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療法

中醫藥出版社與民間中醫藥協會聯合出版期刊

《中國民間療法》雜誌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聯合主辦的國家級技術性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國家中醫藥優秀科技期刊

歷史沿革


1993年,《中國民間療法》創刊。
1995年,該刊以雙月刊穩定發行。
1999年,該刊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6年9月1日,該刊采編平台正式上線。
2018年5月12日,該刊第一屆編委會會議在北京廣西大廈舉辦;11月,該刊由月刊變更為半月刊。
2019年11月22日,該刊第二屆青年編委會成立。

欄目介紹


主要欄目

中國民間療法
中國民間療法
設有:學術探討、老中醫經驗、獨特療法(包括針灸、推拿、火罐、刮痧、敷臍、外敷、灌腸、穴位注射、針刀、熏洗等各種療法)、綜合療法、方葯應用、成藥應用、古方今用、專科臨床、專病報道、民族醫藥、中西醫結合、養生保健、飲食療法、單方驗法、臨床調護、家庭醫生等。每期刊登約百篇文章,其中外治法、養生保健、飲食療法、家庭醫生、單方驗法等欄目深受各階層普通百姓的喜愛。
《中國民間療法》主要有百華苑、杏林故事、學術探討、名醫傳承、經方沙龍、民族醫藥、特色療法(適宜技術與一技之長、非藥物療法、方葯應用、療法並舉等)、臨床研究、基礎研究、臨床護理、保健調理、醫案醫話與單方驗法、綜述、資訊與論壇等欄目。
讀者對象
《中國民間療法》的讀者對象為醫藥衛生人員、基層醫務工作者、中醫愛好者等。

人員編製


據2020年2月《中國民間療法》官網顯示,《中國民間療法》第一屆編委會有顧問1人、編委47人,第二屆青年編委會有編委28人。
《中國民間療法》第一屆編委會和第二屆青年編委會名單
職務名單
顧問孫光榮
編委白興華馮興中顧文忠李興廣梁日欣南保平萬德寶謝鳴姚斐
曹東義高修安黃天財李秀明林超岱蒲瑞山王英嚴蔚冰張安林
陳珞珈高彥彬江淑安李占永劉志龍曲艷紅王海隆楊晉翔趙慧玲
陳偉民葛湄菲李宏梁濱羅昕沈欽榮王錫友楊廉方趙林華
程井軍葛元靖李景勛梁國川馬睿傑宋南昌王玉湘楊志勛鄒海寧
范吉平宮曉燕------ 
青年編委曹方丁培傑郝連升李俊文林法財任鳴煒史耀勛先小樂張永太
曹穎馮德琳黃培冬李文龍劉剛沈會隋華楊芳張宇
常宏韓裕璧黎崇裕廖成榮劉延祥時樂魏丹張小卿趙磊
陳波------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編委會主任陳珞班
主編范吉平
編委會副主任曹東義、高彥彬、江淑、安謝鳴 
副主編李秀明、高欣

主要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2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民間療法》共出版文獻24463篇。
據2020年2月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民間療法》共載文20817篇、基金論文量為473篇。

收錄情況

《中國民間療法》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20年2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民間療法》總被下載1489999次、總被引41448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17、(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10 。
據2020年2月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民間療法》被引量為31358次、下載量為258668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中國民間療法》影響因子為0.3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4481名。

文化傳統


報刊宗旨

中國民間療法以弘揚民族文化,深入挖掘中醫藥民間傳統療法;發揚中醫特色,切實加強中醫藥繼承與發展為辦刊宗旨

報刊特色

融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於一爐,以實用為主,面向基層,面向大眾,全面介紹中國民間傳統的醫療保健方法。主要表現在:①定位準確、宗旨明晰,並持之以恆:堅持面向基層、面向農村的辦刊方向,致力於推廣適宜而實用的應用性技術,長期以來保持本色不變,探索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辦刊道路。②亮點突出、特色鮮明,形成了自身的風格:信息密度大,覆蓋面廣;取法於民間,追求簡、便、廉、驗,實用性強;在富含科學性的前提下,注重普及性,貼近大眾。

獲得榮譽


《中國民間療法》雜誌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國家中醫藥優秀科技期刊
《中國民間療法》多次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優秀期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