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巴島

厄爾巴島

厄爾巴島,是義大利中部托斯卡納大區西邊海域的一個島嶼,面積200多平方公里,人口有3萬多,是義大利的第三大島,僅次於西西里島撒丁島。島上礦產資源豐富,其中以鐵礦最為有名。除此而外,還有銅礦、石英、石棉、花崗石和碧玉石等。著名的拿破崙曾在這裡被囚禁。

簡介


厄爾巴島(英語Elba, 拉丁語作Ilva),是義大利中部托斯卡納(Tuscany)大區西邊海域的一個島嶼,面積200多平方公里,人口有3萬多,是義大利的第三大島,僅次於西西里島和撒丁島。
厄爾巴島
厄爾巴島
它距離陸地約10公里,同義大利皮翁比諾市遙遙相對。清早從羅馬出發,沿著第勒尼安海的海岸線北行,驅車行程240公里,上午10時就可以到達皮翁比諾碼頭。

傳說


根據神話故事傳說,厄爾巴島及周圍的幾個小島,是愛和美的女神維納斯身上戴的寶石項鏈跌碎之後,碎片掉入海中而形成的。當然,這只是傳說而已。關於島的歷史,卻有據可查。
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的古羅馬詩人維吉爾,曾把厄爾巴島嶼成為經常為海盜出沒和盤踞的地方,加上外族人的長期侵佔,為厄爾巴和其他小島鍍上了幾分神秘與恐怖的色彩。
厄爾巴島
厄爾巴島
但是,隨著旅遊業的日漸興旺,厄爾巴島也逐漸被人們接受,成為義大利的旅遊勝地之一。

歷史


拿破崙流放

厄爾巴島
厄爾巴島
拿破崙流放時居住的地方就叫作“鐵港鎮”。這個小鎮坐落在山崗頂上,依著碧波蕩漾的海灣。古牆、房屋等均沿山坡而建,山丘頂上有古堡和燈塔,所有建築幾乎全是紅色的瓦和黃白色的牆。整齊的建築掩映在翠綠的灌木叢和樹叢之中,風景如畫。
拿破崙在1814年3月反法聯軍進入巴黎以後,被迫退位,並於1814年5月3日下午6時半乘坐英國船隻被押送到“鐵港”鎮。隨行的有他的母親、他的妹妹寶麗娜和一些隨行人員。當他乘坐船隻靠岸時,厄爾巴島上的所有地方官員都前往迎接,並將城鎮的鑰匙交給他,以表示歡迎的誠意。當地老百姓對拿破崙的到來也表示熱烈的歡迎。拿破崙的到來,使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厄爾巴島成了全歐洲注意的中心。
厄爾巴島
厄爾巴島
拿破崙選中了位於鐵港鎮壓最高處的“磨坊”別墅作為自己和家人的住處。這幢別墅是由佛羅倫薩地方統治者梅迪奇於1724年修建的。拿破崙從法國請來木工、泥瓦匠、畫家和裝飾匠,把它整修成名副其實的別墅“宮殿”,住在裡面既舒適又安全。他半形自己的客廳、圖書室、卧室等安排在一樓,讓妹妹和母親 居住在樓上。
現在,這幢別墅各房間內的物品都是按拿破崙居住時的模樣原封未動地保存著。有拿破崙睡過的床、沙發、桌椅、燈具、牆上的油畫。油畫之中有一幅是拿破崙騎著馬威風凜凜的肖像畫,色彩鮮艷,形象逼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這位偉人的氣質。
在“磨坊”別墅的紅牆上立有一塊石牌,上面刻著:“拿破崙自1814年5月5日至1815年2月26日生活在這裡”。當年的拿破崙,喜歡在島上四處走動,了解當地老百姓的生活情況和他們的問題。他不時對當地居民說:“你們都應當成為我的好兒子,我將成為你們的好父親。”

聖馬爾蒂諾別墅

百日政變
百日政變
離鐵港鎮不到5公里的聖馬爾蒂諾,有另外一幢別墅,那是拿破崙的鄉下住處。這幢別墅原先是一個倉庫,一幢農村的簡易房子。拿破崙讓那些從外國請來的能工巧匠進行了大整修和修建,使它成為富麗堂皇的“宮殿”了。從這幢別墅的窗戶可以望見鐵港鎮的碼頭和海灣,風景十分美麗。由於它坐落在聖馬爾蒂諾山腳下,故稱為“聖馬爾蒂諾別墅”。
現在,已成為博物館的聖馬爾蒂諾別墅里陳列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其中一尊叫作《禮貌》的白色大理石雕像十分引人注目。作者是安東尼奧·卡諾瓦,它塑造的是拿破崙的妹妹寶麗娜側身蹲下的裸體形象,少婦美麗的容貌、柔軟的體膚和豐滿的身軀被刻畫得真切而細膩,可謂栩栩如生。拿破崙是作為階下囚被流放到厄爾巴島的,但是,他的壯志並未就此渦滅。他將厄爾巴島當成自己的“小小王國”,把當地的百姓當成自己的臣民,稱他們為“兒子”,稱自己為“父親”。
1815年2月16日,他果然尋了一個機會,乘英國看守不在,偷偷乘船離開了這個小島,再次率領軍隊,重返巴黎。路易十八倉皇逃跑,他又重新登上了帝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百日政變”。但是,沒有多久,法軍又敗於比利時的滑鐵盧,拿破崙再次被流放,最後在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人們為了紀念拿破崙,將島上的許多飯館、旅館、街道和廣場都以拿破崙的名字命名。他們要感謝拿破崙,是他使小島名揚天下。

拿破崙

拿破崙·波拿巴(1769-1821),法國第一執政和皇帝。
生於科西嘉島,青年時代深受伏爾泰盧梭思想的影響並積極參加了法國大革命
1802年,拿破崙為終身執政,1804年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1814年,反法聯軍攻陷巴黎,拿破崙第一次退位,被流放至該島。
1815年2月26日,拿破崙逃出厄爾巴島返回法國;3月20日,“百日王朝”開始。

拿破崙法典

《拿破崙法典》又稱《法國民法典》,是法國第一部民法典,1800年開始起草,1804年通過並頒布實施。拿破崙自始至終主持並親自參加了法典的制定工作。
厄爾巴島
厄爾巴島
該法典體現的自由和平原則、所有權原則和契約自治原則連同其形式對許多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大陸法系的基石與標誌,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制建設提供了依據。

面積人口


義大利西部沿海托斯卡諾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面積223平方公里(86平方哩)。
行政上隸屬里窩那(Livorno)省。海岸陡峭,中部多山,最高點為卡潘內山(Monte Capanne, 高1,019公尺〔3,343呎〕)。伊特拉斯坎人(Etruscan)曾在此冶鐵,古羅馬人也曾在此開採鐵礦並建海軍基地。
厄爾巴島
厄爾巴島
中世紀初由比薩統治。先後屬熱那亞(1290)、皮翁比諾(Piombino)公爵(1399)、麥迪奇家族的科西莫一世(Cosimo I, 1548)和 西班牙(1596∼1709)。

經濟


1814∼1815年拿破崙被放逐於此,現以拿破崙放逐地著名。拿破崙的主要住宅穆利尼(Mulini)宮在北岸,其夏季住宅聖馬蒂諾(San Martino)別墅位於西南方,內設博物館。
氣候溫和,有各種地中海型植被,多橄欖林和葡萄園。經濟以鯷魚、沙丁魚和金槍魚捕撈業為主。東岸有鐵礦開採業,但易採礦藏接近枯竭,深層開採成本太高。旅遊業日益重要。

資源


厄爾巴島上礦產資源豐富,其中以鐵礦最為有名。除此而外,還有銅礦、石英、石棉、花崗石和碧玉石等。漫步在島上,你隨時可以俯身拾到某種礦石。
厄爾巴島
厄爾巴島
島上原本有一家鋼鐵廠,但經過長期開採,礦源逐漸減少,開採成本越來越高,後來鋼鐵廠也就關閉了。儘管如此,“鐵港”之類的地名仍可以讓人回憶起當年 鋼鐵廠隆隆作業時的興旺景象。

教堂雕刻


這座盧卡的大教堂前身是鐘樓,因此從正面很難分辨而且也不對稱。
厄爾巴島衛星圖片
厄爾巴島衛星圖片
主入口門前有一件 非常醒目的雕刻品,那是13世紀尼古拉·皮薩諾(Nicola Pisano)和科摩(Giudetto da Como)的作品。
內部還有13世紀的肖像畫,被認為是耶穌受難時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