始了反抗法國佔領軍的法西戰爭
1809年1月,拿破崙把內伊和蘇爾特兩元帥統率的相當龐大的兵力留在西班牙,自己返回法國,因為在中歐正孕育著一場新的戰爭。英國政府已將奧地利拉入第五次反法同盟。同年7月11日,奧地利被迫與法簽訂了申布倫和約。
1809年奧法戰爭中,拿破崙軍隊付出了很大努力才取得勝利,因為奧軍戰鬥素質有了提高。在這一時期,拿破崙還遇到歐洲各國人民反抗法國統治的民族解放鬥爭。
1809年4月,蒂羅爾農民在戈費爾的領導下舉行起義。普魯士、威斯特伐利亞、不倫瑞克薩克森也發生了反法起義。所有這些起義儘管都被法軍鎮壓,但證明在歐洲已產生了反抗拿破崙壓迫的新生力量。

帝國形成

一個幅員遼闊的拿破崙帝國在連續不斷的侵略戰爭中形成。拿破崙戰勝第五次反法聯盟后,法國直接或間接統治了歐洲大陸的大部地區。拿破崙帝國從原來88個省擴展到130個省,國土面積達86萬平方公里,人口達4400萬。歐洲大陸主要國家奧地利、普魯士臣服於法國,俄羅斯也委屈奉迎以求自保。拿破崙的聲望和勢力達到頂點。

帝國隱患

戰敗國承擔的戰爭賠款和為供應部隊徵收的捐稅。對歐洲各國的直接掠奪,以及對法有利的關稅稅率——這一切保障了拿破崙政府、法國資產者和軍閥階層的固定收入。但同時,拿破崙帝國的內外矛盾也削弱了自己的實力。由於頻繁地募兵和增加課稅,法國各階層居民的不滿情緒在增長。英海軍對法各港口的封鎖使法國難以把殖民地的貨物運進國內,因而引起了某些工業部門的危機。俄羅斯警惕地對待法國的擴張,是大陸阻止拿破崙實現爭奪世界霸權計劃的中堅力量。拿破崙的侵略政策越來越針對俄羅斯。他開始積極進行對俄戰爭的外交和軍事準備。
1812年春,法國分別同普魯士和奧地利結成軍事同盟。根據盟約,為了對俄作戰,普軍2萬人,奧軍3萬人歸拿破崙指揮。法國的其它附庸國政府也開始訓練遠征俄羅斯的軍隊。俄羅斯政府獲悉法國進行戰爭準備的消息后,採取了加強軍隊和預防戰時孤立無援的措施。
1812年4月,俄羅斯同瑞典締結了彼得堡盟約,規定雙方共同行動,反對法國。雙方都認為必須把與俄羅斯處於戰爭狀態的英國拉入同盟。戰爭爆發后,俄英締結了和約。結束同土耳其的戰爭,並締結布加勒斯特和約,對俄羅斯來說,是政治上的巨大勝利。

戰爭尾聲

時間(1812.6~1814.4)法、俄矛盾由來已久。兩國表面上相安無事,實際上在奧斯曼、波蘭和中歐地區的爭奪十分激烈、為稱霸歐陸,拿破崙以俄羅斯破壞“大陸封鎖”為由,集結“大軍”60餘萬人(其中第一梯隊44萬餘人),於1812年6月24日入侵俄羅斯。戰爭初期,法軍擁有絕對優勢,俄軍被迫退卻。9月7日博羅季諾之戰后,法軍進入莫斯科。俄軍總司令M.I.庫圖佐夫率部轉移至莫斯科西南160公里的卡盧加,威脅法軍後方交通線。俄羅斯軍民堅壁清野,開展游擊戰。拿破崙的處境每況愈下,被迫向沙皇求和,遭拒絕。10月,法軍冒著嚴寒撤退,俄軍跟蹤追擊。11月26~28日,法軍西渡別列津納河時遭重創,幾乎全軍覆沒(見法俄戰爭)。與此同時,法軍在西班牙屢遭失敗,被迫撤出馬德里。
拿破崙軍隊在俄羅斯的失敗,成為歐洲爆發反拿破崙民族起義的信號。1813年2月,俄、普結盟。英、西、葡、瑞、奧相繼加入,結成第六次反法聯盟。拿破崙組建新“大軍”迎擊,5月經呂岑之戰和包岑之戰打敗普俄聯軍。此後,拿破崙分兵據守易北河漢堡至德累斯頓一線各要塞。8月26~27日在德累斯頓會戰中,法軍雖取勝,但損失慘重。10月16~19日,雙方進行萊比錫之戰,薩克森軍隊倒戈加入聯軍,法軍被擊敗,拿破崙率殘部逃出戰場。反法聯軍乘勝追擊,進逼法國邊境。1814年1月,聯軍20餘萬人進入法國境內。拿破崙集結約8萬人阻擊聯軍,在塞納河流域遲滯聯軍達兩個月,並於3月21日率部東進馬恩河,企圖把聯軍引離巴黎。聯軍不予理睬,全力向巴黎推進,於30日迫使巴黎守軍投降。4月13日拿破崙在巴黎楓丹白露宮簽署退位詔書,此前兩天拿破崙宣布無條件投降。拿破崙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拿破崙保留了“皇帝”的稱號,可是他的領土只局限在那個小島上。

戰爭結束

滑鐵盧戰役的示意圖
滑鐵盧戰役的示意圖
拿破崙在往厄爾巴島的路上幾乎被暗殺,自己也嘗試自殺未遂。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蘭西,重新成為法蘭西王國國王,波旁王朝復辟。拿破崙的妻子和兒子被奧地利帝國囚禁,還有傳聞說拿破崙將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個小島,這一切令拿破崙別無選擇,最後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島,率領1000人於3月1日回到法蘭西王國。本來被派來阻止他的法蘭西王國軍隊轉而繼續支持拿破崙。3月20日拿破崙回到巴黎,此時他已經擁有一個14萬人的正規軍和20萬人的志願軍,路易十八逃跑,百日王朝開始。
但是好景不長,歐洲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的軍隊在比利時滑鐵盧戰役中全軍覆沒,他正式投降。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路易十八再度復辟。拿破崙被流放聖赫勒拿島。戰爭至此結束。
一個時代落幕了,拿破崙戰爭延續15年之久,其直接後果是反法聯盟取得了勝利,王朝復辟,但它動搖了歐洲君主專制制度的基礎,喚起了歐洲民族覺醒,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重要戰役


馬倫哥戰役

馬倫哥會戰(BatailledeMarengo,1800年6月14日),為法國與奧地利帝國於第二次反法同盟時期的一場戰役。法軍由當時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的拿破崙領軍,拿破崙於此役的勝利,不僅保住了法國的革命政權,也是拿破崙畢生最引以為傲的一次勝利。

奧斯特利茨戰役

奧斯特里茨戰役又作奧斯特利茨戰役,因參戰方為法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俄羅斯皇帝亞歷山大一世,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以又稱“三皇之戰”,它是世界戰爭中的一場著名戰役。73000人的法國軍隊在拿破崙的指揮下,在奧斯特里茨村(位於今捷克摩拉維亞境內),利用地形與指揮技巧取得了對86000俄羅斯-奧地利聯軍的決定性勝利。第三次反法同盟隨之瓦解,奧地利皇帝也被迫取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封號。

耶拿戰役

1806年10月初,不倫瑞克公爵指揮的普魯士—薩克森聯軍(10萬餘人)在耶拿和魏瑪地域設防。拿破崙軍隊(15萬餘人)由班貝克、拜羅伊特地域向前推進,企圖前出至對方的翼側和後方。除留在耶拿和魏瑪的霍恩洛厄公爵的一個軍(3.8萬人)和呂謝爾將軍的一個軍(1.5萬人)之外,普軍主力(5.3萬人)開始向奧厄施泰特撤退。拿破崙誤認霍恩洛厄軍為普軍主力,將大部兵力投向耶拿和阿波爾達,只有達武一個軍(2.7萬人)進攻奧厄施泰特。拿破崙決定使用主力(9萬人)突擊耶拿。10月14日,內伊元帥率先遣部隊進展順利,在繆拉騎兵支援下,法軍發起衝擊,各縱隊迅速擊敗普軍,迫其潰逃。沿魏瑪大道進攻的奧熱羅軍正迂迴普軍右翼。這時,普軍呂謝爾將軍的軍成兩列橫隊展開,騎步位於兩翼,向法軍攻擊。法軍先以猛烈槍炮火力迎擊,繼之以優勢兵力從正面和兩翼對普軍實施反衝擊。呂謝爾軍被擊潰,法軍追擊其殘部直至魏瑪。普軍各軍共傷亡2.7萬人,損失火炮200門;法軍傷亡5000人。這次戰役之後,對於政治軍事上仍相當專制的普魯士來說,自由改革的必要性及迫切性日漸明顯。他們的軍事改革與之後持續多年的社會改革,開始了普魯士轉變成為現代國家的過程。

弗里德蘭戰役

弗里德蘭戰役爆發於1807年,它是法軍與第四次反法聯盟軍隊在弗里德蘭的決定性勝利戰役。從此拿破崙勝利的光環又多了一顆明珠。

遠征俄羅斯

1812年6月24日夜間,不可一世的法皇拿破崙,突然向俄羅斯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法軍迅速向俄羅斯腹地進軍,很快佔領了維爾諾、明斯克、波洛茨克等地。俄皇亞歷山大一世是個庸碌無能而又剛愎自信的人,缺乏指揮才能,俄軍節節敗退,舉國上下一致要求儘快任命具有全權的統帥。8月,亞歷山大迫不得已再次起用庫圖佐夫為總司令。
當拿破崙佔領莫斯科時,庫圖佐夫已完成了反擊拿破崙的戰略部署。當拿破崙從莫斯科向南撤退時,庫圖佐夫已在馬洛雅羅斯拉維茨部署就緒,單等法軍到來。10月下旬,拿破崙軍隊在馬洛雅羅斯拉維茨同俄軍遭遇,雙方展開一場惡戰,馬洛雅羅斯拉維茨易手八次,俄軍終於把法軍徹底擊敗。
遠征俄羅斯的慘敗卻改變了拿破崙的命運,他一手締造的法蘭西帝國從此一蹶不振逐漸走向衰亡。對於這次失敗,世人議論紛紜,說法不一,遂成歷史之謎。

萊比錫戰役

發生於1813年10月在德國萊比錫附近。拿破崙以十八萬人與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及其他各國三十萬聯軍苦戰,最後敗陣。拿破崙敗返萊茵河西岸,最後返回巴黎。
隔年元老院宣告廢除拿破崙的帝位。整場戰役下來,反法聯盟死傷約5.4萬人,法軍約死傷3.7萬人。萊比錫戰役是拿破崙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拿破崙的戰敗代表著拿破崙統治德意志的最後希望已經幻滅。

滑鐵盧戰役

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軍隊同英普軍隊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滑鐵盧戰役。英軍由威靈頓率領,普軍由布呂歇爾元帥率領,駐紮在比利時附近。6月18日午後,滑鐵盧戰役正式展開。法軍在224門大炮的猛烈轟擊下,向威靈頓的軍隊發動了猛烈進攻。威靈頓率領英軍頑強抵抗,始終堅守著陣地。當日傍晚,普魯士軍隊擺脫了法軍的尾追,按計劃趕到了滑鐵盧,猛攻法軍的右翼。威靈頓在普魯士軍隊的配合下,乘勢轉入反攻,法軍大敗。
這場戰役法軍傷亡3萬多人,拿破崙逃回了巴黎。拿破崙再次宣布退位,結束了百日政權。不久,他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島。由於這場戰役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後世的人們常常用來形容遭遇慘敗。

戰爭性質


革命性

拿破崙戰爭具有革命性。參加反法同盟的歐洲大陸各君主國害怕法國革命會引起本國革命,自己也落得與路易十六同樣的下場,因而十分仇視革命的法國,他們要設法撲滅法國革命以恢復歐洲大陸的封建統治秩序,拿破崙政權則是以戰爭的手段來維護法國的利益和鞏固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從這個角度看,拿破崙前期戰爭是兩種社會制度的戰爭,這些戰爭是革命的:保衛偉大的革命,反對反革命君主國聯盟。

帝國主義性

拿破崙
拿破崙
拿破崙戰爭具有侵略性和爭霸性。就其侵略性來說,拿破崙曾把比利時、荷蘭及義大利一部分合併為法國領土;他入侵埃及,攻打莫斯科,還想霸佔西班牙,以及派兵遠征海地等,都是拿破崙戰爭侵略性的體現。此外,當拿破崙征服一個國家時,便強迫被征服國家降低關稅或乾脆取消關稅,以利於法國商品的傾銷。同時,他也從被征服國家中奪取原料和財富。所以這些都有利於法國的工商業發展。拿破崙還在被征服國家的學校中強制推行法語,加重人民的捐稅,大量地徵兵,用被征服國家的人力、物力來擴大他對歐洲的侵略。
就其爭霸性來說,英國擔心法國強大後會與它爭奪歐洲和海上霸權,就積極聯合歐洲各君主國,組織反法同盟,以削弱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因而拿破崙與英國的戰爭,是兩國之間為爭奪世界市場和霸權而進行的戰爭,而與俄羅斯的戰爭也是要爭奪歐洲的霸權。所以說,當拿破崙建立了法蘭西帝國,奴役歐洲許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國家的時候,法國的民族戰爭便成了帝國主義戰爭。

政治影響


一系列的拿破崙戰爭為歐洲及美洲都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拿破崙成功使大部分的西歐都落入同一統治之下,這個功績是自羅馬帝國(查理曼亦幾乎做到)以來首次。但是法國20年來持續與其他歐洲強權的戰爭,最終使他的成功被摧毀。拿破崙戰爭終結后,法國進入路易十八統治,並自此失去它在歐陸上的領導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英國在第二次百年戰爭(1689-1815年)中獲得最後勝利,成為全歐、甚至全球最強大的國家——日不落帝國,而且英國皇家海軍亦毫無疑問地取得了全球性的海上霸權。英國的強大,配合英國龐大並成熟的工業經濟,使它成為首個真正的超級大國,並使歐洲在未來100年迎來了不列顛治世的和平時期。
大部分的歐洲國家都不免滲入了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如民主、正當法律程序或特權取消等。隨著中產階級的繁榮及影響力持續增加,開始融入習俗及法律之中。而且,資產階級活動產生的大量新財富,如貿易、工業,也使歐洲君主更加難以回復1789年前的專制原狀,而且逼使他們要在拿破崙控制時推行改革。另外拿破崙統治留下的遺產還有憲法上的影響,並且在當時持續。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擁有了歐陸法系,配合一部精確編輯的民法典。這些法典都是源於一部最基本的法典,拿破崙法典。
拿破崙
拿破崙
另外,拿破崙戰爭亦帶來一個相對地新鮮及持續增強的運動,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將會塑造未來歐洲歷史的軌道,它的成長註定了一些國家的開始及另一些國家的結束。歐洲的版圖亦在拿破崙時代(NapoleonicEra)后一個世紀發生了劇烈地轉變。這種轉變並非基於封地及貴族,而是基於人文、民族起源和民族思想。拿破崙在歐洲的統治時,將城邦和王公領土合併,播下了日後德意志及義大利建立民族一統國家的種子。
拿破崙戰爭亦在西屬和葡屬美洲殖民地獨立上發揮了重大角色。這場戰爭嚴重地削弱了歐洲殖民國家的管治及軍事力量,尤其是盛極一時的西班牙帝國,特別於特拉法爾加海戰以後,這次海戰阻礙了西班牙與西屬美洲的聯絡,削弱其統治力量。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后,西屬美洲紛紛爆發起事都是上述的證明,最終引致到西屬美洲獨立戰爭。在葡萄牙統治上,巴西經歷起更大的自治,因為葡萄牙王室從歐洲逃到巴西,並建立起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這些事件后引致到1820年革命中的葡萄牙自由革命,以及1822年巴西獨立。
為紀念拿破崙戰爭的勝利及為之犧牲的人民,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於1812年12月25日下令在莫斯科修建救世主大教堂。該教堂於1883年5月26日年完工。
在拿破崙戰爭以後,為了防止類似戰爭再度爆發,歐洲按著勢力平衡的原則分割國土。理論上代表沒有任何歐洲國家,在未來能夠強大至單獨主導歐洲。同時亦出現了另一理念,就是統一的歐洲。在拿破崙政權傾覆后,他為創造一個自由和平、統一貨幣、統一民法典及統一量度制度的聯合歐洲的美夢未能完成而痛心。然而其失敗還是產生了一點努力,使得歐洲出現了歐洲協調來維持和平。儘管他的失敗使這個想法被遺棄達一個半世紀,但是歐洲聯合的概念又再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出現,並形為後來的歐盟。

軍事遺產


拿破崙戰爭亦帶來了深遠的軍事影響。在拿破崙時代以前,歐洲國家均雇傭相對較小型的軍隊,當中包括職業軍人和雇傭兵在內。然而至18世紀中期,軍事創革者都開始認識到整個國家投入戰爭的潛力。
因此其中一個在18世紀末人口最多的歐洲國家,法國本土2790萬人口,相對於英國的1200萬及俄國的3,500至4000萬人,在"全民動員"(levéeenmasse)之中取得極大益處,迅速組建大軍迎擊試圖鎮壓法國大革命的歐洲聯軍。由於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在位見證了18世紀戰爭帶來的教訓的首次嘗試,評論者時常都會錯誤地以為這些教訓是於大革命中出現,而不是發現這些教訓是在大革命中實行。
不過亦不應該把此時期的所有軍事革新都歸功於拿破崙,拉扎爾·卡諾(LazareCarnot)亦在1793至1794年間重組法軍亦有很大功勞。這段時期,之前法軍的失敗都逆轉了,共和軍不斷在前線勝利。
另外,各國軍隊規模的改變,都明顯地指出了軍事上的大改變。在大革命戰爭前的歐洲,如1756至1763年的七年戰爭,只有少數軍隊擁有超過20萬人的數目。相反,在1790年代的最頂峰期時,法國軍隊人數是多達150萬人。總計280萬法國人在陸上作戰,15萬人在海上作戰,當時出現了300萬法國戰士。
在1792至1815年間,英國有747670的人武裝起來,而且皇家海軍亦有達25萬人員。在1812年9月,俄羅斯帝國擁有90萬4千人的陸軍,而在1792至1815年間有達210萬於俄軍服役,在1792至1799年間已有40萬人服役。1792至1815年間約有20萬俄國人在海軍中作戰。奧地利軍隊則最高峰時有達57萬6千人,但只有很少量的海軍人員。除了英國外,奧地利亦是法國的恆常敵人,可以合理估計它曾有超過100萬奧地利人作戰。普魯士則在任何時期都從未有超過32萬人作戰。西班牙軍隊最高峰時亦有30萬人,這個數字不包括日後半島戰爭中的西班牙游擊人員。另外美國亦有28萬人左右的軍隊,馬拉地帝國、義大利王國、那不勒斯王國和華沙公國均有超過10萬人武裝起來。即使歐洲小國也組建起以往戰爭中歐洲強國軍隊的規模。但是,要注意上述的士兵數目是來自軍事紀錄,實際上可能沒有如此多的人數,原因是逃兵、政府人員詐騙以取得根本不存在的士兵的薪俸、戰死,甚至在一些國家中出現了虛報數字,以達到募兵人數目標。儘管如此,當時歐洲的軍隊始終都有擴張了。
工業革命的首階段亦需要感謝於大規模的軍事力量,使它變得更容易大規模生產武器,並隨之能夠武裝起大型軍隊。英國成為當時單一最大的軍備生產國,向反法同盟諸國提供大部分的武器。法國則生產了第二最多的軍備,用以武裝起它自己的龐大軍隊,以及萊茵邦聯和其他盟國。
拿破崙自己亦顯示出創新的傾向,利用速度來抵消數目上的劣勢,尤其在奧斯特里茨戰役大敗奧俄聯軍中漂亮地展現了。法軍亦使炮兵角色得到改變,變成獨立、流動的單位,一改以往傳統將炮兵分散支援步兵的方式。
另一創新是旗語。旗語使得法國的戰爭部長,拉扎爾·卡諾能夠與前線法軍溝通。法國人在整個拿破崙戰爭中都繼續保持這種系統。除此之外,空中偵察亦首次獲得使用,當時法國人利用熱氣球來監視聯軍陣地,就在1794年6月26日的福魯爾斯戰役發生之前。武器和火箭的進步亦出現在拿破崙戰爭之中。

評價


威靈頓
威靈頓
拿破崙戰爭使中歐、西歐及南歐的封建秩序從根本上發生動搖,同時又“給法國資產階級社會在歐洲大陸上創造一個符合時代要求的適當環境”。因此,拿破崙戰爭對於歐洲起了進步的作用。但是,拿破崙戰爭也有侵略的一面,而且它的侵略性質到戰爭後期越來越明顯了。
列寧把以掠奪為目的的侵略別國領土的戰爭稱之為帝國主義戰爭,他寫道:“拿破崙的帝國主義戰爭繼續了許多年,佔去了整整一個時代,表現了帝國主義關係和民族解放運動交錯在一起的異常複雜的情景。結果,歷史經過是無能為力的。交戰雙方在戰爭中追求的決定性的目的和在戰鬥行動中使用大量軍隊,改變了戰略的特點。集中步兵和騎兵在炮兵的支援下給敵人以猛烈打擊的進攻,成了戰鬥行動的基本方法。拿破崙的戰略特點是力圖以一次或數次總決戰決定戰局或整個戰爭的成敗。拿破崙廣泛實施重兵機動,以求創造對總決戰有利的形勢和保證在主要方向上的對敵優勢。拿破崙戰爭進一步發展了戰術。各國軍隊都採用縱深戰鬥隊形,即射手的散開隊形與步兵的縱隊相結合的隊形。預備隊成為戰鬥隊形的組成部分。縱隊作縱深配置,增強了步兵在戰鬥中的突擊力量,軍隊能夠在戰場上更廣泛地實施機動。十九世紀初,許多新的作戰方法的改進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拿破崙的統帥才能分不開的。拿破崙戰爭決定了十九世紀前半期軍事學術發展的基本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