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樓西村的結果 展開

樓西村

河北黃驊市黃驊鎮下轄村

樓西位於市區、鎮政府駐地西南0.8公里處,南臨307國道,西距205之公里,通訊發達,電力充足;總面積2平方公里,總耕地44公頃,總耕地262戶,人口757人,黨員26人;農業生產以小麥和雜糧為主,近年來大力發展冬棗種植和天麻大棚,已形成一定規模,工副業以模具加工、塑料加工、服裝加工、酒店、出租商品等為主;人民生活水平居全鎮前列,多次被評為黃驊市先進基層黨,並連續多年被評為黃驊市級文明村。

村莊簡介


樓西村是黃驊鎮的一個小村,總共不過260戶人家,577人,可就是這麼個小村,卻擁有大小企業近百家之多,走出了張洪瑞、王英明、賈兆星等許多商界才俊,信譽樓、五鑫花園、華豐塑料等由樓西人創辦的企業已經成長為黃驊工商界的名牌。
2006年,樓西村更是演繹了一幕“壯觀”的經濟發展大戲——全村固定資產投入超2000多萬元,村工農業總產值完成1.6億元,利稅達1300萬。全村上下形成了風正、心齊、氣順、勁足、事業興的良好局面。

村莊里的創業


樓西村塑料模具業的發展正是黃驊塑料模具產業成長曆程的縮影。樓西村的劉寶華老人可算是全市塑料模具產業的“帶頭人”。改革開放之初,當時已經年過古稀的劉寶華老人一個人、一間土偏房、一台鑄塑機干起了塑料模具,這是樓西村的第一攤企業,也是我市塑料模具產業的起點。在老人對塑料模具熱愛的感召下,四個兒子陸續地“秉承父命”投身到這一行業中,以生產汽車後視鏡配件為主,效益一路看好。當時,迫切尋求致富希望擺脫貧困的村民看準了這一行業的前景,紛紛加入到這個隊伍,建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嬰兒企業”。
塑料模具
塑料模具
起初,大多企業都是作坊式的“單打獨鬥”,沒有集中的場地。為了幫助企業做大做強,村“兩委”班子辟出空地建起了100間廠房的工業園區,完善了水、電、路等一切基礎設施,還承諾五年內不收企業任何費用。依靠著村班子這個堅強的“後盾”,許多企業迅速地從這裡“長大成人”。
王榮振本人也是干模具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中的一員。1988年,他離開了讓人們羨慕的集體企業,回到村裡靠著借來的2000元干起了模具,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經歷了無數的艱辛,從一文不名到現在擁有兩攤企業。前兩年,他又在在村裡規劃的工業園區建起了寬敞的廠房,購進了新設備,企業規模得到了進一步擴大。過上小康生活的王榮振,只是樓西村創業隊伍中普通一員。
新林坡塑料模具廠是這個隊伍中的佼佼者,由劉寶華老人的三個兒子合夥開辦。在幾十年的發展歷程里,企業從一個家庭作坊發展成為擁有資產上千萬、產值幾千萬元的民營企業,生產範圍擴展到各種塑料防偽系列及電器、建築、汽車等行業塑料製品。
30年走來,村裡的民營企業從個人干到幾個人合夥辦工廠,規模越來越大,再一分為幾,然後再裂變成長,成為了黃驊市塑料模具企業的聚集基地。如今,樓西村已經擁有大小塑料模具企業50多家,平均每5戶就有一家。近幾年,該村每年的投資都是以千萬元以上速度遞增,到2006年全村企業固定投資達6000萬元。今年一開春兒,四家企業又陸續地落實資金投入500萬,比2006年的第一季度超出了210萬元。樓西村真正地走上了工業化強村富民的快車道。
塑料模具產業的快速發展,讓許多樓西村人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可是,那些年紀大的,知識水平不高的,管理水平有限的村民怎麼辦,出路在哪裡?

農業發展


樓西村“兩委”研究決定,借鑒孔店村在農業發展上的先進經驗,確定走“建設農業科技示範園,實現以工補農”的發展之路。村裡投資20餘萬元,在西窪建起了農業科技示範園,修整了600米入園道路,打深機井一眼,新上變壓器一台,並架設了專用線,使近300畝園區的路、水、電得到完善配置。
良好的環境激發了有志於種田、養殖的村民積極性。楊富榮是村裡靠養雞致富的典型。2002年,看到“老鄰舊居”都在村科技示範園裡賺了錢,他報名養起了種雞,幾年下來,養殖規模越來越大,收益也越來越好。問起去年的養殖效益,樸實的楊富榮笑著說:“蓋五間新瓦房沒問題!”
農業科技示範園
農業科技示範園

農業科技示範園


已經成為了集冬棗栽植、特色養殖為一體的農業生態園,2006年,該村僅養殖業就實現收入超百萬元。
企業家縱橫馳騁,小老闆爭先恐後,樓西村人比著干、賽著干,一個個爭趕創業潮。樓西擔任了30年村支書的許秀臣用一句話道出了大夥的心聲:“一個村兒,要是家家都想干工廠、人人都想當老闆,就不愁發展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