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兵器
中國兵器
《中國兵器》是2010年9月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豐維。本書不只記錄兵器,更記錄英雄;從“秦王劍”到關羽的“青龍刀”,持握兵器的英雄事迹與身影,穿梭在字裡行間。從兵器看中國,悠長的歷史與文化在刀光劍影中,拼湊齊全。
1、銅鈹:
鈹(皮),金屬元素,符號Be,灰白色,質硬而輕,用於原子能工業中,鈹鋁合金用來製造飛機、火箭等;鈹(批),做長針、長矛講,屬於矛的一種變形兵器,也是一種銳利的刺殺兵器。
銅鈹,首為尖鋒,平脊兩刃,通常長30CM左右,形制極象短劍;後端為扁形或矩形的莖,用以裝柄,一般在莖的近端處開有圓孔,以便穿釘固定。它和矛的區別,除頭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裝柄方法不同:矛是將柄納入矛筒中,而鈹是鈹莖插入木柄中,外用繩等捆綁。秦俑坑中的銅鈹,其首和短劍相同,長約30厘米,后裝長約3.5米的木柄,柄末端裝有銅樽,還有保護刃部的鞘。西漢時改為鐵制,西漢中期以後逐漸消失。
鈹是古代長兵器之一,秦俑坑中出土的這件銅鈹鑄造工藝極為精緻,鈹身柄同模合鑄,鈹格分鑄,格含於鈹身,並有刻銘。
此種兵器似乎當時的中下級軍官頗愛使用。
2、吳鉤:
吳鉤
吳鉤
銅製,長約65CM左右,寬2.2-2.5CM。其形如彎月,齊頭無鋒,兩邊有刃,是一種推、鉤兩用的兵器。因出現在“吳國”,故稱之為“吳鉤”。以前筆者一直以為吳鉤是一種寶劍的別稱,現在看來應該兩種意思兼有。此種兵器筆者推測似乎在攻城時作用比較大,可以很方便地鉤傷城頭守軍。
4、戚:
戚,俗稱小斧子,屬於體形比較窄小的鉞;其體窄長,鉞刃略成弧形,後有方形的內,比鉞體略窄,在鉞體與鉞內之間有微凸的闌(橫擋),因其刃較長而常用於做斬首的刑具,有時做儀仗用,但它在格鬥中的效果不如戈、矛(實戰中的鉞通常稱做斧)。戚還用作樂舞時的道具,《禮記·文王世子》中說:“大樂正舞干戚”,又《祭統》:“朱干玉戚以舞”(干指盾)。
鉞戟
河南考古出土了漢代一些頂上帶刺的鐵鉞,形制和西方斧矛一體的“戟”非常相似,但古文獻中從無記載,故專家暫定名為“鉞戟”。現一般認為這是一種鈹與鉞結合的鐵兵器,屬於戟類;它刺長25CM、鉞寬10CM、鉞長15CM左右,可劈可刺,而以劈砍為主要功能。
鎩
由鈹演變而成,與鈹的區別是鎩在莖與刃之間加有兩端上翹呈銳尖狀的、具有格架功能的鐔。鎩有長柄也有短柄,流行於漢代,鎩長一般25~30CM,鐔寬約10CM,東漢以後絕跡。鎩也屬於矛類兵器。
啄
屬於戈類兵器,主要流行於先秦時期的西南地區,僅具有啄擊功能,晉代未見記載,但唐代又成為騎兵的制式兵器之一。先秦時期為青銅質地,用銎孔裝柄,啄體較戈援窄,長約25CM。
鋋
音“蟬”,形似小型矛,鐵柄,屬於矛類兵器,《埤蒼》雲“鋋,小矛鐵矜(音“秦”)”。其形制較一般矛頭稍微細長,,其身扁平,兩側有刃,下有鐵柄,柄下再接積竹矜,流行於西漢,刃長25~30CM,柄長120~180CM,筆者竊以為其戰鬥作用應如標槍。
鐮
鐮
9、鐮:
屬於戈類兵器,具有鉤割功能,鐮身微曲,平頂、雙刃,長約40CM、寬約3CM,下有橢圓形的銎孔用來裝柄。戰國及唐時稱為“長鐮”,主要用於守城戰,鉤擊攀登城頭的敵人,似乎與吳鉤的作用相反。
本書為華文市場第一本圖文兵器寶典,記錄中國兵器數千年的流變。
百餘幀珍貴的照片、插圖,記錄兵器的歷史與種類,門派與使用手法,近百個深入淺出的知識檔案與故事檔案,延伸閱讀的視野。
作者簡介
蔣豐維,台灣中山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原職譯者,曾為貝塔語言學習出版社、積木文化、中興大學語文中心等進行書籍翻譯。自幼對中國武術及兵器具有濃烈興趣,求學時曾任國術社副社長,對中國兵器系統化的整理歸納心得。
【自序】縱橫沙場的風采
【導論之一】兵器,是歷史演進與文化交流的見證
【導論之二】中國兵器,述說前人的功業與偉績
中國兵器年表
短兵系
劍
刀
鞭/銅
錘
斧
環、乾坤圈
盾
長兵系
棍
槍
殳
戈
戟
大刀
鉞
釘耙、鏟
叉、鏡
奇形兵器
鉤
峨眉刺/鐵尺
子午鴛鴦鉞/拳刃
拐
鐵鏈夾棒
撾、判官筆
軟兵系與暗器系
軟鞭
流星錘
繩鏢
綿繩套索
飛爪
匕首
擲箭/標槍
鏢
射程系
弓箭
弩
附錄
兵器比一比
郭常喜兵器藝術文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