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

國家政策

扶貧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黨政機關定點扶貧是中國扶貧開發戰略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階段扶貧開發的一項重大舉措,對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2020年11月23日,貴州宣布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不僅標誌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實現整體脫貧,這也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扶貧機構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是國務院的議事協調機構,成立於1986年5月16日,時稱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1993年12月28日改用現名。領導小組由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同志兼任組長,調整后的成員包括國務院辦公廳、國家計委、經貿委、財政部、人民銀行、教育部、科技部、民委、民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國土資源部、交通部、水利部農業部、衛生部、計生委、環保總局、統計局、林業局、農業銀行、全國總工會、團中央、全國婦聯、供銷總社、中國殘聯等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
扶貧工作
扶貧工作

四大措施


一是加強宏觀調控,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進一步促進農民減貧增收。
二是推進農村扶貧開發,提高貧困農民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
三是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四是實施城鎮居民就業工程,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執行最低生活保障線政策,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推進和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

脫貧現狀


2000多萬人將通過社保兜底實現脫貧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輝煌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精準扶貧,開創了扶貧開發事業新局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2014年底,我國仍有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7017萬人。針對這些貧困人口,會議要求,到2020年通過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教育支持、醫療救助等措施解決5000萬左右貧困人口脫貧,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2000多萬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制度覆蓋範圍,實行社保政策兜底脫貧。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聽取關於巡視55家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有關情況的專題報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確定,到2020年通過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教育支持、醫療救助等措施解決5000萬左右貧困人口脫貧,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2000多萬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制度覆蓋範圍,實行社保政策兜底脫貧。專家指出,這是首次明確了社保兜底與其他脫貧路徑的具體規模。
2019年12月23日,西藏的貧困縣“清零”;2020年2月22日,重慶的貧困縣“清零”;2月26日,黑龍江的貧困縣“清零”;接著,陝西、河南分別在2月27日和28日宣布貧困縣“清零”;隨後,海南和河北兩地,2月29日同一天宣布貧困縣“清零”;3月2日,湖南宣布所有貧困縣退出貧困序列;3月5日和6日,內蒙古和山西分別宣布貧困縣“清零”;4月11日,吉林的貧困縣“清零”;接下來,4月21日、4月26日、4月29日,青海、江西、安徽相繼宣布所有貧困縣退出貧困序列;9月14日,湖北的貧困縣“清零”;11月14日,新疆和雲南在同一天宣布貧困縣“清零”;接下來,寧夏、四川、廣西、甘肅分別在11月16日、11月17日、11月20日和11月21日相繼宣布所有貧困縣退出貧困序列;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所有貧困縣摘帽出列。至此,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2020年11月23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