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燈謎
澄海燈謎
澄海歷來文風尉然,燈謎這種源於古代隱語,發韌於流行民間的童謠迷和中原文化的傳介,直到明清時代,已發展成為地方風俗文化,清代康熙《澄海縣誌》有謎事活動的記載。其中較有特色的是保留了從宋代臨安流傳至今的“擊鼓猜射”傳統開猜形式。
澄海歷來文風蔚然,猜燈謎習俗源於古代隱語、鬥智炫巧的文化活動,在當地有著較長的歷史。據說發軔於流行民間的童謠童謎,和中原文化的傳介,直到明清時代,已發展成為風俗文化,在清代康熙《澄海縣誌》有謎事活動的記載。其中較有特色的是保留了從宋代臨安流傳至今的“擊鼓猜射”傳統開猜形式,除在潮汕地區和潮人在東南亞僑居國外,國內各地謎界已不多見。此外,還有“送謎標”、“猜謎母”等民俗形式,使用的創作法門已達二十餘類,謎目也有一百多項數百多種,富有傳統文化的底蘊,體現我們民族的智慧,從而成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雅俗咸宜的傳統文化藝術。
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府重視燈謎活動的開展,各鄉鎮普遍建立燈謎組織,開猜活動頻繁。燈謎已成為節假日和專題宣傳活動不可或缺的文化項目。澄海燈謎還組團赴海外及港澳台地區交流謎藝,成為聯結國內外鄉梓情誼的文化紐帶。多次參加國內大型謎會屢獲佳績。1999年被評為廣東省“民族民間燈謎藝術之鄉”;2000年5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燈謎藝術之鄉”。
由於受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制約,目 前的發展仍不夠平衡,謎藝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政府有必要加大保護和扶持力度,使這一傳統謎藝之花長開不敗。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汕頭市澄海區文化館獲得“澄海燈謎”項目保護單位資格。