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海豹

食肉目海豹科動物

貝加爾海豹,Phoca sibirica,生活在俄羅斯貝加爾湖區域內,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海豹種類,成年平均個體1米左右,身體呈紡錘形,皮毛光亮,體重在45公斤左右;夏天分佈於貝加爾湖內,冬天遷移到貝加爾湖北部。

科學界普遍認為,貝加爾湖海豹應該來自於北冰洋,因為它們與那裡的環斑海豹在血緣關係上最為接近。體形肥胖而圓的海豹在水中頗為靈巧,它們的游泳速度達到每小時20公里。海豹的四肢為鰭狀,後肢與尾部相連,永遠向後,不能步行,所以它們在陸地上就非常笨拙了。由此,科學家認為,環斑海豹的祖先應該是經葉尼塞河及其支流安加拉河來到這裡的。

物種簡介


貝加爾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海豹,同時也是地球上最小的一種鰭足目動物。

物種來歷

貝加爾海豹
貝加爾海豹
海豹來到貝加爾湖的準確時間至今仍是個未解的謎。不過,科學家推測,海豹來到這裡最可能發生在冰期。當時,葉尼賽河和安加拉河流域長期被冰雪覆蓋,河床變深,生活在北冰洋地區的海豹活動範圍向南部不斷擴大,它們經過幾千公里的長途旅行而來到貝加爾湖。而當冰期結束,河水流量大減,河床變淺,這些來自“遠方的客人”只好滯留此處,並逐漸演變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淡水海豹了。
貝加爾湖海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可在淡水裡生存的海豹。但是,他們是怎樣來到這個湖中定居的,卻是一件很難解釋的事。科學界普遍認為,貝加爾湖海豹來自北冰洋,因為他們與那裡的海豹血緣關係最近。但根據資料,貝加爾湖所在的西伯利亞高原南部,5億多年內從未曾被海水淹沒過。貝加爾湖海豹的祖先是如何從遙遠的北冰洋,來到這樣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里並延續至今,目前仍然眾說紛紜。

相關海豹

中文名拉丁文學名英文名
夏威夷僧海豹Monachus schauinslandiHawaiian monk seal
西印度僧海豹Monachus tropicalisCarribean monk seal
大眼海豹Ommatophoca rossiiRoss seal
裏海海豹Phoca caspicaCaspian seal
環海豹、帶紋海豹Phoca fasciataRibbon seal
格陵蘭海豹、鞍紋海豹Phoca groenlandicaHarp seal
環斑海豹Phoca hispidaRinged seal
斑海豹Phoca larghaLargha seal
淡水海豹Phoca sibiricaBaikal seal
港海豹Phoca vitulinaHair seal,Harbour seal
新海豹Neophoca cinereaAustralian sealion
冠海豹Cystophora cristataHooded seal
髯海豹Erignathus barbatusBearded seal
灰海豹Halichoerus grypusGrey seal
豹形海豹Hydrurga leptonyxLeopard seal
韋德爾海豹Leptonychotes weddelliWeddell seal
鋸齒海豹Lobodon carcinophagusCrabeater seal
北象海豹Mirounga angustirostrisNorthern elephant-seal
象海豹Mirounga leoninaSouthern elephant-seal
僧海豹Monachus monachusMediterranean monk seal

形態特徵


體呈紡錘形,最大體長1.4m,但平均體長要小,歐美飼養的個體大致在1.1m左右,頭圓,頭骨顱基長181mm,齒數34。體色較均勻,背部深銀灰,腹為淡黃灰色。斑少,無環狀斑。
貝加爾海豹
貝加爾海豹

棲息環境


整個貝加爾湖都有海豹的蹤跡,但它們更喜歡遠離湖岸、比較僻靜的中心島嶼,常常是幾十上百的在白色的鵝卵石上曬太陽。它們晝夜在湖中捕食各種魚類。這裡的海豹除了偶爾被黑熊獵捕以外,主要的天敵是人。

生活習性


貝加爾海豹
貝加爾海豹
他們的爪子長而強壯,可以擊破冰層,在湖面冰封的時候打開口子透氣。他們獨特的循環系統能儲存大量的氧,可以將近一個小時不用換氣,從而能使下潛深度達到水下300米。他們喜歡成群結隊活動。個體智商很高,會表演很多的節目。一年中,貝加爾湖湖面有5個月封凍約90厘米厚,冬季平均氣溫零下38攝氏度。但陽光卻能透過冰層將熱能輸入湖水,使冬季湖水溫度接近夏天,從而為海豹提供了豐富的食物。由於體型巨大(成年海豹重達100多公斤),海豹每天不得不吃掉三四公斤的魚,這要靠夜間捕食獲得。貝加爾海豹最喜愛的食物白天都躲在水底深處,只有到了晚上,它們才在飢餓的驅使下來到上層水面。

分佈範圍


僅分佈於俄羅斯貝加爾湖中,離海2000公里。

生長繁殖


每年二月末到四月初,當貝加爾湖湖面冰凍的時候是貝加爾海豹繁殖的季節。雌獸一般每胎只生一個幼崽。2~3月在浮冰上作窩產仔,仔獸被白色細長胎毛,2~3周后蛻掉,哺乳期約3個月。雌性平均3~6年、雄性4年性成熟。

保護現狀


物種現狀

貝加爾海豹
貝加爾海豹
估計現有約30000~50000頭。屬於瀕危物種。近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獵殺貝加爾湖海豹以獲取它的肉和皮毛。每年都有大約1萬隻海豹被貝加爾湖周圍的居民獵殺。獵殺一頭海豹平均傷及三頭,受傷的海豹大多活不了多久就會死亡。貝加爾湖中的海豹數量已經從1994年的10.4萬頭銳減到目前的6.7萬頭。海豹數量銳減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工業污染。貝加爾湖地區紙漿造紙企業排放的污水對湖水的污染,致使一些海豹中毒、免疫力下降,直至死亡。如不採取切實的保護性措施,5~7年後環斑海豹家族中的貝加爾海豹將瀕臨滅絕。
經歷20世紀初期的狩獵活動之後,貝加爾海豹種群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增加了超過10萬隻個體;2002年調查到貝加爾海豹種群(包括幼崽)的個體數在82000-115000頭之間;俄羅斯自然資源部(Russian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報告貝加爾海豹種群從2012年的97400頭增加到2013年108200頭。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16年的報告中表明,全世界估計總數有5.4萬隻。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瀕危原因

然而,為了得到肉和皮毛,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在獵殺海豹,每年都有大約1萬隻海豹被獵殺。而且獵殺者往往連幼小海豹也不放過,致使海豹群體的構成日益老化。同時加上嚴重的工業污染,貝加爾海豹數量已經從10.4萬頭銳減到目前的6.7萬頭。如不採取切實的保護措施,5~7年後環斑海豹家族中的貝加爾湖海豹將瀕臨滅絕。為此許多俄羅斯專家呼籲政府嚴格禁止商業性捕殺貝加爾湖海豹。如今貝加爾海豹已被列為受保護動物,他們的生存安全開始得到越來越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