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嘎科鄉

雲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轄鄉

雲南省普洱市西盟縣轄鎮,轄班岳村、英臘村、英候村等5個行政村。

位於雲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南部,北鄰力所鄉,距縣城62公里。

歷史沿革


翁嘎科鄉圖片
翁嘎科鄉圖片
1965年,設翁嘎科區。
1988年,區改鄉,翁嘎科區改設為翁嘎科鄉。
2013年,撤鄉設鎮,翁嘎科鄉改設翁嘎科鎮。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為41921人。

行政區劃


雲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轄
2007年翁嘎科鄉政府辦公樓。
鎮,轄班岳村、班弄村、英臘村、英候村、龍坎村5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於雲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南部。東鄰瀾滄縣,南鄰孟連縣,西南以南卡江為界與緬甸隔河相望,北鄰力所拉枯族自治鄉,東北鄰勐梭鎮,距縣城62公里,國境線長16公里。
全鄉海拔在590-2400米之間,年均氣溫在25-30度°之間,降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無霜。

自然資源


翁嘎科鎮土壤肥沃,適宜種植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和經濟林果。
有金、銅、鐵、錳等礦藏資源。
2007年,全鄉有林地203430畝,活立木蓄積量61.9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1.59%。

人口民族


全鄉常住人口11646人(2017年),境內居住著佤族、拉祜族、漢族等民族。

經濟


2006年,翁嘎科鄉屬集“邊、少、山、窮”為一體的民族貧困鄉。全鄉經濟總收入10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27元,地方財政收入4.7萬元。全鄉有2845人基本解決了溫飽,佔總人口的30.3%。
翁嘎科鄉圖片
翁嘎科鄉圖片

社會


基礎設施建設

水利、電力
2007年翁嘎科鄉水庫防洪溝渠
2002年,開工建設庫容為210.35萬立方米的小(一)型水庫一座。
2006年底,已實現村村通電,有51個村民小組2424戶8843人解決了照明用電。按照村民小組計算,通電率為89.6%。全鄉已解決了46個村民小組2090戶7837人的飲水問題。
鄉衛生院
鄉衛生院

通信廣播電視

2006年底,鄉機關和部分村委會已開通了行動電話和無線市話,全鄉有固定電話112部,行動電話258部,無線市話72部。

房屋市政

至2006年底,全鄉共完成茅草房、叉叉房改造501戶;建成的鄉級文明路一公里,投資80萬元;建成1幢簡易集貿市場投資5萬元;改造學生宿舍危房2幢,教學樓危房3幢,投120萬元。

文化教育事業

1954年8月,翁嘎科鄉開始創辦教育。
2007年12月,翁嘎科鄉有9個教學點。1所附設初級中學,4所完全小學,3所初級小學,一師一校點2所(務龍小學、拉邊小學);全鄉共有中、小學生1472人;有109名教職工(含代課教師17人)。

醫療衛生

1965年,開始創辦翁嘎科鄉衛生院。
2007年12月,翁嘎科鄉衛生院有正式職工7人,有業務用房628.4平方米,職工宿舍266.92平方米。全鄉共有村醫13名,在5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橡膠農場共設有村衛生室6間,村衛生室平均80平方米/個。

基層組織建設

2007年12月,全鄉共有8個黨支部,40個黨小組,332名黨員。鄉共青團委下設6個團支部,共有團員307名。

交通

翁嘎科鄉圖片
翁嘎科鄉圖片
2006年底,全鄉公路里程128.86公里,5個村委會和46個村民小組通毛路(晴通雨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