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鉤
詞語釋義
吳鉤是春秋時期流行的一種彎刀,它以青銅鑄成,是冷兵器里的典範,充滿傳奇色彩,后又被歷代文人寫入詩篇,成為馳騁疆場,勵志報國的精神象徵。
鉤,兵器,形似劍而曲。春秋吳人善鑄鉤,故稱。后也泛指利劍。
摘自《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闔閭命於國中做金鉤,令曰:“能為善鉤者賞之百金。”有人殺其二子,以血釁金,成二鉤,獻於闔閭。……
王曰:“何以異於眾夫子之鉤乎?”……
鉤師向鉤而呼二子名:“吳鴻,扈稽,我在於此,王不知汝之神也。”聲絕於口,兩鉤俱飛,著父之胸。
吳王大驚,乃賞百金。遂服而不離身。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俠客行》李白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 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
●“操 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九歌·國殤》屈原
●“漢家天將才且雄,來時謁帝明光宮。萬乘親推雙闋下,千官出餞五陵東。誓辭甲第金門裡,身作長城玉塞中。衛霍才堪一騎將,朝廷不數貳師功。趙魏燕韓多勁卒,關西俠少何咆勃。報讎只是聞嘗膽,飲酒不曾妨刮骨。畫戟雕戈白日寒,連旗大斾黃塵沒。疊鼓遙翻翰海波,鳴笳亂動天山月。麒麟錦帶佩 吳鉤,颯踏青驪躍紫騮。拔劍已斷天驕臂,歸鞍共飲月支頭。漢兵大呼一當百,虜騎相看哭且愁。”——《燕支行》王維
●“馬嘯月輪高,將軍愛紫袍。吳鉤悲釁子,埋首葬松濤。”——《詠史·其一》萬寬
●“今吾抱何恨,恨無匡複姿。含笑看 吳鉤,回首蛟龍池。”——《第一百六十九》文天祥
●“楚蘭不佩佩 吳鉤,帶酒城頭別舊遊。年事已多筋力在,試將弓箭到并州。”——《長安親故》盧殷
●“經過辨豐劍,意氣逐 吳鉤。”——《重送劉十弟判官》杜甫
古代吳地(今蘇州一帶)所造的—種彎形的刀。《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闔閭即寶莫耶,復命於國中作金鉤,令曰:‘能為善鉤者,賞之百金。’吳作鉤者甚眾。”后泛指鋒利的刀劍。李賀《南圓》詩:“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徑路刀 古代兵器。漢代匈奴人使用的一種青銅刀。有人認為它來源於西周初年,周人使用的一種叫做“輕呂”的短劍。漢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呼韓邪單於與漢使臣韓昌、張猛立盟,就曾用徑路刀攪酒。
相傳的“吳鉤”,是刀身呈曲翹狀(按其形狀可總稱為曲刀或彎刀),具有適合劈砍的構造。曲刀由刀首、刀身、護手(格)和刀柄所構成。單側有刃,呈曲線狀,沒有鋒刃的一側,稱之為刀背。柳葉刀即是曲刀的標準刀型。全長約1m,刀柄20cm左右。因刀刃形狀似柳葉,故此得名柳葉刀。
刀的製作材料,刀刃部分使用經過硬化處理的優質銅,刀背部分用韌性好的金屬製成。
刀的長度和重量,雖然根據使用者而定,但是也有一個大致的標準。長度是在持刀的手自然下垂,手握手柄,刀尖朝上狀態下,以刀尖不過耳、刀重0.7kg以上為標準。
刀的一般使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一隻手只使用一把刀的單刀式,另一中是把兩把刀作為一組(副)的雙刀式。單刀時,有時用另一隻手使用盾、鉤、拐等防禦力較強的兵器。
刀的變化種類(即形態)有很多,這裡很難一一介紹。但是變化較大的刀刃為鋸齒狀的鋸齒刀和刀背栓鐵環的環刀等。
所謂“吳鉤”,意思是指刀刃為曲線形的吳國刀。這種刀刃呈曲線狀的曲刀,是春秋時代由吳王(相傳為闔閭)下令製造的。因其鋒利無比,所以留下這個美稱。據說,曲刀在青銅時代就已經出現了。由此可見,曲刀的歷史悠久,很早以前就在中國的南方廣為使用。這是南方的特殊環境所決定的。眾所周知,中國南方山嶽連綿,植物繁茂,還有很多適於艦船水戰的江河湖泊,在這種地理環境下,曲刀當然就成了用於白刃格鬥近戰的最理想兵器,而且還可以作為採伐和船上作業的工具。
在中國,曲刀的鼎盛時期是在唐代以後。當時一些唐朝的文人賦予曲刀一個雅稱,稱之為吳鉤。這種吳鉤是模仿寶物的吳鉤製作而成,也是一種對名刀的文學表現。唐代之所以盛行使用曲刀,其背景是當時中國的版圖的擴大。上面已經介紹了曲刀在中國南方廣為使用的緣故。然而,即使在刀、劍最盛時期,中國南方許多民族仍然使用著本民族固有樣式的曲刀(就是在現今的中國、泰、苗、西瓦等少數民族還沿用著本民族獨自式樣的刀)。後來的南朝諸國,把原來一些南方民族使用的曲刀,作為本民族的兵器,裝備自己的軍隊。隋統一了南北朝,以及後來的唐朝,這種曲刀一直久盛不衰,為文人騷客廣為歌詠,廣為流傳。
在唐代復興起來的曲刀,到了宋朝就更加流行了。在宋代《武經總要》中,已經看不到直刀的圖樣,但是仍完整地保留著手刀這一曲刀的流派圖形。雖然當時的軍隊也裝備有直刀,但是,從《武經總要》的記述來看,曲刀的裝備率仍占明顯優勢。由於宋朝的法律沒有把這種曲刀列為民間禁用的兵器,所以,不僅軍隊,就是在民間也極為普遍。
從明末到清朝,雖然是日本刀的全盛時期,但是,傳統的中國曲刀仍然被廣泛使用著,特別是在民間和武術界,就更為盛行。即使在今天的武術界,說起刀,就是指這種中國傳統的曲刀,或由曲刀所演變的各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