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記憶的痕迹
2007年版
《追尋記憶的痕迹》是2007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埃里克·坎德爾。該書以回憶錄的方式妙趣橫生地講述了一門基礎科學的發展歷程。
聞景片斷腦留痕迹,擁憶。憶聯,奠存交流基礎。腦產憶?千百懸未謎。追溯維納歷引憶強烈興趣,興趣首歷史精析,轉腦領域,跨越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細胞生物學等多個學科,最終從細胞和分子層面上破譯了人類記憶密碼,從而獲得200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哥倫亞授埃·坎( . )獨闢蹊徑,研究始海兔的神經細胞,發現記憶就發生在神經細胞的連接點—— 突觸上,其分子的工作原理也隨之被揭示。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現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科學領域——認知分子生物學,同時也有望從根本上解決人類記憶衰退的難題。
足追尋憶痕迹奇渴求,坎授娓娓,融科展歷程,講述傳奇探索旅,領略治范。
這是一位科學巨匠走過的半個多世紀的心路歷程。他對前輩和同行的尊重與謙和,對年輕一代的提攜和鼓勵,對故土維也納的眷念,以及身為猶太人所特有的民族自豪感,這一切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們,一種發自內心的敬意和欽佩之情油然而生。
信念與決心、好奇與進取、狂喜與艱辛、幽默與智慧貫穿在他科學探索生涯的始終,也強烈地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他讓你身臨其境地去體驗世界一流科學家的工作和生活,是那樣充實浪漫,豐富多彩。永恆的愛情、溫馨的親情和親密的友情給科學研究帶來了巨大的激情與靈感,從維也納到巴黎、紐約、藝術之都的文化氛圍孕育了科學家非凡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科學與人文的交會中充分享受大千世界的精彩。
讓我們跟隨坎德爾的腳步,一起去追尋記憶的痕迹,相信你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
《追尋記憶的痕迹》告訴我們什麼是一流的科學研究,它又是如何產生的,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坎德爾這本書恐·怕沒有第二個人能寫得出來。他一輩子與科學研究打交道,是那樣多姿多彩,充實而快樂。他一生強烈的激情、堅定的信念與決心,是我們的領路人。
本書非同一般,作者是當今的神經科學大師,其文筆生動優美,洋溢著靈性與智慧。無論對於普通大眾,中學生,還是大學者,讀來一定都會饒有興緻。
這是一幅20世紀後半期神經科學發展的壯麗畫卷,跌宕起伏,一氣呵成。坎德爾把自己的人生融入了科學研究的發展歷程。他所帶來的強大影響力使科學探索成為全世界共同奮鬥的事業。
恐怕沒人能像坎德爾那樣在細胞和分子的層面上推動人類記憶機制的研究。他破譯大腦記憶密碼的激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科學家。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偉大科學家如何進行思考,並帶動了科學的發展。
埃里克·坎德爾(Eric Richard Kandel,1929年11月7日-),出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1956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83年至今任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物理學系教授、霍華休斯醫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2000年,因神經系統學領域的貢獻與保羅·格林加德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個人記憶與記憶存儲的生物學基礎
維也納的童年生活
美國的教育
每次一個細胞
神經細胞的談話
神經細胞之間的對話
簡單與複雜的神經系統
不同的記憶,不同的腦區
尋找研究記憶的理想系統
學習的神經類似物
突觸聯繫的強化
神經生物和行為學中心
簡單行為也能被學習調控
經驗改變突觸
個體化的生物學基礎
分子與短時記憶
長時記憶
記憶基因
基因與突觸的對話
回到複雜記憶中
突觸也保留了最美好的記憶
大腦對外部世界的記憶
集中注意力
一顆小紅葯
老鼠、人類與心理疾病
治療精神病的新方法
生物學與精神分析思想的復興
意識
斯德哥爾摩與維也納
從記憶中學習:前景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