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加強

心血管外科專家

郭加強(1923年11月18日-2010年5月24日),男,秦皇島人。生前曾任阜外醫院院長。心血管外科專家。

198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3年獲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十大名醫稱號。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23年11月18日出生於遼寧省營口市。
1947年就讀於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

工作經歷

1973年擔任心外科副主任。
1983年至1992年擔任阜外醫院院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作為阜外醫院心血管外科學科創始人之一,郭加強同志先後在冠狀動脈搭橋、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等方面,開創了19項國內首例心血管外科技術,引領並推動了心血管外科的學科發展。他畢生耕耘在心血管病醫療、科研、教學及醫院管理的第一線,並以阜外醫院為中心,為我國心臟外科技術的普及和整體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卓越貢獻。
為提高我國心血管疾病治療的整體水平、緩解貧困地區患者就醫難的問題,郭加強同志於1982年創建並組織領導中國心血管技術協作培訓中心,與全國26個省(市)103家醫院形成協作網路,通過派出技術隊伍、培訓當地專業人員等措施,培養了各類心血管專業人才2000餘名,為老、少、邊、窮地區留下了帶不走的心血管專業隊伍。
在心外科領域可謂碩果繁多,只能以年為記:
1972年在阜外醫院成功開展國內第一例室壁瘤切除術。創立了國內第一個正規的心臟外科術后ICU。
1974年成功完成我國第一例冠狀動脈搭橋術,開創了我國冠心病的外科治療。
1976年由他領導的心瓣膜組與703所合作,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枚牛心包生物瓣(BN型)並成功應用於臨床,該技術填補了我國瓣膜外科生物瓣置換的空白,
1982年組建中國心血管技術協作中心,擔任主任至去世。
1985年組建嬰幼兒專用病房、專用術后ICU和手術室,使阜外醫院嬰幼兒先心病外科步入正軌。
1987年在國內首次成功完成了完全性大動脈轉位SWITCH手術。
1989年在國內首次將同種帶瓣血管片應用於法魯氏四聯症根治術,同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
1990年在國內首先應用心尖-降主動脈外管道的方法治療先天性左室流出道及主動脈發育不良複雜畸形。
1991年由他領銜的國家“七五”攻關課題“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和旁路手術以及溶栓療法等的研究和推廣”開創了冠心病的綜合治療,使當時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俗稱“搭橋術”)死亡率下降接近國際水準,該成果獲國家計委、科委及財政部重大成果獎。

論文著作

由他主編的《心臟外科技術圖譜》 和《心臟外科護理學》於1995年和2003年相繼出版。

獲得榮譽


1980年該成果被評為衛生部科技進步甲等獎,
198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3年獲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十大名醫稱號。
2004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9年被中華醫學會胸心外科學分會授予中國胸心外科傑出貢獻獎。
郭加強同志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曾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模範工作者,並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