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指標

管理學術語之一

TPI,是“Total Productivity Innovation”的簡稱,是“綜合生產力創新”的意思。即通過組織創新活動,使生產力產生飛躍性的提高。它是把企業所有的活動朝一個方向使勁的經營管理技術。

定義


一、TPI是什麼?一直以來,許多國內企業的管理大多數存在如下的病症:全體員工不知道公司發展方向;許多管理者不做重要的事情,而做緊急的事情;仍然側重於結果管理,而忽視過程管理;企業內部盛行“好人主義”,缺乏“這兒不好”“那兒不好”等找缺點的氣氛;管理效率不高,浪費嚴重;管理指標不明,幹部評價缺乏尺度,常常“黑箱”人為操作;部門間或人與人扯皮現象是家常便飯;難於讓員工做到上司在與不在一個樣;造成這種現象的癥結在於管理的不透明。
有沒有辦法解決以上的企業病呢?改變這種現狀的出路就是推進管理的可視化,將各級目標計劃業務全部上牆追蹤管理,這樣就使得管理更簡單、清楚和一目了然,使企業領導從瑣碎的管理中徹底解放出來,從而有更多時間考慮企業未來的發展和規劃。這種管理的方法就是在日本、韓國等國家正在大力推行的一種叫“TPI”的技法,目前在國內的著名企業如海信創維等公司也在推行中,效果非常明顯。

特點


TPI有如下的特點:以“Top-Down”,“重點主義”作為基本思想;各部門活動與經營目標掛鉤,並明確此活動對目標達成作出了多少貢獻;有效的構築具有活力的實施體制;為切實有效的實施提高生產性的課題,對具體達成目標和效率的基準進行提示。
TPI強調“先定目標后工作”。這與國內企業盛行“工作了再說”正好相反。眾所周知,“目標管理”的概念是管理專家德魯克(Peter Drucker)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實踐》 中率先提出的,其後他又提出“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張。德魯克認為,並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相反,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所以“企業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如果一個領域沒有目標,這個領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視。因此管理者應該通過目標對下級進行管理,當組織最高層管理者確定了組織目標后,必須對其進行有效分解,轉變成各個部門以及各個人的分目標,管理者根據分目標的完成情況對下級進行考核、評價和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