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門斗的結果 展開
- 房間出入口設置的小廳
- 體育賽事
門斗
房間出入口設置的小廳
門斗是在房屋或廳室的入口處設置的一個必經的小間,有保溫隔熱的作用,防止在打開外門時冷(或熱)空氣直接侵入室內,利於空調節能。
系在建築物或房間出入口設置的一個必經的小廳間稱為門斗。門鬥起分隔、擋風、防寒、避光、隔音等緩衝作用。設置在房間外面的稱外門斗;設置在房間內部的稱內門斗。
門斗是漢族在東北居住的民居,房門前安設的一種防寒設施,每到嚴冬,人們就將門斗安裝在正房門前,與外門連接用它來檔住寒風吹入屋中,這是一種取暖的方式。後來由東北遼、吉、黑三省傳到內蒙古各地,特別是在內蒙古王府大宅門斗就更多了。關於門斗,遼、吉、黑三個省區運用很普遍,大西北以及內蒙古各地到冬日也都使用門斗。
現今的多層磚混住宅樓,除少數標準稍高的而外,大多數都未設計有外門斗,主要原因是:
(1)以往的住宅樓設計,限於當時的經濟條件,一般都力求減少公用輔助面積,降低建造費用;
(2)人們對住宅的使用要求,當時尚限於住宿這一基本要求,沒有別的奢想;
(3)對建築節能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在非保溫的樓梯間進口處加一個外門斗,提高住宅樓的保溫節能效果。因此一般的住宅樓,特別是北入口的住宅樓並沒有另加設外門斗,人們不但不把它當作一種欠缺,反而更能得到建設決策者們的歡迎。
(4)在住宅開發銷售過程,因為設有外門斗分攤公用面積,購房者似乎降低了購房費用,比較容易接受這種做法,而開發商卻更加感到這是一種實惠。
(5)在危房改造和棚戶區改造中,這種做法能用更少的投資解決更多困難民眾的用房問題,這種急功近利的行為,更受到地方政府的歡迎。可見,在某種程度上,多層住宅樓不設計外門斗,在一些業內人士中,形成了一種固有的錯誤觀念。
多層住宅外門斗的結構選型應當採用與主體住宅結構採用相同的結構形式。
在磚混結構住宅樓外門斗結構中,主要結構措施是在兩個牆角各加一個構造柱,其主筋一般為4根直徑12的鋼筋。在頂蓋處板邊緣加設加強筋,不另設圈樑。
另外,一部分人認為,一般多層住宅層數為6層,有些帶閣樓為7層,外門斗為一層會因為不均勻沉降而引出外牆聯結處裂紋,強調門斗部分與主體部分要分段施工。先施工主體,待封頂后才能砌築門斗。
但是,只要地基承載力不是特別低(例如:fak≤100kPa),就沒必要這麼做。因為門斗一般外伸不多,它的基礎部分與主體結構是一個整體,整體的剛性基礎有變形協能力。結構主體與門斗部分同時施工,可以減少以後接槎的麻煩,也減少了牆體連接處裂紋的可能性。
(1)外門斗可以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提高生活質量。試想如果進門外及有外門斗,人們在颳風的雨雪日子,進出門口時要收拾雨具,收拾外裝,打點孩子、或者呼喚家人,光靠一個雨篷的遮擋是不夠的。
(2)外門斗內更便於設置信報箱、送奶箱,有利於提高住宅公共服務性能;
(3)外門斗可以使住宅的立面造型更加富於變化,可以更方便地對樓號門號進行標識,便於人們認別。
總之,外門斗可以更加完善住宅樓公共部分的使用功能,應當提倡和實現住宅樓外門斗的設計。
防寒門斗可以減少冷風進入室內,使得冷天的時候,房間內更加舒適。
防寒門斗的設置,第一要考慮門的朝向問題。我國北方許多建築為了充分利用南向房間,把人口朝向北開,使北風大量灌入,降低了冬季室內溫度,因此,加設門斗時應將門斗的入口轉折90度,轉為朝東,避開冬季主導風向——北風及西北風。
第二還應考慮門斗的尺寸。若為獨戶住宅,主人在開啟門斗外門之前應該先關上身後的第二道門,在請客人進入門斗后,應先關上外門再打開第二道門。所以,門斗后應至少有1.2至1.8m的空間,對於出門後有轉折的門斗,尺寸還應考慮大件傢具出入的需要。
第三,門斗應密封良好,起到冬季避風防寒的作用,如右圖所示。
門斗與門廊都是主牆大門外的附屬建築,都是遮風擋雨銜接內外空間,供人臨時停留的地方。
門斗主要是滿足擋風防寒要求,防止冷風直接進入門廳,以及供人們入室換鞋之處。根據需要可以做成不突出主牆外的內門斗和突出主牆外的外門斗。外門斗又有保溫與非保溫門斗之分。門斗的主要特徵是有圍護結構,門外加門。如右圖(a)所示為內門斗,進入門廳是雙重門。如右圖(b)、(c)所示分別為保溫與非保溫門斗。
門廊大多為滿足房屋立面處理要求,起美化襯托作用,一般都帶有廊柱,比雨篷挑出面積大,沒有圍欄及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