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大事的結果 展開

大事

漢語詞語

大事,漢語辭彙。拼音:dà shì,釋義:1、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事情。2、總的形勢。3、大力從事;大規模從事。

釋義


【定義】大事是指對某一過程起到改變方向或者對某一事物、事件改變性質而影響深遠的決定、行為、言論、發現、發明、創造等。

詳細解釋


1.[great event;gigantic task]: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事情 ①明《東江疏揭塘報節抄》:除一而移會登萊巡撫(袁可立)外,既經委臣查勘前來,合行覆請,伏乞皇上亟賜冊號封典敕於該部,速遣使臣航海前來,不致風高浪阻,誤敕封大典,並誤疆場大事也。②清·梁啟超《譚嗣同傳》:將挾兵力以行大事。③明 施耐庵《水滸》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無為軍、張順活捉黃文炳》賢弟,今欲要往何處?幹甚麼大事?
2.[overall situation]∶總的形勢《東周列國志》第三回:“武公大喜曰:‘二國兵來,大事濟矣!’即遣人與秦、晉二君相聞。”
3.[in a big way]∶大力從事;大規模從事大事渲染。

引證解釋


1.重大的事情。指祭祀或征伐。
《書·大誥》:“我有大事,休,朕卜並吉。”孔 傳:“大事,戎事也。”
《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禮記·禮器》:“故作大事,必順天時。”鄭玄 註:“大事,祭祀也。”
2.重大的事情。指喪事。
《禮記·樂記》:“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禮以哀之。”鄭玄 註:“大事,謂死喪也。”
蘇軾 《李憲仲哀詞》:“誰能脫左驂,大事不可緩。”
茅盾 《子夜》十六:“忽然想起夫人的‘大事’也許要趕在他自己做壽之前就會發生。”
3.重大的事情。指奪取政權。
《左傳·文公元年》:“能行大事乎?”杜預 註:“大事,謂弒君。”
史記·項羽本紀》:“梁 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遂舉 吳中 兵。”
《晉書·石季龍載記下》:“韜 既死,主上必親臨喪,因行大事,蔑不濟矣。”
《明史·太祖紀一》:“得無當舉大事乎?”
4.重大的事情。指重要的政事,國家大計。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勃 為人木彊敦厚,高帝 以為可屬大事。”
《後漢書·鄭太傳》:“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將恣凶欲,必危朝廷。”
清 昭連 《嘯亭雜錄·李昭信相公》:“其處大事,明決若此,亦未可徒責以素絲之節也。”
5.重大的事情。指男女婚事。
《兒女英雄傳》第九回:“我聽見說你們居鄉的人兒都是從小兒就說婆家,還有十一二歲就給人家童養去的,怎麼妹妹的大事還沒有定呢?”
6.重大的事情。泛指其他各種大的事情。
《紅樓夢》第五一回:“上次我要說這話,我見你們的大事太多了,如今又添出這些事來。”
毛澤東 《反對自由主義》:“自以為對革命有功,擺老資格,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